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地震災害排名及死亡人數統計,很遺憾,中國佔了三個

2021-01-09 騰訊網

在整個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自然災害,給各個國家的人民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下面就讓我們總結一下人類歷史上十大死亡人數之最的地震災難。

第一名:1556年---陝西華縣大地震---死亡人數83萬

據史料記載地震以陝西渭南,華縣,華陰和山西永濟四縣最為嚴重,故稱為華縣大地震,地震發生時間為午夜。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地震強度8-8.3級 烈度11度 。

第二名:1973年10月11日---印度加爾各答大地震 ---死亡人數30萬。

第三名: 2004年12月6日-- 印度洋地震海嘯死亡人數292206人。

2004年12月6日,地震強度9.2級相當於23000顆原子彈爆炸,引發了印度洋海嘯,海嘯涉及了11個國家。

第四名: 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海地地震死亡人數27萬。

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地震等級7級

第五名:中國寧夏海原大地震。死亡人數27萬。

1920年12月16日25分53秒。地震等級為8.5級。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世界上96個地震臺記錄了這場地震。地震直接毀掉四座城市。十座縣城遭到破壞。

第六名: 敘利亞安提俄克大地震。死亡人數25萬。

亞安提俄克歷史上曾是世界上一個重要的大都會,與當時埃及的亞歷山大和義大利的羅馬三雄鼎立。地震後,安提額克的輝煌。至此消失。

第七名 : 中國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數24萬。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秒。地震強度7.8級,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萬人重傷。地震同樣發生在深夜,直接造成經濟損失100億元以上。

