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有道丨中國兩大名門望族:後代沉寂多年,如今改變了中國

2020-12-07 騰訊網

要說近代以來中國最精英,最 " 富有 " 的家族,一定就是他們了:

一是 " 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 的錢氏家族;

一是 " 一門三院士,滿庭皆才俊 " 的梁氏家族。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家族到底有多厲害!

1

繁衍於江南一帶的錢氏家族,自唐末以來開枝散葉,人才輩出,載入史冊的名家逾千人。

近代以後更是出現人才井噴現象,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錢穆、錢鍾書等眾多文壇碩儒、科技巨擎、國學大師。

都出自這個 " 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

有人總結錢家出過

" 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 "

2008 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美籍華裔化學家錢永健,原副總理、外交部長錢其琛,科學家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國學大師錢基博、錢鍾書等。

科技界 " 三錢 " 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偉長的親叔叔叫錢穆;

錢玄同,錢鍾書,諾貝爾獎獲得者錢永健,其父錢學榘和錢學森同系錢王第 33 世孫。

錢氏能夠綿延千年,人才輩出,與家族良好的家風家訓不無關係。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必謀之

" 就出自《錢氏家訓》。

《錢氏家訓》分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四大部分,對錢氏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國的思想行為,做了全面的規範和教誨。

個人篇

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

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

持躬不可不謹嚴,臨財不可不廉介。

家庭篇

祖宗雖遠,祭祀宜誠;子孫雖愚,詩書須讀。

娶媳求淑女,勿計妝奩;嫁女擇佳婿,勿慕富貴。

社會篇

信交朋友,惠普鄉鄰;

恤寡矜孤,敬老懷幼;

救災周急,排難解紛。

國家篇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

上能吃苦一點,民沾萬點之恩。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

利在一時固謀也,利在萬世者更謀之。

梁啓超,戊戌變法的領袖之一,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學術大家。

除了上述各種 " 家 ",梁啓超或許還是近代史上的 " 最強老爸 "!

為什麼敢這麼說呢?來看看梁啓超教育出了怎樣的一個精英家庭吧。

梁啓超一共有九個子女,其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

三個院士

,其他的子女也幾乎都是

各行各業的精英

,號稱 " 一門三院士,滿庭皆才俊 "。

梁思順

(1893-1966):長女,詩詞研究專家、中央文史館館員。

(1901-1972):長子,著名建築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賓夕法尼亞大學和耶魯大學建築系畢業,學成歸國創辦清華建築系;娶了極美的才女林徽因。

(1904-1954):次子,著名考古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梁思忠

(1907-1932):三子,西點軍校畢業,參與淞滬抗戰。

梁思莊

(1908-1986):次女,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著名圖書館學家。

梁思達

(1912-2001):四子,經濟學家,合著《中國近代經濟史》。

梁思懿

(1914-1988):三女,著名社會活動家。

梁思寧

(1916-2006):四女,早年就讀南開大學,後奔赴新四軍參加革命。

(1924-2016):五子,火箭控制系統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梁啓超這位 " 金牌老爹 ",是怎樣教育出這一家子精英的呢?

1、強烈而有個性的父愛

直到如今,很多中國父親都很難十分直白地對孩子表達愛。但梁啓超經常會告訴孩子們,自己有多愛他們。

他曾在給孩子們信中如此表白:

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情感的人,對於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

九個兒女,各個性格不同,梁啓超要確保他們都能感受到父愛,而且都覺得自己是父親心中特殊的一個。

他給大女兒思順取愛稱 " 大寶貝 "" 我最愛的孩子 ",三女兒思懿被他取了個外號叫 " 司馬懿 ",小兒子思禮的代號則是 " 老白鼻 "(老 baby 的諧音)。

對長子梁思成,他說:" 你們若在教堂行禮,思成的名字便用我的全名,用外國習慣叫作 " 思成 · 梁啓超 ",表示你以長子資格繼承我全部的人格和名譽。"

對次女梁思莊,他在信中肉麻地寫道:" 小寶貝莊莊:我想你得很,所以我把這得意之作裱成這玲瓏小巧的精美手卷寄給你…… "

