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後期有趙雲實力的武將嗎?可通過姜維知答案

2020-12-22 騰訊網

儘管秋風五丈原後,羅貫中對《三國演義》已無多少熱情,時間開始迅速流逝,草草收尾,但在羅貫中的生花妙筆之下,後三國人物的武力描寫也頗有可看之處——姜維大戰老年趙雲、文鴦單騎退雄兵都是例子。文鴦更被評為:"長坂當年獨拒曹,子龍從此顯英豪。樂嘉城裡爭鋒處,又顯文鴦膽氣高。"

那麼,後三國的武將真的能比肩呂布、關羽、趙雲這些在前三國大放異彩的猛將嗎?

其實,我們以姜維為溝通前後三國武將武力的橋梁,可以得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姜維

姜維的戰績:

1、 出場平趙雲

分析:粗看似乎不錯,但第一隻有數合,第二這是已經七十歲,中計時感慨我不服老要死於此地的趙雲,對比一下當年長坂坡單騎救主,漢水嚇得張郃、徐晃不敢交鋒的趙子龍,衰退是非常明顯的。三國演義不是武俠小說,人物衰老後實力會大幅度下降,這個在黃忠部分多次強調。當然趙雲對姜維評價不低,可以加分。

卻說趙雲引五千兵,徑投天水郡城下,高叫曰:"吾乃常山趙子龍也!汝知中計,早獻城池,免遭誅戮!"城上梁緒大笑曰:"汝中吾姜伯約之計,尚然不知耶?"雲恰待攻城,忽然喊聲大震,四面火光沖天。當先一員少年將軍,挺槍躍馬而言曰:"汝見天水姜伯約乎!"雲挺槍直取姜維。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雲大驚,暗忖曰:"誰想此處有這般人物!"正戰時,兩路軍夾攻來,乃是馬遵、梁虔引軍殺回。趙雲首尾不能相顧,衝開條路,引敗兵奔走,姜維趕來。虧得張翼、高翔兩路軍殺出,接應回去。趙雲歸見孔明,說中了敵人之計。孔明驚問曰:"此是何人,識吾玄機?"有南安人告曰:"此人姓姜名維,字伯約,天水冀人也;事母至孝,文武雙全,智勇足備,真當世之英傑也。"趙雲又誇獎姜維槍法,與他人大不同。

老年趙雲

2、數合平張翼,不明回合負於王平+張翼聯手

分析:封死姜維上限的點。對比一下超一流:呂布能打爆夏侯惇+樂進,關羽能奮力殺退許褚+徐晃,趙雲能嚇爆張郃+徐晃。比較弱的,許褚能和周泰+韓當打成優勢平手,任何一個組合都強於甚至遠強於王平+張翼(王平曾被張郃數十合擊敗)。

姜維奪得糧車,欲要入城,忽然一彪軍攔住,為首蜀將張翼也。二將交鋒,戰不數合,王平引一軍又到,兩下夾攻。維力窮抵敵不住,奪路歸城;城上早插蜀兵旗號:原來已被魏延襲了。維殺條路奔天水城,手下尚有十餘騎;又遇張苞殺了一陣,維止剩得匹馬單槍,來到天水城下叫門。

卻說王平見魏兵到,引軍殺來,正遇張郃;戰有數十餘合,平力窮勢孤,只得退去。

王平

至於張翼,對徐質時和廖化表現一模一樣,都是兩合被擊敗。而廖化明確無法從丁奉手中逃走,丁奉則被關平吊打。可以說,廖化、張翼就是二三流武將。王平加上張翼,一個弱一流和一個二三流聯手,至強不會超過標準一流張郃。

換句話說,姜維上限張郃。

張郃

3、對比魏延

飲宴間,權問曰:"丞相軍前,用誰當先破敵?"禕曰:"魏延為首。"

趙雲、關興、張苞死後,魏延為蜀將之首。如果說綜合,魏延不可能高於有多次統兵、用計表現的姜維;如果說地位,此時已是六出祁山,姜維已將得諸葛亮傳授衣缽。則此處最可能的便是魏延武藝冠絕蜀營。

讀畢,後主曰:"魏延乃勇將,足可拒楊儀等眾,何故燒絕棧道?"

