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的「萌芽」和動畫之父

2021-01-19 心靈飛揚的動漫

現在我們的業餘文化生活,已經離不開動漫了。從電視機走進我們老百姓的生活那一天起,動畫也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的70後,80後,90後,00後,10後等等,小時候都是看著動畫片長大的。尤其是社會發展到今天,動畫片已經不再叫動畫了,而是「動漫」(Anime)。顧名思義,就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作為整體概念,早已超越了動畫和漫畫的傳統範疇,延伸到包括電子遊戲、網路遊戲,以及此基礎上開發出來的各類玩具、文具、服裝、生活用品之中。

全世界公認日本是動漫之國。現在我們一提起動漫,就必須要提到日本的動漫。可以說日本為世界動漫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要想找到日本的動漫為什麼能夠獨領世界風騷,就要從日本最早的動畫開始講起。其實呢,動畫並不是日本的原創,而是日本從西方國家引進的文化產品。

最初時期的日本動畫,是由輸入至日本的美國動畫片《變形的奶嘴》和法國動畫片《凸坊新畫帳》所啟蒙下產生的,這兩部動畫片在日本引起巨大反響,激起了一些有志之士的民族意識,開始著手製作自己的動畫,為此,日本人創造了新名詞「漫畫映畫」作為動畫片的稱謂(「映畫」在日文中為「電影之意」)。從那時起,日本的動畫就進入了萌芽時期(1916~1945)。在這段時期內,日本湧現了一批較早期的漫畫家們,如北山清太郎、政岡憲三以及賴尾光世等,他們開創了一些動畫電影製作公司並完成了一系列動畫片,可以算得上是日本最早一批的動畫了。

1916(大正5)年,日本動畫奠基人下川凹夫、幸內純一和北山清太郎三人開始製作準備公映的動畫作品。當時,以日式名字命名的國外動畫片《凸坊新畫帖》系列,在日本非常受歡迎。

1917(大正6)年,由下川凹夫製作的日本首部動畫《芋川掠三玄關番之卷》完成,並與1月在東京淺草電影俱樂部公映。同年,幸內純一製作的《塙凹內名刀之卷》和北山清太郎製作的《猿蟹合戰》相繼公映。他們三人被稱為日本動畫之父。

1921(大正10)年,日本文化省開始實施電影及動畫片的推薦制度,大力扶持教育性影片。另外還積極地利用孩子們喜愛的動畫片,製作了許多政府機關的PR動畫。在電影放映的計劃中必須安排一部主旨為思想動員的動畫作品。

1923(大正12)年發生了關東大地震,關東一帶毀於一旦。在之後的10年中,日本動畫製作進入停滯期。

1939(昭和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到包括戰敗後10年間。日本動畫出現了第二次停滯期,大約持續了20年。戰敗後,化為焦土的日本處於連食品都沒有的窮困境地,沒有多餘的精力製作動畫。

1943(昭和18)年,瀨尾光世製作完成並公映了日本首部長篇漫畫電影《桃太郎之海鷲》,片長37分1945(昭和20)年4月日本戰敗以後,公映了戰前巨作《桃太郎海之神兵》。

這部動畫由日本海軍部出資,為了宣揚軍國主義思想,迎合對外侵略的需要。以海軍傘兵部隊的活動為題材的黑白片,是一部74分鐘的長篇作品。因為東京遭受了嚴重的空襲而被燒成一片廢墟,所以當時幾乎沒有觀眾鍾。這個時期內的日本動畫可惜受到了當時戰爭與政治的影響,動畫的製作出現了一定的導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正是《桃太郎·海上神兵》,這部作品雖然具有一定的技藝,但是其反動政治宣傳並且鼓吹戰爭的特點,也算是一種黑歷史吧。總的來說,這一段時期內,日本動畫受到戰爭與政治的影響,又在於起步階段十分不成熟,可謂舉步維艱。在這個階段中,日本動畫人已經意識到:只有超越迪斯尼才有日本動畫生存的空間。

