妖怪題材動畫《給桃子的信》好像日本的治癒系故事,都發生在夏天

2020-10-10 奔二老青年

夏天最適合看的電影,應該就是日本動畫電影了。

關於日本動畫,大家熟悉的就是宮崎駿,宮崎駿的《龍貓》、《幽靈公主》、《懸崖上的金魚姬》、《千與千尋》;吉卜力推的《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細田守的《夏日大作戰》和《穿越時空的少女》;原惠一的《河童之夏》;新海誠的《雲之彼端,約定之所》;高坂希太郎的《茄子:安達盧西亞之夏》;還有《螢火之森》,這些關於夏天的故事,好像都很治癒。



還有本片《給桃子的信》

少女、鄉村、妖怪的治癒系

乍一聽《給桃子的信》還以為是關於少女的戀愛故事,不過看了簡介才知道是關於親情的,其中還有日本的妖怪文化。看到妖怪文化,瞬間就拉滿了我的好奇心,在日本,有相關文獻記載的妖怪就有約六百種,因此也給了日本「妖怪之島」的稱號。

日本還有專門給妖怪進行分類的書籍,如《日本妖怪物語》等。



日本動畫中常常有很日式的怪力亂神,江戶川時代的鬼怪顯形,放在西方它們明明都是守護天使,《給桃子的信》是一個很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親情故事,很日式的情感表達方式,有什麼話都不會輕易的說出來,不言說也是一種真摯的愛。

這部動畫作品從家庭的角度出發,妖怪在其中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引導作用。



電影講述11歲的桃子在父親去世後,跟著母親從東京搬到了一座小島上,同時也是母親的家鄉。影片一開始有一種《千與千尋》的味道,主人公都不喜歡自己的新家,想要回到原來的家,影片採用現實和回憶相結合的方式,展示了故事,將桃子和父親之間發生的摩擦演繹出來,其實桃子自從父親去世之後,就一直活在自責中,在和父親的最後一面,是對著父親說:「你不要再回來了!」結果父親就真的沒有回來。

關於親情的電影總是能莫名的戳中觀眾的淚點,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



在整理父親遺物的時候,桃子看到了父親生前寫給自己的信,上面只寫了致桃子三個字,下面一片空白,父親究竟想要和她說些什麼呢?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了吧…



與此同時,三隻來歷不明的妖怪突然闖入桃子家中,從而引發了一系列有趣而感人的故事。三隻傻傻的妖怪,為了完成自己的守護任務,而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感化桃子,讓桃子慢慢明白了什麼才是愛。

電影中妖怪意外打碎了父親給母親的鏡子,而母親第一時間緊張的是看看桃子有沒有受傷,桃子非常不解,覺得這是母親沒有把父親放在心上的表現,就與母親發生了矛盾,在暴風雨來臨前離家出走…母親在暴雨中尋找桃子,不料病發,回到家中後,桃子看到這樣的母親開始自我反省,和父親吵架的愧疚和失去父親的遺憾時刻在提醒她,不能再失去母親了,桃子開始在妖怪的幫助下冒雨求醫。



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也了解到,原來妖怪是上天派來回報桃子和她媽媽近況的守護神,也是為了保護她們,在桃子媽媽哮喘發作的時候,也是這些妖怪拉上小夥伴一起為桃子保駕護航的,動畫才開始的時候很想吐槽,這個小孩真沒禮貌,一副理所當然的態度。關鍵就在於,為什麼她會有一種理所當然的狀態。因為對於情感的連結已經匱乏,她適應於他人向自己輸入,而她從來沒有向他人輸出過。



從家庭方面看,桃子一家算是中產家庭,父親是致力於海洋研究的生物學家,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光從這一點上看,就知道父親的收入完全可以支撐家中的開銷,物質條件充裕的小孩子有一個通病,那就是缺乏情感的連結和無法體諒父母的難處。



父親的離世對母女倆的打擊都很大,母親是全職太太,她沒有辦法一個人帶著桃子生活在東京,於是她決定帶桃子去鄉下,而對於換了一個環境的桃子來說,她對於周遭環境的變化很不適應,也對其他人向她投遞的善意視而不見,開始封閉自己,止步不前。

