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線上聽民意線下解民憂 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丨人民網

2020-12-16 荔枝網新聞

  「『啄木鳥』解決了我們小區無證服裝加工長年噪音擾民的問題。」家住江蘇南通錦安花園的網民「雨過天晴」所說的「啄木鳥」,是南通市崇川區為落實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推出的「啄木鳥」民生服務互動平臺。她說,問題留言至平臺後,三天就得到了解決。

  據了解,在崇川區的這個平臺上可實現情況收集、線索舉報、在線互動、意見反饋等功能,今年以來收到有效表單4000餘條,回復率100%,辦結率95%。這也是整個南通市探索網絡民意處置閉環管理,努力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縮影。近年來,該市共向主體單位和部門通報事項5000件,其中重點書面交辦事項302件,推動網上發言2000餘次,實際解決問題1500多個,獲得了群眾叫好、網民點讚。

  2020年3月,江蘇省委網信辦發布了「2019年度全省網信工作創新獎及提名獎」名單,南通市委網信辦推行的「實施網絡輿情、網上民生熱點閉環管理,探索網上群眾路線制度化建設」榮獲創新獎。

  搭建良性互動平臺

  服務群眾「零距離」

  「如何整合家庭文化室資源,發揮好鄉土文化的傳統優勢?」「怎麼處理洋蠻河中心河漂浮的白色液體?」「如何推動海安高端裝備業轉型升級?」……在11月舉行的海安市第十屆市領導網友見面會上,50多名網友代表通過現場和網絡直播間與市領導交流互動,問題涉及經濟、環境、交通、教育等多個方面,海安市委書記顧國標等市領導以及20多個部門、區鎮、街道負責人逐一解答。

  「參加了網友見面會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對問題不迴避。」海安義工聯合會會長王美琴頻頻點讚,「網友提出的問題,市領導能交辦的當場交辦,不能在短期內解決的,也會叮囑相關部門後期跟蹤、落實整改,並予以公示。」

  在如皋,市政府打造的「如皋發布」政務新媒體矩陣,涵蓋了微博、微信、頭條號、百家號等多個平臺。至今為止,「如皋發布」共接受並處理網民訴求意見2400餘件,交辦事項辦結率達100%。

  除了傾聽民意,對可能發生的輿情提前研判,主動上網發聲,正成為南通各級部門的工作常態。今年9月,南通汽車站將要整體搬遷,南通市交通局提前半個月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出行提示,並從見證者的歷史講述、汽車站未來展望和如何方便出行等角度組織了一系列推文,及時緩解了可能因換乘引發的焦慮。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南通組織機關黨員幹部立足本職崗位,適應網際網路時代新形勢,利用網絡了解民情民意、所思所盼,從而改進提高工作,這是落實中央精神,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的必然選擇。」南通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張軍指出。

  探索閉環管理機制

  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我們對網上舉報實施『一日一統計』,每天將相關信息及時發送到微信群,並層層交辦下去。」南通市生態環境執法局副局長仲躋平告訴記者,他們已實現了市、縣、鎮、村四級交辦機制。譬如,網上出現或有人舉報某個村居的環境問題,在一二十分鐘的時間內,問題就能逐級交辦到位,「實現了問題不過夜,當天的問題當天處置化解,這樣的工作狀態已經常態化並實現閉環。」

  「閉環管理制度實際上就是責成相關部門及時處置,對網民的訴求和反映的問題必須在一周時間內有問題反饋,我們也會組織回頭看和現場回訪。」南通市委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處處長陳鑫介紹,目前,南通市各地、各相關單位都已依託網絡平臺或依靠網信管理手段,全面打造了屬地網上民生熱點閉環管理制度。

  近年來,南通市委辦、市政府辦圍繞落實網上民生熱點閉環管理制度,要求各地、各單位主動利用網際網路傾聽民情民意、接受群眾監督、紓解社會矛盾,形成了市委網信委統籌協調、市委網信辦牽頭具體工作,各地、各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早在2010年,南通市政府辦即制定下發了《關於建立政府網絡發言人制度的通知》,在全市層面建立網絡發言人制度,市級62個部門和單位均明確了各自的網絡發言人及其助理,機制建設、經費投入等各項工作得到大力推進。截至目前,南通全市共明確各級網絡發言人近1100名,網上群眾路線工作得以制度化、規範化開展。

  至2017年底,為更好推動網上群眾路線深入開展,進一步推進網上政務輿情的線下快速應對,在網絡發言人制度的基礎上,南通市政府辦發文《關於建立網絡政務輿情回應交辦督辦制度的通知》,積極打造網絡發言人制度「2.0版本」。

