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司令韓先楚,三日打跑薛嶽解放海南,臨終喃喃:臺灣,臺灣!

2021-01-09 心安歷史說

早在你們剛知道紅軍的時候,你們就把最後一碗米,最後一尺布,最小的兒子奉獻給了革命。你們有權利過上好日子!——韓先楚

圖|韓先楚

1986年,開國上將韓先楚病逝,臺灣並未解放,臨終前,他一直喊著"臺灣,臺灣"。

韓先楚一生戰績赫赫,手下敗將都對他敬佩不已。

杜聿明在東北黯然離職之時說過:"最難對付的就是韓先楚的旋風部隊。"

陳誠說:"韓先楚是很難對付的旋風司令,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他的部隊。"

被韓先楚活捉的廖耀湘心服口服道:"韓先生,我欽佩你的指揮。我來到東北之後,多次告誡我的部下,一定要小心你的旋風部隊,沒想到最後還是旋到了我的頭上!"

對這些赫赫威名,韓先楚只是淡淡一笑:"那都是你們吹出來的。"而他的夫人也說:"先夫是一名職業的軍人,只要到了戰場上,就會煥發出無窮的戰鬥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史研究界對韓先楚的評價是:"最好的前線指揮官。"

韓先楚,1913年2月出生在湖北黃安縣(今紅安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之中,小時候,他在地主家做短工。14歲,他投身黃麻起義,17歲,他就已經是紅軍遊擊隊的一員。

圖|毛主席和韓先楚

1931年,19歲的韓先楚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戰爭,那時候的韓先楚還是一名排長。一日,遊擊隊抓住了幾名打探紅軍消息的人,領導認為,這幾個人就是敵人派來的偵探,一定要將他們處決,韓先楚負責執行這個任務的。韓先楚猶豫片刻,對領導說:"這些人來打探紅軍消息是真,但不一定都是偵探。如果他們真的是紅軍的家屬,我們將他們處決是不是過於武斷?"韓先楚的求情並沒有挽回這些人的性命,還因此被說成"革命不堅決"、"手軟",被撤去了排長之職,被趕去做夥夫、抬擔架。在一場混戰之中,韓先楚一行人遇到了十幾名國民黨民兵團,韓先楚手上唯一的武器就是一隻扁擔,他就用這支扁擔繳了敵人的槍桿子,俘虜了敵軍一個班,又被重新提拔起來做了班長。

一將功成萬骨枯!本以為寬厚心慈之人難以在戰場之上形成大氣候,而韓先楚的一生,從鄉野篾匠將開國上將,造就了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旋風軍",也成了新中國最具傳奇色彩的將軍之一。

圖|影視劇中的韓先楚

韓先楚一生之中最為敬佩的導師是吳煥先,他也是韓先楚軍旅生涯之中的第一位導師。1935年,吳煥先在甘肅涇川四坡村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8歲。韓先楚一生之中念叨的最多的就是這位老軍長、老政委。

1936年,中央軍委決定紅l方面軍的紅1軍團和紅15軍團組成西方野戰軍,出師西徵。韓先楚率領的78師來到了定邊城下,師長韓先楚在勘測地形之後做出判斷,認為完全可以打下來,西方野戰軍司令兼政委彭德懷的電報到來:"襲擊定邊,恐難奏效。"

韓先楚堅持可以打,與政委商量之後召開會議商討,向上級請命攻打。軍團首長回電回絕了韓先楚的提議,要求他們繼續西進。韓先楚堅持違令用兵。特派員、政委多次勸說無果,韓先楚堅持:"一切有我,不用你管!"

當晚,定邊城被78師攻克。彭德懷發來賀電:"攻克定邊,慶祝勝利!"

圖|影視劇中的韓先楚

定邊一戰可謂是韓先楚的成名之戰,他有著"好戰分子""旋風司令"之稱,屢屢反抗"軍令",不僅僅是因為有勇氣,他確實有戰略眼光,敏銳的戰局判斷力是韓上將屢屢戰勝對手的利器。

韓先楚一生之中從無敗績,最讓後人津津樂道的,當屬海南一戰。

1950年1月10日,中央在訪問莫斯科之時就已經定下在春夏兩季打下海南的決心。但三野的登陸金門島和登步島兩次的失利,讓海南島戰役一再拖延,本來定於2、3月發起的戰役,一度推後到了6月份。

戰役推遲的命令下達給了15兵團,韓先楚的40軍和李軍長的43軍態度截然相反。43軍選擇遵從軍令,而韓先楚堅持違反規定,繼續執行2、3月攻打的戰略準備。

2月,15兵團下達指令,將原計劃定在6月份的戰役繼續推遲到年底,韓先楚依舊堅持,一意孤行,就是要打,而且越快越好!

