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三個月的男教師辭職了,他說:寧願去省城送外賣也不想幹了!

2020-12-22 李老師講最真教育

快該期末考試了,誰知道學校今年才來的一個男教師竟然辭職走了。

走得很突然,領導也毫無防備,導致根本招不來人代課,沒有辦法,學校一個快要退休的教師去代課了。學校答應,過年後立馬招人。

這個男教師今年才22歲,本科畢業,是今年學校招進來的唯一的男教師,兼任三年級語文和班主任。平時工作很認真,教學能力也很強,也深受領導和孩子們的喜愛。但誰想到,剛剛上班三個月,竟然辭職了。

據辦公室的同事講,剛上班的第一個月,人家就不想幹了。理由很多:

第一:和想像中的教師工作有很大的不同,讓他很失望。

這位老師也說過,本來以為當老師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沒想到,現在的教師與想像中的差別太大了。

1、教學都是以應試為主,只要與考試無關的,大家都不關注,也不重視。比如孩子們的朗讀能力、表達能力。這是他最擅長的,但老教師和他講了,抓這些沒用,至少對提高成績沒什麼用。

2、期中考試他班成績與其他班相差的確比較大,領導還專門找他談話了,導致他精神壓力很大。

3、學校雜事太多,導致他根本沒時間好好備課。他作為班主任,感覺用在教學以外上的時間遠遠大於教學上的時間,經常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名老師。

4、學校形式主義太多,感覺對教育孩子非常不利,他曾向領導提過建議,但都被否決了。

他說,自己本來對教育是有理想的,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教學能改變每一個孩子。但現在看來,根本不可能。學校只要分數,但這種教學自己根本就不喜歡,每天過得都很痛苦。

第二:待遇太低,第一個月才2000多元,讓他感覺非常的絕望。

他一直以為,老師們的待遇雖然不高,但也低不到哪裡去,但第一個月的工資徹底把他擊垮了。

他的打卡工資是2000元多一點,除此之外,沒有一分錢的收入。開學三個月,除了中秋節學校發了兩盒月餅和兩箱水果,其他學校沒有發過一分錢。雖然學校說有全勤獎、課時補貼、班主任費等,但至今他還沒有見到一分錢。他自己在外租房,每月800元,除了吃飯幾乎不敢買任何東西,但每月還是沒有一點結餘。

他不知道這樣奮鬥還有什麼意思。他的父母都在鄉下,他一直希望能積攢點錢過年好孝敬父母一點,目前看,幾乎沒有什麼可能。

他問身邊的同事,有的都40多歲了,每月也不過才4000多元。他感覺這種日子太可怕了,太讓人絕望了!

第三:他的很多同學在城市打工也比他過得瀟灑,讓他心理很不平衡。

實際上真正讓他感覺震驚的,是他的那麼多同學。

他的很多同學都在省城,有的在私立學校教書,有的在企業,但不管在什麼地方,比他的工資多得太多了,至少也是他的三四倍。雖然大家的工作好像沒他的穩定,但大家都還年輕,感覺還是充滿了希望。

有個同學送外賣每月收入也上萬了,還貸款在省城買了房子。相比之下,他感覺自己像個傻子,每月掙2000多元,還自以為找了個什麼寶貝工作。

他說,我要出去,就算去大城市送外賣,也不想過這種一眼能望到退休的日子。我還年輕,我必須去奮鬥!

我們學校一共120多名教師,男教師不過才十幾名,真正在一線上課的不過4名教師,教主課的也就是剛來的這名男教師。誰知道,人家也不想幹了!

目前的教育環境,確實會泯滅年輕教師對於教育的夢想。學校雜事多形式主義嚴重,還有各種考評、賽課等等,這些都在幹擾著大家的教學。有理想主義的教師想真正熱愛這個行業真的很難很難!

