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劉宇昕青島報導
近日,島城出現了又悶又熱的「桑拿天」,不少市民在悶熱天氣中感到不適,從而減少戶外活動,但很多室外工作者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其中就包括公交車司機。8月19日,記者跟隨青島公交集團118路公交車,與駕駛員和乘務員一同經受高溫「烤驗」,體驗了一把公交車運營的「火熱生活」。據悉,這是青島公交停站最多線路,運行一圈停靠站143次。
提前半小時到崗檢查車輛看完滿滿安全感
19日上午6時,記者來到118路始發站鐵路北站東廣場,與公交司機張在禎和乘務員王偉碰面後,便開始進行發車前的準備工作,而此時距離兩人的發車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乘務員王偉告訴記者,自己已在118路線工作17年,也經常與駕駛員張在禎搭檔,二人工作中已有了默契。
張在禎首先打開總電源檢查各項車內設備運行情況後,接著在刷卡系統上打卡上班。「在智能調度系統的幫助下,只要打卡後,公交車進出站、運行軌跡、運行速度等一舉一動會被調度室盡收眼底,調度員還可以用此系統給駕駛員「千裡傳音」。」張在禎說,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讓乘客有一個安全、舒適的乘車環境,公交司機和乘務員都會在發車前及收車後檢查車內是否整潔,並開窗通風消毒。乘務員王偉告訴記者,這項工作一般都是由她來完成,畢竟女人更心細一些。
隨後,張在禎從駕駛員座椅後的工具箱內拿出一把小鐵錘,對著公交車的輪胎依次敲打。他告訴記者,汽車輪胎不同的氣壓敲打出來的聲音是有區別的,通過反饋的聲音就能夠判斷輪胎是否缺氣,此外,還可以檢查輪胎紋路中的小石子,延長輪胎壽命。最後還要啟動車輛,檢查發動機運行情況,以確保車輛能夠正常運行。
「公交車駕駛員都會提前到崗進行常規檢查,確保行車安全。因為我在這條線路工作多年,對於設備檢查比較嫻熟,不到20分鐘就能搞定」張在禎說,因118路線較長,在對車輛檢查完畢後,駕駛員和乘務員還要做好個人的各項準備,如提前去洗手間,準備綠豆湯等,由於118路線為非空調車,僅完成發車前準備工作,兩人的上衣基本已經被汗水溼透,因此還要準備毛巾、清涼油等防暑物品。
運行一圈停靠站143次平均工作時間近5個小時
「吃點東西吧,不然路上會餓」。發車前,乘務員王偉拿出了提前準備的麵包吃了起來,並告訴記者,6時30分左右發車後,再回到總站就要中午12時左右了,如果遇到惡劣天氣或者堵車等,運行一圈的時間超過6個小時也是常事。
上午6時35分,張在禎駕駛公交車進站,此時站臺早已有乘客等待上車,乘務員在售票過程中,檢查每名上車乘客的健康碼,並幫助剛從火車站下車的乘客搬運行李。「師傅,到南城陽嗎?」「上車吧,到重慶中路湘潭路換乘101路就能到」、「師傅,到鐵家莊嗎?」「到,上車吧!」一路行駛過程中,乘務員不僅要回答乘客的問題,每次進出站時王偉都會提醒乘客「上下車注意安全」「檢查好個人物品」等,而118路在一圈運行的過程中一共進出站143次,碰到乘客擁擠時,還要指導乘客站位和保持秩序。「118路途經城陽蔬菜批發市場、城陽海鮮批發市場、城陽建材市場、英派斯健身器材廠、城陽冷藏廠等,具有由於線路跨度大,工作時間較長的特點,乘客主要以來青打工者為主。復工復產以來,行車過程中遇到的突發情況相比其他線路也比較多。
此外,每年臨近年底及年後,駕駛員和乘務員在行車過程中看到有乘客和市民需要幫助時,都會伸出援手,時間長了,118路線上的工作人員都成了熱心腸。」據悉,李滄巴士公司第八分公司所屬4條線路中,僅118路線出現的好人好事數量就接近半數。駕駛員和乘務員的付出也獲得了沿線乘客的肯定,今年入伏以來,118路線已收到很多乘客送來的礦泉水、毛巾等防暑物品。
在行車過程中,記者發現,雖然二人都準備了很大的水杯並灌滿了食堂的綠豆湯,但二人一直都沒有動水杯,只是在剩6、7站到達總站時才拿出水杯,喝了兩口。「夏天的時候出汗比較多,還能多喝幾口水,冬天的時候開公交車的人喝水只是象徵性地打溼嘴巴,潤潤喉嚨。因為線路較長,很多駕乘人員怕上廁所不敢多喝水。」事後,王偉對記者說,公交人喝水很「講究」,工作久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什麼時候喝水、喝多少都算的很精確。
公交人心聲:甘願付出希望被乘客理解
下午12時11分,二人駕駛車輛返回總站。乘務員王偉一路小跑到路隊食堂吃起飯來,她告訴記者,該線路共有駕駛員32人,乘務員38人,大都會根據發車時間去調整吃飯的時間,以保證有充足的體力完成工作。
從上午6時35分到中午12時,5個多小時裡,記者已經感到疲勞睏乏,難以想像118路線工作人員每天要這樣行駛兩趟,甚至堅守崗位多年是如何過來的,而乘務員王偉卻告訴記者,自己從2003年就在118路線工作,至今已有17年,見證了沿途的城市變化與乘客素質的提升,早已經習慣了。她表示:每天能夠將乘客送往目的地很有成就感,乘客也非常體諒他們,經常乘坐118路線的乘客一個招呼,一個微笑,都是對他們最好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