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淵玄談《霹靂布袋戲 東離劍遊記》(上):一個日本人的霹靂情結

2021-01-14 Anitama講道理

封面來源:《霹靂布袋戲 東離劍遊記》


歡迎置頂Anitama訂閱號~


日臺聯合企畫製作的武俠奇幻人偶劇《霹靂布袋戲 東離劍遊記》(以下簡稱《東離劍遊記》)已於7月8日深夜開播。集結了日本和中國臺灣的創作精英打造的這部作品,是以怎樣的契機製作出來的呢?《Fami通》網站對該劇原案、腳本、總監修虛淵玄進行了採訪。

虛淵玄與霹靂布袋戲的結緣,始於一場偶然。2014年冬,他以自己執筆的小說《Fate/Zero》繁體中文版在臺灣出版為契機,出席了臺灣的漫展,舉辦籤名會。由於這是他第一次造訪臺灣,在漫展開始之前,主辦方為他安排了觀光的日程。剛巧,當時霹靂社也在舉辦自家作品的展覽會。

「不知道是京劇還是功夫,反正有個傳統藝術的活動,要不要去看看?」這句語焉不詳的問話吸引了虛淵的興趣。當他來到活動的現場,卻受到了結結實實的一記衝擊。

展覽會規模很大,令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霹靂社的悠久歷史,還有他們精心耕耘了多麼長的時間、博得了多麼巨大的人氣。會場展出了歷代霹靂布袋戲使用的人偶,放映了節目影像。雖然沒有現場的布袋戲演出,卻也示範了布袋戲的操作動作。這是虛淵玄第一次在現場體驗到布袋戲的妙趣。

霹靂布袋戲激烈的人偶打戲,和不拘泥於傳統演藝的輕妙步調,給虛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偶的服裝從傳統的中國服裝漸漸轉換成無國籍的架空奇幻風格,人偶的面部也一年更比一年升級,這種鑽研令虛淵深受感動。而再看電視播出的實際影像,霹靂布袋戲毫不猶豫地積極擁抱電腦特效和CG技術,保留傳統藝術精髓的同時也在追求新時代的娛樂價值,這種不懼進化的態度也令虛淵難以忘懷。這種「活在未來的傳統」的平衡,實在妙不可言。

「如此了不得的作品,日本人怎麼竟不知道呢?」在驚奇懊惱的同時,虛淵也產生了一個念頭:「不把這個帶回日本告訴大家不行。」

實際上,早在2002年,霹靂社製作的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就曾經在日本上映。雖然當時霹靂布袋戲已經進化到了相當的高度,但虛淵玄認為,如今的霹靂布袋戲已經可以用和《聖石傳說》時又不一樣的方法,挑戰日本的市場。

在決定向日本介紹霹靂布袋戲之後,虛淵的第一個嘗試,是給已有的布袋戲作品加上字幕,在日本販賣。為了學習,他買來了霹靂布袋戲的DVD-BOX,在酒店觀看。沒想到新作的第一集,明擺著就是緊接著上一部的劇情,從似乎是上一部的大Boss的角色的戰鬥開始講起的。OP畫面裡主角還被捆在全是齒輪的異次元世界,受盡齒輪傾軋,讓虛淵大為困惑。原來主角素還真的本體是被這樣囚禁在宇宙中的某個角落,而他的化身卻在現實世界裡與大Boss對戰,可是片中對此卻並未做出說明。虛淵不由抱頭悲鳴:「一上來就把這拿到日本去誰看得懂啊!」

原來,霹靂布袋戲用了三十多年時間來講述主角素還真的活躍,對新入門的觀眾來說,門檻實在有些高。而霹靂布袋戲的製作技術卻在不斷進化,要去賣安利肯定是拿最新的作品給別人看最合適。可是從最新作看起,就會陷入一頭霧水不知道主角身上發生了什麼事的困境,難怪虛淵會說不知道要怎麼翻譯才好了。