劉禪認為魏延以武力不輸楊儀、姜維一方。

姜維令人請楊儀商議曰:"魏延勇猛,更兼馬岱相助,雖然軍少,何計退之?"

姜維覺得自己在兵力優勢,有王平、張嶷、廖化、張翼的前提下拿魏延+馬岱沒有辦法。王平馬岱同級,則姜維的武力同樣不及魏延。

魏延

4、 兩合敗陳泰

分析:陳泰無任何高武力描寫,靠姜維定位,而呂曠都有秒殺表現。

維大怒,挺槍縱馬,直取陳泰。泰揮刀而迎。戰不三合,泰敗走,維揮兵掩殺。

陳泰

5、 對徐質

兩合擊敗張翼的徐質絕對是後三國最有希望爭一的存在。間接對比是徐質對張翼表現(兩合完勝)明顯優於姜維(兩合平手),直接對比是蜀軍退三十裡下寨,姜維和夏侯霸商量怎麼陰死徐質。還有一個證據是姜維突襲疲勞徐質,也僅僅是刺中坐騎,小兵一擁而上殺的徐質。演義中其他強突襲弱的表現,關羽——顏良,趙雲——高覽,魏延——王雙,都能做到秒殺,則姜維哪怕看突襲表現也不強於徐質。

軍至董亭,正遇姜維,兩軍列成陣勢。徐質使開出大斧,出馬挑戰。蜀陣中廖化出迎。戰不數合,化拖刀敗回。張翼縱馬挺槍而迎,戰不數合,又敗入陣。徐質驅兵掩殺,蜀兵大敗,退三十餘裡。司馬昭亦收兵回,各自下寨。姜維與夏侯霸商議曰:"徐質勇甚,當以何策擒之?"霸曰:"來日詐敗,以埋伏之計勝之。"

徐質奮死隻身而走,人困馬乏,正奔走間,前面一枝兵殺到,乃姜維也。質大驚無措,被維一槍刺倒座下馬,徐質跌下馬來,被眾軍亂刀砍死。

徐質

6、 射郭淮

維手無器械,腰間止有一副弓箭,走得慌忙,箭皆落了,只有空壺。維望山中而走,背後郭淮引兵趕來;見維手無寸鐵,乃驟馬挺槍追之。看看至近,維虛拽弓弦,連響十餘次。淮連躲數番,不見箭到,知維無箭,乃掛住鋼槍,拈弓搭箭射之。維急閃過,順手接了,就扣在弓弦上;待淮追近,望面門上盡力射去,淮應弦落馬。

描寫挺精彩,但華雄吊打潘鳳,反殺祖茂的表現也很精彩,所以還是得看對手水平如何。郭淮水平如何呢?

淮大怒,挺槍驟馬,直取夏侯霸。霸揮刀縱馬來迎。戰不十合,淮敗走,霸隨後趕來。

被夏侯霸九合擊敗的水平,根本不是什麼高手,無非是比普通武將強一些。反殺這個水平的固然能證明姜維素質不錯,並不是足以拔高的吹點。

郭淮

7、三四十合平鄧忠,靠計策、特殊招式擊敗

只見魏陣中一小將,全裝慣帶,挺槍縱馬而出,約年二十餘歲,面如傅粉,唇似抹朱,厲聲大叫曰:"認得鄧將軍否!"維自思曰:"此必是鄧艾矣。"挺槍縱馬來迎。二人抖擻精神,戰到三四十合,不分勝負。那小將軍槍法無半點放閒。維心中自思:"不用此計,安得勝乎?"便撥馬望左邊山路中而走。那小將驟馬追來,維掛住了鋼槍,暗取雕弓羽箭射之。那小將眼乖,早已見了,弓弦響處,把身望前一倒,放過羽箭。維回頭看時,小將已到,挺槍來刺;維一閃,那槍從肋傍邊過,被維挾住。那小將棄槍,望本陣而走。維嗟嘆曰:"可惜!可惜!"再撥馬趕來。追至陣門前,一將提刀而出曰:"姜維匹夫,勿趕吾兒!鄧艾在此!"維大驚。原來小將乃艾之子鄧忠也。維暗暗稱奇。

