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馬河景觀 本報通訊員 張正曄 攝
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夜景 本報通訊員 張正曄 攝
□本報通訊員 李佳萱
總面積80萬平方米的景觀廊道——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8月亮相北京市朝陽區。風情水岸承載文化、娛樂、生態等多種功能,為沿線居民和企業帶來水綠相融美景的同時,也增添了商圈的人氣和活力。
據悉,這是北京市首次試點以「政企共建」的方式開展河道治理,沿岸22家大企業全部參與其中。
「我們在建設之初便認識到,河道環境與沿線社會單位密切相關,因此在這次景觀再造和提升中,嘗試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朝陽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針對亮馬河特殊的區位特點和沿線業態分布,朝陽區政府、區水務局,積極調動河道周邊企業、居民等社會力量,形成多方參與機制,將以往「政府一家治河,單打獨鬥」的局面轉變為「政府主導,社會共建」的新模式。「共商、共治、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的六共模式,得到了沿線企業、居民的認可。各方積極配合實施沿線空間騰退,將企業面向亮馬河一側的空間視線打開,商業環境與生態環境融為一體。
「自然曲折的河岸設計能夠提高水中含氧量,也有利於改善生物的生存環境。」朝陽區水務局工作人員介紹,河灣、凹岸處可以提供生物繁殖的場所,河流形態的多樣性有助於改善生物群落的多樣性。
據悉,在此次河道治理中,朝陽區水務局主要實施了水利水生態、景觀綠化和夜景照明建設等多項工程,使河流兩岸形成「建築—綠地—水」的無縫銜接,創新拓展河道空間複合功能,提高群眾多方位體驗。同時,融入科技智慧元素,打造現代化河道體系和智慧感知系統,充分展現河道治理新面貌。
如今,水岸已成了「網紅」打卡點。岸上的互動噴泉、微型兒童樂園、景觀水簾等,都引得人們駐足拍照。區域經濟活力增強,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沿線企業也從中獲益。
據介紹,亮馬河管理將堅持精細化、專業化理念,發揮河長製作用,動員沿線企業和群眾共治共管。旅遊性通航也已提上了亮馬河治理的日程。目前,朝陽區政府正加快河上橋梁的改建。不久的將來,亮馬河三環至四環河段可通行遊船,市民能夠輕舟夜賞亮馬河,體味歷史文化和時尚都市交融的水景。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20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