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芳
海上絲綢之路風情藝術繪本(第一輯)分別由義大利、阿根廷、菲律賓、印度等國的6位插畫師創作。插畫師們接到故事文本後,對故事發生地的文化、風俗進行了研究,用傳統手繪、數碼繪畫、拼貼等多種方式來表現他們心中的這些故事,確保能準確呈現出各個國家獨有的民族文化和特色。
在繪本《烏鴉與麻雀》中,阿根廷插畫師帕奧拉·德·高迪高為烏鴉和麻雀這兩位主人公設計了帶有孟加拉國民間特色的服飾:烏鴉身上穿著棉麻質地的條紋背心,麻雀身上穿著傳統樣式的纏腰布。其他人物,如故事中的女孩則穿著不同顏色和樣式的孟加拉國傳統服裝「紗麗」。不僅是服裝,畫中的房屋均參考了孟加拉國傳統的房屋樣式。插畫師選擇彩鉛手繪的形式,更加細緻地表現出這些服飾的布料質感以及房屋所使用的材質,增加了畫面的細膩和真實感。
義大利插畫師薩拉·烏戈洛蒂所繪製的《舀幹大海》中,人物的服飾參考了柬埔寨的傳統服飾「紗籠」和「山樸」,房屋造型則是柬埔寨傳統的竹木結構高腳房屋。
印度插畫師伊尚·特裡維迪所創作《國王的鞋子》的插圖中,人物服飾、建築造型等富有巴基斯坦當地特色的細節,也同樣被插畫師以鮮明而豐富的色彩完美地呈現出來。
有時候,插畫師會根據自己對故事的理解來設定人物以及情節,會用一些小點子來增加整個故事的趣味性。菲律賓插畫師佩吉·阿庫納繪製的《鱷魚的牙齒》,採用剪紙拼貼的方式來表現。故事講述了一位馬達加斯加母親希望能用鱷魚的牙齒來發財,在與鱷魚一番搏鬥之後,最終成為鱷魚的食物,只留下兒子獨自在河邊哭泣。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為了稍微弱化故事的悲劇色彩,插畫師一開始希望用兩隻擬人的小鳥母子作為主角來講述整個故事。經過與作者、編輯溝通,最後他將主人公設定為相依為命的母子,並適當改變了故事結局,母親最終被安全救回。創作之初,插畫師用鉛筆繪製了整個繪本的故事版構圖,構圖最終確定之後,在正式開始拼貼的過程中,插畫師為小男孩增加了一位小夥伴:一隻灰色的馬達加斯加環尾狐猴。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這隻環尾狐猴陪伴著小男孩一起高興、一起害怕、一起擔心、一起悲傷。插畫師以另一種方式,通過增加小配角來弱化故事的悲傷色彩和緊張氣氛,使畫面更加生動有趣,也能使有寵物陪伴的家庭產生共鳴。
義大利插畫師克裡斯蒂安娜·切洛蒂創作的泰國故事《想當太陽的小狗》,採用丙烯、彩鉛等材料繪製,用柔和的色彩、充滿意境和藝術感的表達方式,描繪出具有深意的畫面。菲律賓插畫師阿爾迪·阿吉雷採用手繪水彩的方式,在本國民間故事《巨人的火》裡重新定義了他心中的巨人形象。淡雅的背景與色彩豐富的人物形象,使每幅圖都變得充滿童趣與活力。最後一幅圖中,大家都圍著暖暖的火光跳舞的場景,讓人體會到「團結一心,堅持不懈,最終肯定能取得成功」的完滿。
這些插畫師在創作的時候,都懷著期待的心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被大家認可、喜愛,並希望通過自己創作的圖畫,向孩子們介紹各個國家的文化,傳遞愛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