不僅故事內容難以入門,霹靂布袋戲在臺灣的販售方式也和日本截然不同。在臺灣,霹靂布袋戲一集就有90分鐘,像周刊雜誌一樣每周推出一集,以較低的價格在便利店裡販賣,一部作品大概有30集。然而如果把以這種模式為前提做出來的作品拿到日本去,肯定找不到哪家電視臺願意提供90分鐘的檔期給你播;要怎麼向觀眾說明讓他們產生興趣也是個難題。

就在虛淵玄苦惱著一邊反覆修改準備提交給霹靂社的企劃書的時候,霹靂社主動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圖片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HoR6YftID0)

上文提到虛淵是在臺灣出席活動之前去看了霹靂社的展覽會。由於深受感動,虛淵不僅買了DVD-BOX,還在籤名會的採訪中也提到了展覽會的事。這件事登上了臺灣當地的新聞,並且引起了霹靂社的注意。於是霹靂社聯繫上了虛淵,表示既然您有興趣,咱們要不要合作看看。正苦惱著不知道怎麼說服霹靂社的虛淵,沒想到原來自己和對方竟是兩情相悅,從中感受到了命運的安排。

不過,雖然情投意合,到底要怎麼合作,不論是虛淵還是霹靂社,都仍然沒有頭緒。根據NitroPlus社長小坂崇氣在另一篇訪談中的說法,最初,雙方是打算製作霹靂社的新作電影的一部外傳。然而,縱使霹靂社給出了「可以自由地讓原創角色登場」的允諾,霹靂布袋戲畢竟有著積累了三十多年的世界觀和龐大的人物群,要做外傳,不可能拋開這些不顧。在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來寫劇情大綱之後,雙方意識到,電影的外傳要受到的限制太多,沒有辦法展現虛淵想要描繪的東西。

虛淵的心願,是製作能讓日本觀眾真的看得開心的作品,好讓日本人對霹靂社龐大的歷史積累產生興趣。經過討論,雙方達成了新的共識,讓虛淵以霹靂布袋戲為基礎,建立起全新的世界觀和人物群,製作一季度的TV版在日本播出。

虛淵認為,如果觀眾能夠通過這部《東離劍遊記》,多少體會到布袋戲的魅力,那就算劇情讓人望而卻步,觀眾也還是會願意去看布袋戲,抱著「素還真到底怎麼回事上網去查就行了嘛」的心態去看最新作品。

這種想法,來自風靡世界的美國漫畫。路人想看《X戰警》,不必先對變種人的過去全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只要理解美漫的形式,那不管從哪一部作品開始讀,總歸還是能看懂。虛淵的想法,就是先製作一個讓觀眾願意入門的入口。

他向霹靂社再三重申,這一次合作的動機,不是製作一部面向日本的布袋戲就完。這一意志也得到了霹靂社的理解。類似「這種演出在布袋戲裡已經很老套了,但是對日本人來說還是很新鮮,所以我們反而要加進去」的要素,在《東離劍遊記》中為數不少。

實際上,在開始企劃之初,霹靂社內部已經有了從人偶轉向CG的聲音,例如上文提到要讓虛淵去寫外傳的那部電影,就在保留了布袋的同時大幅加大了CG的比重。然而虛淵認為,日本的情況和臺灣相反,觀眾已經對CG習以為常,反倒是傳統的人偶更能引發觀眾的興致。所以他反覆對霹靂社強調:「雖然您那邊可能覺得已經是老朽過氣的技術了,但要拿給全世界看,就非得是這種老舊的技術」「我想做的是從前就有的、能用人偶展現的地方就儘量都用人偶的作品」。他認為,《東離劍遊記》對霹靂社來說,可能是一部「返祖」的作品。

