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近2年的建設周期,京津合作示範區(又名中國·光年城)起步區基本成型。11月14日,京津合作示範區(又名中國·光年城)中央公園示範區首度亮相,與此同時,區域內首個住宅——首創·樾香郡展示區也進行了對外開放,首創經中的相關負責人、合作商以及京津兩地主流媒體一同參與了城市展示中心的揭幕儀式。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磚一瓦皆根基。」首創經中負責人在示範區亮相活動現場表示,從2018 年12月破土動工到今天,首創經中始終盡著最大努力推動著示範區的整體建設進程,我們將保持積極探索、主動作為、踐行國企責任,致力於成為新城市規劃、建設及運營領域的「領導者」。
城市展示中心亮相 勾勒京津未來新城圖景
據了解,京津合作示範區(又名中國·光年城)中央公園示範區展示中心正式對外開放的現場,吸引了京津兩地近千名市民及客戶前來參觀,現場美景的完美呈現,讓大家無不驚嘆天津也有如此極富現代美學的建築設計,並表示對未來新城圖景多了些許期待。
同時首創·樾香郡樣板區,及「樾動嘉年華」「樾香美食街」等現場,讓來訪的市民及客戶充分體會了未來城市生活的豐富多彩。在首創經中看來,這一系列活動旨在通過一系列時尚且符合年輕人審美的文化藝術活動,為外界勾勒出一座現代化新城生活的理想藍圖。
首創經中負責人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開始向中期目標邁進,目前京津合作示範區(又名中國·光年城)起步區已初具雛形,我們選擇在這樣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節點亮相城市展示中心,向公眾全面展示示範區的建設成果,希望能持續推進產業意向客戶的接洽和住宅用地的出讓工作。
作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一個重要的節點示範區域,京津合作示範區(又名中國·光年城)依託集團產業和首創經中自身資源整合優勢,已經在基建、文化、康體、智慧、生態等多個維度具備多種解決方案,未來將通過持續深化運營,為京津新青年打造一個全生活周期、全工作周期、全生命周期之城。
在文化教育和醫療健康維度,京津合作示範區(又名中國·光年城)計劃吸引高等院校、國際學校和特色職業院校入駐;並預留了6平方公裡國際健康醫療城用地,用以引領綜合醫院、體檢機構、術後康復機構和高端養老等業態入駐。
同時,在頂層設計之初,京津合作示範區(又名中國·光年城)就被規劃為一座智慧之城和生態之城,2015年被住建部、科技部列為智慧城市建設試點,以提升城市品質、服務居民生活為目標,通過22項科技的智慧服務和37項領先的生態指標,在綠色環境、交通服務、城市安全、清潔能源、教育醫療、社區家庭等城市場景中提供全新的品質享受。
助力京津深度融合
北京市和天津市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促進吸引北京市的企業落戶在此。在這個過程中,作為京津兩市深化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平臺。京津合作示範區(又名中國·光年城)的建設也明顯提速,並在城市基礎配套和產業對接工作中取得了豐碩成果。
經過兩年的施工,京津合作示範區(又名中國·光年城)起步區目前已經具備通車條件的道路達到50公裡,起步區11.8平方公裡的城市主幹道、次幹道、全部支路都已全面修繕完成,此外排水、燃氣、熱力、通訊等基礎設施也在年內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京津合作示範區(又名中國·光年城)共計完成了四宗、586畝產業用地的出讓,汽車零部件產業、智能裝備產業、新材料產業、醫療康養產業這四大產業集群初步成形,並與鼎乘智能製造產業基地、旗濱集團節能玻璃項目、首創產業園、京東方、阿里雲、天風證券等多個項目完成正式籤約,中國光年城儲備招商項目資源已超過400個。
在教育配套方面,京津合作示範區(又名中國·光年城)首所12年一貫制公立學校正式落地,並實現了開工建設。目前京津合作示範區還在規劃圍繞智慧城市重點打造「兩張網」——以「城市大腦」為核心的城市管理網,和以5G為核心的民生服務體驗網。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新的歷史階段。據透露,京津合作示範區(又名中國·光年城)計劃將加碼建設,當年完工道路31.8公裡,新開工3座場站;並實現展館和辦公基地5.6萬平方米的完工面積,新開工3座公共服務配套工程,累計完工150萬平方米城市景觀綠化。
首創經中負責人強調,京津合作示範區(又名中國·光年城)建成後預計常住人口31萬,就業人口18萬,爭取早日成為科技引領、生態宜居、職住平衡的現代化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