2、對子女教育的目標

梁啓超對子女的教育目標,在他給子女的家書中,大概能窺見一二:

總要在社會上常常盡力,才不愧為我之愛兒

一面不可驕盈自滿,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餒,儘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裡是哪裡,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於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

在 1910 年代 -1930 年代,梁啓超把思成、思永、思忠、思莊送往國外學習,這期間梁啓超與子女有密切的書信來往,共給他們寫了 400 餘封家書。

在家書中,梁啓超對子女們讀書、寫字、學習課程,選擇學校、選擇專業、選擇職業等等各方面都給予指導,但從不強迫命令。

他與孩子們之間除父親與子女之情外還是親切的導師、知心的朋友。

3、最看重的事情:品行

不強求成績,不幹涉興趣,但梁啓超也有一件最看重的事情:品行。他曾說:

你如果做成一個人,智識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個人,智識卻是越多越壞。

如果說在教育方法上,梁啓超是個 " 西方式爸爸 " 的話,在對孩子品行的要求上,他更接近於自己的父輩:

傳統的中國士人

即使在梁啓超過世後,梁氏子女依舊牢記著他的這些教導。

抗戰期間,梁思成、梁思永全家踏上顛沛流離的流亡之路;

長女梁思順在丈夫去世後獨自撫養四個孩子,生活極為艱辛,但堅決不為日本人做事;

三子梁思忠身為軍官,在淞滬會戰的戰場上浴血奮戰;小女兒梁思寧投奔了新四軍。

梁氏兄弟姐妹九人中,有七人都曾經留學海外,而且都是哈佛、哥倫比亞大學這樣的名校。

學成後,他們全部選擇了回國。在梁家," 報效祖國 " 這四個字,從來不是一句說來好聽的空話。

而這,或許正是我們為何如此尊敬梁氏一家的原因。

在這個崇拜成功、膜拜金錢的時代,總該有人提醒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精英,什麼才是真正的富有。