金門失利的陰影籠罩在軍人的心中,韓先楚狠抓練兵,40軍一度反抗情緒強烈。在韓先楚的心中,打下海南,甚至攻下臺灣才是解放戰爭的收官之戰,而新中國已經成立,很多軍中的指導員厭戰情緒和求安情緒嚴重,大部分軍人不願意打,誰都想回家過好日子。韓先楚卻堅持將渡海大軍大舉跨海的時間提前,這需要承受多大的壓力,需要多麼強大的魄力!

圖|解放海南戰役

韓先楚要求將第一批和第二批登陸的人員名單報上來,然一看名單都是副職,政工幹部的名額竟然比指揮幹部還要多。韓先楚火冒三丈,當場宣布自己要和第一批先鋒部隊一同上島。其他指揮官羞愧不已,不敢臨陣退縮。

3月眼看著就要過去,韓先楚致電15兵團請求渡海作戰,未成功。4月,韓先楚繼續致電,要求儘快發動海南島戰役,面對一直不表態的43軍,韓先楚並不在意,表示願意立下軍令狀。為了提前開戰,他甚至和兵團司令鄧華拍桌子叫板,絕對不願傳達6月份登陸的決定。

圖|韓先楚的木船軍隊

韓先楚明白,一拖再拖,季風季節就要到來,登島就會成為天方夜譚。在韓先楚一而再再而三請戰之下,4月10日,強渡作戰命令下達。43軍還以為至少要等到6月份才可能登島,收到命令之時根本沒有準備好,而40軍已經整裝待發,就等韓先楚一聲令下。

4月16日,海面上一派風平浪靜,風向為東。17日大軍集結,突然電閃雷鳴,海面上掀起大風。韓先楚找到一名老漁民詢問,老漁民根據多年在海上打漁的經驗告訴韓先楚,等到天黑之後海面上一定會起東風。到了晚上六點,果然如那老漁民所說的,海上起了東風,於是現代版的"借東風"就此上演了。

圖|解放海南戰役

晚上7點半,韓先楚親自帶領著3萬兵士乘坐500多艘木帆船,載著土炮艇揚帆起航。沒有空軍的配合,沒有海軍的護航,不能換乘,沒有後援,就這樣強行渡海。

凌晨3點,韓先楚率領線頭部隊搶灘臨高角,後續部隊隨即登陸成功。登島的好消息很快傳到了北京總參作戰室,聶榮臻得到消息之後終於鬆了一口氣,道:"韓先楚登上了海南島,這就意味著勝利!"

國軍守島的將領薛嶽一直以為我軍還在小規模偷渡,沒有想到韓先楚早就已經登島並且迅速展開進攻。43軍在登島之後被敵軍5個師包圍,韓先楚將計就計,帶領40軍迅速從外線包圍,不過48小時就將敵人打得連連潰散。

23日凌晨薛嶽下令撤軍逃離,自己則立刻逃往臺灣。30日,40軍將紅旗插上了天涯海角。國軍所謂的海陸空立體防禦系統,竟然在韓先楚的木帆船軍隊的圍攻之下潰不成軍。

解放海南戰役

薛嶽,這位曾經被日軍封為"長沙之虎"大將,被韓先楚逐出海南。在眾將士歡呼雀躍之時,他卻一個人對著茫茫的大海坐了一整夜。對別人來說,新中國成立就等於"革命完成",而薛嶽看到的,是新中國依舊沒有強大海軍和空軍,只能以子弟兵的血肉之軀,以木帆船拼出一場勝利。面對逃竄的薛嶽,韓先楚依舊無力切斷他們海上逃生的道路。

當韓先楚提出趕緊攻打海南之時,受到了重重的反對,從3月份拖到6月。而當時沒有人會想到,6月份會突然爆發韓戰。如果不是韓先楚以一紙軍令狀強制渡海,那麼韓戰爆發之後,收復海南可能再無可能。

