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18日電(記者 李華錫 崔寧寧 實習生 高雅 )所謂「牙齒養不好,疾病滿身跑」,牙齒是疾病預防的第一道防線,是全身健康的重要保障。隨著年輕人飲食習慣的改變,尤其是高糖分、精緻食品攝入量的增加,牙齒健康問題越來越成為大學生的一項「心病」。那麼對於大學生而言,他們面臨的主要牙齒健康問題都有什麼?如何解決牙齒健康問題?是否有過治牙經歷?
臨近9月20日全國愛牙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牙齒健康話題,對全國663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半數大學生對自己牙齒不滿意,超半數有過治牙經歷,牙齒不齊、蛀牙、牙齦出血成大學生牙齒主要問題,超八成大學生會選擇公立醫院治牙,超九成看牙時看重醫生資質技術,費用太高成為影響大學生看牙齒的主要原因。
半數大學生對牙齒不滿意,超半數有過治牙經歷
濰坊學院學生趙雨晚上學習總犯困,經常會喝一杯濃茶來提神醒腦,慢慢就養成喝茶的習慣,「雖然喝茶有很多益處,但茶葉會腐蝕牙釉質,久而久之牙齒也發黃髮黑」。牙齒的變化讓她變得有些自卑,常常不好意思與人交流和對人微笑,生怕自己給對方留下不愛乾淨的形象。
擁有美麗潔白的牙齒和「完美微笑」,能夠展現一個人的魅力與自信。在調查中顯示,有92.61%的大學生認為牙齒健康問題會影響整個人的外觀形象,表示「牙齒有問題,一張嘴能毀掉整張臉」。不少學生認為在找工作面試、重要演出匯報、遇見心儀對象、與朋友一起拍照等場合,牙齒健康最影響形象,佔比分別為84.01%、74.81%、71.64%、70.59%。有50.23%的大學生對自己的牙齒健康問題不滿意,51.89%的學生經歷過牙齒治療。
來自安徽師範大學的學生王天文有先天性齙牙,總被同學叫「兔八哥」。對此,他一直非常鬱悶。「一次聽說牙齒不整齊還會導致面部骨骼變形,非常影響外貌。」他終於決定進行牙齒矯正,帶上牙套也給生活帶來不少麻煩,每個月都需要去醫院更換一次牙套上面的金屬絲,還要定期清洗牙齒。「但我相信聽醫生的話堅持佩戴,牙齒不齊的問題一定會慢慢好起來。」
牙齒不齊、蛀牙、牙齦出血成大學生牙齒健康主要問題
山東財經大學學生劉浩林最近非常苦惱,「考研複習到了關鍵時期,蛀牙問題竟然來添亂。」他表示,之前由於習慣不好,經常晚上吃東西又懶得再去刷牙,結果出現了兩顆蛀牙,「平時沒什麼事,只要著急上火總會疼上一段時間」。最近複習時間緊迫,去治療太費時間就只能先吃止疼藥「挺一挺」了。
與劉浩林一樣有苦惱的大學生並不在少數,根據中國青年網記者調查顯示,牙齒不齊、蛀牙、牙齦出血現如今已經成為牙齒主要問題,佔比分別為44.34%、40.57%、36.35%,其次為牙漬、口臭、牙縫大、露牙齦等問題。
河南科技學院學生王亞東經常在早起刷牙時發現牙齦出血,更換過幾種類型的牙膏也沒見效果,最後去醫院檢查發現牙齦出血與他缺少維生素C有關。他坦言:「自己不愛吃蔬菜水果的壞習慣,的確應該改一改了。」
超八成會選擇公立醫院治牙,超九成看牙時看重醫生資質技術
六盤水師範學院學生聶鋒前段時間在一家私人口腔診所治牙,但那次經歷不是很愉快。原因是公立醫院離學校太遠,所以就近找了一家私人診所。但是,醫生治牙的過程中總是在推薦一些價格高昂不合理的產品,讓聶鋒感到很不自在。他打聽了幾個在公立醫院治牙的同學的經歷,「下次一定要去公立醫院治療,治療正規有保障而且價格合理還能有醫療保險報銷」。