來源:互聯熱點

編輯:宣傳部

審核:教務部

百年輔新(北京)教育投資集團源起於北京大學燕南園57號馮友蘭先生「闡舊邦以輔新命」的哲學思想。是一群深具教育情懷的企業家和資深教育人共同打造的國際化教育平臺。百年輔新旗下各項業務相得益彰,現已形成獨特的和諧生態創新發展模式:輔新書院、輔新優才綜合體、百年輔新實驗學校。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最顯赫的名門望族之——太原溫氏
    西漢功臣溫疥封煢侯,疥孫何始居太原成為望族,後裔遂以太原為郡號。……最為著名的是初唐溫氏三傑:溫大雅、溫彥博、溫大有兄弟三人。溫大雅被封為黎國公、禮部尚書;溫彥博,被封為尚書右僕射,陪葬太宗昭陵;溫大有為中書侍郎、清河郡公。溫氏三傑的後人如溫振、溫挺、溫佶、溫造等多為唐朝的公侯守吏,其中溫庭筠為唐末著名的「花間派」文學大師。
  • 齊家有道丨王氏,王室血脈
    先秦時期,這個王姓氏族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代,到了秦末漢初,這支氏族在秦朝武城侯王威的兩個兒子帶領下,躲避戰亂,分別來到了山東的琅琊和山西的太原後來發展成為了天下著名的兩大王氏望族,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有句唐詩是這麼說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平常百姓家」,兩晉隋唐的時期的王氏是名副其實的名門望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等等名人眾多。
  • 此家族行醫起家,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名門望族,憑啥興盛500年?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有著太多的傳奇與神話,出過太多英雄豪傑,也有過不少顯赫的家族。家世永續綿傳,是每一位創業先祖及後代子孫的殷殷期望。可是世事滄桑、命運多舛,都說"富貴無三代,清官不到頭",自古至今能夠延續興盛的家族實際上寥寥無幾,富貴的傳承也不是想像的那一般容易。
  • 清河十三大名門望族詳解
    清河地處中原王朝的統治腹地,自從設州郡開始,其戰略地位就不言而喻,在中國世家大族發展的黃金時期,清河也孕育出了很多響噹噹的大族,現在就古代清河的十三大名門望族進行一一詳解。 清河張氏:張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體。其一出自上古黃帝之孫揮,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 火影忍者:同樣是名門望族,日向一族為什麼能夠在木葉長治久安?
    序言:我們知道《火影忍者》中的白眼、寫輪眼、輪迴眼並稱為三大瞳術,其中地球上的大筒木羽村的後代日向一族繼承了白眼;六道仙人之子因陀羅的後代宇智波一族繼承了寫輪眼;輪迴眼則是六道之力的產物,除了大筒木一族外,僅有宇智波斑和宇智波佐助這兩名因陀羅轉世者成功開啟。
  • 京城四大名媛之一李曉玲真實背景被扒,果然是名門望族
    名媛是一個源自古代、在二十世紀30年代開始流行的一個稱謂,一般是指那些出身名門、有才有貌、又經常出入時尚社交場的美女。此外,她們多對社會有所貢獻,並熱衷慈善。眾所周知,知名藝術家李曉玲與葉劍英的孫女葉明子、萬裡的孫女萬寶寶和談雪晶並封為京城四大名媛。這四大名媛一個個都身世顯赫。近日,一直低調、神秘的京城四大名媛之一李曉玲的真實身世遭曝光。
  • 度數不高卻容易喝醉的啤酒,沉寂了30年,如今在中國走紅
    最舒適的夏天,就是當夜晚來臨之時,抽出空閒和朋友下個館子,喝上幾瓶冰鎮的啤酒,冰鎮的啤酒沿著喉嚨順流而下,身上的燥熱似乎都一下子消退了,啤酒是當今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飲品之一,我們常喝的一般是青島、雪花等品牌,不過如今卻有一款沉寂了30多年的啤酒,在中國迅速走紅,啤酒度數不高,卻容易使人喝醉。
  • 如果春野一族是名門望族的話,你覺得他們的血繼限界是什麼?
    在漫畫設定中,春野家族只是普通的忍者,小櫻的父親春野兆甚至連參加忍界大戰的資格都沒有,在TV劇情中,有一幕是當初忍界大戰正值白熱化,木葉村一群沒上前線的太太團們在嘮家常,然後春野兆也參合在裡面跟一群大媽嘮嗑···很顯然春野家族並不是什麼厲害的名門望族,家族裡沒有什麼厲害的天才,更沒有那麼的出手的傳承。
  • 蘇州名門望族有哪些姓?
    吳人要到3000多年前商周時期才進入蘇州地區。吳人的基因更多的是M7突變,他們是從苗瑤語系分化出來的。當初南亞先民從雲貴高貴西側進入中國後,其中有一支人群與漢藏民族分開了,他們沿著長江往下遊走,先到達洞庭湖一帶,後又有一部分繼續往下遊走到現在的蘇州地區。這個時候,他們DNA鏈上位點在M134的基礎上發生了M7的突變。
  • 清河十三大名門望族詳解|清河縣|清河郡|支代氏|河北|河南
    清河地處中原王朝的統治腹地,自從設州郡開始,其戰略地位就不言而喻,在中國世家大族發展的黃金時期,清河也孕育出了很多響噹噹的大族,現在就古代清河的十三大名門望族進行一一詳解。清河張氏:張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體。其一出自上古黃帝之孫揮,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其二出自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他的後代以其字命氏,稱張氏。
