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昨日10時45分,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享年96歲。在七八十載的藝術生涯中,潘鶴雕塑了大量經典作品,抗戰題材有《大刀進行曲》《怒吼吧!睡獅》《黃河在咆哮》,從20世紀50年代起選入小學課本的《艱苦歲月》更是家喻戶曉,誕生於改革開放春風中的《珠海漁女》《開荒牛》《和平少女》等城市雕塑,也成為藝術化的時代先聲。
潘鶴《艱苦歲月》
20世紀的中國現代雕塑發展史是一部幾乎從零開始的雕塑史。潘鶴從少年開始,憑著與生俱來的藝術資質,獨立地去學習摸索,自主地去發展藝術才能,因此他的藝術個性,得以充分地舒展,並且在雕塑藝術形式的發展上引領著時尚與潮流。20世紀70年代末,鑑於當時戶外雕塑被遺棄的窘狀,潘鶴旗幟鮮明地提出「雕塑的出路在室外」「社會主義是城市雕塑的最佳土壤」等觀點。同時還將城市雕塑創作課程引入高等藝術教育範疇,是全國雕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同樣,對真善美的崇拜,對崇高、博大的嚮往,對正義的追求,對民族社會的責任,始終貫穿於他的創作生涯。藝評家譚天曾評價潘鶴的雕塑作品說,「如果把他的雕塑作品按主題排列,可以說是一部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縮影。」也誠如著名雕塑家梁明誠所評價的:「我們找不到另一個雕塑家,在他一生的作品中,像潘鶴教授那樣對20世紀的中國歷史作了如此真誠而強烈、全面而深刻的表現。」
廣州日報資料圖片 《開荒牛》
廣州美術學院院長李勁堃:
潘鶴先生的離去是廣州美術學院的重大損失
驚聞我國著名的藝術家潘鶴先生離世,非常悲痛。潘鶴先生是20世紀中國傑出雕塑家、藝術家、教育家,廣美的學生和教師都對潘老先生在教學上的智慧、風趣、幽默而別具一格的授課方式記憶猶新,他給大家留下了非常美好的教學回憶。他豐富的藝術經歷和眾多的經典創作將成為研究中國二十世紀以來雕塑歷史的重要案例。廣州美術學院是潘鶴先生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他對廣美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影響,他的離去是廣州美術學院乃至中國美術界的重大損失。 潘鶴先生是我國培養起來第一代雕塑家。他紮根生活,深入到人民中去,創作出非常多的經典作品,早年的《省港大罷工》《艱苦歲月》《大刀進行曲》《廣州解放紀念碑》,在改革開放時期的《開荒牛》,是中國美術歷史上一個個不朽的作品。潘鶴先生是廣州美術學院一個德高望重的教授,他培養了眾多在中國有影響的藝術家,如梁明誠、黎明等。廣州美術學院將以潘鶴教授為榜樣,繼續做好我們的美育工作,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藝術家。
《珠海漁女》 圖片來源:信息時報
廣州美術學院雕塑學院院長陳克:
潘鶴先生的創作精神一直影響我們
聽到這個消息,我非常悲痛。1985年我進入廣美學習的時候,潘鶴老師是我的系主任和授課老師。在大學校園裡,潘鶴先生是一個特別隨和的人,有時候還會給我們談戀愛提供些參考意見。在雕塑創作上,他身上所具備的「積極關注社會的發展,塑造時代的精神」是我們一直在傳承發展的。這一點也可以在潘鶴雕塑園裡看到,在不同社會發展時期,他都創作了具有一定深度的作品。 對於廣美雕塑專業的發展,潘鶴先生功不可沒。在他的推動下,廣美雕塑專業本科五年的學制改為了四年制,讓學生儘快地走入社會、深入生活,為社會服務;他還推動開設雕塑技術班,因為當時戶外大型雕塑發展蓬勃,需要基礎的專業課程來配套,這為國內戶外大型雕塑的發展培養了具有競爭力的人才。 上一次見到潘鶴先生是今年2月份。近年來,儘管潘鶴先生因為年歲高和生病的緣故,很多過去的事他已記不起來,也不怎麼能認出我們,但是只要我們拿出印有他的作品的書或者報紙,他都能講出作品的創作過程和創作想法,這足以看出他對雕塑那份深沉的愛。
潘鶴生平
20世紀以來中國傑出的藝術家、美術教育家、首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潘鶴先生,因病於2020年11月22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6歲。
潘鶴,男,漢族,廣東南海人,1925年11月出生,1950年3月參加工作,1985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勞動模範」稱號,1988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優秀雕塑工作者」稱號並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1年被國務院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稱號,1998年11月退休,2009年獲首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2010年獲首屆「廣東文藝終身成就獎」,2011年入選首批中國國家畫院院士。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巧蓉 通訊員江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