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初三高三正式開學,畢業生們進入到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日前,小耳走進安順市第二高級中學了解到,該校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組成了一個「特殊」的班級。跟著小耳的鏡頭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特殊」班級和它的「臨時」班主任吧!
疫情期間,按照相關要求,高三班級每班學生不得多於56人。學校將原本高三年級的21個班,重新劃分。
高三(22)班就是從原來的21個班級裡抽出來學生,重新組合而成的「特殊」班級。
這樣一個「特殊」的班級,又在這麼關鍵的時期,班主任承擔的責任是非常重的,因為班主任是溝通師生、學校、家長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如何選擇一個適合的人擔任這個班的班主任,誰又會願意承擔這樣的重任呢?
就在學校正為此事焦灼時,一位老師主動請纓,並得到了校領導們的一致認可。她叫周文翠,是安順市第二高級中學教務科副科長。
對此,周文翠自豪的說:「我參加工作到現在14年,有一定的教學經驗,這個特殊的時候,我必須站出來,與學校共渡難關。教書育人,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作為老師應該承擔的義務」。
高三(22)班
據老師們介紹,疫情發生以後,周老師和行政部門的同事們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同時,她還承擔了線上教學的工作。
(周老師在家裡做線上教學工作)
現在新學期開始,周老師既要上行政班,又當起了「臨時」班主任,還要承擔每周18節語文課教學工作,她從2月14日開始上班到現在沒有休息過一天。
(周老師與同事)
下面這些是同學們對周老師的評價喲!
「周老師非常的溫柔,對我們就像對她自己的孩子一樣。」
「雖然周老師當我們的班主任時間不長,但是我們就像朋友一樣,無話不談。」
「剛來這個班時,很多同學彼此都不熟悉,會有一些學習上、心理上的不適應,但是周老師很細心,會及時的開導我們,讓我們很快適應新學期、新環境。」
在這個「特殊」的班級,周文翠對每個學生都照顧得無微不至,她會因為一節課下來,發現有同學眯著眼睛看黑板,及時給他作座位調整。她會洞察同學一個小小的動作,了解這位同學的心理活動,及時進行疏導.......
周文翠:「我的責任很重,因為這個班級是疫情期間臨時組成的,疫情結束後,他們又要回到自己原來的班級,不能因為這段特殊時期,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我希望能通過我的努力,帶他們一起衝刺這最後幾十天,讓他們的人生不留遺憾,我做多少工作都值得。」
(周文翠的獲獎證書)
周老師每天早上7點到學校,晚上還要上晚自習,還需要不時對個別學生做培優輔導等工作,每天回到家都已夜深,家裡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只能由丈夫負責照看。但是她從不喊苦,從不說累,面對學生每天都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周文翠說:「其實像我這樣的教育一線工作者,還有很多,我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很平凡的一個。」
在防疫抗疫的非常時期,她用樸實的語言、踏實的行動,詮釋了一個教育工作者崇高的情懷。
在這場特殊的教學活動中,像周文翠這樣的老師還有很多,面對疫情,他們是科學理性的防護者;面對學生,他們是初心使命的堅守者;面對情緒,他們是耐心疏導的情感師。他們和學生一起感受著高考的壓力,承受著高考時間日漸逼近的焦慮,危難時刻顯本色,疫情面前展身手。
---end---
來源@安順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