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來認識一下HTML:
HTML是一種超文本標記語言,目前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HTML5。
1993年起草了HTML1,到了1997年W3C推薦了HTML的標準,並延續到了HTML4。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前端頁面的數據存儲需求、調用系統內置功能的需求、以及富媒體甚至網頁版的IDE、類作業系統應用等都需要搬到瀏覽器。這樣HTML5的誕生,就解決了一大部分富媒體、富應用的難題。
第一:開發工具的選擇
1、Nodepad++,作為一種文本編輯器,可以通過顏色標記各種html的標籤,同時可以提示出來基本的html語法,但是缺點也比較明顯:沒有集成容器運行,同時也不支持自動補標籤的功能。但是作為新手前期的開發IDE,能夠幫助新手快速記憶打好基礎。
2、SublimeText3,界面和功能,相對於Nodepad++有個更多的優化。支持代碼自動縮進,格式化HTML代碼,支持快捷鍵注釋和自動保存。對於CSS和JS的引用,也能夠快速的讀取磁碟相對路徑,進而自動補充。在寫代碼的效率上提升不少。
3、HBuilder,這個是後期專業做前端的開發工具,除了html以及js等的代碼編寫之外,還有自帶了容器啟動,頁面可以隨時瀏覽並刷新。可以開發APP、小程序等等,同時也支持Debug模式,支持在前端開發過程中的聯調,作為html開發人員的晉級IDE工具。
第二、HTML入門基礎
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html的一些基本標籤。
其中第1行代表了一種聲明,聲明當前超文本的規範,這裡代表了聲明當前頁面為html5
第3行:為HTML頁面標籤的根元素,也就意味著從這裡開始,正是為html代碼的起點。
第5-9行為HTML的頭部,會定義當前的網頁編碼格式(第6行),當前網頁的title,也就是我們在瀏覽器打開頁面的時候頁籤上顯示的文字(第7行),當前頁面所引用或者編寫的樣式(第8行),當然每個標籤都是成對出現的,第9行我們就代表了整個HTML 頭部的結尾。
接下來的body標籤就代表了整個文本的內容,我們在瀏覽器中看到的內容,就是body中所包含的內容了。
而div則代表了一種容器,例如我們在瀏覽中看到的一個一個塊狀的內容,就是存放在div中。
body之後,是一些對於html的增強變成,例如JavaScript的編寫,例如我們點擊一個按鈕會彈出來另外一個頁面,這個動作通常都便攜在script的標籤內。
最後第16行就是html標籤的結尾了,代表著整個HTML頁面編寫完成的終點。
這樣編寫完成之後,保存為cainiao.html,然後用瀏覽器打開,就可以看到我們剛剛編寫的HTML代碼效果了。這次,整個第一步學習已經完成,接下來入門之後,就需要更進一步地去學習JS、CSS甚至VUE等晉級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