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毒品?
根據我國《刑法》第357條的規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古柯鹼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它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哪些行為是吸毒?
常見的吸毒行為有:煙吸、燙吸、鼻嗅、口服、注射五種。
吸毒為什麼會成癮?
總的來說,吸毒會成癮是毒品與人體相互作用的結果。一方面毒品有個共同的特性,就是進入人體後作用於人的腦內與學習記憶有關的神經系統,逐漸產生精神依賴(心癮),進而形成追求使用該藥物的行為;另一方面,毒品進入人體後,破壞人體正常的平衡,產生在毒品作用下新的平衡狀態(身體依賴)。一旦停止吸毒,就會感到不適。只有連續不斷地吸入更大劑量的毒品,才能保持人體新的平衡。
法律對吸毒行為的處罰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禁毒的決定》第八條規定:「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機關處15日以下拘留,可以單處或並處2000元以下罰款,並沒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吸食、注射毒品成癮的,除依照前款規定處罰外,予以強制戒除,進行治療、教育。強制戒除後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實行勞動教養,並在勞動教養中強制戒除」。
吸毒有哪些危害?
吸毒的危害,可以概括為「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12個字。
導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一、好奇心驅使。
二、尋找刺激。
三、逆反心理。
四、被欺騙,引誘。
五、周圍環境影響。
六、負面生活事件影響.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一、接受毒品基本知識和禁毒法律法規教育,牢記「四知道」:知道什麼是毒品;知道吸毒極易成癮,難以戒斷;知道毒的危害;知道毒品違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為由僥倖去嘗試,不受不良誘惑的影響。
三、不聽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脫煩惱和痛苦,毒品能給人帶來快樂等各種花言巧語。
四、不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如發現親朋好友有吸、販毒行為的人,一要勸阻,二要遠離,三要報告公安機關。
五、養成良好的行為,杜絕吸菸飲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進入的場所,決不吸食搖頭丸、K粉等興奮劑。
六、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引誘、欺騙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堅決不再吸第二次。
原標題:《珍愛生命拒絕毒品宣傳畫(漫畫)》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