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清華美院公布初試合格線以來,沒有上線的考生和家長群情激奮,對清華美院的不滿直達沸點。大家對清華的最大質疑也是最有說服力的理由是:清華憑什麼要剝奪考生參加考試的權利?如果說省考作為初選要求,那一定要提前告知,更何況,清華公布的2020年招生簡章時,只要通過本科線(各省185-195分不等)即可,現在要提高到260分。單方面臨時變更要求,對考生不公平,清華美院的考試要求,校考的要求和省考完全不同,考生對權衡校考和省考時,難免顧此失彼。這些訴求是有一定道理的。當然,清華美院改變初試要求的原因是發生了嚴重疫情這樣的不可抗力。在法律層面,清華美院是沒有責任的,但對大學的形象和學校的社會觀感以及人文關懷方面是有負面影響的。
為什麼,美術考生對美院校考規則的改變,反映會如此強烈,美院的設計專業有這麼好嗎?如果清華美院沒有單方面決定淘汰80%的考生。直接採用省考成績錄取,質疑聲會不會小一些呢?為什麼在疫情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國內其他美術學院為什麼一定堅持要校考?我國高等院校如何選拔大美術專業裡招生人數最多的設計人才?各種考試政策各有有什麼利弊?本文就聊聊這個話題。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學大美術包括設計專業,美術學院當然是最好的,其實這種認識是把問題簡單化了。原因可能在培訓班老師那裡,美術教育、純藝專業學的都是造型專業,很多考前班美術老師沒有真正接觸和了解設計專業,從「萬金油「的學習過程中,懂得一些設計專業的皮毛。把造型專業作為所有大美術的標準。在老師的極力推薦下,美院變成了大部分美術考生的目標。按就業和工作的實際工作能力上看,美院畢業生並不佔優勢。
造成考生和家長這樣認識的原因可能是和現在的美術高考制度的設計有關。現階段所有的省級美術高考統一考試,是採用設計和美術學專業合併考試的模式,這樣的考試模式在大部分院校都有校考的情況下,問題不突出,現在大部分院校取消了校考,這樣的考試模式的弊端就會以倍數擴大。最大的問題使大家對美術學和設計學專業在學習和就業產生了混淆,不但考生和家長了解不清楚,有的培訓班老師,甚至於大學老師的認識也存在偏差。有的美院設計專業的畢業作品,就是變相的美術創作。說明這些學校設計專業的教學體系和市場的要求存在著偏差。也使得這些學校畢業生在市場上的表現和綜合性大學設計專業畢業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這也是我們國家教育體系比較僵化的體現。這是個人不太看好美院等專業院校和師範類院校設計專業的原因所在。
隨著各校對設計生源要求的提高,如何改革設計人才的選拔模式將是下一步的改革重點。
現階段我國設計專業高考錄取依據主要有三種:
第一是以高考的文化課成績作為依據錄取的,
1、全國各大學的建築學,工業設計專業。
2、原來有美術專業考試,隨後取消,改由文化課成績錄取的院校。如哈爾濱工業大學、湖南大學的藝術設計專業,這些院校大都是工科名校,放棄藝術生改招文化生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不滿意美術生的文化課水平。
3、美術學院裡的建築學、風景園林,工業設計專業。這些專業也以文化課成績錄取,例如廣州美院、四川美院以及中國美院將在良渚新校區招收的藝術與科技、工業設計專業等。這類考生不屬藝考生之列,本文暫不討論。
第二可以獨立組織校考的專業院校和設計強校。
清華美院、中央美院、四川美院、天津美院、江南大學、魯迅美院、廣州美院中國傳媒大學、東華大學等以考查基礎圖案、創意思維為選拔手段。可以看出這類院校都是國內的設計名校。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全國只有八所美術學院和清華美院以及上海大學美院、中傳、北影、中戲等傳媒類院校組織校考。為什麼這些學校在這麼嚴峻的疫情下,仍要組織校考。個人估計原因如下:
1、專業院校有高考自主命題的權力。
這些高校在招生錄取上相比其他高校擁有很大的自主權及優先權:
一、專業考試由院校自行組織,可跨省設點組織校考;
二、可不編制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
三、可自行劃定本校藝術類本科的文化和專業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
四、錄取批次屬於藝術提前批次或第一批次,擁有最高優先錄取權。
在前幾年,這40多所高校的自劃線是不受各省的省控線所限制的,但這兩年教育部已經要求不得低於生源省份藝術類同科類本科專業錄取控制分數線,很明顯就是提高了文化課要求。
不管個人還是機構一旦獲取權利後,要放棄是很痛苦的。
2、專業院校對選拔人才有獨到的看法和要求。
以傳媒類院校為例,選拔人才要分初試、複試、甚至三試、四試,考試內容不同院校考試順序有所不同,例如中國傳媒大學20年初試就先進行文化素養測試。電影學院則先考專業基礎課。然後是筆試文藝綜合常識和面試。面試是考官們對考生提出一些包括文學、藝術、影視以及考生自身生活、學習、思想等各方面的問題,請考生即席回答而判定考生素質的考試形式。該項考試的目的是對考生的個性、綜合素質進行直接的了解。例如,考官們感興趣的問題可能包括:考生的生活閱 歷有多少?考生的知識結構如何?有何業餘愛好?表達能力怎樣?思維能力怎樣?性格如何?能否與人合作?心理素質怎樣?為什麼要報考本專業這些對於考生將來能否成才而言是至關重要的,而要了解這些,單純通過筆試是遠遠不夠的。比如用中文或英文作自我介紹(長度 2 分鐘左右)要求考生簡明扼要地介紹自己的基本情況和突出特點。並從側面反映考生的外語學習能力和基礎,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綜合素質。才藝展示或命題故事(語言表達或圖畫表達)考生可將自身的特長儘可能地展現出來,如器樂、聲樂、美術、計算機知識、網絡知識、演講能力等。例如,考生可以現場作畫(包括現場製作簡單電腦美術作品), 也可以演示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美術作品、動畫作品、電腦合成音樂、網頁、動畫作品等。學生如無特長,也可根據考官要求,發揮想像力完成命題故事。
專業筆試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a 、人文知識考試(內容一般不會超出高中畢業生所應該掌握的知識範圍);b 、綜合能力測試(主要考察學生的想像力、理解力、創作潛質以及色彩、造型的感悟能力,原則上不制訂專業性質的評判標準)。
文化筆試。例如中國傳媒大學藝術類統一文化課考試 (高中文化課中的語文、數學、外語)。這樣的考試過程雖然複雜,但也比較全面的展示出考生的全面素質。
第三是最多的院校採用的考察美術造型基礎的方式來選拔設計人才。這類院校有中國美院、西安美院、湖北美院和所有採用省考成績錄取的設計類院校和專業。考美術基礎選拔人才的模式其優點是考生在考試安排時和其他專業院校不衝突,即能解決省考問題也能解決校考問題。考生又能比較專心解決美術基礎問題。缺點也很明顯,就是無法全面的了解考生情況。
三種模式可以說,各有利弊,各校如何選擇主要看各校對學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