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隕石坑的科學大發現,比滅絕恐龍更大的小行星曾撞擊地球!

2021-01-11 深夜書評

大約8億年前,一連串的小行星撞向月球,在月球表面撞擊出一個個的隕石坑。但月球並不是這次行星轟炸的唯一受害者。

如果月球在這段時間內經歷了多次小行星撞擊,那麼它的近鄰和母星--地球,很可能也在這場宇宙 "風暴 "中留下了傷痕,時間早已抹去了這些古老撞擊的所有痕跡。而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報告中說:「那場大規模的轟炸可能將地球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雪球。」

從月球隕石坑的大小和數量來看,那是一場相當巨大的小行星風暴。科學家估計,撞擊地球和月球的小行星的總重量可能是撞向現在墨西哥並形成奇庫魯布隕石坑的小行星質量的60倍,這次撞擊讓地球結束了恐龍的統治。

即使從地球上看,不用怎麼放大,月球的表面也有成千上萬的隕石坑,這些隕石坑是由早期太陽系中呼嘯而過的太空巖石所造成的。日本大阪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教授寺田健太郎(Kentaro Terada)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Live Science,通過研究月球表面不同部位的撞擊坑的大小和集群,科學家們可以近似地計算出這些傷痕的年齡,這種技術被稱為 "隕石坑年代學"。

對於新的研究,科學家分析了日本航天局2007年發射的月球探測器(SELENE)收集的月球數據。據這個探測器被稱為 "輝夜",取名自日本流行的民間故事中的月球公主Kaguya-hime)。

科學家們懷疑,"輝夜 "對月球隕石坑的觀測可以揭示出許多關於遠古撞擊地球的情況。寺田在郵件中說,月球上的隕石坑不會像地球上的隕石坑一樣被侵蝕;而地球上超過6億年的小行星撞擊痕跡會被火山活動和風化侵蝕,但月球上非常古老的撞擊痕跡依然保存完好。

從輝夜的數據中,研究人員調查了59個大型月球隕石坑,直徑從12到58英裡(20到93公裡)不等。然後,在大隕石坑的噴出物--由撞擊噴出的周圍物質組成的圓圈中,研究者統計了直徑從300英尺(0.1公裡)到0.6英裡(1公裡)的小隕石坑的數量。科學家們通過計算其隕石坑的密度來推算形成的年齡。

阿波羅11號任務曾從其中的一個大隕石坑--哥白尼坑中收集到土壤樣本,將其年代確定為8億年前。而8個大隕石坑的撞擊物中都有數量相近的小隕石坑,意味著它們的形成時間非常接近,可能是小行星雨的結果,寺田解釋說。

由於地球和月球作為宇宙夥伴共存了大約45億年,"這一發現成為地月系統的關鍵見解,"科學家在研究報告中寫道。"小行星雨肯定不僅發生在月球上,而且也發生在地球上。"

寺田說,由於月球保存了這些古老撞擊的近乎原始的記錄,科學家們可以將月球視為 "太陽系歷史的見證者",揭示地球早已消失的撞擊歷史。

根據已知的8億年前左右的小行星群的運行軌跡,科學家們懷疑這場風暴是由太陽系小行星帶中直徑約25英裡(40公裡)的巖石、富含碳元素的隕石群破壞造成的。根據研究報告,當科學家們對砸向月球和地球的隕石的大小和數量進行建模時,他們計算出空間碎片的質量加起來將達到數百萬億公斤。

作者寫道,這為地球遠古時期出現的8億年至7億年前的劇烈氣候轉變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新解釋。

在這個被稱為 "雪球地球 "的冰川期,地球經歷了一次全球性的深度凍結,整個表面從南極到北極都被冰層覆蓋。科學家一直懷疑是火山或其他 "地殼運動 "導致了這場大冰川,但這一新的月球證據暗示,形成冰川的原因可能源自太空,所謂的雪球地球可能是小行星轟炸造成的。