相關焦點

  • 動漫晚報 日本驚現104歲腐女 高達之父是LL粉絲
    各位晚上好,又到了一天動漫新聞的吐槽時間,讓我們先簡單回顧下動漫圈裡那些事。
  • 手塚治虫:讓人又愛又恨的「日本動漫之父」
    作為中國大陸正式引進和播出的第二部海外長篇動畫1980年代初在中央一套播出之後,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作為日本的第一部多集電視動畫,1963年在富士電視臺播出時,《鐵臂阿童木》的平均收視率達到了30%。30%的收視率是個什麼概念呢?號稱日本春晚的紅白歌會,平均收視率也只有40%,收視率在10%以上的電視劇已經值得一贊了。由此,《阿童木》在日本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 日本動漫之父奠定動漫事業開端,阿童木成日本第一部電視連續動畫
    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的兩個月,美國企圖利用動漫佔領日本,動漫業經歷了漫長的冬天,但在遭受了毀滅性打擊時,仍有很多動漫家堅守陣地,期間還創作了部分優秀作品。1956年,東映動漫株式會社的成立讓動漫的出版及發行有了堅強的後盾,日本動漫逐漸恢復了元氣並邁出新的一步。
  • 日本綜藝,探訪高達動畫製作現場,還與高達之父談笑風生
    更重要的是,其實這部劇場版並不是老光頭,「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親自執導的作品,老光頭頂多就是在動畫原作那一欄掛了個名字而已。富野由悠季從上世紀60年代末就開始執導動畫了,目前他親自執導的最近一部動畫就是2014年的《高達G之復國運動》,即使說老光頭已經有比較長一段時間沒有親自執導動畫了,但是老光頭依舊在通過其他方式,在為日本動畫界做著貢獻。
  • 日本漫畫之父 現代動畫開創者 手塚治虫
    說到日本動漫有一位漫畫家是必定會被提及的。這位漫畫家有著"日本漫畫之父、動畫之神"的美譽;他的作品對很多漫畫家產生了影響,很多漫畫家對他也是很推崇。同時,他也改變了動漫行業,推動了動漫周邊產業的發展。"動漫藝術家"第六期——手塚治虫1928年11月3日,誕生於大阪府豐中市,原名手冢治,因喜愛昆蟲,他在後來創作中給自己取了手塚治虫的筆名。
  • 《麵包超人》之父柳瀨嵩病逝 國民動畫暢銷不衰
    《麵包超人》之父柳瀨嵩病逝 國民動畫暢銷不衰 時間:2013.10.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熊小白 分享到:
  • 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榮獲日本文化廳表彰,高達盛世不衰
    而說到高達系列動畫,就不得不提到被稱為「高達之父」的知名動畫導演富野由悠季了。富野由悠季是參與日本最早的電視動畫《鐵臂阿童木》製作的其中一人,也是日本動畫界資歷最長的人物之一,創作無數的優秀動畫作品,曾經獲得第62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的金豹獎。
  • 動漫快訊:《熊出沒·變形記》定檔大年初一,「漫威之父」首創中國...
    日本動畫電影《煙花》定檔12月1日   日本動畫電影《煙花》改編自日本著名導演巖井俊二早期自編自導的同名電視短片,定檔12月1日中國內地上映。據悉,該部影片由《你的名字。》核心主創團隊打造,已相繼於日本、臺灣、香港上映,但口碑和票房成績一般。
  • 他棄醫從藝,靠一支鉛筆成了「日本動漫之父」,創作450部漫畫
    他棄醫從藝,卻靠這個技能成了「日本動漫之父」,一生創作450部漫畫,至今無人超越!他憑藉一腔孤勇,步步登頂,終成開創日本動漫黃金年代的「動漫之神」!在本名手冢治的後面加上了 「蟲」 字他用天才般的方式拯救和改變了日本動漫
  • 淺談日本動漫文化和歷史發展,你看過的第一部日本動漫是什麼?
    今天聊聊日本的動漫文化和其漫畫歷史吧。所謂動漫,包括動畫和漫畫兩種,而我們一提到動漫腦海裡就會習慣性地浮現出讓人感覺簡單幼稚的兒童讀物和電視動畫。但是,事實上,動漫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項不可忽視的產業。得到全世界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尤其在日本,動漫作為第三產業對日本文化市場起著支撐作用,也對日本經濟起著帶動作用。
  • 今天的動畫電影 從3千年前就已開始萌芽
