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漢字,2個、3個、4個它都能組字,連一起還是成語,它是誰?

2020-12-22 騰訊網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說文解字序》

地理大發現之後,東西方的文明交流日益緊密,漢字,這已經有6000年歷史的古老文字也逐漸被世界所認識,我們從小就學習漢字,並不覺得多難學,但只要去了解一下「外國人學漢字」的話題,就能看到一大片訴苦:「漢字太多,太複雜了!」「一個字怎麼還好幾個音好幾個意思啊?你們中國人怎麼能熟練使用啊?」

外國人說漢字難學也不是毫無理由的,因為漢字起源就非常古老、意義也非同尋常呀!孔安國《尚書》序記載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上古時期,人們結繩記事,但結繩越來越不適應人們的需求,於是民間出現了初代的圖畫文字;到炎黃時期,部落首領之一的倉頡,將原有的圖畫文字搜集到一起,加以整理,出現了有6類大意的文字:

一就是指代事情的字,如「上、下」;二是指形象字,如「日、月」;三是指形聲字,如「江、河」;四是指會意字,如「武、信」;五是指轉注字,如「老、考」;六是指假借字,如「令、長」。

考古學家還發現,河南仰韶文化遺址、登封夏文化遺址的陶器上,都有具備規律性的刻劃符號,可以確認為漢字萌芽。既然是從符號而來,漢字當然跟英語字母文字不一樣,它從象形文字演變成兼表音義的意音文字,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於一體,你翻遍全世界也再找不到有這樣特性的文字。

但大家也知道漢字曾經備受質疑,不少國內外學者都認為,漢字有大缺陷,應該完全廢除用拉丁字母替代。

劉半農說:「漢字不滅則新文化無望。

瞿秋白說:「漢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齷齪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的茅坑!

英國大哲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素更提出:「漢字有三大缺陷。一,字符太多,太過複雜,書寫認記難,不易學習;二,漢字難以輸入機械排字機,在字典資料中也難以合理排序;三,漢字無法準確翻譯外來詞彙,不利於國際間的文化交流。

那麼,我們今天就用漢字的奇妙,來駁倒這樣的理論。以一個最常見的漢字舉例,它自己是漢字一員,2個它、3個它、4個它組合起來,也分別是漢字一員;更神奇的是,這四個字再連起來,居然還是成語!究竟是什麼字?

答案很簡單,就是我們常見的「火」字。「火」字大家都認識,兩個火(炎)也常用,3個火(焱)可能少見一點,它指光華、光焰,也指光採閃耀,讀音和第四聲的「燕」一樣;4個火就是(燚),這個字可以形容火劇烈燃燒的樣子,用在人名裡有平安的美意,讀音和「憶」字一樣。

而「火炎焱燚」還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火越燒越猛,是不是特別形象生動?所以漢字和英文是完全不一樣的,漢字能用一個字,一個音節就表示一個意思,組合使用更妙;而英文這樣的拼音文字卻是用音素表示意思,其讀音和拼寫都不規則,漢字比拼音文字有更高的閱讀效率。

「火」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甲骨文是「漢字七體」之一,另外6體分別是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這又是漢字區別於拼音文字的大優勢:書寫藝術豐富,形式多樣可欣賞性很強。

至於前文羅素提到的漢字缺陷現如今早就被解決了,漢字不光能輸入電腦,也能根據拼音部首等排序,通過意譯和音譯,完美讓外來詞彙融入漢語中。可見,漢字魅力無窮,不管受到怎樣的質疑挑戰,它都能經住考驗!

