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中國是地球命運共同體的堅定維護者

2020-12-14 央視網

  7月7日在可可西裡卓乃湖區域拍攝的藏羚羊。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 攝

  9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聯合國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共建萬物和諧美麗家園的四點主張:堅持生態文明,增強建設美麗世界動力;堅持多邊主義,凝聚全球環境治理合力;保持綠色發展,培育疫後經濟高質量復甦活力;增強責任心,提升應對環境挑戰行動力。這四點主張充分表明了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堅定決心,向世界發出與各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中國聲音。

  人類與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園。峰巒疊翠、鳥語花香、魚躍虎跳……生物多樣性既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又是人類走向未來的依託。然而,一個時期以來,工業化帶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化學汙染、資源不合理開發等問題對全球生態安全帶來全所未有的威脅。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

  2019年5月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發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指出,人類活動改變了75%的陸地表面,影響了66%的海洋環境,超過85%的溼地已經喪失;25%的物種正在遭受滅絕威脅,近1/5地球表面面臨動植物入侵風險。2020年1月,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生物多樣性喪失是未來10年全球第四大危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東非蝗災、美國西部山火等災難再次敲響了人與自然關係失調的災難性警鐘。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具備幾乎所有生態系統類型的國家,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不僅是大自然給中國的珍貴饋贈,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為守護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中國始終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與世界各國攜手開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增強建設美麗世界動力。

  中國是最早加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在國際上率先成立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統籌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發布和實施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中國行動方案」。

  近年來,中國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納入國家發展總體布局,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從發布並實施《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到出臺《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從劃定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到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中國先後出臺40多項文件,持續加大生態空間保護力度,著力加強生態保護和恢復,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堅實法律和政策保障。2017—2018年,連續兩年安排超過2600億資金投入生物多樣性相關工作,是2008年投入的6倍。過去10年,中國森林資源增長面積超過7000萬公頃,居全球首位。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85%的重點野生動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實現全面禁捕。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表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可以說,中國一直是生物多樣性多邊進程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9月23日,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社論認為,中國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中國科學家有值得全世界傾聽的寶貴經驗。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全球環境治理,需要各方持續堅韌努力。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席國,中國願同各方分享生物多樣性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經驗,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推進全球可持續發展。2021年,計劃在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將確定未來十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全球戰略,發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強音。(孟慶川)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擊「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

相關焦點

  • 人類命運與共,中國推動構建更豐富多樣「共同體」
    在演講中,習近平給出了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演講時如是說道。這是習近平首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
  • 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2020·年終專稿)
    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2020·年終專稿)  開欄的話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從積極推動抗疫國際合作到提出促進世界經濟復甦一攬子中國方案,從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到合力應對氣候變化,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到引領全球減貧合作,中國奮楫破浪,堅毅前行,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中國這樣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當前,國際社會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強大合力,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鬥爭。」3月26日,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提出「中國策」,為全球戰「疫」開出藥方。 大疫當前,習近平7年前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愈發凸顯出其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
  • 習近平談「命運共同體」
    2020年1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指出,我們要為人民福祉著想,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命運共同體」,這一超越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的「全球觀」,表達了中國追求和平發展的願望,體現了中國與各國合作共贏的理念。警苑心語整理了習近平關於「命運共同體」的部分重要論述,一起來學習。
  • 原來馬雲在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最近一個多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馬雲成為絕對的抗「疫」主角,他捐遍全球,即使對於和中國外交關係處於低谷的美國,馬雲也慷慨相助。馬云為什麼要這麼做,除了錢多,一見君發現,原來他在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之光照亮世界前行之路——寫在中國人民抗日...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是中國給出的響亮回答。這一順應歷史潮流的中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為各國人民攜手跨越阻礙、共同開創發展繁榮的新未來照亮了前路。2013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重要演講,呼籲國際社會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意識;2017年1月,在日內瓦萬國宮,習近平主席就這一理念作出進一步闡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 重溫《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音)
    人類命運共同體匯聚著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繁榮嚮往的最大公約數。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倡導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出主動積極、與時俱進的大國風範」。2017年2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隨後又陸續被寫入聯合國安理會、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通過的多份聯合國決議。在國家層面,中國正與越來越多的友好夥伴構建起雙邊命運共同體。
  • 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凝聚起戰勝疫情強大合力
    當前,國際社會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強大合力,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鬥爭。疫情面前,作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世界各國都應該迅速行動起來,凝聚起團結合作、共同應對的強大合力,守護好人類共同家園的健康和安寧。
  • 人類命運共同體:破解世界疫情難題的中國方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針對全球性危機和挑戰,發出了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早在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問俄羅斯時就指出:「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 思力網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
    本文轉自【求是網】;2020年9月18日,《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白皮書發布,以政府重要文件的形式向世界宣示: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 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尊敬的聯合國大會主席湯姆森先生,尊敬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先生,尊敬的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總幹事穆勒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很高興在新年伊始就來到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同大家一起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命題。我剛剛出席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
  • 順應時勢,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
    ——編 者12月1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闡釋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彰顯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胸懷和責任擔當。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大國領袖的深邃思考
    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中,首次提出了這一理念,他指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 團結抗疫,奏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交響
    如果說,疫情讓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從個別意願變成了現實迫切,中國則是在這場抗疫大戰中,用舉國之力推動了全球「戰車」的艱難啟動。「中國所採取的舉措,不僅是在保護中國人民,也是在保護世界人民。」譚德塞屢次稱讚中國。
  • 科學回答人類前途命運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中,首次提出了這一理念,他指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 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合唱
    通過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做得比中國更好。」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感慨,整個世界都感謝並讚賞中方應對疫情的努力與成效。疫情無國界。危機面前,人類更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 【縱論天下】中國抗疫白皮書生動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新華網北京6月10日電(李雪梅)6月7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正式發布。在全球疫情肆虐的當下,中國發布白皮書意義重大。為此,新華網專訪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和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趙磊。他們認為,白皮書是中國提供給世界的一本抗疫手冊,「共同體」是這本手冊裡的高頻詞。
  • 聯播+|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這些話意蘊深遠
    「中國始終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全球防控提供資金、經驗、信心,向有需要的國家伸出援助之手。」「疫情在全球蔓延再次表明,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各國必須團結合作、共同應對。」
  • 人民日報: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中方願同東協一道,在《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指導下,推進各領域合作,維護本地區繁榮發展良好勢頭,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11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全面回顧近年來中國同東協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高度評價中國—東協關係具有的典範意義,明確提出了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4點倡議。山水相連、血脈相親,中國和東協友好關係源遠流長,是互信、互諒、互利、互助的戰略夥伴。
  • 東方時評丨推動構建沒有貧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2月14日新華每日電訊)消除貧困是世界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權利。放眼全球,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包括極端貧困,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全球性挑戰,是人類社會的共同事業。一直以來,中國都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