海南戰役是解放戰爭的收官之戰,也是解放軍的第一次海戰,僅僅靠陸軍打破海陸空防線,這不僅僅是在解放軍的戰爭史之上,就算是在世界的戰爭史之上都絕無僅有。

圖|海南登陸戰役

很多人認為,如果沒有韓先楚,就不會有海南戰役,而海南就會成為第二個臺灣,瓊州海峽恐怕就是今天的臺海海峽了。韓先楚當時面對的困難是無法想像的,中央在猶豫,鄧華在猶豫,甚至他手下的軍參謀長為了避戰自傷……韓先楚並不是意外地改變了今日中國之戰略格局,他不是文官出身,一個放牛娃,從戰火硝煙之中成長起來,用兵以奇見長、不拘一格,不是奇蹟,而是不易。

韓先楚是美國戰史情報檔案最多的解放軍將領,他一生戰績赫赫,但終其一生沒有看到臺灣回歸,成為他最大的遺憾。 1955 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他一生身經百戰、幾無敗績,臺灣是他最後的夢,韓先楚從1957年正式受命,到1973年12月調離,在臺灣海峽鬥爭的前線坐鎮整整16年。在韓先楚一生之中,這個崗位是他任職最長的崗位。收復臺灣,也是他晚年最為心心念念之事。

圖|解放海南島

1980年,韓先楚從蘭州軍區領導的崗位上退了下來。從此以後,東釣魚臺220號韓家的住所,來來往往都是車輛。

韓先楚不適合做京官,他一輩子都在打實仗,幹實事兒,升任軍委常委不久,他被來來往往的客人弄得不勝其煩。韓先楚在院子裡開了一塊地,每顆蔬菜都像是他曾經練過的新兵一樣,橫就是橫的,豎就是豎的。一代名將,回歸到田園,最高興的就是蔬菜收穫的時候,將這些蔬菜送人,還樂呵呵說道:"吃吧吃吧,沒有化肥,沒有農藥。"這就像許世友一樣,在南京住著孫科當年住過的房子,住了一陣子之後覺得不舒坦,乾脆把花園的花花草草都挖了,全部種菜。因為窮苦農民出身,因為一生相信自己要歸於平凡,他們註定還是會。

圖|解放海南島首長合影

從長白山打到天涯海角,韓先楚"一意孤行"、"違抗軍令"是出了名的。作為一名軍人,他非常清楚"服從軍令"就是他們的天職,但從東北嶄露頭角開始,除了林彪,無論是直接領導還是間接領導,都不能"管住"他。韓先楚不是一名聽話的軍人,但是最會打仗的人,也是最能讓上級放心的人。

他是好戰分子沒錯,但和平年年,從來就不少安分守己的人,少的只有韓先楚。他清楚自己的人生軌跡,認定自己要死也要死在戰場。他覺得自己在哪裡,哪裡就應該是指揮所,哪裡就是前線。當安逸的養老生活突然降臨,不會被因為戰況突然驚醒,也不會在無數風雨交加的夜晚勘察地形,堅守陣線,他卻安心不了。

圖|韓先楚與夫人

自從1965年,韓先楚住在這裡,每一年的秋天,他都會將自己的上將將軍禮服取出來,在室內晾曬一番,對著那三顆金星默默出神。韓先楚曾經說過,去世之後要葬回父母身邊。而他心中明白,他已經不僅僅屬於那對淳樸憨厚的父母,而是屬於千千萬萬的中國黎民。

1985年春,韓先楚原來的秘書楊旭華來看望舊領導,在釣魚臺220號,韓先楚正在菜地裡忙活。韓先楚打量了楊旭華的85式制服,趕緊把手洗了洗,摸了摸質地,說:"好精神!有軍銜就更好了"

楊旭華道:"團以上的幹部都是毛料。"

韓先楚笑道:"我是沒毛了。如果我能授銜,現在該是什麼了?"

圖|韓先楚晚年歸鄉

韓先楚的心,從來沒有離開過戰場,他童年因為壓迫加入紅軍,一次次衝上前線,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軍人是他的唯一的歸宿和使命。所以當旁人求得一隅安穩,他卻偏要打!如此,便可明白他臨終的那句"臺灣,臺灣",便如趙雲的"北伐,北伐",宗澤的"過河,過河"!戰神心中,都有著自己的地圖。