相關焦點

  • 有個漢字,2個、3個、4個它都能組字,連一起還是成語,它是誰
    考古學家還發現,河南仰韶文化遺址、登封夏文化遺址的陶器上,都有具備規律性的刻劃符號,可以確認為漢字萌芽。既然是從符號而來,漢字當然跟英語字母文字不一樣,它從象形文字演變成兼表音義的意音文字,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於一體,你翻遍全世界也再找不到有這樣特性的文字。
  • 有個漢字,2個、3個、4個它組起來都是字,連在一起還是個成語
    漢字也是一種很神奇的文字,直至現在也沒有人明確地知道,到底是誰創造了漢字。關於漢字的起源,唯一的記載是一個傳說,傳說是黃帝的史官倉頡創造出來的。但是專家認為,漢字作為一種極其複雜的文字系統,不可能是由一個人創造的,而是多人多年相傳而成。
  • 一個常用漢字,2個、3個、4個它組合起來都是字,請問什麼字?
    今天給大家介紹這樣一個字,它本身是一個常用漢字,幼兒園的孩子基本都認識,但是神奇的地方在於,2個、3個、4個它組合起來都是漢字,而且,這四個字還組成了一個成語,夠神奇了吧?
  • 寓意最好的10個漢字,你的名字裡有它嗎?
    寓意最好的10個漢字,你的名字裡有它嗎?中華上下五千年,在歷史長河中,漢字不斷豐富發展,留下了許多精粹,寓意最好的10個漢字,也許就在你的名字中。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大概是世界的共識,而漢字作為中華文明的傳承以及載體,是最特殊,最有價值的符號。
  • 成語接龍大全500個,你能接多少個?記得收藏哦!
    我國漢字成語組成多數為4個字,也有3個字的成語和4個以上的成語,我們接觸的最多的還是4字成語。這些成語來源於古代著作和歷史故事,它們構成簡單,但是意思卻很是精闢,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具有固定的組合搭配。在成語中還有一個關聯的遊戲,叫成語接龍,它還是一個傳統的文字遊戲。
  • 中國古人發明5萬個成語,為何近現代很少發明新成語了?有3個原因
    文 | 歷史九點半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是漢語獨有的表達方式,博大精深。它一般由4個字組成,每一個成語的背後,大都有一個故事或典故,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千百年來影響深遠。據統計,中國約有5萬個成語,其中96%是四字成語。早在先秦時期,成語的應用就已十分普遍,而成語的發明也是在這一時期不斷壯大的。此後兩千年來,成語在不斷豐富,但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隨著漢語用詞的完善,新成語的發明也越來越少了。
  • 看圖猜成語,猜出0-8個初階,9-12個中階,13-15個高階
    看圖猜成語,玩的不僅是語文積累,更是一種解壓樂趣。大家通過圖中簡單的漢字+圖形描述,發散思維,展開聯想,最適合休閒時拿來活動活動腦子。家長不妨借著假期空閒,陪孩子一起玩,即輕鬆有趣又能活躍氣氛,保準孩子喜歡!以下15個看圖猜成語,猜出0-8個初階等級,9-12個中階等級,13-15個高階等級,你能猜中幾個?
  • 家長最容易讀錯的4個成語,第1個太「刁鑽」,第3個已深入人心
    除了課本上的內容,她還大量閱讀課外書,因此詞彙量比同齡孩子高出許多,甚至連一些難度較高的成語也掌握得十分紮實。 這天,妞妞放學後,照例拿起一本成語故事來讀,一旁的奶奶饒有興趣地湊了過來,看著書上「羽扇綸巾」四個大字,就順口讀了出來。
  • 4歲男孩認識2000個漢字:小學霸背後,都有會教的父母
    她說親戚家的孩子四五歲能認2000個字,上學後一直是班裡學霸,年級前三。人家爸媽都是浙大的教授,根本不去外面上輔導班,都是自己教。自家孩子四五歲不認識幾個字,幼兒園也不教,自己和孩子爸都是學渣,想報個學字班,又擔心強行灌輸會讓孩子厭學,在家教,又擔心方法不當孩子學不會。
  • 我國最「生僻」的4個漢字,只有一筆,認識的人卻鳳毛麟角
    身為華夏兒女的我們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有多少了解呢?就說一些複雜字體,我們見了都不認識。比如說饕餮、檮杌、狖軛鼯軒亦顛隕等等。不用說它的意思了,我們很多人就連這幾個字都不認識。我國最生僻的4漢字,只有一筆,認識的人卻鳳毛麟角。第1個漢字是:「亅」這個字橫看豎看就是個筆畫,如果它真的是個字的話,那真的太抽象了。
  • 中國最簡單的5個漢字,只有一筆,能讀出1個就很了不起
    比如今天跟大家介紹的這五個漢字,都只有一筆,看著面熟,但要能讀出一個來,就很了不起了。「丶」字「丶」,這不是個筆畫「點」嗎?是的,但同時它也是個漢字,跟「主」或「注」一個意思,其實就是這兩個字的簡寫,讀音就是「zhǔ」,您讀對了嗎?
  • 中國最簡單的4個漢字,每個都只有一筆,網友:認識一個都不錯了