不僅故事要吸引日本觀眾,《東離劍遊記》的音畫表現也充分反映了日本的審美。作品的角色形象是由NitroPlus的作畫陣容擔當,每人發了一張角色表,放話說「你們愛畫那個就去畫那個!」,然後先到者贏。霹靂社也對N+設計出的形象讚譽有加。然而布袋戲的造型受到構造的限制,所以雙方都需要作出調整。例如布袋沒有肩膀、衣服不能脫下來、鞋子儘可能是布置、服裝必須是遮蓋全身的古裝等等。

日本審美的影響,在 丹翡 這個角色上體現得最為明顯。布袋戲的女性形象,主流都是像 獵魅 一樣眼睛細長的類型。而製作丹翡的布偶時,卻意識到日本動畫式的圓眼睛美少女,進行了大膽挑戰。虛淵說,這樣的面部,似乎在布袋戲史上還是第一次出現。

圖中左側角色為丹翡,右側為獵魅。

至於音樂方面,《東離劍遊記》做出的挑戰更加徹底、充實。虛淵說,在霹靂社本家,音樂只不過是音效的一環,並沒有太過重視樂曲,也沒有日本動畫裡音響監督這樣專業的職位、連揚聲器的平衡效果都要預想到的音效錄音。由日本製作音響的《東離劍遊記》,聽說在臺灣也頗受好評,就連霹靂社自己都對音響效果的變化給全片帶來的改變感到驚訝,令虛淵頗為得意。

而在融入日本審美元素的同時,《東離劍遊記》沒有忘記活用本家布袋戲的要素。最明顯的,就是「口白師」。臺灣的布袋戲是由人偶的動作配合口白師的講述的演藝形式,口白師的敘述語調、節奏和聲色使用,是這門藝術中的一部分。雖然臺灣的布袋戲是由一名口白師來分演所有角色的語調,口若懸河地講述故事,然而口白的美只有懂閩南話的人才能懂,日本人一上來是理解不了的。

而日本的演藝,則是特化了聲優的演技,所以日語版的《東離劍遊記》還是請來了多位聲優分別為每位角色配音。然而,除去這種不得已而改變的地方之外,其他部分還是儘可能地保留了本家的各種要素。這樣,今後當觀眾再去看臺灣的霹靂布袋戲,見到不習慣的演出的時候,如果能回想起「啊這個我在《東離劍遊記》裡看過」,虛淵也會很高興。

這種「不習慣的演出」之一,就是布袋戲中的「詩號」。角色登場的時候,會吟誦類似角色歌一樣的詩句,來展現角色的個性和片中的定位。而在日語配音版的《東離劍遊記》裡,也保留了口白師們用閩南語吟唱的詩號,並配以字幕,以便觀眾可以體會閩南語版原汁原味的詩句韻律。

《東離劍遊記》對保留臺灣霹靂的原汁原味和顧及日本觀眾的接受能力的並重,還體現在戰鬥場景令人目不暇接的特效和CG演出上。霹靂布袋戲裡的劍士,各個都能施展光束和浮遊炮這樣的誇張招數,瞬間移動也不在話下。每當轉換場面的時候,角色們不會走著退場出場,而是大家身形一閃就到了新的場景。雖然這在霹靂布袋戲裡已經成了一種樣式美,但考慮到日本觀眾可能難以一下子接受,所以在《東離劍遊記》裡,只安排了一名能夠瞬間移動的角色,這也是為了讓觀眾在看正宗霹靂布袋戲之前,能先預習到「人們是可以瞬間移動哦」這一點。

作為日臺合作的全新嘗試,日本和臺灣製作方式的差異,也讓雙方印象深刻。

《東離劍遊記》的影像是由霹靂社自己製作。但由於霹靂社的會長自身是腳本家,所以拍攝現場腳本家的發言權非常之大。對此一無所知的虛淵,最初原本以為會像動畫一樣,自己寫完腳本之後美術和設計之類的就全都交給對方。沒想到對方非常尊重自己這邊的意象,事無巨細都要逐一討論,在拍攝開始之後對方更是反覆徵求自己的檢查意見,令虛淵倍感驚喜。原本只是原案和腳本的虛淵玄,意識到的時候已經成了作品的總監修。