相關焦點

  • 「旋風司令」韓先楚
    原標題:「旋風司令」韓先楚   在新中國1955年授予的55位上將中,韓先楚因在戰爭年代作戰迅猛、出奇制勝而為人稱道、享譽全軍,被稱為「旋風司令」。無論是東北大地,還是瓊州海峽,或是朝鮮半島,由他領軍迎戰之處皆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無堅不摧,為奪取革命勝利、建立新中國、捍衛正義和平立下了不朽功勳。
  • 「旋風司令」韓先楚立三大奇功,僅一項偉人特批:韓有功,中晉上
    在1955年的授銜時,我軍給那些對革命有著功勞的將領做出了相應的授銜,其中有著「旋風司令」之稱的韓先楚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其實,韓先楚本來是應該授予中將軍銜的,但由於他一生立下三大奇功,僅此一項就讓偉人特批:韓有功,中晉上。而這樣的授銜結果,也讓人們不得不信服。
  • 韓先楚獻計解放海南島,卻無奈放跑了薛嶽,粟裕攻臺因此再改戰術
    而在另一方面,蔣介石尚未從將一個偌大的大陸幾乎丟失殆盡的教訓中清醒過來,他甚至也制定了一個「偉大」的構想,讓30萬部隊分駐海南、臺灣、舟山三大島,以島嶼對抗大陸,三點成一線,海南遏制兩廣,臺灣俯視福廈,舟山封鎖滬浙,退則互為掎角鼎足依託,進則可奇兵反攻或全線展開。
  • 1950年,海南島戰役,韓先楚用木帆船撕破了薛嶽的「伯陵防線」
    戰役:解放海南島攻方:第四野戰軍之第15兵團、瓊崖縱隊守方:駐紮在海南島的蔣軍,共有19個師,總兵力約10萬人解放軍指揮員:鄧 華,第15兵團司令員賴傳珠,第15兵團政委韓先楚,第12兵團第二副司令兼40軍軍長解 方,第12兵團參謀長洪學智,第15兵團第一副司令蔣軍指揮員
  • 旋風司令韓先楚,解放海南唯一衝上去的軍長,抗美援朝坐鎮38軍
    在解放軍眾多開國將領中,有一位幾乎從未打過敗仗的將領,他就是韓先楚。1955年的開國將領授勳中,以韓先楚的資歷,本應該被授予中將軍銜,但是由於他履歷戰功,軍事才能十分出眾,最後被授予上將軍銜。韓先楚是一位非常自信的將領,他有一句口頭禪:「對手永遠都不知道我的厲害。」
  • 國民黨眼中的「旋風部隊」:東北戰場屢建奇功,14天解放海南島!
    「旋風部隊」的稱謂始於1946年的東北戰場,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集團軍的前身——東北野戰軍(此前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 最早的說法出自國民黨軍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杜聿明「調離」東北,離職時說過一句話:「在這裡,最難對付的是韓先楚的『旋風部隊』。」
  • 海南島戰役結束後,薛嶽逃到臺灣,他手下的5個軍長結局怎麼樣?
    1950年3月,人民解放軍利用56天時間解放了海南島,這一戰也被稱為海南島戰役。海南島戰役中,國民黨方面負責守衛海南的司令長官為薛嶽,薛嶽此人曾在長沙會戰中立下赫赫戰功,不過他在解放戰爭中卻鮮有建樹。
  • 韓先楚一生立下三大奇功,僅此一項就讓偉人特批:韓有功,中晉上
    1955年我軍授銜時,有著旋風司令之稱的韓先楚本應授予中將軍銜,但在偉人的特別批示下,晉升成了上將,對於他的晉升,所有人都表示信服。生於湖北黃安的韓先楚,先後經歷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從戰士一步步成長為一代戰將,身經百戰、戰功赫赫。在解放戰爭時期,為了東北的順利解放,國軍調集全副美式裝備的25師直逼我軍指揮部。韓先楚率領所在的4縱一面阻擊敵人,一面掩護軍區機關轉移。
  • 旋風司令韓先楚建國後成就如何,進入中央軍委,官至副國級
    在57位開國上將中,韓先楚綽號「旋風司令」。為什麼呢?因為他快如閃電,動如捷豹。韓先楚真正地從白山黑水打到了海南島。海南島就是他率兵解放的。
  • 旋風司令韓先楚為什麼在抗日戰爭默默無聞