    到了千年後的《康熙字典》裡,這個數量又翻了好幾番,成了46933個漢字。一直到今天的《新華字典》,漢字數量已經高達60370個。 雖然這個數量跟英語單詞的數量比起來並不算多,但每一個漢字都凝練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而如今國人常用的漢字大概在7000個左右,因為一些多音字、多義字的存在,有限的漢字才能表達出無限種可能。
  • 10張成語測試圖,猜對3個憨,4個傻,6個才及格,8個以上是天才
    下面一共有10幅圖,每一幅圖中都有一個成語,全部都用動畫的形式表示出來。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智商是與聯想能力和觀察能力有關的。看到圖片的時候我們自然而然地會想到些什麼,但是能夠把握住重點的話,你就屬於聰明的一類人。下面給大家60秒的時間,看看你能猜出來多少成語吧!
  • 漢字解密:「魃魈魁鬾」4個字,代表哪幾種怪物?能猜到嗎
    同志們,今天跟大家分享四個詭異的漢字:「魃魈魁鬾」,大家看看認識嗎?是不是平時很少見?這四個字讀:魃魈魁鬾[bá xiāo kuí jì]。它們有個共同點,左邊都有一個鬼字偏旁。具體什麼含義?咱們一個個講一下。
  • 「六個核桃」裡連2個核桃都不到,成本最高的是它
    當我們提到養元飲品公司的時候,大家可能還會有點兒陌生,但是提到「六個核桃」想必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六個核桃」正是它旗下的產品,憑藉著一句「魔性」廣告詞「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火遍大江南北。尤其是家裡有孩子的家庭,更是成為了「六個核桃」的忠實粉絲,至於「六個核桃」到底補不補腦,其實一開始也並沒有人去真的較真。
  • 最容易念錯的3個成語,非常考驗語文水平,你對了幾個?
    ——韓愈《進學解》這段話不到60個字,卻包含了4個成語,「業精於勤」、「行成於思」、「爬羅剔抉」,「刮垢磨光」。就文學創作而言,不論詩歌文章,如果使用大量成語堆砌,就顯得華而不實,落了下乘。但韓愈不一樣,那些成語都是他自己創作的。有人統計,韓愈總共創作了300多個成語,無人能及。成語和慣用語、諺語有相似之處,又有所不同,堪稱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在某些場合,使用一個妥帖的成語往往勝過長篇大論。能熟練使用成語對寫作和演講都很有好處。有不少成語儘管人們很熟悉,也能信手拈來使用,卻容易念錯。
  • 這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99%的人都不認識,你知道是哪些嗎
    漢字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在五千年的滄桑歷史當中,漢字雖然經過了無數次改進,但是漢字的精神卻一代代傳承了下來。中國的漢字不僅對中國有非常大的影響,更是影響了中國附近很多個不同的語言和文字。雖然大多數漢字都在歷史中傳承了下來,但是有一些漢字因為平常用得太少,所以成為了生僻字,以至於很多中國人都已經不認識這些字了。一般人都認為,生僻字都是筆畫很多的複雜的漢字,但是其實,有一些漢字筆畫非常少,但是大多數人都認識。這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但是99%的人都不認識。你知道是哪些嗎?
  • 這3個成語均出自鶴壁,與殷紂王有關,你了解的成語還有哪些?
    成語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多數為4個字,但也有3個字和5個字的。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成語的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繼承下來的。它們具有固定的結構和固定的術語,表示一定的含義。它在語言上通常與現代漢語不同,它代表一個故事或典故。它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 寶寶帶回家小學三年級5個看圖猜成語,能猜對3個的家長值得自豪
    寶寶帶回家小學三年級5個看圖猜成語,能猜對3個的家長值得自豪: 第四題:一個人兩眼冒火,旁邊的看客都嚇得捂住了嘴巴,能猜對的家長,不是211就是985啊!
  • 這個四字成語,一不小心就念錯,尤其第三個字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朗朗上口,簡明扼要,而且還有歷史背景故事。然而,許多成語都很容易讓人誤讀,從今天開始,小珏嘗試給大家聊聊那些容易讀錯、用錯的成語。「暴虎馮河」就是今天的出場的主角。一、注釋這個成語在今天看來,確實有些生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