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開學季看過這部短篇動畫,時隔四年再來重新溫故一遍,每次都有新發現。
《鷸》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於2016年出品的動畫短片,由艾倫·巴利拉羅執導。該作品曾獲得過第44屆安妮獎最佳動畫短片獎和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有著皮克斯頭銜的動畫能差到哪裡去?

耗時三年才誕生的短片《鷸》主要講述的是小海鳥從恐水到學會利用水來尋找食物的過程。這部短片儘管只有6分多鐘的時長,但其中蘊藏著許多讓人進一步思索回味的道理。
01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片中的海鳥媽媽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她想讓小海鳥獨立起來,誘使它到海邊自己吃食,但顯然小海鳥並不想那樣,它還是一如往常的張著嘴等待著母親的投喂,直到它感覺到母親這把是鐵了心讓它走出生活圈的時候,它才跌跌撞撞地跑出來。投影到現實,我們都知道父母能幫我們一時,但不能幫我們一世,成長的大部分路程還得靠自己去摸索過、經歷過、希望過、失望過…才會真正的有所明白。

02逃避永遠解決不了困難
小海鳥因為不慎被海水從頭灌下後,對海水開始產生牴觸心理,直到在小寄居蟹的幫助下,讓它在海水中清楚地看見各個貝殼(食物)的位置後,它不但不再害怕海水,還學會利用它捕捉更多的食物。所以,一味地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有直面困難,才會有更多的機會去解決它,甚至還會出現新的轉機,化困難為機遇。

小海鳥在一點點的成長,從一個不願意踏出舒適區的小傢伙到可以自己捕食、餵養母親的有擔當的「大」海鳥,他的成長是用眼睛足可見的。而我們每個人都曾是那個依偎在父母身邊的「小海鳥」,隨著年歲漸長,有一天我們也要獨立面對整個世界,在那裡掌握知識與技能,學會適應世界從而成為更好的自己,不是嗎?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大家有什麼好看的動漫推薦,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關注我不迷路哦。此外,本文為影劇番說原創內容,版權所有,請勿抄襲、搬運、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