  「從民生輿情民意的網上收集分析到合理建議意見的網下辦理處置,是一種實質性的線上線下互動,也是在精準繪製網上網下同心圓。」張軍表示,南通市委網信辦作為閉環管理推進落實的牽頭單位,將不斷推動網上群眾路線工作落細落實,確保交辦有回應、通報有檢查、熱點有對接、重點有跟蹤、工作有節奏。 

相關焦點

  • 南通:線上聽民意線下解民憂 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家住江蘇南通錦安花園的網民「雨過天晴」所說的「啄木鳥」,是南通市崇川區為落實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推出的「啄木鳥」民生服務互動平臺。她說,問題留言至平臺後,三天就得到了解決。 據了解,在崇川區的這個平臺上可實現情況收集、線索舉報、在線互動、意見反饋等功能,今年以來收到有效表單4000餘條,回復率100%,辦結率95%。這也是整個南通市探索網絡民意處置閉環管理,努力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縮影。
  • 讓網際網路成為聽民意解民憂的助推器
    時下,網際網路成為人民群眾生活的必需品,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變化。之前,人們想反應訴求,只有親臨政府部門。而今,人們在網上發個帖子,就可以表達自己的訴求。我們應當踐行網上群眾路線,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理解重大意義,踐行網上群眾路線。網際網路已經成為群眾意見表達的最大平臺,成為群眾熱點難點問題的集散地。
  • 南通新城橋街道:「線上」+「線下」全天候全方位聽取居民心聲
    崇川區人大代表在農家樂小區調研日前,新城橋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張寶軍和崇川區人大代表、人保財險南通分公司總經理盧勇其深入朝暉社區農家樂小區進行調研。兩位人大代表在居民家門口實地查看了農家樂小區的現狀,並和農家樂的鄰裡理事長、理事、居民代表進行座談。
  • 「線上」「線下」無縫銜接 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
    群眾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黨員幹部就必須上網。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8.54億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1.2%。處於網際網路時代,網上信息包羅萬象,一方面,黨員幹部要緊跟時代潮流,善於從網上學習新知識、了解新動態,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傾聽民意民聲。網上信息泥沙俱下,要增強甄別能力,排除虛假信息,特別是要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 「網際網路時代,群眾工作機制如何創新?」主題徵文活動獲獎名單公布
    人民網「網際網路時代,群眾工作機制如何創新?」徵文活動自2019年12月啟動以來,得到了廣大網友、黨政機關、研究機構及高校的積極響應。 近日,人民網組織專家對徵文進行了嚴格評審,從提案例、聊機制、談理論三個方向分別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10名。
  • 秦皇島市踐行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網絡民意測評
    黨員帶頭挑大梁,三師聯合(社工師、心理諮詢師、公益律師)專業支撐,線上開展發掘社區骨幹,擴大微信群隊伍,收集疫情信息,解答疑問,疏導情緒,觀察社群異動等;線下的協助社區執勤,入戶登記,病毒消殺。線上線下聯動,完善了居民信息,穩定了居民情緒,緩解了居民矛盾,密切了黨群關係等,服務社區群眾、動員骨幹參與,群策群力,抗擊疫情。
  • 「2020年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展示」優秀機構案例...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人民網聯合開展的2020年度「網聚『政』能量 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結果日前發布,經專家評審共160個案例獲選「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
  • 南通菸草:線上線下聯動普法 讓民法精神入腦入心
    為讓民法典精神深入人心,今年以來,南通市菸草專賣局(以下簡稱「南通菸草」)通過「線上 線下」聯動模式,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弘揚民法精神、構建和諧社會」法治宣貫活動,讓基層員工和數萬名零售客戶對《民法典》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 線上線下搭平臺 聯繫群眾「全天候」
    河北日報訊(記者盧旭東、周潔)石家莊市各級人大積極探索建立「網上人大代表之家(站)」新模式,代表線上線下履職,變「時段工作」為「全時工作」,提高了工作的靈活性、時效性。 聯繫群眾從「面對面」延伸到「鍵對鍵」。
  • 石家莊人大線上線下搭平臺聯繫群眾全天候
    原標題:     石家莊:線上線下搭平臺 聯繫群眾「全天候」     石家莊市各級人大積極探索建立「網上人大代表之家(站)」新模式,代表線上線下履職,變「時段工作」為「全時工作」,提高了工作的靈活性、時效性。     聯繫群眾從「面對面」延伸到「鍵對鍵」。
  • 浙江龍泉:線上線下暢通交流 優化機制拉近警民距離