鄧忠

8、 和鄧艾數十合平手。

維自引兵到侯河搦鄧艾交戰。艾引軍出迎。兩軍對圓,二人交鋒數十餘合,不分勝負,各收兵回寨。

鄧艾什麼水平呢?被前文提到的,徐質兩合打爆且不及丁奉的廖化的武藝震驚。

為首大將乃廖化也。二人未及答話,兩馬交處,被廖化一刀,斬鄭倫於馬下。鄧艾大驚,急勒兵退時,張翼引一軍殺到。

捋順了姜維是什麼實力,我們不妨從姜維、鄧艾看看後三國其它武將的實力。

鄧艾

首先,鄧艾拉低了文鴦:

鴦縱馬看時,只見一軍行如猛風,為首一將,乃鄧艾也,躍馬橫刀,大呼曰:"反賊休走!"鴦大怒,挺槍迎之。戰有五十合,不分勝敗。正鬥間,魏兵大進,前後夾攻,鴦部下兵乃各自逃散,只文鴦單人獨馬,衝開魏兵,望南而走

當然,此時文鴦有體力損耗,把文鴦放在姜維鄧艾之上是可以的,但所謂趙雲在世純粹是後期沒高手了。

文鴦

後期另一位可以和徐質爭第一的存在——諸葛尚。

師、鄧二人又引一萬兵來戰。諸葛尚匹馬單槍,抖擻精神,戰退二人。

鄧忠的實力前文分析過,這麼多年過去,經驗不足的缺點不可能不被彌補。而師篡實力不明,但即使是0,諸葛尚也一樣具備明顯強於姜維的實力。

後期還有一位比較龍套的高手,我們從諸葛誕開始說起:

誕大怒,叱左右斬了來使,遂起部下兵千人,殺奔揚州來。將至南門,城門已閉,吊橋拽起。誕在城下叫門,城上並無一人回答。誕大怒曰:"樂琳匹夫,安敢如此!"遂令將士打城。手下十餘驍騎,下馬渡壕,飛身上城,殺散軍士,大開城門,於是諸葛誕引兵入城,乘風放火,殺至琳家。琳慌上樓避之。誕提劍上樓,大喝曰:"汝父樂進,昔日受魏國大恩!不思報本,反欲順司馬昭耶!"琳未及回言,為誕所殺。一面具表數司馬昭之罪,使人申奏洛陽;一面大聚兩淮屯田戶口十餘萬,並揚州新降兵四萬餘人,積草屯糧,準備進兵;又令長史吳綱,送子諸葛靚入吳為質求援,務要合兵誅討司馬昭。

諸葛誕帶一千人在有準備的四萬軍中橫衝直撞,一個照面擊殺樂琳(此人曾在諸葛亮北伐時多次作為魏將活躍);

誕知魏兵已入,慌引麾下數百人,自城中小路突出;至吊橋邊,正撞著胡奮,手起刀落,斬誕於馬下,數百人皆被縛。

而諸葛誕被胡奮一招KO。這胡奮武藝也挺厲害的,如果能和文鴦打一場,那也是後期的高手對決了。

胡奮

綜合而論,姜維主持北伐大局後,三國高手排名:

第一名:諸葛尚。吊打鄧忠加師篡,是後三國璀璨光芒。放前三國可對應夏侯惇。

第二名:徐質。兩合敗張翼,表現同樣明顯強於姜維,但被姜維襲殺有些動搖地位,故位列諸葛尚之下。放前三國可對應徐晃。

第三名:文鴦,資治通鑑裡那神棍的對軍表現在三國演義中也出現了,只是三國演義位面強度太高,絕對值不變,相對值被鄧艾拖累的前提下,文鴦已由歷史前三跌落為弱一流。放前三國可對應文聘。