而大幅融合日本血統的《東離劍遊記》,聽說在臺灣的先行上映也反響不錯。由於霹靂社自身就是不厭挑戰新事物的公司,臺灣當地的愛好者們就算對新作的日本色彩多少感到違和,也能懷著「這樣也有這樣的有趣之處」的開放心態接受。這令虛淵也感到十分振奮。

(待續)


精彩內容推薦(請點擊以下圖片):



相關焦點

  • 虛淵玄談《霹靂布袋戲 東離劍遊記》(下):虛淵作品中的王道
    在執筆腳本的時候,雖然虛淵也曾經有意識地採用布袋戲的寫法,但是畢竟本家布袋戲是由口白師一人來講述所有劇情,所以旁白十分頻繁,角色的心境也往往由旁白來描述。按照這種方式寫出來的腳本,如果再讓聲優們來配音,旁白就顯得很出戲。所以他對此作出反省,最終還是寫成了接近動畫的腳本。
  • 虛淵玄新企畫《東離劍遊記》 老虛進軍霹靂布袋戲?!
    虛淵玄新企畫:《東離劍遊記》老虛要拍霹靂布袋戲?!近日虛淵玄新企畫,霹靂布袋戲《東離劍遊記》正式公布!對於霹靂布袋戲內地網友可能不是很熟悉,這部木偶布袋戲在臺灣和沿海可謂紅透半邊天,這次竟然是愛的戰士虛淵玄企劃,還有中原麻衣、諏訪部順一等一大波實力大牌聲優加盟,絕對值得期待!
  • 虛淵玄新作霹靂布袋戲《東離劍遊記》7月放送 聲優公開超豪華
    日本著名的腳本家虛淵玄之前宣布將要推出新企劃,但是誰也沒料到會是和霹靂布袋戲合作。
  • 虛淵玄霹靂布袋戲《東離劍遊記》第二季2018年開播 新妹子登場
    ­  由虛淵玄擔任劇本的霹靂布袋戲《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記》之前宣布將會推出本作的第二季,大家對本作也是非常的期待。近日,在美國華盛頓州舉辦的日系漫展「Sakura-Con」上,《東離劍遊紀》官方公開了第二季作品的新角色人設圖,並且宣布《東離劍遊記》的第二季將在2018年播出。
  • 虛淵玄新作CG動畫《OBSOLETE》PV發布,並聯合霹靂布袋戲共同打造《東離劍遊記》
    全CG機甲動畫《OBSOLETE》將於12月開播,虛淵玄擔任本作的原案和系列構成,山田裕城和白土晴一共同擔任本作的監督。STAFF:  原案・系列構成:虛淵玄  監督:山田裕城、白土晴一  動畫製作:武右ェ門虛淵玄是日本的劇作家、小說家、編劇,遊戲公司Nitro+董事,是NITRO社中少數核心之一。
  • 動畫《東離劍遊記》宣布製作第三季 虛淵玄繼續擔當編劇
    布袋戲《東離劍遊記》宣布製作第三季了!本作將繼續由「老虛」——虛淵玄擔當編劇,和霹靂布袋戲聯手打造。後續情報會陸續公開。《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紀》(簡稱《東離劍遊記》)是一部由臺灣和日本雙方合作的奇幻武俠布袋戲偶電視劇作品。劇本由日本編劇虛淵玄撰寫,布袋戲劇由臺灣霹靂布袋戲製作,劇名由霹靂的黃強華董事長命名。
  • 當霹靂布袋戲遇上日本動漫 淺談東離劍遊紀
    不過,自Nitro+與臺灣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製作的《東離劍遊紀》公開後,我們又可以增加一個新的選項——布袋戲。但《東離劍遊紀》也可以算是一部新番,因為它在是一部布袋戲的同時,具有非常強烈的日本動漫元素。霹靂官方也將霹靂系列自稱為霹靂偶動漫。《東離劍遊紀》會引起包括筆者在內的動漫迷關注,相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三個字——虛淵玄。
  • 虛淵玄+澤野弘之+霹靂,最強布袋戲《東離劍遊紀2》熱血歸來!