留不住男教師,可能是教育行業永遠的難題,怎麼解決實際也不僅僅是提高待遇的問題。讓男教師看到希望,有奔頭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是男的,願意做一名小學老師嗎?也來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當一名小學男教師到底有沒有前途?
    上次寫了一篇文章《上班三個月的男教師辭職了,他說:寧願去省城送外賣也不想幹了》,沒想到引起很多人的熱議。有人說:這是不可能的,老師再怎麼不好也比送外賣的強吧!不過也有人反對,認為當個小學老師確實沒什麼前途,尤其是男的! 今天我就給大家分析一下做一名小學男教師到底有沒有前途。
  • 剛入職的小學男老師憤然離職,他說:當老師還不如去送外賣!
    前幾天去親戚家串門,遇見了剛剛從師範大學畢業的堂哥,因為要麼我也是師範類專業,所以就和他聊了起來。我說:「你找到工作了嗎」?他說:「我原本找到一個小學教師的工作,那個學校離家也挺近的,那個小學算上我就兩個男老師」了,而且校長挺器重我的」。
  •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風吹雨曬,也不願意去廠裡上班?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風吹雨曬,也不願意去廠裡上班?我國經濟實力不管提高,很多行業都產生了不一樣的變化,每個人對自己尋找工作都有了更多的選擇。記得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很多年輕人面臨找工作時,都是去各種製造業工廠上班,因為廠裡面一般都是管住管吃,工作也很簡單,很適合當時人的一種追求。但現在的年輕人寧願去做一些外賣員,快遞員類的工作,也不願意在工廠工作了。這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國在製作業上更多開始採取科技化的機器操作,加上本身比較枯燥的工作,現在有些工廠難以招到年輕人了。
  • 為什麼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也不願意進廠打工?答案很意外
    時間進入到了二十一世紀,各種新興行業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裡,比如說快遞員和外賣配送員。雖然這兩個職業比較辛苦,需要長年在外風吹日曬,但是很多年輕人都非常青睞這些工作,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選擇進廠打工。為什麼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也不願意進廠打工呢?答案很意外。
  • 女生適合送外賣嗎?送外賣和送快遞哪個更適合女生?
    其實三年前的有一天,我就打算嘗試送外賣了,但是到了站點,我問了一下情況,別的什麼的,我都沒有記住,就記住了一句話,當時那個領導說,送外賣可辛苦了,你能吃苦嗎?能吃苦了可以考慮考慮過來上班。我說,行!我回去考慮考慮!
  • 老師節假日送外賣,有什麼不可?
    最近,一中學老師五一假期送外賣引起爭議。本來,五一作為假期,是法定的休息日,教師在法定節假日做外賣並沒有什麼錯誤,也沒有什麼不可以。法律沒有禁止的都是合法的,既然是合法的,我們有什麼理由去指責這位老師。
  • 年過40歲的王老師辭職去了私立學校,她說:我真的太需要錢了!
    我的好朋友王大姐終於下定決心辭職了,為了這個決定,她已經猶豫一年了。去年,她在省城的同學就聯繫她,希望她辭職去省城的一所私立學校,那裡正在招聘教師,王老師的條件完全符合(211本科學歷,中高職稱)。但王老師一直在猶豫,畢竟是編制內的教師,她考上也不容易。
  • 如果你不想上班,就到凌晨3點的街上走走
    你們好,這裡是『花鬢白說』 最近更文量有點少, 可能是感悟太少,需要更加努力去讀懂生活。 一到周天晚上,想到第二天還要上班,就莫名的焦慮…… 之前上網看到這樣一張凌晨時間表: 凌晨1:00路邊賣小吃地攤的婆婆已經收攤了 凌晨1:30外賣小哥還在路上風吹雨打的送著夜宵 凌晨2:00飯局上做應酬的中年人才剛到家
  • 每天上班很壓抑,總是想辭職,應該怎麼辦?這個回答一針見血
    或者說,我們在壓抑著什麼?一個通俗易懂普遍性的答案是:沒人願意上班,但為了生活卻又不得不上著自己不喜歡的班。久而久之,這種不想上班和不得不上班之間的巨大矛盾,就會轉化成一種壓抑感,進而想要逃離,想要辭職。
  • 送外賣好還是進工廠好?
    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多元化的時代,也是人民比較幸福的時代,大家的娛樂活動也挺多,工作也是多種多樣的,比以前古代的男耕女種那種單一的生活好很多,所以我們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現在很多社交軟體上都在說現在很多人都在送外賣,不想進廠上班。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選擇送外賣而不願進工廠打工?