第四名:姜維。

第五名:鄧艾。

一流守門員們,維完全等於鄧艾,一個數合平老趙雲但負於王平和張翼聯手,一個五十合平文鴦但被廖化的武藝震驚,亮點汙點大體相似。放前三國可對應程普。

第六名:馬岱

第七名:王平

前三國倖存下來的老將。馬岱十幾合敗給張飛,王平數十合敗給張郃,實力也不亞於姜維。他們自己也和姜維一樣是活著的前後三國武力橋梁。

第八名:胡奮

秒殺諸葛誕,表現不俗。

第九名:鄧忠

三四十合平姜維,負於經驗不足。

第十名:夏侯霸

不十合擊敗郭淮。

第十一名:張嶷

兩合平王雙,表現優於兩合負於徐質的廖化、張翼。謝幕戰自己犧牲,換來姜維無恙。

綜上所述,後三國最強的諸葛尚,放前三國也不過是在一流中比較拔尖的水平。文鴦所謂趙雲再世,不過是後期萬馬齊喑、人才凋零下,最後的高手依稀間還原了當年呂布、關羽、張飛、趙雲的叱吒風雲罷了,並不是真的堪比趙雲。

諸葛尚

相關焦點

  • 如果在三國演義之中,關羽和趙雲打一架的話、誰更有勝算呢?
    三國演義裡面的武將,大家都是否喜歡呢?在三國這個英雄出的年代裡。我們能說上來的英雄武將有非常多個。但是有一個武將,大家是不可置否的。那就是呂布。呂奉先。這人真的可謂是勇猛無敵。曾經和關羽,張飛,劉備三個人大戰。在虎牢關前也沒有失去一點威風,但是呢,大家知道嗎?除了呂布之後還有誰比較厲害呢。
  • 《三國志11》大後期的一名頂級猛將,為何知名度卻遠不如趙雲?
    很多人玩了很久的《三國志11》,卻對一名實力可以和趙雲媲美的猛將沒什麼印象,而這一員猛將就是文鴦,也許是因為到了遊戲的大後期,出來得太晚了,否則可能是單挑王,而且正史上也有不少他個人英雄表現。驍勇善戰,是正史上七進七出的猛將,無人可擋,有人把文鴦稱為「小趙雲」,或許也可以說是三國演義中的趙雲原型,正史中曉勇無敵,一個單挑一千個的那種超人。但都也不好說,多份史料對比時認為文鴦一騎當千的故事也很大可能是虛構、至少是誇大的。不過總之和趙雲差不多就對了。而在《三國演義》文鴦登場章節的原詩:長板當年獨拒曹,子龍從此顯英豪。樂嘉城內爭鋒處,又見文鴦膽氣高。
  • 三國演義武將應該如何排名?
    三國演義武將應該如何排名?《三國演義》中武將眾多,排名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最通用的排名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許九姜維。第一名:呂布「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有寶馬良駒赤兔馬的加成,使呂布更如虎添翼,三國第一勇士名至實歸。
  • 《三國演義》武將排行並不真實,趙雲排不上第二,能排第幾?
    提起《三國演義》中的武將排行,大多數人了解的都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但是要知道,《三國演義》終歸是傳奇故事,膾炙人口的排名當然也就並不真實了。那《三國演義》與真實歷史的差異到底在哪裡呢?在《三國演義》的故事裡,趙雲跟隨劉備三十餘年,乃是五虎上將之一,也是劉備最信任的一員大將之一。除了長坂坡之戰途中鬧出過一回疑似叛逃的小插曲,但那也是被糜芳這位豬隊友拉下水的。對於劉備來說趙雲即是他的左膀右臂,一直陪在劉備的身邊盡忠言行義事。不過如此英名的趙雲,在真實的歷史上,居然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護衛。
  • 三國演義小說裡面,有幾個武將能把趙雲吊著打?看完不淡定了
    三國演義中沒有任何人可以把趙雲吊著打。 因為這是三國演義,三國演義裡面沒有人能夠吊打趙雲,其實不說吊打,其實準確來說應該是沒有人能夠戰勝趙雲。
  • FC吞食天地2,趙雲的實力究竟如何?玩家對趙雲的評價好壞參半
