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銀行考慮全面退出美國零售銀行業務

2021-01-11 荔枝網新聞

  原標題:滙豐銀行(HSBC.US)考慮全面退出美國零售銀行業務

  智通財經APP獲悉,據媒體援引兩位知情人士消息,滙豐銀行(HSBC.US)正考慮退出美國零售銀行業務,此舉將把資源重新分配給盈利能力更強的亞洲業務。

  知情人士稱,滙豐高管的目標是在未來幾周內向董事會提交該計劃。關閉美國零售網絡,將標誌著該行40年來試圖在美國經營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環球銀行的嘗試結束了。該業務部門在2018年虧損1.82億美元、2019年虧損2.79億美元,在今年前三個季度錄得5.18億美元的稅前虧損。

  今年2月,該行宣布了45億美元的成本節約和3.5萬個工作崗位的裁員計劃。而在今年關閉了80家分行後,滙豐目前在美國東海岸和西海岸有約150家分行,該數量僅是摩根大通和美銀分行網絡的一小部分。

相關焦點

  • 陷害孟晚舟的滙豐銀行,最終結局大快人心,靠出售全球業務度日
    聯想到這幾年美國對華為的制裁,聰明人都知道,這是一場有預謀的政治案件。業內人士表示,在這次事件中,美國聯手滙豐銀行,捏造了一個莫須有的罪證,試圖用孟晚舟來打壓華為,實際上,孟晚舟是清白的。據了解,滙豐銀行在這次事件中扮演了「劊子手」的角色,為了陷害孟晚舟,也搭上了自己百年聲譽,竟然當著全世界的面撒謊了。
  • 滙豐斷臂求生
    02退出零售,押寶亞洲股市,炒的很大一部分是預期。據《金融時報》近日報導,滙豐控股正在考慮徹底退出美國零售銀行市場,並且將重心轉移至亞洲地區。這件事並不意外,時間早晚的問題,今年2月份的時候,滙豐就表示要改革美國及歐洲的業務:1. 削減表現欠佳的業務,如大部分歐洲和美國的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2. 同時將資源集中於高回報和增長前景較佳的市場,包括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以及所有亞洲業務。
  • 對華為放冷槍後,滙豐銀行:在中國擴大投資,爭取更多財富和零售客戶
    日前,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公開孟晚舟引渡案美國提交的《案件起訴記錄》。其中提到滙豐向美國提供的核心材料是一份與華為相關的PPT。 滙豐虛假的稱PTT裡面的一些業務,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華為進行的。比如,滙豐稱不清楚華為與香港星通的關係、不知道華為在伊朗的業務。
  • 滙豐銀行的大股東是誰?為什麼要出賣華為?
    其實從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我們即可看出,滙豐的股權結構其實十分分散,沒有絕對的控股大股東,截止2020年4月末,滙豐銀行的第一大股東為美國的貝萊德,持股比例為7.32%,第二位中國平安,持股比例為7.01%,紐約梅隆銀行持股比例為5.55%,為第三大股東,第四到第十名主要為英美兩國的企業,所以雖然滙豐銀行的全稱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但它確實不算中國的企業。
  • 機密文件公開,滙豐銀行又陷大醜聞
    滙豐銀行(HSBC) 資料圖   據悉,2013年和2014年,滙豐銀行允許欺詐者通過其美國業務將資金轉移到了其香港的帳戶。在一份被稱為FinCEN的洩露文件(即銀行的「可疑活動報告」)中,就詳細說明了滙豐銀行在8000萬美元欺詐案中所扮演的角色。   但滙豐方面表示,它們一直在履行報告此類活動的法律責任。   據這份文件顯示,被指是一種龐氏騙局的這項投資騙局是在滙豐因洗錢在美國被罰款19億美元後不久開始的,滙豐銀行曾承諾要取締這種做法。
  • 剛剛,深圳銀保監局宣布:關閉滙豐銀行
    你行應自本批覆之日起的15日內將上述支行的《金融許可證》繳回我局並對外進行機構退出公告,同時及時辦理工商登記註銷手續。此後,雙方保持正常業務往來。滙豐始終知道華為的伊朗業務。2010年,涉及三方往來郵件證明,滙豐完全知曉華為與香港星通的關係。從華為發給滙豐的香港星通2009/2010財報可知,滙豐完全了解香港星通在伊朗的業務情況。
  • 銀行網點「關停潮」下外資行生態:東亞、滙豐關停25家 佔近70%
    註:「分行/支行總數」為截至12月20日相應外資在中國內地的分行/支行數量具體來看,退出的36家外資行分行或支行中,東亞銀行(中國)、滙豐銀行(中國)分別佔據16家和9家,渣打銀行(中國)、華僑永亨銀行(中國
  • 中安控股集團聯手滙豐銀行開展客戶合作沙龍活動
    )旗下子公司中安家族辦公室12月20日聯手合作夥伴滙豐銀行開展了「2020合作共贏中安財富尊享」主題沙龍活動。 主持人開場介紹了現場來賓,接著邀請滙豐銀行客服經理王靖傑向來賓介紹了滙豐銀行基本情況以及現階段業務的產品和優勢。
  • 支持香港國安法 滙豐銀行卻遭遇美國公開施壓
