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學生 用人腦意念 控制活體蟑螂[圖]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上海交大學生 用人腦意念 控制活體蟑螂[圖]

  科幻電影《阿凡達》虛構了利用「腦—腦接口」技術實現異體生物控制的科學夢想,日前,這一想法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機器人研究所生機電及生物機器人實驗室得以實現。

  據報導,該研究建立起了人腦與蟑螂大腦的功能性「腦—腦接口」,把人腦信號發送到了蟑螂大腦,實現了人腦對蟑螂運動的遠程無線控制。

  控制者頭部佩戴可攜式無線腦電採集設備,控制者根據視覺反饋和視覺刺激,腦部產生方向控制意圖;電腦程式解碼腦電信號,識別控制者的控制意圖,控制意圖轉換為控制指令後無線發送到蟑螂的電子背包接收器;蟑螂腦部的觸角神經被植入了電刺激的微電極,這樣就製作出了一個可控的活體「機器動物」。利用藍牙通信技術,建立計算機同電子背包的無線通訊,電子背包可接收來自控制者大腦的指令,通過侵入式神經電刺激技術向蟑螂的觸覺神經發送特定模式的電脈衝,進而實現人腦對蟑螂運動的控制。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人類用意念能夠遙控動物嗎?
    用意念控制動物,也有人稱之為「意念移物」。所謂「意念移物」,是指人類通過自己的意識,在不接觸任何外物的情況下,讓物體按照控制者的思想移動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實際上,用意念控制動物或者物體,在我們國家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而且技術水平處於領先地位。
  • 人類用意念能夠遙控動物嗎?|安德烈亞·斯託科|大腦|腦電波|遙控器...
    神奇的是,這隻機器狗的所有動作竟然是由兩名學生通過自己的腦電波來遙控的。具體說來,學生們通過「腦-機接口」系統實現用思維控制機器狗踢足球。所謂「腦-機接口」系統,它是由貌似泳帽的電極帽、一個腦電波放大器和一臺計算機信息處理器三部分組成。「腦-機接口」神奇的地方,就在於能夠在大腦和外界設備間建立起直接溝通的渠道,不需要通過外周的神經肌肉去完成,從大腦獲取命令,直接控制設備。
  • 日本科學家控制蟑螂,將其改造成「家政小能手」
    日本科學家控制蟑螂,將其改造成「家政小能手」 2020-11-20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上海交大與日本大阪大學聯合舉辦首屆學生論壇
    28日,上海交通大學聯合日本大阪大學舉辦了首場學生論壇。論壇在上海交大和大阪大學分別設有分會場,學生代表們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圍繞「科學防疫、大學生活、志願者活動、國際交流」四個主題進行主旨發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周佳表示,在上海交大學習和生活感覺十分放心,學校採取多項舉措做好疫情防控,嚴格控制進出校人群,對高風險地區返校學生進行隔離觀察;校內定期清潔殺菌,提供手消毒設施;進行新冠防護相關的健康傳播,普及防疫知識等。首屆上海交通大學-大阪大學學生論壇現場。
  • 假如你身邊的老人都在用意念控制術……
    電影中所展現的利用意念操控阿凡達,實際上就是運用了腦機接口技術,在人腦與計算機等外部設備之間建立直接的連接通路。在央視《加油!向未來》節目中,失去右手的女孩林安露經過長達半年艱苦的訓練後,終於能夠藉助智能義肢與郎朗一起演奏鋼琴曲。林安露就是藉助於腦機接口技術,從而實現對於義肢的控制。
  • 意念控制的尖端:BBI實現人-鼠控制
    但哈佛一個團隊的最新研究突破成功實現了BBI(腦-腦接口)的思路,能讓人控制...老鼠的動作。BBI對意念傳遞(也就是人對老鼠動作的控制)實現是通過一個BCI(brain-computer interface)和CBI(computer-brain interface)完成的。
  • 日本科學家將蟑螂改造成「家政小能手」:通過刺激神經控制身體
    遇見蟑螂你會怎麼辦?踩死還是趕走?作為「宇宙最強」物種之一的蟑螂來說,你又了解多少?據了解,蟑螂是世界上最古老、繁衍最成功的昆蟲類群之一,目前蟑螂大約有6000種左右,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由於蟑螂生命力頑強,也就得到了「打不死的小強」稱號。
  • 腦控意念的機器人
    幻方科技著力研發的腦控意念機器人,就是這樣的幸福之光。腦控意念機器人的使用需要一個頭戴設備接觸當事人的前額,以便測量大腦的活動情況,實現不藉助任何外力,僅憑「意念」操作機械設備,擁有「人腦直接控制外部世界」的「超能力」。
  • 意念控制頭環:用腦電波來操控智能家居
    但從古至今,人類都有著意念控制的夢想,期望腦子一想就可以控制身邊的物體和場景。通俗地說,腦電波(EEG)控制研究就是為了實現「意念控制」。腦電波是大腦在思維活動時,大量神經元同步發生的突觸後電位經總和形成的生物電。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
