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20年01月07日訊 「『生』不是問題,問題是『帶』。」對於很多職場媽媽來說,相對於生孩子,帶孩子有著更多的無奈和糾結。在今年的深圳市政協六屆六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陳志洪就擬向大會提交提案,為疏通職場媽媽心中的這個「痛點」「堵點」鼓呼。他建議深圳率先建立完善0~3歲託育服務體系,幫助家庭解決育兒的後顧之憂,讓職場媽媽「敢生娃、能帶娃」。
陳志洪指出,現代職業制度使得許多家庭在育兒和工作中處於兩難境地。「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有生育二孩意願的目標人群比例仍然較低。雖然影響人們生育意願的因素很多,但現行託育公共服務的不足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們提供0~3歲兒童需要的入託服務鳳毛麟角。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未來家庭對託育公共服務的需求只會增長而不會削減。若能夠建立0~3歲的託育公共服務體系,幫助家庭解決育兒的後顧之憂,對於提高社會生育率和女性就業率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託育公共服務水平與生育率和女性就業率呈正向關係。」他舉例說,北歐國家的生育率和女性就業率在發達國家中處於較高水平,特別是針對就業父母,政府提供了平價、高品質、容易取得的託育公共服務,這對增強民眾生育意願、提高社會生育水平起到了關鍵性的影響作用。美、英、法、日等國嬰幼兒託育行業發展較為成熟,均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引導其發展,2018年英國接受託育服務的兒童超3.2萬,日本已於2019年10月無償提供公立託育服務。
陳志洪認為,託育服務問題既是具有私屬性的個人事務,也是具有公共利益性的公共事務。在現代社會中,兒童的照料養育不僅是家庭的責任,也是政府應有的擔當。政府應建立系統完善的支持家庭維繫與發展的政策法律措施,完善當前託育公共服務體系,幫助家庭平衡工作與育兒之間的矛盾,這既是實現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也是政府提升執政能力的一種積極探索。
他建議,深圳作為先行示範區,率先制訂覆蓋0~3歲託育機構管理規範和託育公共服務標準,建立覆蓋人群廣、服務層次豐富、供給渠道多樣的託育公共服務體系。同時,善用深圳特區立法權,以立法的形式確定提供公共服務的內容和標準。公共服務的內容和形式應當豐富多樣,既包括全日制的託幼機構和學校照管,也應當根據家庭需求,提供臨時託管、課後託管、寒暑期託管,以及針對家長、監護人的育兒指導和親子活動等服務內容。
此外,在服務供給渠道方面,要政府主導與市場化相結合。一方面,要發揮好政府的主導作用,根據人口趨勢,合理布局公共託育資源,滿足家庭託育服務需求,讓家庭可以就近享有便捷、優質的託育公共服務。另一方面,建議可在民辦幼兒園先行先試,政府提出準入標準和服務規範,市場定價,有序競爭,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託育公共服務,滿足家庭的不同層次需求。(記者 陳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