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農曆十一月初七,陽曆十二月十一日,周一。冬至如期而至。
今年的寒冬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而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嚴寒的到來。
一年裡最長的夜晚就在今天。白晝短,夕時長,過了今晚就是即將到來的下一年。
冬至就像是一個年終會,總結著這一年的得與失,讓你告別過去的自己,暖暖的來一碗水餃或者湯圓,告訴自己新的一年即將開始。
冬至也像是大自然對辛勤的打工人們的一種饋贈,它預示著我們,生活可以留點空白,不要每一天都忙碌到最後,適當給自己放個假,跟家人們一起團聚,吃一頓水餃或者湯圓。算是給自己,給家人這一年的暖心答卷。
作為一個地道的北方人,今天怎麼少得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呢。
無論你是一家人在一起還是漂泊在外一個人,今夜都別忘了給自己來一碗餃子,它能給人以希望,給人以熱情。
那麼冬至這一天,為什麼要吃餃子呢?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員,在他看到嚴寒中百姓耳朵被凍壞後,特用麵包上驅寒藥材,煮熟做成「嬌耳湯」治好了百姓的症狀。
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要吃餃子也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冬至大如年,冬至是家的節日,也是異鄉回歸的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一天南來北往的,東奔西走的都要為這個日子進行慶祝,都要在這個冬日裡聚人氣,慶團圓,近處的都要回歸家的懷抱,遠處的也要打個電話問寒問暖。
在這個白晝最短的日子裡,享受漫漫長夜中團圓的燭火,親情的寒暄,吃上一碗香甜的餃子,肉香中有親情的溫潤,餃子裡有撕骨的牽掛。
今日,願世間所有的美好都能如期而至。冬至已到,新春不遠,世間萬物都將開啟一輪新的航程。加油,打工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