    韓先楚是聞名天下的旋風司令,解放戰爭時期從東北一路戰無不勝的打到海南島的百勝戰將。為何抗日戰爭時期的韓先楚顯得有點默默無聞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抗日戰爭時期的韓先楚。1937年11月,當時的韓先楚是副團長,344旅組建689團,韓先楚被升任團長。1938年,韓先楚率領689團配合129師和日軍在馬莊血戰17個小時,共殲滅日軍兩千多人,給日軍以沉重打擊。戰後,劉伯承師長、朱老總都給韓先楚的689很高的嘉獎和評價,革命鐵軍,英勇無畏,敢打敢拼。 韓先楚能打仗會打仗能打硬仗,升職也很快。
  • 海南島戰役,韓先楚上將冒著生命危險登島,才有了今天的南海局勢
    海南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處在我國的能源運輸通道上,海南島的存在,對於保衛和拱衛中國南疆,維護我國海洋權益佔有重要地位。但是在1950年,海南島解放的歷程也是十分艱難。1949年渡江戰役之後,解放軍各大野戰軍席捲南方各省,國民黨軍部隊紛紛向南潰敗,蔣介石也越發認識到了海南島的重要性。
  • 韓先楚從放牛娃到常勝將軍,他講了秘密:「對手不知道我的厲害」
    這位猛張飛也有欽佩的人,他最佩服韓先楚。問他為什麼,回答:有勇有謀。在1000多名開國將領中,韓先楚的作戰效能最為突出。  「旋風將軍」韓先楚曾經一抗彭德懷將令;二抗指揮官將令;第三次更是與兵團司令、軍區司令、林帥、毛主席的意見相左一意孤行。
  • 28軍9000將士血戰金門,韓先楚「犯上直諫」,40軍強奪海南島
    1949年12月11日,解放軍把一面鮮豔的紅旗插上友誼關城樓,廣西全境解放。隨後四野12兵團40軍和15兵團43軍進駐廣東,準備解放海南島。當時大陸大部分省份已經解放,蔣介石退守臺灣,海南島與臺灣島互為犄角,都是懸於海外,是蔣介石最為看重反攻大陸的基地之一。
  • 「旋風上將」韓先楚:許世友最服他,杜聿明最怕他
    戰功累累的韓先楚因此升任12兵團副司令員,兼任40軍軍長,他的部隊從長江打到湘贛、衡寶、廣西……1950年,韓先楚指揮40軍協同43軍解放了海南島。隨後,韓先楚率部入朝作戰,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兼19兵團司令員。
  • 韓先楚:唯一沒打過敗仗的開國上將,本應授中將,毛主席破格提升
    引言1955年,在授銜的所有高級將領中,有一位將軍由於職務以及戰功,應該只能授予中將軍銜,最後卻在毛主席專門的批示破格晉升為了上將,而這位上將就是有著旋風司令之稱的韓先楚,他的晉升所有人都為之信服,沒有人對此提出疑惑。畢竟韓先楚上將是這一次授銜所有的將軍中唯一一個從未打過敗仗的將軍。
  • 解放戰爭中,讓國軍最棘手的旋風部隊是哪支縱隊,司令員又是誰?
    不過第三縱隊對於該先打哪裡一直無法形成統一意見,韓先楚和政委的意見出現了分歧,最後上級一錘定音,採用了韓先楚提出的戰法,先打敵人師部所在地威遠堡。 當韓先楚帶領指揮部逼近威遠堡的時候,敵人毫無察覺,一直到三縱發動攻擊,敵116師的師長劉潤川才反應過來。因為事先根本沒有發現三縱的動靜。
  • 解放軍五十八天解放有立體防禦的海南島
    1949年12月,復出的國民黨名將薛嶽到任「海南防衛總司令」時,海南島上陸海空三軍種類齊全 ,擁有地面部隊五個軍18個師11萬餘人,海軍第三艦隊的軍艦50餘艘,空軍四個大隊各類戰機45架,甚至還包括部分裝甲兵和海軍陸戰旅的第四團,兩者均是反登陸作戰的有力部隊,總體而言,海南島守敵在那個年代確實可以稱為「立體防禦」。
  • 利用最後三天打下海南,守住中國南大門!一代名將是這樣煉成的!
    但海南島差一點就成為第二個臺灣!這一切都不得不感謝一代名將韓先楚!海南到底打不打?韓先楚:愛拼才會贏!1949年10月24日晚,三野第十兵團發起金門戰役;卻因為缺乏船隻,後續部隊跟不上來,登島部隊激戰三晝夜後大部壯烈犧牲,餘部被俘。
  • 兩大海島之中,為何國民黨軍能拼命守住臺灣,卻根本守不住海南?
    中國有兩大面積超過3萬平方公裡的海島,一座是臺灣島,另一座就是海南島。49年國民黨軍從大陸全面敗退,剩餘的60多萬部隊企圖據守這兩座島嶼,作為日後的「反攻」基地。然而最終國軍只在臺灣島實現長期死守,海南島卻在1950年5月便被我軍解放。為什麼都是重要的島嶼,國軍能守住臺灣,卻保不住海南呢?下面我們來解析一下。首先是防衛力量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