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料應用的常見分類之中,以香氣呈現的方式區分,將常用香料分為芳香類和苦香類二者,這樣的分類方式,雖然說會忽略不少香料的特性,但是它對於剛接觸香料的朋友而言,確實可以讓他們有一個廣義的概念,從而指導香料的一些使用,而這種指導意義在滷水香料使用上,也可以得到體現。
總體而言,芳香類香料常見的有桂皮、八角、小茴香、丁香、孜然、紫蘇、蒔蘿籽、香葉、香茅草、肉桂、香菜籽、百裡香、千裡香、桂丁、迷迭香、乾薑等,而苦香類香料則包括了常用的草果、草蔻、肉蔻、紅蔻、木香、香砂、砂仁、蓽菝、白芷、胡椒、花椒、陳皮等。在滷水應用之中,一般常見將芳香類類香料用溫水浸泡做預處理,而苦香類則多用酒來浸泡,起到更好的去異味,助出香的效果。
除了香料的預製,從一組滷水香料配方之中,芳香類香料和苦香類香料的佔比不同,還可以引申出不同的油脂用量,若是芳香類香料佔比較重,那麼油脂用量則應該相對少些,而若是苦香類香料佔比多些,那麼則油脂用量要相對少些,這樣可以有助於更好的出香,同時起到一種平衡的效果。
在滷水香料配置的時候,芳香類和苦香類的區別,對於剛接觸的朋友來說,也有不小的指引意義,總體而言,芳香類的香料種類可以使用多些,而苦香類香料種類則需要使用少些,若是苦香類香種類使用較多,那麼則可以提高芳香類香料的用量,以此來制衡,從而達到長短互補的效果。
香料芳香類和苦香類區分,在不少對香料已經有所了解的朋友看來,可能覺得傻乎乎的,但是對於剛接觸的朋友而言,卻有可以給與總體印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