    總部位於英國的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近期相繼表態,支持中國涉港國安立法,然而此舉卻遭到美國的公開施壓。
  • 新加坡銀行帳戶開戶選哪個銀行-新加坡前十大銀行大全
    花旗銀行新加坡Citibank花旗銀行新加坡(Citibank Singapore)成立於1812年,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的銀行。目前,花旗銀行在160個國家/地區經營著2600多家分支機構。花旗銀行於1902年在新加坡成立國際銀行公司,之後成為新加坡頂級銀行之一。
  • 哈爾濱銀行孫升學:傳統零售銀行是坐商文化 新零售是行商文化
    他認為,零售銀行發展的三個關鍵因素是企業文化、組織架構、業務流程;零售銀行升級的兩大方向則是以客戶為中心和數位化轉型。  在孫升學看來,零售戰略的核心在於體系構建和全面升級,這是做零售銀行的成敗關鍵。他表示,「零售銀行業務與公司、同業業務的特點差異非常明顯。通俗來講,零售業務是苦活、累活,但是一旦形成了體系和規模效應,則會帶來穩定的收益和良好的社會價值。
  • 滙豐慘遭白宮下「黑手」,高層稱在全球無立錐之地
    但由於中國經濟的發展迅速,他們在打壓中國經濟的同時,對其國內自身企業也造成了很大影響,其中美國和澳大利亞經濟衰退最為嚴重。澳大利亞在經濟貿易、旅遊業以及留學方面也都遭受到重大打擊。而美國由於疫情失控,經濟衰退更加嚴重,其中某些企業由於同政府一起抵制中國市場對中國經濟進行打壓,導致如今瀕臨破產,想要同中國合作卻毫無辦法,而滙豐銀行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代表。
  • 懂點兒啥:滙豐銀行150年,如何切開中國的血管?
    英方的錢,不是財政部出,而是讓滙豐和渣打出,中方由交通銀行和中國銀行湊,錢要存在英格蘭銀行裡使用。平準基金堅守固定匯率,不惜代價,每天以英鎊全部買進大量拋售的法幣,戰況非常慘烈。到了1940年5月,1000萬英鎊只剩下20萬。到了1941年,美國又拿出5000萬美元,算是暫時維持住了匯率。這場國家間的貨幣戰爭,滙豐幫了中國一把。
  • 發戰難財、吞死人錢、出賣孟晚舟:滙豐銀行的百年中國吸血史
    華為是滙豐銀行的客戶,為了自證清白,孟晚舟帶著PPT,向滙豐銀行的高管解釋華為並無不合規。滙豐銀行留下了這份PPT,並保存了起來。滙豐銀行給毒梟、黑社會、恐怖組織洗錢的事,被美國司法部抓住了把柄。滙豐銀行高管為了免除美國的牢獄之災,與美國司法部籤訂了《暫緩起訴協議》,並罰款19.2億美元,雙方達成了合解。美國為了搞華為,但是苦於一直沒有找到把柄。於是,要求滙豐銀行配合美國司法部一起調查華為。
  • 滙豐將裁員35000人 歐美成重災區
    匯控同時宣布將透過多項改革,進一步精簡集團架構並提升效率,包括將工商金融業務和環球銀行業務的中後臺部門合併成為單一運作模型;將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和環球私人銀行業務整合;從集團行政層面將地區匯報的範圍由7個減少至4個;重組環球職能部門及總部以配合新架構等。
  • 招商銀行VS工商銀行,誰才是零售之王?
    一直以來,招商銀行都被冠以「中國最具市場活力的銀行」、「中國最大的信用卡發卡行」、「中國銀行APP最好用的銀行」,成為內外公認的零售業務最好的銀行。事實上,零售業務最好的銀行卻不是零售業務最大的銀行。
  • 光大、滙豐、廣發、南海農商、澳門國際銀行……廣東金融高新區多...
    任職要求:1、全日制大學專科(含)以上學歷,年齡35歲(含)以下;2、具備2年以上同業相關崗位工作經驗(正式員工),具有一定的客戶資源;3、具有較強的市場開發維護能力、公關能力和客戶評價能力;具有一定的存款基礎;4、了解我行零售業務相關產品和業務操作知識
  • 滙豐銀行它吃我們的飯,還砸我們的鍋,這家公司火了
    在過去的幾天裡,孟晚舟的釋放失敗牽動了人們的心,在完全沒有國際規則框架的「審判」中,一個細節再次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美國和加拿大之所以將孟晚舟女士的帽子歸類為「欺詐罪」,是因為孟晚舟給 滙豐銀行介紹了華為的業務,在涉及伊朗的問題上做出了所謂的「虛假陳述」,指控的確切含義是什麼?
  • 滙豐銀行半年虧損69億!這家英帝國的「吸血蟲」終於走到末路了嗎?
    8月3日午間,滙豐控股(滙豐銀行)公布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成績低於市場預期;從內容來看,利潤大跌69%,上半年信貸業務虧損暴增4.75倍達69億美元,隨後股價持續走低,昨日報收33.4元,跌幅達4.43%,股價創10年新低,不少網友都拍手叫好。
  • 美國將允許大型企業開展銀行業務,「亞馬遜銀行」問世還遠嗎?
    兩年前,亞馬遜與摩根大通等華爾街金融機構進行早期談判,計劃推出亞馬遜自有品牌帳戶,彼時,美國財富網站就曾評價稱,亞馬遜充滿野心,甚至希望突破監管障礙,在銷售渠道之外開展貸款業務。現在監管開了個口子,允許大型企業開展銀行業務,華爾街可能真的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