  • 川大學生創業團隊驚豔美國西雅圖 通過「意念」控制「玩具」 治療...
    日前,四川大學軟體學院大三學生劉博,宋羽珩和胡紫萍代表中國隊參加了「創新杯」全球總決賽,從33個國家和地區的49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了全球前15強的優異成績,這也是中國區的最好成績。川大學生的參賽隊名叫「小豬佩奇」,作品名叫「基於腦機接口的智能小車」,俗稱「小車佩奇」,此次在西雅圖受到參賽選手的追捧,小車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小車佩奇。
  • 你願意用嗎?日本科學家研發「機器蟑螂」,可能在家庭中應用
    但如果為你做家務的是一群機器「小強」,你會願意用嗎? 日本研究人員設想,在未來,成群的機器人蟑螂會在屋內自由走動,執行各種各樣的小任務。 筑波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用可控制的植入物對馬達加斯加蟑螂進行了改造,這種植入物可以引導蟑螂爬上牆壁或穿過其他機器人難以到達的樓層。
  • 「AI 」人腦 挑戰更多「不可能」
    實驗人員正在用「意念」控制無人機編隊飛行。腦機接口設備越來越便捷,有利於腦控技術快速走向應用。實驗人員只需要戴上腦電帽就可以實現大腦信息的準確提取、指令的精確發出。試想一下:你只需動動念頭,機械設備就會按照你的想法運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僅僅通過語音或文字,還可以通過心靈……當AI與人腦聯合,更多「不可能」會走向我們身邊。多年來,西北工業大學謝松雲教授團隊致力於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交叉研究,「腦機協同」技術取得重要進展,率先實現了意念與AI相結合的「雙智能」控制。
  • 國內首例,高位截癱患者用意念喝上可樂,網友:科技改變生活
    浙大研究團隊在國內率先實現了腦機接口技術在動物模型上的應用,包括猴子皮層腦電腦機接口控制外部機械手完成「勾、抓、捏、握」等不同手勢,以及人腦意念操控大白鼠走迷宮等。2014年,浙大研究者在國內首次實現人腦意念控制機械手完成「剪刀—石頭—布」等較複雜手部動作。2016年,浙大腦機接口團隊獲得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創新獎一等獎」。
  • 意念控制機器實現「一心兩用」,腦控比Facebook入局早的布潤科技...
    用意念去控制機器或者機器能夠讀懂人腦想法這樣的」黑科技」往往出現在以科幻為主題的小說、動漫和電影裡。2018年7月8日在深圳價值工廠舉辦的零一科技節上,布潤科技研發的腦機接口(BCI)"腦控"機器人與一位現場觀眾比賽打籃球的同時控制小賽車穿越障礙,最終"腦控"機器人憑藉零誤差將人的想法轉換成機器控制指令最終勝出。
  • 用意念控制「新手」!20位殘疾青少年將變身「鋼鐵俠」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實習生 楊楚瀅 通訊員 郝黎 張藍溪 靳婷 無需再次手術,僅用意念就能控制智能仿生手,能吃飯、寫字、彈鋼琴,穿戴過程在兩分鐘內完成,「感覺就跟穿鞋子一樣方便!」
  • 「超能力」大叔用意念去控制無人機,真正的用途竟然是……
    在上周的《創贏未來》第四季節目中,「穿山甲」機器人和視覺控制的相繼登場,引發全場歡呼,獨角獸捕手朱嘯虎再獻大手筆,將「無人餐廳」攬入懷中。而人們在欣賞先進技術的同時,也不得不感嘆如今人工智慧的強大。
  • 除了讀懂你的想法,黑科技還能讓意念做什麼?
    (電影超能陸戰隊中出現了意念控制的微型機器人)「意念控制」與腦電波大腦通過傳導神經信號控制著人體,神經信號本質上就是一系列的電信號。在國內外研究腦電的實驗室中,我們看到了各種新奇的腦電設備應用,比如浙江大學的腦控猴子、上海交通大學的腦控蟑螂、國防科大的腦控輪椅等等。在實驗室中,這些多電極的設備都可以做到很高的辨識精度。然而,想要做出一款能被大多數消費者接受的產品,腦控蟑螂這樣的技術,顯然並不合適。早幾年前,市場上曾經出現過一些腦控玩具,根據分析人們的腦波來控制一些小玩具。
  • 成都查獲巨型蟑螂 盤點人類捕獲的龐然巨獸(圖)
    成都查獲巨型蟑螂 盤點人類捕獲的龐然巨獸  5月16日上午,當成都海關駐郵局辦事處郵檢現場對當日的國際郵件進行常規機查驗時,發現一個包裹的機檢圖像異常據海關檢察人員講,經過仔細檢查後發現包裹內為—批不明黑色、褐色活體昆蟲,並且被分裝在四個仿生態塑料容器中。
  • 72歲高位截癱者用「意念」喝可樂
    日前,高位截癱患者張先生藉助「意念」用「一隻手」拿起可樂,並成功喝進嘴裡,一舉登上熱搜。以上成果由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腦機接口」團隊近日公布,也是中國首例植入式腦機接口臨床轉化研究。經歷4個月循序漸進的訓練,張先生已經能夠通過「意念」操控機械臂,完成握手、喝水、進食等動作。得益於研究的成功,張先生也成為目前全球範圍內,成功利用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實現肢體動作功能重建的最高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