    暢通群眾表達訴求渠道,及時了解和解決鄰裡糾紛及各類安全隱患,補齊基層治理短板。今年以來,浙江省龍泉市安仁派出所通過線上線下、暢通交流機制,交出了一份群眾滿意的答卷。據悉,「網格警務」開展以來,安仁派出所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指引,緊扣本地實際,充分發展好、利用好永和義警這支志願隊伍,通過線下接觸零距離和線上交流零距離雙線推進,全時空暢通民情民意,構建起更加廣泛的警務共同體,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派出所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求助類警情上升了46.7%,群眾樂於找派出所幫忙,派出所也樂於解民憂,這側面反映了群眾對公安機關的信任度逐步上升,警民關係逐漸密切。
  • 「2020年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展示」優秀創意案例...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人民網聯合開展的2020年度「網聚『政』能量 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結果日前發布,經專家評審共160個案例獲選「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
  • 農行重慶分行打造「線上+線下」便利化服務模式
    ');}-->   人民網重慶1月13日電 為不斷強化營業網點文明優質服務,近年來,農行重慶分行積極開展進社區、進村組、進校園、進工廠等上門推介服務,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優質服務模式。
  • 石家莊:線上線下搭平臺 聯繫群眾「全天候」
    石家莊市各級人大積極探索建立「網上人大代表之家(站)」新模式,代表線上線下履職,變「時段工作」為「全時工作」,提高了工作的靈活性、時效性。聯繫群眾從「面對面」延伸到「鍵對鍵」。正定縣把「家」搬到網上,統一整合各人大代表之家(站)資源,實行一站式受理、多渠道聯動、閉環式服務方式,受理率、辦結率、答覆率、滿意率均為百分之百;行唐縣建立了人大代表聯繫交流微信群,及時傳達各級人大工作動態和工作安排,引導代表積極參與人大組織的各類學習培訓、調研視察等活動;橋西區開設「橋西人大」微信小程序,小程序內開通代表與選民直通車,選民在手機上隨時、直接與代表連線,向代表反映問題和建議。
  • ...年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展示」優秀機構案例——寧波市...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人民網聯合開展的2020年度「網聚『政』能量 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結果日前發布,經專家評審共160個案例獲選「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
  • 線上線下結合 群眾積極互動
    據了解,今年10月中旬開始,大亞灣區開始在全區範圍內開展100場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五進」活動,通過安全生產線上宣傳和線下活動,集中宣教和「送教上門」現場互動體驗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經過一個多月推進,「五進」活動已完成進企業、進學校等共70多場,累計培訓6500餘人次,發放宣傳資料共計3.8萬餘份。
  • 山東五蓮:線上交易、線下配送,新零售模式供應群眾生活必需品
    人民網日照2月11日電 面對當前疫情,為確保城鄉居民「吃的好、吃的放心」,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創新推行「線上交易、線下配送」零售新模式,讓群眾不出村、不出社區就能吃到放心果蔬、肉蛋等生活必需品,有效助力疫情防控。
  • 線上+線下|高新區可以網上辦理貨車通行證啦!
    為進一步做好保市場主體、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工作,前期濱州交警上線網上辦理貨車通行證業務,實現業務辦理網上網下相結合。由於技術問題,高新區未能接入系統,經多方努力,現系統已實現對接,高新區車輛也可用手機掃碼在網上申請辦理貨車通行證啦!
  • 網上國網「線上+線下」消費扶貧網上行公益活動在菏澤巨野舉辦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8日訊 11月28日,網上國網「線上+線下」消費扶貧網上行公益活動在山東巨野舉辦。線上「用心陪伴您的每一度」活動自10月17日起至12月31日,山東電力的客戶通過網上國網APP交納的每一筆電費,國網山東電力都將捐出2分錢,為定點幫扶巨野縣特需貧困戶衝抵電費;線下,國網客服中心網上國網運營中心聯合國網菏澤供電公司、國網巨野縣供電公司以及當地政府扶貧辦、扶貧產品經銷商等單位,開展扶貧帶貨推送,給予網上國網APP充值客戶採購扶貧農產品優惠,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美好生活。
  • 權威發布|濱州「線上」和「線下」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滿足群眾...
    蘇成玉介紹,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形勢下,我們的文化活動主要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部分。線下活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就是利用元旦、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比如「歡樂濱州迎春文化薈」,青少年假期「博學薈」、「二十四節氣茶會」「非遺活動月展示展演」「絢麗重陽文化周」活動等,為廣大群眾帶去節日的歡樂,送上節日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