  • 劉邦後裔在日本成名門望族,日本女天皇為妻,創造200多姓氏
    如今中國這片土地上真的都是炎黃子孫嗎?其實不然,中國文明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歷朝歷代或許都有後裔繁衍生息至今,但是在古代也有常見的「混血兒」,曾經有人說到真正的漢族人是「單眼皮」,但是現如今大多都是雙眼皮,在漢高祖劉邦的統領下不僅國內的「混血兒」眾多,就連真正的炎黃子孫也已經繁衍到海外!
  • 孔家的世襲家族,維持2000多年延續不斷,如今仍然享受供奉
    如今只要不冷不熱、人口稀少的姓氏基本都有自己的郡望,「郡望」很好理解,名門望族,跟郡合在一起表示某一地區某一個姓的大族,猶如提起孔氏我們就想起山東曲阜,想起魯郡孔氏。聖賢先師孔子之家,是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世襲家族之一。看看《紅樓夢》,在上古時代,世襲的大家族幾乎都會「衰敗」,即使是祖宗,也不能保後代個個爭寵不惹帝,也不能迎來抄家、人口四散的悲慘結局。
  • 拉美西斯二世後代關係,直系後代既是兒子也是孫子,也可能是外甥
    引言:古埃及文明發源於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甚至比中國的歷史還要悠久。眾所周知,在古埃及的王室,法老們為了保證血統的純正性,他們就會選擇與自己的後代結婚。親近結婚就已經不能讓人忍受了,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中,很多名門望族為了維持家族的繁榮,也會讓自己的兒女近親結婚。但是近親結婚的危害是巨大的,因為會給後代遺傳隱性的疾病,所以在現在社會,我國法律是明令禁止近親結婚的,兩個人想要結婚必須出五服。
  • 中國「皇甫氏」「皇甫世家」是漢族嗎?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西周太師(高級武官)皇甫的後代以「皇甫」為姓,稱皇甫氏。又言出自子姓,是春秋時宋國公族的後代。(至今2000多年的歷史)皇甫姓在大陸和臺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姓氏人口排名第529位,人口5.3萬人。
  • 中國真正的「豪門望族」?流傳了數百年,家族後代名氣傳遍全球
    據傳,貝氏家族的起源在數百年前,經過數百年後貝氏家族依舊存在並且其後代中,也出現過一些享譽全國的名人。貝聿銘這個名字大家都知道吧,他是我國乃至全球著名的建築大師,而貝聿銘也就貝氏家族中的一員。貝聿銘的作品遍布全球各地,其還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 中國第一家族,昌盛1700年,有92位宰相,36位皇后,是你的姓嗎?
    中華民族上下有5000年的歷史,從秦朝221年大一統開始,一共也經歷了幾十個王朝的興衰,在這期間也誕生了很多的名門望族,只可惜的是這些世家也都已經淹沒在歷史長河裡面。現在別說名門望族了,就連一些百年企業都很少見了,從1931年開始,經歷了多次戰爭之後,現在就連百年貴族都是寥寥無幾。在古代的時候,大家因為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絕大多人人一輩子都呆在本地生活,各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是非常的少。畢竟交通不便,大家的流動性還是很小的。
  • 李昌鈺曹德旺的童年密碼:名門望族沒落後,如何重新走出精英?
    李昌鈺在自傳《讓不可能成為可能》中說,李家世代經商,在當地是受人尊敬的名門望族。李昌鈺父親李浩民繼承家業,將商業版圖不斷擴大,因為生意越做越大的緣故,在李昌鈺1歲多時,全家搬往上海居住,過著富足的生活。1946年,玻璃大王曹德旺在上海出生。
  • 這4個姓氏像日本姓氏,其實來自中國,最後一個只出現兩次
    文丨通史花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中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而我們姓氏的來源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甚至更早之前。5000多年時間裡,最早的姓氏演化而出各種各樣不同的姓氏,有些姓氏在今天很常見,但是有些姓氏卻很稀少。擁有複姓的人數在我國相對於單姓來說要少得多,而在日本卻非常常見,所以有些複姓看起來非常像是日本的姓,事實上在日本也的確存在,但是其實它們的源頭都來自中國,比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4個姓氏。
  • 透過明清人物畫,看中國傳統「齊家」觀
    12月12日,龍美術館(西岸館)特別引進的「齊家——明清以來人物畫中的家族生活與信仰」專題展將正式對公眾開放。 在中國早期繪畫裡,人物畫因其特殊的敘事性所賦予的教化功能,使其在繪畫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宋元以後文人畫興起,山水畫、花鳥畫成為主流,人物畫逐漸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