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是心靈的窗口。
有些人喜歡在朋友圈分享生活,發些花花草草的圖片,旅遊踏青,像記日記一樣,把當天所做的事情都一一記錄下來;有的人會曬一些感想心得、讀書筆記和對生活的感悟,他們寫朋友圈是為了抒發情感,把朋友圈當做交流學習的工具。
也有一些人,發朋友圈是有目的的。比如把朋友圈當成是工作輔助工具的人,在朋友圈終日發廣告,挖掘潛在客戶,雖然敬業精神可嘉,但這類人可以說是朋友圈裡最不受待見的一類人群之一了。
還有的人發朋友圈毫無意義,總是發紙醉金迷的照片炫富,給自己打造虛擬世界光鮮亮麗的人設,博得現實生活中缺失的存在感。
單從愛情角度來看,朋友圈的用處都五花八門,每個人發朋友圈時都是不一樣的心境。
方臉曾經看過發朋友圈很謹慎的朋友,一條三十字的短文案,她措辭了將近三十分鐘還沒發出去,因為是要特地發給喜歡的人看的,所以分外用心,把公開的朋友圈,當成一封愛情匿名信,非常有心。
方臉也曾經見過一個發朋友圈百發百中的朋友,撩「妹」技能滿滿,是個十足的情場老手,當方臉有意請教時,他也毫不避諱對方臉直言道:
「撩」妹要看人,女人好不好「撩」,就看她十點後發的朋友圈!
方臉聽的一臉懵,他和我詳細的解釋了一番。
有一類人喜歡通過朋友圈裡表露心跡,這類人通常以女性居多,好「撩」的女性,大都出自這一類。
其實大多數人不會在十點以後還更新朋友圈,因為這個時點已經到了休息時間,在線的朋友少,發了也得不到想要的回應,發了也白髮。經常十點還刷朋友圈的人,經常熬夜,晚上活動機率大,這類人發的朋友圈也和白天發的內容截然不同。
夜晚容易感覺寂寞傷感,不是好「撩」,而是內心缺少陽光,變得容易「撩」。這幾類好「撩」女人的朋友圈有三類特點。
朋友圈負面消極。
經常十點以後發些傷春悲秋的文字,樹木凋零的照片,配以難以名狀的心境,這種類型的女人在藉助朋友圈傳遞一種信息
我是一個人,很需要人來陪。這個信息其實很容易可以接收到,因為十點鐘之後愛感傷的女人,通常不會只發一篇,也不會只發一次,她在朋友圈長時間散播信息,想要找到一個真正懂自己的人,其實說白了,就是讀懂她文章背後的悲傷,讓她不再寂寞。
他們其實骨子裡是很文藝內斂的人,不是不好「撩」而是要有方法,投其所好很重要。
如果這時候,有人回她「我也是一個人,我能感受到你的寂寞。」
她塵封的心會立刻裂出一道縫,透出一點亮光,你只要通過那一點光的邊界慢慢雕琢,慢慢拓寬,相信假以時日,就會有很快的進展,其實這類人的心門看似嚴密,其實根本無人看守,攻破心門指日可待。
總是十點以後在朋友圈發「大頭」自拍照。
所謂的大頭自拍,其實就是臉佔據了屏幕的一大半,讓人可以輕易看到她的表情變化,是喜還是悲,是怒還是哀。
這樣的自拍照,除了想讓別人的誇讚自己的長相以外,更希望,有人能從照片讀懂本身的意義,也就是感情變化代表的當下心情,希望有個人安慰她,說句「怎麼了」。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十點後拍大頭自拍照的女人是比較開放的,她們對自己的外表總是很有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在一眾人當中脫穎而出,成為男人關注的焦點,但他們從內心裡又希望男人不止看到她的外表,更能深入了解她們想表達的想法,真正的懂她。
懷揣著這樣的心情的女人很好撩,這時候你只要給她留言,恰逢時宜的關心一句「怎麼了」,你會在眾多的讚美聲中脫穎而出,一下子闖進她的心裡,讓她有一種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暢快感。但不能操之過急,要和她說一半留一半,欲說還休,她才會對你持續保持興趣,變的好「撩」。
經常發夜生活照片
夜生活豐富的女人,比起以上兩種來說,通常比較開朗大方,也很開放。對人說一不二,對於感情來者不拒,說的通俗點,她的照片其實沒有什麼深層的含義可以挖掘,充滿暗示,想要告訴別人的信息非常直接了當:喜歡我,就過來找我。
對於這樣灑脫的女人,如果想「撩」,不必拐彎抹角,直接告訴她:你在哪兒,我來找你。見了面,直入主題,愛就愛,不愛便是不愛,面對面才能擦出愛的火花,不然依舊可以做好朋友好兄弟。
方臉不得不承認,不愧是「情場老手」,說出的話果然別有一番道理。在十點後發朋友圈的女人身上,果然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影子讓人想要對號入座。
方臉的一點小建議,還是認為女人在朋友圈還是少暴露自己的行蹤,被人輕易猜透,就失去了神秘感,也很容易被「渣男」吃準,在朋友圈,還是做一個積極向上的好女子穩妥些,你說是不?
今日提問:你喜歡發哪種類型的朋友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