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人最初對蔡志忠這個名字的印象,都是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三聯書店出版的那些漫畫小冊子聯繫在一起的。那些淡綠色封皮的小書中,老子、莊子等先哲化身為簡約線條勾勒的漫畫形象,用淺白的文字給你講解道與禪,喜感又親近。這種用輕鬆的漫畫處理深奧題材的方式令當時的國人耳目一新,因而蔡志忠漫畫一出版就火了起來。
有人曾開玩笑說:「沈昌文有什麼了不起?無非在三聯書店撿了『蔡』。」回憶當年,85歲的著名出版人沈昌文說,發現蔡志忠是自己在出版史上的重要事件。1986年,時任三聯書店總經理的沈昌文要找一些像樣的選題,他對漫畫感興趣,但除了主要作者丁聰找不到其他合適的。找了日本的、臺灣的一些漫畫,又感覺與三聯的意趣不一致,大多是逗笑的,不符合三聯書店的性格。鄒韜奮先生給三聯書店定的宗旨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進步的思想。後來,沈昌文輾轉從臺灣的報紙副刊上發現了蔡志忠的漫畫。他說:「蔡先生的作品完全符合三聯的風格。他讓中國13億人開始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1988年3月,蔡志忠與三聯書店籤約,出版了《老子說》《莊子說》《唐詩說》《宋詞說》等一系列漫畫書,帶動了其後的「漫畫說經典」風潮。
二十多年過去了,日本漫畫、歐美漫畫輪番流行,蔡志忠則以他獨特的漫畫風格和不斷拓展的漫畫題材駐留於人們的閱讀視野中,因此成為眾多出版社爭搶的作者。今年有好幾種版本的蔡志忠漫畫在不同的出版社推出,僅海豚出版社就有「蔡志忠漫畫文庫」(包括《孔子·論語》《莊子·老子》《孟子·大學·中庸》《孫子·韓非子》等)、「蔡志忠國學啟蒙」、「古典幽默漫畫」等系列。
很紅的蔡志忠長發及肩,一身布衣褲,一雙舊布鞋,一個破了洞的帆布包,說一口輕聲慢語的臺灣腔。他四歲就知道自己將以畫畫為生;十多歲時,臺灣盛行《諸葛四郎大戰魔鬼黨》《小俠龍捲風》等漫畫,他一邊上課一邊照著這些漫畫在課本空白處塗鴉;初二時,他把自己的作品寄給臺北一家出版社,暑假時便得到了聘任通知。於是,他拎著一隻皮箱坐上了從彰化去臺北的車,很快憑藉《大醉俠》等作品嶄露頭角。
蔡志忠說:「創作者無中生有,把想法作為真實,把想像畫為真實。漫畫家就像半個神。」他覺得自己創作時就像《西遊記》裡的孫悟空,有一根神奇的金箍棒。
上世紀70年代,他轉戰動畫行業,拍了《老夫子》《烏龍院》等8部動畫電影,其中《老夫子》獲1981年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
好像是為了檢驗自己的創造力,他出人意料地從動畫行業的成功中抽身而出,到日本閉關4年。之後,捧出《老子》《莊子》《列子》等諸子百家漫畫呈現在讀者面前。當年三聯書店引進的就是這個系列。
蔡志忠記得自己在三聯出的第一本書定價是兩元九角,「對我來說那一套三聯版漫畫是定價最低、銷量最大的書」。他說,如果自己開出版社,第一就要出自己的三聯版漫畫。
「蔡志忠的智慧,使視古人如畏途的這一代中國人,找到了他們精神的享受,獲得心靈的淨化。」臺灣作家三毛的感慨道出了蔡志忠漫畫的精髓所在。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孟憲實評價蔡志忠把漫畫的界域開拓得更遠,「把漫畫變成更廣闊的語言,把漫畫變成哲學的表達方式」。
蔡志忠說:「看漫畫的優勢是你可以看得很快。我畫《莊子說》不是從第一個字畫到最後一個字,而是選故事最短的、最好的,最能代表莊子思想的先拿出來畫。」他要求自己每頁漫畫不超過75個字,「字太多就成插圖了」。
他認為,漫畫家最好玩的部分是創意。靠著變幻莫測的創意,他「俘虜」了眾多讀者。「我在世界48個國家都有讀者。」他不無自豪地說。
令人驚異的是,蔡志忠不僅是出色的漫畫家,他還興趣盎然地鑽研物理、數學,並相信自己在物理研究方面一定會留名。
從1999年到2009年,蔡志忠沉浸在物理、數學的世界中樂此不疲。他的觀點是,物理分物質、能量、時間這三塊,對前兩者的研究已近頂峰,唯有「時間」,300年來還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能說明白。
200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蔡志忠的《東方宇宙四部曲》,內容簡介中寫道:這是他閉關十年思考與求證推出的最新力作,突破以往所有作品,集一生思想精粹,用東方思維的宇宙觀探索宇宙秘密的未知空間,大膽挑戰物理學界的公論《物理天問》,提出五大預言,神奇地將物理、數學繪成漫畫,16萬餘張物理、數學畫稿,超過1400萬字的研究物理心得。
蔡志忠的好友焦雄屏曾說:「你們真應該切開他的腦袋,看看裡面是什麼結構,怎麼可以一面物理、數學的邏輯那麼好,一面又是禪宗、漫畫,還兼具詩性與幽默。」
蔡志忠自己則說,無論畫中國哲學,還是畫禪宗,或者研究物理和數學,都是在做有關智慧的事情。
之所以在多個領域發展自己,他的理由是:不肯切割生命,一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中國教育報》2016年02月06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