第八名: 義大利墨西拿大地震。死亡人數16萬。

1908年12月28日。地震同時引發了海嘯,最終統計結果為16萬人在此地震中喪生。

第九名: 日本關東大地震死亡人數是14.2萬。

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地震強度7.9級,財產損失累計65億日元以上。

第十名: 日本北海道地震----死亡人數是13.7萬。

2018年9月6日發生於日本北海道地震,震源深度約37千米(約23.0英裡)地震強度七級。最終統計地震傷亡人數為13.7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國地震統計:災害造成19死427傷 長寧6級地震災害最嚴重
    其中,我國大陸地區發生地震災害事件13次,共造成17人死亡,41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災害最嚴重的地震為四川長寧6.0級地震,震級最大的地震為西藏墨脫6.3級地震,臺灣地區2人死亡,16人受傷。 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有7個省份受災,但人員和經濟損失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四川省死亡佔比約94%,受傷佔比約97%,經濟損失佔比約99%。
  • 地震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發生在1556年中國,死亡超過83萬
    地震災難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難之一。地震由於具有突發性,難以預知,能量巨大,往往在瞬間給人類社會造成巨大災難。據資料統計,全世界因地震死亡接近300萬人,佔各種自然災難死亡總人數的58%,受傷人數更是死亡人數的3倍。
  • 世界十大地震,第一讓明朝走向滅亡,汶川大地震排名第七
    明天就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雖然已經過去了很久,但地震給汶川人民造成的心靈傷痕卻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撫慰。在世界近幾百年的歷史中,發生了無數次地震,有的地震甚至直接推動了歷史進城,今天就盤點一下受災最嚴重的十大地震。
  •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最嚴重的地震,旱災和瘟疫
    中國自然災害的歷史記錄和近況 自然過程的變異是原來就有的,它之所以成為災害,是由於人類的出現及人類對自然過程變異的不適應,因此,有了人類,自然過程變異就成為自然災害。
  • 人類史上最致命的一場地震,死亡人數達83萬,就發生在中國
    ——《中國地震目錄》這是我國《地震目錄》中根據古籍記載歸納的一場地震有關描述,話中雖然沒有明確的數據可以更為直觀地展現給大家,但我們也可以想像得到當時的那個場景,簡直堪稱恐怖。地震與火山噴發以及颱風、海嘯等等都是地球上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即便現如今我們的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地步,可也不能做到完全預防這些自然災害,尤其是地震。
  • 2019年地震造成我國大陸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
    其中,我國大陸地區發生地震災害事件13次,共造成17人死亡,41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災害最嚴重的地震為四川長寧6.0級地震,震級最大的地震為西藏墨脫6.3級地震,未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臺灣地區2人死亡,16人受傷。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20次5級以上地震,低於年均24次的平均水平,但高於2017-2018年平均水平。
  • 地震之殤,四川人的回憶,中國的災害遠超日本,地動儀真能預測?
    可是,接下來的大半個月,我們全家也和全城人民一樣為了躲避餘震「東躲西藏」。一旦有餘震要來的消息,甭管是正規媒體發布的,還是街頭巷尾傳的小道消息,我們就拖著裝有貴重物品和必要生活品的行李箱,帶著帳篷、蓆子、收音機等,去到廣場、公園、濱江大道這些空曠的場所「避難」。漸漸地,汶川大地震搶險任務完成,災區也開始了重建。人們似乎又回到了以前安穩、平靜的生活。
  • 世界十大海嘯排行
    世界十大海嘯排行 在毀滅性的自然災害當中除了有地震、火焰龍捲風之外,還有著恐怖的海嘯。海嘯能夠吞噬一切的生命以及建築,在地球之上所出現的這樣的災害真的是非常多,其中又是以04年的印尼大海嘯為最,不僅是死亡人數還是以及損失都達到不可預估的地步,那麼今天度哥世界之最小編就和大家來盤點一下世界十大海嘯。 一、印尼大海嘯(死亡30萬餘人)
  • 全球十大最強地震,排名第一的在中國,看完很心酸!
    全球十大最強地震,排名第一的在中國,看完很心酸!10、日本3·11地震,2011年3月11日,芮氏9.0級,地震引發海嘯,導致福島核電站爆炸。造成14000多人遇難,1萬多人下落不明。9、秘魯欽博特大地震,1970年5月31日,7.7級,造成66794人死亡,10萬人受傷。
  • 應急管理部:全國前三季度因洪澇災害死亡失蹤278人
    前三季度,我國氣候年景總體偏差,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578人死亡失蹤。前三季度,我國氣候年景總體偏差,洪澇災害偏重,地質災害、颱風、風雹、乾旱、地震、低溫冷凍、雪災和森林草原火災等均有不同程度發生。
  • 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等為主
    中國氣象網訊來自應急管理部網站消息,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全年相繼發生青海玉樹雪災、四川木裡森林火災、山西鄉寧和貴州水城山體滑坡、四川長寧6.0級地震、超強颱風「利奇馬」、主汛期南方多省暴雨洪澇、南方地區夏秋冬連旱等重大自然災害。全國自然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佔GDP比重較近5年均值分別下降25%、57%和24%。
  • 2019年中國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
    2019年我國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記者魏玉坤)記者5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2019年,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保持穩定態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18.3%和17.1%,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起數分別下降
  • 2020年全球地震活動盤點
    但地震災害主要由大陸地震造成,佔全球地震災害的85%。 現代地震災害有三個特點 01 發達國家經濟損失大 發展中國家人員傷亡重 上世紀前50年,災害性大地震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造成的平均死亡人數都是1.2萬人。
  • 盤點人類歷史上十次超強地震,日本只有兩次,中國次數最多
    但更悲觀的統計認為有60-70萬人死於這場地震。這主要是由於阿什哈巴德的建築抗震性較差,所以才如此造成的大面積傷亡。雖然這次地震的震級不算非常大,但由於海地這座國家極為貧窮,使救援上無法及時,造成了的救援時間延誤死亡人數增加。No 5:中國寧夏海原縣大地震(1920年)海原地震是20世紀發生在中國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
  • 地區地震部門赴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 爭取援助
    圖1 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支持阿里地震工作座談交流為進一步爭取地震系統特別是地震災害專業工作力量援助和支持,推進阿里地區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工作,2020年12月30日,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陳華靜主持召開支持阿里地區地震工作座談會。
  • 大災害身後的陰影——汶川地震謠言評說
    5·12汶川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根據中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達8.0Ms。5·12汶川地震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其中,極重災區共10個縣(市),較重災區共41個縣(市),一般災區共186個縣(市)。
  • 盤點歷史上的5次大災難,唐山大地震僅排第五,最後一個死亡人數破億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能見到許許多多的自然災難,而這些災難,帶個我們的大都是很難磨滅的一種傷痛。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世界歷史上的5次大災難,其中唐山大地震僅排第五,你知道第一破壞力多大嗎?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
    面對嚴峻汛情災情,各受災地區、各有關部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時果斷轉移受威脅群眾,全力搶險救援救災,盡最大努力降低了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與近5年均值相比,2020年全國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43%,其中因洪澇災害死亡失蹤279人、下降53%,均為歷史新低。
  • 讀中國主要地震帶分布圖,尋找我國地震災害風險較低的地區
    自然災害是指一些發生在地球表層系統中的自然事件,但是卻能夠造成我們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自然災害根據成因可以分為地質地貌災害、氣象災害、海洋災害和生物災害。地質地貌災害是指在地球的發展演化過程中,由各種地質作用形成的災害性地質事件,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噴發、滑坡和泥石流。
  • 7月份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和地質災害為主 4308萬人次受災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4日訊 應急管理部今日發布2020年7月全國自然災害情況,7月份,全國自然災害以洪澇和地質災害為主,風雹、地震、乾旱、森林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