這時候妖怪的作用就產生了,其實很多觀眾都很好奇,妖怪為什麼要管這樣的閒事?其實他們的職責是讓失去親人的家庭在逝去的人還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家庭的時候,充當守護者。很多人肯定會發問了,妖怪也能成為守護神?因為這三隻妖怪其實是在為天上的神仙打工的,說白了這三個都是被天界規矩約束著的打工仔。



桃子外公給外孫女講妖怪史的時候,說道:「神明落魄了,就成了妖怪。」

連妖怪自己都說:這是一趟苦差事。

日本的妖怪形象並不是僵化的,而是具有兩面性。所謂的兩面性值得就是人物形象可以進行善惡的相互轉換,很多妖怪並不是站在邪惡的一方與正義勢不兩立,而是出於善惡邊緣。



《給桃子的信》中三隻看起來憨憨的妖怪,其實在江戶時代是大妖怪的存在,如果看過《夏目友人帳》或者是《犬夜叉》應該都知道什麼是大妖怪。這三隻妖怪算是妖力強盛的類型了,但是他們擁有力量的同時並沒有約束自己,而是到處為非作歹,裡面最大隻的妖怪阿巖說自己曾經生吞過一個成年男性,而比較瘦的那隻說自己也吃過人,其實他們都是因為在古代傷害了人,而被天界懲罰,化去了身上的妖力,被天界派遣下來做好事的。



從這一點上看,在日本的妖怪文化中,妖怪的形象具有和普通人一樣的人格,只要通過適當的方式與其進行溝通,就可以使妖怪為人類服務,甚至使妖怪與人類產生友誼,日本人普遍相信,怨靈若被好好供奉,也能成為神靈,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妖怪時常幫助人類走出困境。

當人類對妖怪採取不正確的態度或傷害他們時,妖怪也會展現出可怕邪惡的一面。

不管是妖怪還是人類,都應該對自己的力量和行為進行約束。



在電影最後,桃子也慢慢明白了父母對自己的愛,當父母真的快要離開她的視乎,她才明白過來什麼最重要,其實影片從側面告訴大家,不要等到真的失去了才後悔,擁有的時候就要好好珍惜,妖怪三人組就是這樣,在擁有能力的時候不會把握不會約束,當真的失去了自己的能力,才開始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看完電影發現,原來「桃子」在日語裡的發音是「麼麼醬」

