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俗話說得好,人心才是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地方,你永遠也不知道對方心裡在想什麼。在心理文案裡面看到過一張圖,裡面是一群打著傘的人正在斑馬線上行走,但是每個人臉上又都帶著面具,而且當時陽光明媚,並沒有下雨。
後面的解析是說:很多人在斑馬線上行走,是說現在大多數人都循規蹈矩每天過著按部就班的生活;而晴天打傘是指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喜歡獨處每個人都會隱藏真實的自己;最後臉上的那個面具是指人人都在偽裝自己,即知人知面不知心。
看不懂的人只會覺得這張圖有些怪異,但是真正看懂的人卻會感到背後發涼,這張圖真正揭露的是人性、人心。
我們大家在日常的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最怕結識到的是那種小人,太過擅於偽裝,真實的內心永遠也不會讓你知道。
以前大家都說,看一個人好不好,面相就可以看出來,但是現在真的很多時候,你很難從一個人的面相看出這個人的好壞了。社會發展得越快,人越善於隱藏自己。
那些平時你看起來很兇很陰暗的人,但實際上她們卻很有善心。而那些你覺得看起來很善良柔弱的人,卻在轉眼就去騙人錢財。
這個社會越來越複雜,我們越來越難辨認一個人的好壞,但是學會辨認,確實我們一生中必須學會的一門學問。
那麼不能從面相中了解到一個人的好壞,那要如何去辨別呢?其實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觀察經常說以下這些話的人,經常說以下這些話,在心理上來說,人品都不咋地,與其交往要注意了。
一、再說吧。
說到做到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基本原則,但是生活中我們卻很容易遇到那些說了大話,卻做不到的人。
或者會為了面子答應幫助我們做一些事情,讓我們在失望之中看到一絲絲的希望,但真正等到他兌現的時候,他卻總總是在推脫,說什麼「再說吧」這種話的人。
那種經常把這種話經常掛在嘴邊的人,首先信用度肯定不行,其次十有八九人品不好,與他們相處要注意了。
二。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沒有那種十全十美的人,是人都會犯錯,但很討厭那種明明知道那樣做不行,他還堅持去做的人,事後還假裝說吧自己不是故意的,就會讓人覺得很虛偽。
沒有人是永遠不好犯錯的,但是人偶爾犯錯是可以原諒的,但還是有人明明知錯犯錯了,還要裝出一副自己是無辜的樣子,然後下次依舊如此知錯不改。
如果一個人總是把「我真的不是故意的」這句話掛在嘴邊,那麼說明這個人人品也不咋地,與之相處也要十分注意了。
三、做人要大度,別那麼小氣嘛。
還有一種人,也很讓人討厭,就是那種不分情況就勸你大度的人。
雖然大度確實是一種美德,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大家也都明白,但是也不能對著所有人都大度呀!
畢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若如果這個人已經涉及到我的底線,我很難受了、委屈了,為什麼你還要勸我大度?不是當事人永遠也無法理解別人的感受,也因此麻煩如果你不是來幫忙的,就請離開。
你別看這類喜歡勸人大度的人,似乎聽起來很大度,但是一旦真的涉及到她自己的事情,她又往往比誰都斤斤計較。於她而言,就屬於那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事若關己你想佔便宜,門都沒有!
四、你跟孩子一般計較幹嘛。
其實有點的時候很不能理解說這些話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
首先把我認為的,如果我本身作為一個大人,而且三觀俱全的大人,我去跟一個孩子理論,那就證明這個孩子的行為不站在我的三觀之上,我潛意識裡認為他的行為不合理。
因為我心理上就會做出判斷,我應該去教育這個孩子,而不是讓他打著孩子的名義任意妄為。
恰恰相反不是我去跟一個孩子計較,而是你在跟我計較,自己的孩子如果沒有教育好,還不許別人來幫忙管教,那才是失職。父母的責任與義務本來就是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如果一個孩子能夠惹怒一個大人,那也能說明這個孩子的脾性也不咋地。
作為父母應該好好的教育,而不是去指責大人。我知道很多父母都會習慣性的去保護自己的孩子,但是這樣往往會忽略孩子的錯誤,讓她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妥,這樣長大以後這種壞習慣也會依然存在。
所以那些跟你講:你跟孩子一般計較幹嘛的人,也請遠離,畢竟在她看來孩子的錯誤可以忽略,也不需要給你尊重。
作者 | 湯先生編輯 | 湯先生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