相關焦點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留下一個隕石坑,位置在哪裡?
    這場天災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科學家稱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產生的巨大波動,導致地球迎來了生態劇變,在這場劇變中,地球生命來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恐龍在這場大滅絕事件中沒有活下來,最後都滅絕消失了。現代科學家在世界各地都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才讓這個輝煌的遠古時期的種族被人類所知。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你知道撞擊點在哪裡嗎?
    第二次是中生代末期,當時除了統治地球的恐龍滅絕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無脊椎動物也都滅絕了。恐龍生活在中生代的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後,大約在6500萬年以前,恐龍突然滅絕了,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多種猜測,包括小行星撞擊說、火山爆發說、造山運動說等學說。
  • 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小行星去哪了呢?為什麼只剩下坑了?
    恐龍滅絕是距離人類最近的一次大規模生物滅絕事件,目前科學界基本上認同恐龍的滅絕是天外飛石所導致的。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大約為10公裡的隕石從天而降,降落到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這個隕石坑被稱為「奇科蘇盧布隕石坑」。
  • 那顆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了哪?
    在地球生物發展的歷史上,總共有過四處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是在4.38億年前的奧陶紀,主要滅絕的物種都是海洋生物。而最近的一次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次生物滅絕中,恐龍就是最重要的對象之一。作為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動物,恐龍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長達2.4億年,現代鳥類生物也是恐龍進化的後代。不過恐龍有如此長的發展歷史,人們對恐龍化石的發現和認識卻是從19世紀才開始,第一位發現其化石的人是一個叫做曼特爾的醫生。自此人們開始了對於恐龍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研究,也包括它們是如何滅絕的。
  • 當年毀滅恐龍的那顆小行星現在撞擊地球,人類會全部滅絕嗎?
    這些小行星要麼發生在人跡罕至的西伯利亞,或者在空中爆炸,對地面影響並不大,但很多朋友肯定會想像假如毀滅恐龍的小行星發生在現代人類會怎麼辦,會徹底滅絕嗎?下面就來簡單分析下!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在哪裡?威力有多大?
  • 小行星正面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最後去了哪裡?
    ,想佔領地球,為了保護地球,青貓們在恐龍時代來尋找恐龍的基因但是恐龍已經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青貓們知道不能改變歷史雖然在太空梭上看到小行星進入大氣層,但是小行星墜落導致恐龍全部死亡這個場景不是導演們創造的,「隕石坑撞擊說」是目前恐龍已滅絕的最廣為人知的假說恐龍是從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到現在生存的龍形類動物,
  • 6600萬年前小行星隕石坑巖石揭示恐龍滅絕原因
    北青網訊 科學家們在6600萬年前毀滅恐龍的小行星留下的隕石坑裡鑽了近一英裡後,取得了一些發現。從火山口挖出的巖石本質上是一顆巨大小行星撞擊地球那天的時間膠囊,其威力相當於100億顆原子彈。它們含有木炭、花崗巖、石灰石和其他沉積物,這些被高達300英尺的海嘯衝向內陸。
  • 恐龍滅絕的證據,不僅找到了隕石坑!
    但地球是一個神奇的場所,總會把一些線索存起來等著人類去猜。我們通過對一些信息的研究,終於發現了一些關於恐龍滅絕的線索。一、海水溫度突然升高了我們沒有時光機,沒有辦法親自拿著溫度計去6500萬年前測一下海水的溫度。我們怎麼知道當時海水的溫度升高了呢?答案現代科學是可以通過同位素檢測,了解古代的海水溫度。我們通過同位素測定了解到了當時海水的溫度突然升高了10℃左右。
  • 恐龍也太衰了!小行星偏偏用了最壞的角度撞擊地球!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我們知道,6600萬年前,一場驚天撞擊結束了恐龍時代,那是一場弱肉強食的時代,或許是恐龍的強大讓其他動物黯然失色,小行星來到了地球,將這個世界重新「洗牌」!然而對於數千萬年前的那場災難,科學家仍然心存好奇,到底是如何的撞擊導致了恐龍大滅絕,這是一個困擾著無數科學家的問題,而近日,一項研究為這個答案揭開了可能的答案!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恐龍的運氣真的很差,這塊燃燒的太空巖石以最壞最為致命的角度撞擊地球,消滅了恐龍。雖然我們知道幾乎在任何情況下,與一個巨大的、快速移動的宇宙拋射物相撞都是災難性的。
  • 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那顆小行星在哪裡?或許在這個大坑中!
    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那顆小行星在哪裡?或許在這個大坑中!文/全程科技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較多支持者的假說有:小行星撞擊說、氣候變遷說、被子植物中毒說、酸雨說、物種鬥爭說、大陸漂移說、地磁變化說等等。其中最為權威的,支持人數最多的當屬小行星撞擊說。