其實小時候很多孩子都是「麼麼醬」,在這治癒的兩個小時裡,突然發覺長大這件事,不是學了多少成功學,而是學會了寬容、理解、學會原諒。



文原創,圖網絡

相關焦點

  • 治癒系動畫《給桃子的信》
    喜劇動畫,溫馨治癒系。遠離都市的鄉村美景,淡淡憂傷的音樂,加上鬼怪傳說,一部表達了親人離去後如何與苦難相處如何與世界相處的動漫電影,笑著看然後流淚一部好的動畫片,一定有它深刻的地方,有它的意義,大部分動畫都有著童真且治癒的意義。
  • 《給桃子的信》:人與妖怪的對立背後,是孩子與父母的矛盾與和解
    日本治癒系電影裡的故事,許多發生在夏天,宮崎駿的《龍貓》和《千與千尋》,細田守的《夏日大作戰》和《穿越時空的少女》,新海誠的《言葉之庭》和《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原惠一的《河童之夏》等等。究其原因,日本動畫大多數是以孩子的視角來說問題,而夏天正好是他們的暑假。
  • 給桃子的信:人生就是一邊和父母鬧矛盾,一邊和解
    日本治癒系電影裡的故事,許多發生在夏天,宮崎駿的《龍貓》和《千與千尋》,細田守的《夏日大作戰》和《穿越時空的少女》,新海誠的《言葉之庭》和《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原惠一的《河童之夏》等等。究其原因,日本動畫大多數是以孩子的視角來說問題,而夏天正好是他們的暑假。
  • 《給桃子的信》人生需要跳水的精神
    今天推薦一部日本治癒系電影《給桃子的信》,評分8.0分《給桃子的信》是一部和技術八竿子打不著的電影,它和《龍貓》《平成狸合戰》,《河童之夏》,《螢火之森》一脈相承,講的是鄉野當中的怪物,《龍貓》裡面的怪物是吉卜力創造出來的,剩下幾部都充分利用了日本豐富的妖怪資源(所謂八百萬神明),這部動畫借鑑了江戶時代浮世繪師歌川豐國畫的《黃表紙》,妖精都長得古色古香的
  • 日本治癒系動畫電影推薦,周末邀你赴電影之旅​
    六一兒童節將至,無論是小朋友還是大朋友,小奕都希望你們能夠快快樂樂,保持童真與初心。今天,小奕為大家推薦幾部日本治癒系動畫電影,願它們能帶給你們些許溫暖。在每個動漫迷心中,《秒速5釐米》都是一個不可迴避的作品,關於青春和回憶,生命中美好的情感,都在這部清新的電影中,適合在靜謐的午後或者晚間細細品讀。
  • 《給桃子的信》一封空白的信看似全是遺憾,但是卻充滿了感情!
    這是一部來自日本的動畫電影,似乎所有的日漫都喜歡將視覺集中在青少年的身上,無論是新海誠的大部分作品《言葉之庭》、《秒速五釐米》、《你的名字》、《天氣之子》,還是宮崎駿先生的許多作品!
  • 給桃子的信,妖怪幫助桃子救助母親,讓無數讀者治癒
    今天小狸就要給大家介紹一部動畫電影,平時動漫番劇看多了,是不是就想看一部動漫電影呢?今天小狸剛剛看過一部叫《一封給桃子的信》的動漫電影。第讓桃子非常的不喜歡他們,桃子看自己管不住就只能拿自己零花錢買零食給他們吃,小狸覺得桃子是一個很善良很可愛的小姑娘。初看這部動漫電影會發現動漫裡面的海邊鄉村非常美,不過日本動漫電影裡面鄉下都非常美的讓人神往,在小狸看來就是心裡的桃花源。看到小狸十分想住進去,天天也想住在這裡,每天自給自足,沒事就遊遊海,曬曬太陽睡睡覺,真的是幸福到爆!
  • 很好的《給桃子的信》記錄了一個女孩的心
    作為一個島國,受地域限制,日本影視作品更注重細膩的情感。也許,日本創作了許多治癒系傑作的原因是為了迎合內心情感的宣洩。這部電影《給桃子的信》不是在講述當代親子關係的無奈現實嗎?雖然山川是外來的,但我們遇到的問題有著相同的本質。
  • 《給桃子的信》:恬淡治癒的故事背後,裹著家庭矛盾的羈絆
    《給桃子的信》由衝浦啟之執導並編劇,於2012年在日本正式上映。豆瓣評分8.2分,榮獲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情片,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動畫電影,紐約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第36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動畫電影提名,第41屆安妮獎最佳動畫長片提名等多項獎項。
  • 很治癒的《給桃子的信》記錄了一段少女的心底事
    作為島國,受地域之限,日本的影視作品將目光更多地聚集在了細膩的情感。也許,日本之所以出品了眾多治癒系的佳作,也正是為了迎合內心情感的宣洩。這一部《給桃子的信》講述的不正是當代親子關係令人無奈的一個現實嗎?