    如果說三國中,人氣最高的角色,那麼趙雲必定當選。這也多虧了三國演義,小說中對於趙雲有大篇幅的描寫,而白馬小將的形象根深蒂固的在讀者心裡。這裡不得不說一下,在血戰長坂坡時,趙雲其實已經40多歲了。趙雲在小說中的形象趨於完美,忠義,帥氣,文武雙全。但是也有明顯短板,統兵能力不強。雖然是五虎將之一,但地位卻不如魏延。
  • 《三國演義》中,魏蜀吳排名前十名的武將分別是誰?
    不過,相比於諸侯的雄才大略、謀士的運籌帷幄,還是武將們的驍勇善戰更被人們關注,在民間,"五虎上將"、"五子良將"、"江表十二虎臣"等組合可謂是十分知名和被人喜愛的。那麼,《三國演義》中魏、蜀、吳各國的武將前十名是誰?為什麼這麼選?他們又該被如何排序呢?那麼,我們便按照《三國演義》的記載,從魏、蜀、吳三國中依次選出各自的前十名武將,並進行簡單的評價和排列。
  • 三國演義中,呂布、關羽、趙雲的武力值誰最高?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出於尊劉貶曹的政治需要,劉備這邊的武將幾乎個個都是比較傳神的,尤其是蜀漢五虎上將,那可以稱得上個個萬人敵級別猛將。至於曹操這邊的五子良將,那就明顯迅速了不少。不過,在三國初期時,呂布這樣無解的存在,還是得到了方天畫戟加赤兔馬的渲染,也有著三英戰呂布的傲人戰績。
  • 三國武將實力排名,趙子龍排名第三,前兩名無懸念
    相信很多喜歡三國的小夥伴都是奔著裡面的武俠夢去的,從三國演義的描述中就能夠直觀的感覺到,爾虞我詐的三國歷史並不是虛構出來,劉關張三兄弟的情深義重,曹操的梟雄態度,孫權的大局觀,這些都是三國演義中體現出來的。
  • 《三國演義》武將排名,孫策墊底,趙雲擠不進前三,呂布只排第二
    《三國演義》與其他戰爭類古白話小說不同,就是頂級大將在完全公平的情況下交手,結局多為不分勝負,因此,三國的武將排名是最難,爭議也最多的。即便是通過戰績比對,也依舊會存在很大爭議,所以,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怪。
  • 三國演義中,趙雲的武藝排第二?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武將排名榜,即"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羽",難道趙雲的武藝比關羽還高?趙雲剛跟劉備的時候,劉備拿出看家本領籠絡他,同吃同睡。感動得趙雲甘心情願做了劉皇叔的第一保鏢,收起鋒芒!真正讓趙雲名聞天下的一戰則是漢水之戰。黃忠斬殺夏侯惇後去燒糧,趙雲巡營遭遇曹軍先鋒。曹軍攝於他長坂坡的勇猛,竟無一人敢主動進攻!隨後而來的曹操中軍不信邪,卻被趙雲帶著十幾個將士主動衝擊,一次次如驚濤拍岸,把曹軍打得暈頭轉向!退回大營,趙雲仍舊戰意不歇,獨自橫槍立馬在營門口,顧盼自若,一人之威竟逼得曹操大軍落荒而逃!
  • 嚇退司馬師,趙雲避而繞道,三國後期頂級武將文鴛,實力讓人害怕
    據說連趙雲見到此人也要退避三舍。 恐怕這時就有要問了:「文鴦是誰?」 趙雲排名第二,筆者以為一是出於對他在長坂坡單騎救主的壯舉的褒揚,其二則是由於趙雲不但是一名猛將,還是一位名將,歷次統兵作戰的成績都非常好,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為街亭之敗鎩羽而歸時,唯有趙雲能夠全身而退。隨後的幾位雖然武力爆表,但是在統帥能力方面缺乏更多有史為證的戰績,相比之下有所遜色。
  • 三國志11:有多少人喜歡「漏氣王」趙雲的?
    無論玩不玩這款遊戲,相信都會有一大批趙雲的鐵桿粉絲,不得不承認,三國演義讓趙雲的吸粉能力大大增強。作為三國人氣最高的幾個人物之一,趙雲在三國志11裡的表現怎麼樣呢?遊戲裡,趙雲的統武智分別是91、96、76,這絕對是超級武將的屬性,特技洞察也是全圖第一魔免(可能部分人不喜歡這個技能,但沒事,後面還可以學習霸王)。這樣紙面上看起來,趙雲作為超級武將算是落實了,但是,漏氣率極高讓趙雲的實用性大打折扣。小編每次都是讓趙雲學習霸王特技的。