    從古代人民為了捕捉動作發明的走馬燈、手翻書,到後來畫技和製作手法近乎純熟的2D動畫,再到現在大家稱為中國動漫復興之光的《大聖歸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這些3D動畫,動畫作品究竟是如何在漫長的歷史中實現了維度跨越的呢?
  • 手塚治虫、宮崎駿,這些日本動漫大師離不開中國影響
    被稱為「中國動畫片之父」的萬籟鳴,在20世紀開創了中國動畫電影的先河。1941年,萬籟鳴和弟弟萬古蟾一同導演了全亞洲第一部長篇動畫電影《鐵扇公主》。當時,日本的手塚治虫在看到這部動畫長片後,決定放棄醫學走上動畫的道路。他在1952年創作《鐵臂阿童木》轟動日本,並一手開創了日本電視動畫體系,被稱為「日本動漫之父」。
  • 學習動漫之了解動漫發展旅程
    這五個階段分別是:1、起步萌芽時期1926年至1949年是中國動漫的起步萌芽時期,由萬氏兄弟製作的《大鬧畫室》動畫短片,開啟了中國動畫的大門,在1940年《鐵扇公主》的動畫誕生,它是亞洲歷史上第一部動畫作品,對亞洲尤其是日本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他棄醫從藝,卻靠這個技能成了「日本動漫之父」
    他憑藉一腔孤勇,步步登頂,終成開創日本動漫黃金年代的「動漫之神」!關西大阪人,本名手冢治因迷上昆蟲採集在本名手冢治的後面加上了 「蟲」 字他用天才般的方式拯救和改變了日本動漫悠久的發展歷史不同初期日本動畫高度模仿美國電影動畫而原本學醫的他,卻一心醉夢於成為漫畫家哪怕在18歲時被認為「不適合動畫行業」。
  • 中國漫畫家榮獲日本手塚獎,五部動畫推出續作|動漫大事件
    《廚神小當家》第二季視覺圖公開《廚神小當家》第二季動畫將於2021年放送,由於第一季口碑不佳,無論是畫風還是劇情讓很多粉絲無法接受,網友表示即使再膾炙人口的情懷和回憶,也經不起炒冷飯!《石紀元》第二季視覺圖公布《石紀元》第二季動畫將於2021年1月放送,而第二季劇情將主要講述司帝國和科學王國正式開戰的故事。
  • 今天的動畫電影從3000年前就已開始萌芽
    從古代人民為了捕捉動作發明的走馬燈、手翻書,到後來畫技和製作手法近乎純熟的2D動畫,再到現在大家稱為中國動漫復興之光的《大聖歸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這些3D動畫,動畫作品究竟是如何在漫長的歷史中實現了維度跨越的呢?
  • 淺談日本動漫三巨頭:集英社,講談社,小學館
    日本有三大動漫社,分別是講談社,小學館,集英社。老當年其實是兩個,小學館與講談社,最初小學館也是以出版少年兒童讀物文明,講談社一樣,也不是靠漫畫起家。最初是出版一些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後來漫畫開始萌芽,就形成了早期三足鼎立的時代。這三家大社幾乎瓜分完了日本所有的優秀漫畫家。集英社,講談社,小學館也被稱為動漫三雄。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是秋田書店,是除了三大之外比較著名的出版社,秋田書店自封為日本四大動漫出版社之一,但是集英社講談社小學館均不承認其地位,認為只有三大沒四大,這就相當尷尬……下圖為秋田書店
  • 卡通和動畫有什麼區別?日本人是怎麼稱呼「動漫」的?
    我們現在很熟悉的說法,會把動畫、漫畫、遊戲統稱作ACG,又因為中文博大精深,很多朋友把動畫和漫畫統稱為「動漫」,不過「動漫文化」的發源地日本,其實還真沒有把動畫、漫畫和遊戲全部攬在一起說事……那日本人是怎麼稱呼「動漫」的呢?
  • 中國漫畫家榮獲日本手塚獎,五部動畫推出續作|動漫大事件
    2021年1月放送,而第二季劇情將主要講述司帝國和科學王國正式開戰的故事。《再見了我的克拉默》TV動畫化決定《四月是你的謊言》作者新川直司新作「再見了我的克拉默」TV動畫化決定和劇場版動畫決定,標題是為了紀念日本足球之父德特馬·克拉默,題材則是女子足球。
  • 今天的動畫電影 從3000年前就已開始萌芽
    如影迷所熟知的哆啦A夢系列電影日前已發布最新預告片,動畫大師宮崎駿首次觸電3D動畫的《安雅與魔女》業已官宣。  從古代人民為了捕捉動作發明的走馬燈、手翻書,到後來畫技和製作手法近乎純熟的2D動畫,再到現在大家稱為中國動漫復興之光的《大聖歸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這些3D動畫,動畫作品究竟是如何在漫長的歷史中實現了維度跨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