  • 恐龍到底多不走運?小行星或曾以最致命角度撞擊地球
    參考消息網5月27日報導美媒稱,研究表明,恐龍的運氣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糟糕許多。雖然一顆撞擊地球的巨型小行星永遠不會是好運的徵兆,但一項新研究顯示,當年那塊太空巖石是以最致命的角度撞擊地球的,從而使繼發的氣候變化造成的毀滅達到最大程度。
  • 科學家還原小行星撞擊地球日:那一天不是所有恐龍都死了
    參考消息網9月12日報導俄媒稱,科學家的最新發現還原了恐龍在地球上最後的生活景象。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1日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了一些新的細節,還原了大約66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24小時內發生的情況。
  • 造成恐龍消失的原因,真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嗎?為何找不到證據?
    造成恐龍消失的原因,真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嗎?為何找不到證據?在人類的眼中,宇宙是一個神秘且未知的存在。從進入太空之後,我們能夠了解到,宇宙幾乎是一片漆黑的景象。時至今日,人類都無法看到宇宙的「素顏」。人類能觀測到的也只有930億光年,在這片區域裡面,我們發現宇宙中存在著數以萬計的星體,只可惜在眾多的星體中,僅有地球孕育出了生命,按照概率學來講,這實在是不合邏輯。地球可能是被設計出來的初步統計,銀河系「躁動不安」的小行星至少有上萬顆,它們每時每刻都可能與周邊的星體擦肩而過,有時會撞進某一個星球之上。
  • 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 活下來的進化成鳥類
    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 活下來的進化成鳥類  倫敦大學學院地球科學系助理研究員亞歷山德羅·基亞倫扎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團隊發現,只有小行星撞擊才能創造出可以令恐龍滅絕的合適條件。  「此外,本項研究所使用的對大滅絕場景進行的氣候模擬很可能是迄今為止所進行的更為準確和寫實的模擬。」  該研究證實,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末期,一顆小行星在現今墨西哥海岸的位置撞擊了地球。撞擊時釋放的粒子和氣體阻擋太陽光線長達幾十年,造成持續冬季。撞擊後唯一存活下來的恐龍後來進化成鳥類。該研究通過建模分析顯示了小行星撞擊對恐龍棲息地的破壞性影響。
  • 發現8億年前撞擊地球的小行星雨!是毀滅恐龍那次的30-60倍
    在地球古代歷史的進程中,我們的星球曾被各種各樣的外來物體擊中。其中一些可能引發了一些重大事件,塑造了如今我們的家園。8億年前的小行星雨規模巨大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8億年前,一場大規模的小行星雨襲擊了地球和月球。研究人員認為,在這場可怕的小行星雨中,與地球相撞的小行星比66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大很多。
  • 恐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那麼這個巨大的撞擊坑在哪裡?
    6500萬年前,恐龍在地球上遊走。後來,在地質學的一瞬間,他們在全球滅絕。排乾墨西哥灣的海水…… 能解釋滅絕的原因嗎?故事不是起源於墨西哥灣,而是1500裡外的美國紐澤西。古生物學家從未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找到位置比那個滅絕地層高一公分的內嵌化石,說明這個地層之上完全沒有恐龍化石。而這代表了一件事情,恐龍在6500萬年前,被一個劇烈的突發事件消滅了。這個消滅事件是全球性的,極度可怕,且在瞬間發生。專家們提出了很多答案,但是只有一個被廣泛接受。那就是有一顆小行星在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把地球變成煉獄,消滅了恐龍,並導致全球75%的生物種類滅絕。
  • 猶加敦半島有個隕石坑,專家說:也許是坑中的礦物,導致恐龍滅絕
    恐龍滅絕是地球上最大的謎案之一,科學家們給出了各種各樣的推測,其中最主流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但不過還缺乏直接的證據。近年來,西方科學家在尤卡坦半島,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物質,或許這種物質,就能直接證明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就是小行星。究竟是什麼樣的物質呢?
  • 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滅絕了恐龍?可能另有真兇哦!
    1980年數位地質學家提出恐龍滅絕的原因可能是一顆小行星在白堊紀與第三紀交接期撞擊了地球,這個假說似乎非常能說明問題,但苦於找不到撞擊坑,似乎需要有外來的證據支持!1981年亞利桑那州大學相關研究人員艾倫·希爾德布蘭也提出了類似觀點,並且認為撞擊點可能在加勒比海附近!
  • 新發現:科學家否認廣泛流行的恐龍滅絕論!事情或許沒那麼簡單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都有一點了解,「小行星撞擊說」是目前被大部分所認可的,在大約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到地球表面,直接的破壞力造成一定生物的傷亡,而後續引發的地震、海嘯以及火山爆發等導致地球上75%的物種滅絕,其中主要以恐龍為主。
  • 科學家再揭秘恐龍滅絕之謎:地球上瘋狂的一次爆炸
    據悉,沃爾特對學術性地質學比較陌生,在他獲得博士學位之後,他曾在利比亞一家跨國石油公司的勘探部門工作,一直工作到卡扎菲將所有美國人驅逐出境。他在磁極反轉方面的工作進展得非常順利,但他意識到古比奧巖層中有孔蟲的突然變化和K-T邊界出現的恐龍物種大滅絕事件是一個更大的未解謎團,他下定決心要揭開其中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