  • 《給桃子的信》:我們擁有時並不知道什麼才可貴
    最近看了一部治癒動畫《給桃子的信》。我一向對妖怪題材的動畫很感興趣,每一部關於妖怪的動畫電影中,我們總是可以從妖怪的視角出發來審視自身,我們總是認為就算妖怪的外形再酷似人類,而一顆心仍是醜陋。但是在日本的動漫作品當中,妖怪的存在就仿佛是人類自身的「照妖鏡」,從他們身上可以映射出我們潛意識中無法承認的齷齪心思。
  • 觀《給桃子的信》有感,電影講述的是什麼,看到最後有什麼啟發
    看了這麼多動畫電影,讓我最回味無窮的還是出自於衝浦啟之的《給桃子的信》,之所以能讓我回味無窮,說到底還是這個故事觸動了我的心。但桃子還是克服不了內心的自己,同時,母親工作較忙,很少時間與桃子呆在一起,於是大部分的時間,桃子基本都是宅在家裡,期間,桃子曾經在閣樓看過一本奇怪的書,書裡記錄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怪物,而桃子一開始也並沒有在意,後來興許是妖怪化作水滴降落失誤的原因——不小心滴落到桃子,於是造成了後面桃子能看見妖怪們的小鋪墊。
  • 《給桃子的信》披著神鬼的外衣,講述一個超級治癒的故事
    從天上「雨滴」落在主角桃子頭上開始,桃子的神奇之旅就開始了。自從桃子的父親死去之後,桃子就一直陷入自責和不安中。她表面上表現的文靜平淡,但實際上卻對父親的死亡難以忘懷。因為桃子一直覺得,都是因為自己和父親吵架,才導致了父親的死亡。實際上,父親一點都沒有怪過她。
  • 《寫給桃子的信》:不要欺負心熱嘴冷的人,因為那是最愛你的人
    《寫給桃子的信》由衝浦啟之執導並編劇,美山加戀、優香、西田敏行、山寺宏一、長島茂等參與配音的動漫電影。這部影片歷時7年的時間,才創作完成。講述了桃子在親人離去後,黑暗的時期如何與苦難相處,如何與世界相處的故事。我們都是彼此親人的過客,要面對親人離開,沒有人能夠欣然接受。
  • 《給桃子的信》:來自三滴眼淚的守護
    桃子就有說過,她說:「你不用回來了。」爸爸發生意外走後,媽媽賣了城裡的房子帶著桃子回了鄉下,面對新的環境和對爸爸的愧疚桃子艱難的適應著。在沒有爸爸的家裡,媽媽決定賣掉房子,帶著桃子回到她小時候的地方。桃子和媽媽開始了新的生活,但是桃子每天看著媽媽正常的工作、開心地和鄰居還有發小聊天,桃子覺得媽媽已經忘記了爸爸。直到有一天,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 十大感人治癒系動漫電影,宮崎駿動漫電影的佔了四部,你怎麼看?
    動畫以一個少年為故事軸心而展開連續3個獨立故事的動畫短篇,時代背景是從1990年代至現代的日本,通過少年的人生展現東京以及其他地區的變遷。「我們仰望著同一片天空卻看著不同的地方。」螢火之森十大感人治癒系NO.6 言葉之庭(新海誠)言葉之庭動畫電影由新海誠掌鏡,故事發生在現代東京,故事講述了以製鞋人為目標的少年秋月和神秘女子雪野的戀愛故事
  • 日本高分動畫電影大推薦!都是神作,百刷不厭!
    提到日本電影,動畫電影(animation movie)的知名度要比真人電影高很多,通過動畫電影上映後的票房就可見一斑。日本的動畫電影有其獨特的內容和魅力,雖然節奏較慢,但注重伏筆,首尾呼應,視角也更傾向於成人世界,往往能通過細膩動人的故事情節表達更為深刻複雜的情感。
  • 《螢火之森》——日本純愛治癒系動畫,又甜又虐
    小女孩竹川螢6歲的那個夏天,她來到鄉下爺爺家度假,因為貪玩,她不小心進入了傳說中住著妖怪的山神森林。當她焦急萬分時候,一個戴著面具的男生出現並帶領她找到回家的路。在以後得日子裡,螢和這個叫做銀的男孩成為了朋友。
  • 《給桃子的信》一個孤單的少女,三個活潑妖怪,他們會如何發展
    用動漫溫暖你的心靈,用文字表述我們的愛,大家好我是卡維尼,今天我們講一個恐怖妖怪同行的動漫《給桃子的信》文/卡維尼動漫給桃子的一封信動漫影片於2011年9月10日於多倫多電影節首映,2012年4月21日在日本正式上映
  • "青春情感掌門人"又一部治癒系動漫來襲|淺談日本的治癒系動漫
    近年來日本的治癒系動漫發展迅猛,播出的作品溫暖了無數的人,像《夏目友人帳》、《龍與虎》、《千與千尋》都是治癒系動漫中的翹楚,「治癒系動漫」已經成為了日本的一道新的動漫風景線。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初期日本出現了泡沫經濟,也進入了大蕭條時期,日本人開始恐慌,而這個時候心靈想要被治癒的需求日益增強,加上二戰對日本的創傷,「治癒系」文化也就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