    如今的外賣小哥很多,每到吃飯時間,特別是午飯時,路上就有很多騎看電動車飛馳的外賣小哥。這些送外賣的工作人員多是20多歲的年輕人。看起來,確實有很多年輕人正在從事的工作。 不久前著名企業家曹德旺針對如今很多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進工廠的問題說道,「年輕人不能老送外賣」 不少人解讀曹德旺的話,如果年輕人全部去送外賣了
  • 40歲的程式設計師被裁退後,轉行送外賣,工作1年的存款曝光
    如今相信很多年輕人到了一定歲數都會擔心自己很有可能被公司所裁員,一旦被公司勸退,那麼這些年輕人就很難有更好的發展,畢竟歲數過大,很多公司都在陸續招聘新員工,尤其是那些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大學生,近日在論壇中筆者便看到有位40歲的程式設計師在被公司裁員以後,因為長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便去從事的送外賣這份職業
  • 為何日本人寧願自己辛苦做便當,也很少去叫外賣?
    為什麼日本人寧願自己辛苦做便當,也很少去叫外賣?看到它們的便當我眼饞了說到外賣,現在很多年輕人特別是大學生是不是會感到非常親切呢?尤其是每當下課到飯店的時候,不進食堂裡人頭攢動,很多學生宿舍的樓下也會擺滿各式各樣的外賣,路邊也會停著很多的送外賣的自行車。外賣行業的興起並不是無緣無故的,因為它滿足了人們追求方便和飲食多樣化的心理,畢竟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是食神,不少人做菜都是為了充飢而不是享受飲食的樂趣。而外賣而不是什麼中國特色,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尤其是發達國家同樣也有外賣。
  • 很不想上班,究竟要不要辭職?看完這幾點再做決定
    關注「職場沉浮寶典」,每天get一個職場小技巧前天,閨蜜跟我私信,說她不想上班了,準備辭職創業。我很自然地搭話:「那你準備往哪個方向創業?哪個領域你覺得好創業些?前期創業需要準備的東西都做好了?」她有點懵:「啊,我哪知道那麼多,我就是不想上班而已,反正做什麼都好,不要再給別人打工受罪就行。」
  • 當了3個月外賣小哥,他出完說唱新單曲,帶著8塊腹肌去教街舞了
    現在各平臺外賣小哥數量已經逼近1000萬。在這千萬人群中有位騎手叫做何家豪。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當外賣小哥三個多月了。附近有一個小飯店是外賣小哥們的據點。他們晚上收工之後會在這裡聊天,別人都在盤算這一天收入多少。何家豪總是戴著耳機放著音樂,手裡不停打著節拍。他說自己曾經是個說唱歌手,靠著去各地演出和教別人條街舞賺錢。
  • 福州:小夥送1個月外賣,倒欠站點700元工資,站點:自離扣1000
    在大家的印象裡,送外賣的工資很高,工作時間還挺自由,實際上這是幾年前的情況,那時候外賣平臺還處於競爭中,為拉攏外賣員才給出高價,隨著外賣大戰的落幕,外賣員的工資也是慢慢變少,不是在一線城市送外賣,每月有五六千就算努力了。
  • 已婚中年女人,為何寧願外出打工也不想回家?3個女人說大實話
    導語:有些中年女人明明已婚,她們為什麼寧願出去打工也不想回家呢?聽聽她們的心聲。林女士:家裡根本沒有溫暖。我不想離婚,但我也不知道怎麼回家面對我的老公,一回家我們倆就會吵架,一吵架兩個人都沒有心思上班工作,所以我寧可到外面去打工也不想回家,要回家特地和老公吵架,那是自己找不痛快。鄒女士:嫁了一個懦弱的媽寶男,凡事從來不替我考慮。
  • 跑滴滴送外賣沒有前途?為什麼490萬年輕人送外賣也不願進廠打工?
    中國有490萬人送外賣,2000萬人跑滴滴,工廠反而出現了用工荒。 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說:「年輕人寧願跑去送快遞,也不願意拿著高薪在工廠上班,未來還拿什麼競爭」?跑滴滴送外賣沒有前途嗎?2018年,美團外賣騎手達到280萬,外賣小哥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很多年輕人受限於學歷,工作崗位有限,美團、餓了麼等平臺的發展,解決了這部分人的就業問題。 外賣小哥往往要非常勤奮,颳風下雨都要送外賣才能拿到8000左右的工資。 滴滴快車、順風車,讓很多有車一族能發揮愛車的餘熱,賺點外快,還能節能減排,提高車輛的利用率。
  • 如果不是迫於生計,哪個老師願意兼職去送外賣?真的是撐不下去了
    這就是我們的人民教師啊,上得講臺傳道受業,下得馬路送起外賣。若不是真的生活所迫,誰不願意在節假日裡舒舒服服在家裡陪伴家人呢?日曬雨淋騎著電動車四處奔波送外賣,一點小問題小耽擱還會遭到差評,一天的努力就白費,難道他們就不辛苦麼?這位特別的外賣小哥,本是一名中學老師,上音樂兼生物。
  • 在杭州跑外賣月入過萬?幹過的人卻說除非專職,兼職算了
    以小編所見,許多人會選擇幹外賣,當然有的人會做滴滴,會幹代駕,這些職位都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屬於被網際網路技術製造出來的一些職位,比較的新穎,到底幹這些賺不賺錢?比如說外賣,賺錢嗎?小編其實本人也親自體驗過做外賣是怎樣的,在杭州做外賣應該條件還好,但做過之後,還是覺得這工作實在不好做。你知道幹外賣是有多麼麻煩嗎?小編給你列舉一下,看後一定會讓你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