  • 三國演義中,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趙雲?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出場人物沒有上千,至少也有好幾百。在這好幾百號人物中,武將佔了一半多。且不論眾多武將的武力和軍事才能如何,在擁有的粉絲數量上,趙雲無疑是數一數二的。那麼,相對於曹操、劉備、孫權等當世豪傑,趙雲的人氣為什麼這麼高呢?
  • 《三國演義》中趙雲雖然勇猛,但是也有敵手,至少這幾位能打敗他
    在《三國演義》中,由於作者羅貫中對劉備的漢室正統身份的推崇,對劉備的部下的武力都有所拔高。劉備的五虎上將的武力值堪稱各個陣營中最高的。在這些人中間,趙雲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五虎上將中殺敵將最多的人。那麼,在《三國演義》中,有哪些將領能夠打敗趙雲呢?我們先看看趙雲打過的敗仗。趙雲在《三國演義》中,只打過兩次敗仗。
  • 如果孫策、太史慈、程普三人群毆趙雲,結果如何?他大概率勝出
    假如像三英戰呂布那樣,趙雲也面對三個單挑的結局會怎麼樣?他們當中有孫策,太史慈,程普。先看這三位都是東吳的名將,單挑能力並不弱,那麼趙雲能以一敵三勝這三位大將嗎?結果出來前,要對四人的戰績進行分析,通過對比來得出結論。第一是趙雲,趙雲作為一個三流人物,必須要有很好的戰績才有說服力。
  • 據史料記載呂布趙雲都不是其對手!
    在三國演義中,武將人數眾多,那說到最厲害的人物,或者可以這麼問誰是在三國歷史上單挑最厲害的武將呢?可能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呂布、趙雲。確實沒錯,呂布二十四名將排名第一,實力雄厚,無人能敵。趙雲,二十四名將排第二位身陷重圍連殺眾人救出阿鬥,他的實力也是不可小看的。三國正史中,誰單挑最強?據史料記載呂布趙雲都不是其對手!
  • 關羽張飛趙雲聯手,能否打贏呂布顏良文丑三人?結果不出意料
    前言:小說《三國演義》中武將之間的單挑是一大看點,三國愛好者們經常會在閒暇之餘討論武將之間的強弱,即使雙方沒有相互交戰的武將之間,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推敲出誰強誰弱,總之只要有理,答案是不唯一的。 不少三國愛好者提出:「關羽、張飛、趙雲聯手,是否能打贏呂布、顏良、文丑?」
  • 趙雲和馬超相比,到底誰的實力更強?你聽許褚怎麼說!
    有人的地方便有紛爭,趙雲和馬超同為劉備麾下最為器重的驍將,但是究竟誰的實力更勝一籌呢?趙雲和馬超並沒有正面較量過,但是通過三國時期的另一位武將許褚便可得知究竟誰強誰弱。許褚是何人?曹操對許褚可謂是喜愛有加,可以說曹操除了自己的兄弟外,最為信任的便是許褚了,《三國演義》裡曾有記載,許褚此人力大無窮,身高八尺有餘,腰大十圍,曾經用兩隻手拖著兩隻牛,倒著走了一百多步,可見許褚是一個典型的重裝武將。許褚的武力究竟如何呢?
  • 若根據《三國演義》給武將排名,魏、蜀、吳前十名分別是誰呢?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的經典名著,儘管它在史書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改編,從而與史實相去甚遠,但從文學作品的角度上看,它還是十分出色的。出於劇情需要或者個人的好惡,作者羅貫中在書中誇大了將領在古代戰爭中的作用,把武將單挑作為了戰爭的核心,也因此,武將們的個人能力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