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當!!那就是最可愛最可愛的蜜袋鼯!!!
在澳大利亞眾多有袋動物中,蜜袋鼯無疑是矚目的。它們身披毛茸茸的外衣,有著薄而尖的耳朵,又大又圓的眼睛,體態輕盈嬌小,模樣討巧,很喜歡跟人親近。因此蜜袋鼯如今已成為了一種受大眾歡迎的寵物。
蜜袋鼯是一種有袋動物(有袋的溫血動物像袋鼠和沙袋鼠),蜜袋鼯大多數時間在樹上活動。蜜袋鼯的身體兩側擁有滑行膜,從手關節延伸到腳踝,有利它們在樹林間滑行。蜜袋鼯的身體像鼬科,並有一-條很長但不能抓東西的尾巴。蜜袋鼯由鼻至尾巴長約27~61cm,雄鼯比雌鼯大。蜜袋鼯身披毛茸茸的藍灰色外衣,耳朵薄而尖,眼睛大又圓,體態輕盈嬌小,肚子呈奶油色,背部貫穿一條與眾不同的黑斑。
在野外,蜜袋鼯幾乎同葉子和樹枝等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肉眼很難辨別出來。蜜袋鼯的前額、胸部及洩殖腔有臭腺,雄鼯以臭腺來劃定地盤,雄鼯前額的臭腺很明顯,因為那地方是禿的,雄鼯的陰莖分叉,雌鼯腹部中央有育幼袋。蜜袋鼯每腳有五趾,除了後腳的對趾外,每趾都有爪,後腳第二及第三趾是部分融合的,最特別的是它們的翼膜,由第五指伸延至第一趾,當腳伸直時,翼膜就可以幫助它們滑翔50m。作為樹棲動物,蜜袋鼯會狠勁蹬其強有力的後腿,從一個高樹枝滑翔至另一個高樹枝。長長的尾巴有助於蜜袋鼯在四肢著陸前,掌握身體的方向和穩定性。蜜袋鼯屬於雜食性動物,以昆蟲、蜥蜴等小動物為食,偶爾也吃一些富含花蜜的花朵和水果;蜜袋鼯屬於夜行樹棲性動物,經常是在夜間出來尋找食物;蜜袋鼯好群居,常常40~50隻成群地在同一地盤活動森林中的小傘兵活潑的蜜袋鼯是一群小吃貨,大約1000m2的森林才能為一隻蜜袋鼯提供充足的食物。
為了更加方便地在樹林中穿行覓食,蜜袋鼯們演化出了一項逆天的本領,它們可以從一棵樹直接「飛」到另一棵樹上,經過漫長的生命演化,蜜袋鼯前腿和後腿之間的皮膚變得非常寬大,成為垂在身體兩側的寬大皮膜。只要蜜袋鼯使勁伸直四肢,它們就能立刻變身為一個個叢林小傘兵,從樹頂躍起之後就能在半空中自由地滑翔。憑藉四肢和皮膜的活動,加上長尾巴這個好用的方向舵,蜜袋鼯可以隨意控制滑翔的方向和距離,它們最遠能飛出大約50m遠,既可以輕鬆來往於森林的每一個角落,也能夠輕鬆地甩掉緊追不捨的天敵。
飼養方法蜜袋鼯白天要在巢箱中休息,到了晚上才會開始活動。飼養箱要儘可能大一些,箱中需要放入樹枝,以便蜜袋鼯上下活動,如果飼養的蜜袋鼯不止一隻,最好把新成員放入不同的飼養箱中。蜜袋鼯白天要在暗處休息,所以要選一個遮光性較好的巢箱才行。雖說木製鳥用巢箱容易被排洩物弄髒,也容易被蜜袋鼯咬壞,但這個材質的巢箱透氣性很強,我們只要定期換新的巢箱就好,為了方便蜜袋鼯上下活動,可以在籠中放進一些樹枝。如果飼養箱比較高,還可以在頂部加一些樹枝,蜜袋鼯用前足抓住樹枝的動作也可以幫它磨平趾甲。我們可以選用蜜袋鼯專用飼料為主,蘋果、番薯、胡蘿蔔、香蕉等切成小塊的蔬果為輔。蜜袋鼯是雜食性動物,也可以買一些給甲殼蟲食用的昆蟲飼料給它吃。如果飼養的蜜袋鼯數量很多,箱底就很容易被排洩物弄髒,我們可以鋪一層帶網眼的隔板,下面再鋪一些衛生紙或報紙。
疾病的預防蜜袋鼯作為寵物被飼養的時間還很短,並沒有發現什麼特殊的疾病,不過在它們10年的壽命中,難免還是會生些小病,即使我們飼養得當,也有可能讓蜜袋鼯在溫度不穩定的換季時節生病。另外,飼料的衛生狀態也是導致它們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能為蜜袋鼯治病的寵物醫院並不多,主人在平時就要關注蜜袋鼯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異常就要儘早去醫院救治。
特別注意小蜜絕對不能吃杏仁、蘋果核、罐頭食品、巧克力、糖果、薯片 / 所有人類零食豬肉製品、生薯仔、生紅腰豆、茄子、提子核、牛油 果橙 / 柑 / 桔 / 、柚子果醬 / 啫喱、香料、蒜頭、洋蔥大蒜 / 京蔥、枸菜、醃製食物牛奶,羊奶,酸奶都不可以喂。只能餵無乳糖奶粉,不是無糖,而是無乳糖!(酸奶只有原味脫脂0添加的可以喂,目前國內幾乎沒有這樣的酸奶,除非自己做)
本人特別喜歡小動物!
奉勸大家如果不愛請不要傷害它們!!
如果有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可以點點關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