牙齒健康出現問題時,大學生主要選擇哪些渠道治療呢?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在調查中發現,有85.52%的大學生會選擇在公立醫院解決牙齒健康問題。在有治牙經歷的受訪者中,有91.55%的學生表示更看重醫生的資質與技術,其次是看醫院和診所的環境、服務質量、價格等。
蘭州大學學生薑樂樂最近牙周炎犯了,她在學校互助群和朋友圈裡詢問了許多有治牙經歷同學的建議。她表示,雖然比起直接去醫院掛號預約更麻煩,但是能找到一家醫生資質高、技術好、環境優的醫院,也是非常值得的。
費用太高成影響大學生看牙的主因
「治療一顆牙需要拔掉兩顆牙,花的錢相當於雙倍,費用實在太高了。」廣西師範大學的何志雯前段時間去醫院治療蛀牙,醫生告訴她牙神經壞死,建議拔掉重新鑲牙。「只是一顆牙的問題,但醫生說重新鑲牙會破壞旁邊的牙神經,建議多拔掉一顆。」何志雯對醫生的話半信半疑,多拔掉一顆牙就要多承擔一份風險,而且鑲兩顆牙的費用也確實承受不了。她表示,打算過幾天再去幾個醫院,多聽聽其他醫生的建議。
在調查中,不少學生表示,找不到靠譜的醫生、費用太高、路程太遠、複診費時間等因素,對看牙造成影響。其中,「治療牙齒的費用太高」是主要因素,佔總受訪人數的70.29%。
蛀牙問題一直困擾著江西財經大學學生鍾子睿,在高考完的暑假,她來到醫院進行了全面的治療:做了四顆牙的根管治療,又定製了四個烤齒牙冠。「整整花了5800元錢,這些錢都足夠買一臺筆記本電腦了。」她心疼說,「以後我一定好好愛惜牙齒,從治療牙齒轉向預防牙齒問題是人生性價比最高的『投資』!」
醫生建議:面對牙齒健康問題要多注意、早幹預
面對受訪者提出的,在治療牙齒健康問題時,該如何選擇醫療機構?如何解決費用較高的難題?北京大學口腔醫學博士、「南先森」主筆、「微適美」創始人南哲認為,選醫院其核心還是找靠譜牙醫。國內無論看牙還是看病,大家普遍的首選是公立醫院。選完醫院就要看醫生有沒有行醫資質,「任何一個醫生是否具備行醫資質,國家衛健委官網上都可以查詢的」。
其次,在治療費用問題上,南哲表示,牙科治療多數是自費項目,公立醫院並不見得便宜,一方面是三甲專科醫院的整體專業水平確實相對行業平均水平較高,收費自然比較高一些。另一方面,高值耗材在公立醫院的進價和成本設置普遍高於一般的私立診所,這是一個目前較為普遍現象。「公立醫院培訓背景的牙醫加私立診所的場景,可能是一個好的選擇。」
針對大學生群體中出現較多牙齒不整齊、蛀牙和牙齦出血等健康問題,解放軍總醫院口腔種植碩士周磊認為,這並不奇怪,「這也是這個20左右年齡段人群的高發口腔疾病」。
周磊建議,大學生是牙齒正畸的主要人群,但是做完牙齒矯正一定要好好戴保持器,很多正畸治療結束後因為沒有好好保持喪失了正畸的成果。蛀牙也就是齲齒,最主要的症狀是塞牙和塞牙後的疼痛,對於齲齒能做的是及時進行修補。齲齒帶來的偏側咀嚼,也會讓面部不對稱,影響美觀。牙齦出血應該是最常見的症狀,牙齦出血是牙齦炎的症狀,很容易治療,一般徹底潔牙就可以解決,但是需要自己堅持妥善清潔口腔,需要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智齒,18-20歲是長智齒的時候,阻生智齒在沒有冠周炎症狀的時候非常容易被忽視,但是可能引起第二磨牙吸收、牙列擁擠等問題,需要廣大學子多注意、早幹預。」周磊說。(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天文、聶鋒、何志雯、鍾子睿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