    《東離劍遊紀》,不僅讓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了「布袋戲」這一中國傳統文化,更在日本掀起了一場「布袋戲」風潮。因為它跟我們平常接觸的動畫完全不同,非二維也非3D,而是由操偶師們操縱一個個布偶拍攝製作而成。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掌中戲等等,是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傳統地方戲劇劇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後傳入臺灣,並不斷發展。
  • 劇場版布袋戲《東離劍遊記:西幽玹歌》首曝正式預告
    劇場版布袋戲《東離劍遊記:西幽玹歌》首曝正式預告 時間:2019-09-25 17:13:31 來源:Youtube
  • 撥開日本動漫的包裝,布袋戲《東離劍遊紀》依然夠「霹靂」
    一直以來在動漫圈裡頗為小眾的「偶動畫」——霹靂布袋戲最近頗為搶眼。霹靂國際與日本動漫界的著名編劇虛淵玄聯手打造了一款完全不同與以往霹靂劇集的《東離劍遊紀》。這部劇在繼續沿用霹靂布袋戲人偶和操控技巧、人物詩號、攝影等關鍵元素的基礎上,採用了虛淵玄打造的劇本、日本的人物設定、造型設定、聲優、音樂,呈現出更國際化的樣貌,更易被看慣了日式動漫的觀眾所接受。不過也有「道友」(霹靂戲的資深粉絲)對這樣的合作並不歡迎,因為《東離》放棄了霹靂劇特色的一人分飾多角的閩南語口白,失去了韻味。
  • 布袋戲出徵日本!《東離劍遊記2》OP公布 網友:這CG厲害了
    相信有很多朋友聽說過霹靂布袋戲,布袋戲是中國臺灣的傳統文化,現在霹靂布袋戲把老祖宗的東西發揚光大,創作符合現代審美的武俠劇本,用布偶作為主角來進行拍攝,輔以優秀的配音、特效。霹靂布袋戲不僅在中國很火,甚至吸引到了不少國外友人,如日本動漫劇本大佬虛淵玄。他和霹靂布袋戲一起合作的《東離劍遊記》,在中日播出獲得了一致的好評,很多日本朋友都說仿佛發現了新大陸!
  • 《東離劍遊紀》愛的戰士虛淵玄所負責的布袋戲
    布袋戲《東離劍遊紀》由黃強化、王嘉祥指導、日方愛的戰士虛淵玄負責系列構成的一部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的歷史從1988年開始至今已有近30年的歷史,其故事長度長達2200餘集,高產程度讓人社保,其不能言語的劇情長度、混亂的戰鬥力以及人物便當之快讓興趣使然的新手們咋舌卻步,而在一次陰差陽錯的巧合中,霹靂布袋戲結識到了愛的戰士虛淵玄,《東離劍遊紀》作為一部完全單獨的全新布袋戲系列,由愛的老虛全全負責的劇本,確實是對布袋戲來說的一次很大的機會,而確實,《東離劍遊紀》故事不拖沓,日式的分鏡手法
  • 溝通、協商、合作,霹靂副總裁接受專訪談《東離劍遊紀》臺日雙方團隊如何配合
    ,而在今年的 7 月新番中臺灣和日本合作在日本本土市場推出布袋戲《東離劍遊紀》,第一話播出後日本以及歐美沒有接觸過布袋戲的網友對這部作品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而《東離劍遊紀》播出後在臺灣島內更是成為了網絡熱門話題,霹靂副總裁黃亮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部作品是臺日雙方通力合作的產品,並不是簡單的交給日本團隊去製作,甚至老虛最原始的劇本根本就沒法用是。
  • 霹靂布袋戲手遊《東離劍遊紀》即將來襲
