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對確保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至關重要。錦屏縣堅持力量下沉,不斷建強基層黨組織助推脫貧攻堅,不斷激活「神經末梢」,以支部「小陣地」助推脫貧攻堅「大格局」。
抓規範建強支部「小陣地」
按照「八大工程」的推進要求,制定《錦屏縣基層黨建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2)》及《錦屏縣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實施方案》,明確5個方面37項創建任務,確定157個黨支部啟動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工作,年度創建任務完成率將超過省州規定的40%。同時,以掛牌督戰為契機,全面抓好黨建業務的督促指導工作,提高基層組織建設的規範化和科學化水平;今年來,通過四輪掛牌督戰,已對全縣196個村級基層黨組織進行全面指導;並將基層組織建設與提升鄉村治理結合起來,全覆蓋、多層次、分類別推進鄉村治理的具體實踐,提升服務基層的能力水平。目前,全縣已完成29個黨建示範點的創建工作,形成「黨旗飄起來、黨徽戴起來、支部活起來、黨員動起來、品牌亮起來」的農村社會治理局面。
抓隊伍配強帶富「火車頭」
堅持既選「好人」又選「能人」,結合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著力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特別是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攻克「老大難」。注重從農村創業能手、外出返鄉能人、農村知識青年等黨員中選配村黨組織書記,深入推進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培養好村級事業的「領頭雁」。同時,將村級幹部這個「重點人群」的培訓教育當成農村幹部隊伍的「重頭戲」來抓,以每日幹部學習服務組編排幹部職工學習資料,抓好中央及省州重點精神學習,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同時,利用「學習強國」學習載體、開發錦屏學習APP平臺,突出學理論、學政策,定期開展學習測試,確保參與率和合格率都達100%;今年來,全縣共推出幹部綜合能力大提升學習資料34期,組織開展線上學習測試2次,參加黨員幹部5743人。
抓產業提升致富「加速度」
圍繞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開展農村合作社經營,由支部組織牽頭,成立專業合作社,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合作社+企業+農戶」的模式運行,自營或者聯合龍頭企業合作經營開發特色產品。著眼於打造「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產業格局,把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上,全縣共組建村級背景合作社194個、村級集體公司107個。以「支部+產業」模式,吸引4331餘名黨員群眾以土地等形式入股分紅、到合作社就業,放大脫貧效應,探索出貧困戶有收入,村集體有利潤,企業有效益的良性模式。實現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村集體經濟深度融合,目前已建設完成的特色產業示範園項目2個,推動傳統向特色、單一向多元、從「輸血」向「造血」轉變。此外,通過多元發展模式,盤活農村集體資源項目15餘個,通過出租閒置資源項目、挖掘村級集體的自然資源項目10餘個,實現村級集體資產保值增收。
龍見松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吳運鎮
編審姜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