    霹靂布袋戲《東離劍遊紀》絕對稱得上是去年7月番裡的一股清流,傳統布袋戲的表現手法,加上愛的戰士虛淵玄的劇本都為這部番增色不少。《東離劍遊紀》不論是在國內外都收穫了不菲的人氣。而最近,傲世堂根據這款作品打造的手遊《東離劍遊紀之生死一劍》也正式宣布將於1月11日開啟雙平臺不刪檔封閉測試。官方也是大量公開了遊戲畫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這款作品在人物刻畫絕對稱得上一流,為了避免玩家在視覺感官上有所落差,遊戲製作團隊的美術設計可說是費盡心力觀察及模擬戲偶角色的神韻,為的就是能夠百分之百重現原戲偶的特質。
  • 《東離劍遊記》:臺日合作,風靡臺灣的偶戲登上世界舞臺
    臺灣布袋戲作品《東離劍遊記》由霹靂布袋戲團隊和日本知名《魔法少女小圓》編劇虛淵玄合作,將臺灣這傳統布袋戲文化與民俗技藝登上世界舞臺,進入世界動漫宅男宅女的眼前,精緻的偶裝和老練的武俠操偶技巧,不僅日本人驚訝,連美國黑人也嘖嘖稱奇,而霹靂也拋開以往的素還真大作系列,嘗試了全新的角色與世界觀,以一肚子壞水的神秘人物凜雪鴉和初踏異鄉的劍士殤不患等頗有特色的人物,攻克蔑天骸所率領動蕩世間的玄鬼宗的旅程故事。
  • 靠《東離劍遊紀》打入日本的霹靂,又將如何擴寬內地市場?
    從內容質量上看,這幾部布袋戲作品在豆瓣上均獲得了8.9的高分。雖然參與打分的人數比較少,但是這至少說明在中國內地的霹靂核心粉「道友」們看來,《東離劍遊紀》的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布袋戲又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是一種最早起源於17世紀福建泉州的地方戲曲,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寧德,廣東潮州,臺灣等地流傳。
  • 《東離劍遊記》:人生的意義在於做自己
    知道《東離劍遊記》的人,可以算是資深漫迷了。因為這是一部很小眾的作品,雖然在國內有播出,但反響實在是太小,一部分原因在於其布袋戲的形式。說「布袋戲」可能比較陌生,說「木偶戲」可能就熟悉了。布袋戲是一種中國傳統戲劇表演形式,從中國現代開始式微,現大部分流傳於臺灣。
  • 【奇幻】《東離劍遊記》:臺灣布袋戲*日本動漫,虐殺界最強混血
    日本編劇虛淵玄,以虐殺筆下角色、絕不Happy Ending聞名。本人自稱「愛的戰士」,曾言想寫出「溫暖人心的作品」(後被發現是以鮮血和內臟溫暖)。代表作《魔法少女小圓》,開創了「三話一掉頭,結局不留人」的優良傳統。 2014年,虛淵玄赴臺交流,見識到了虐殺界的山外青山——霹靂布袋戲。
  • 霹靂布袋戲衍生篇東離劍遊紀,盤點長相突破傳統別具一格的偶明星
    霹靂布袋戲大家都知道,東離劍遊紀這麼長時間了大家應該也知道了。這是愛的戰士虛淵玄老師看到深入敵軍也能千裡不留行的角色冰樓王子百裡冰泓的死狀後,萬分吃驚到發推。再然後,就有了在日本宣傳布袋戲做出試水之作的決定。現在東離劍遊紀都出到第二部了!
  • 臺灣"國寶級"木偶戲 《東離劍遊記》:我的特效不止五毛!
    故事將以冒險劇情為主軸,講述三位主角丹翠,凜雪鴉,殤不患為了找回被玄鬼宗奪走的天刑劍的部件而尋找夥伴,踏向玄鬼宗所在七罪塔的冒險旅程。   談到此次霹靂社和NITRO社結緣合作,虛淵玄表示,早在2014年去臺灣參與國際動漫節籤名會時,在那裡看到了參展的《霹靂奇幻武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