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它不止是椅子 更是「最小的建築」

2020-12-17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記者 施沛霖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椅子,可以有多少種面貌?在設計大師的妙手設計下,它們不再是尋常可見的家居用品,而成了「微縮的建築」、家具設計歷史的見證、集實用與美感於一身的藝術收藏品。

椅子一直是設計師們熱衷的設計課題。一張張經典設計的座椅,貫穿了近一百多年的現代家具發展史,從19世紀中簡約樸素的彎木椅子,到20世紀荷蘭風格派的紅藍椅、包浩斯的鋼管椅,再到斯堪地那維亞設計中眾多經典大師之作等等,經歷歲月洗禮依然被世人所推崇。

《縮小de建築》個人收藏展現場

凱爾·柯林特、格裡特·託馬斯·裡德維爾德、密斯·凡·德羅、勒·柯布西耶、阿爾瓦·阿爾託、漢斯·華格納、阿恩·雅各布森……這些西方現代設計史上閃光的名字,連同他們設計的經典座椅,一直被銘記。

以往在國內,懂得欣賞、收藏經典原版椅子的人並不多,隨著消費水平和大眾審美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鍾情於經典原版椅子,在他們看來,這些經典椅子是對生活哲學及美學最微妙的詮釋,收藏它們,便是收藏一段家具設計的歷史,也是對大師們的一種致敬。

90後設計師、家具收藏愛好者王樹茂認為:「椅子並不是冰冷的家具,而是傳遞溫暖的載體,坐在椅子上,你或許能感受到設計師們別樣的關懷和溫度。」今年8月,王樹茂曾在國際名家具(東莞)展上舉辦了個人藏品展——《縮小de建築》,展出了其收藏的120件原版經典坐具,吸引了不少設計愛好者、業內人士等前去觀看。讀懂經典椅子背後的歷史故事、人文內涵,也許會明白這些「最小的建築」,為何會令設計愛好者和家具藏家們深深著迷。

嘉賓簡介

王樹茂

Femo Design Studio創始人、90後新銳設計師、家具收藏愛好者。

設計作品曾獲金羿獎組委會大獎,中國設計獎年度至尊獎、德國紅點獎、IF設計獎、臺灣金點產品設計獎、紅星獎未來之星獎等專業競賽獎項共計一百餘項。作品曾參加義大利米蘭家具展、瑞典斯德哥爾摩家具展、「德國 up cycling 升級再造」世界巡迴展覽、上海「意思」設計展、北京國際設計周等展覽。

收藏初衷

出於鍾愛 為了學習

羊城晚報記者:請問你從何時開始收藏原版經典設計椅子?現在共有多少藏品?你是按照什麼體系或邏輯來構建收藏的?

王樹茂:我從大學畢業後開始喜歡收藏和研究原版的設計,一開始只收藏椅子,後來開始收藏和家居相關的所有產品,包括燈具、花器、飾品等。現在已收藏了近500件坐具設計和400件其他家居產品。

我在大學時讀建築與環境設計專業,我一直覺得,建築的體量感帶來的是一種比較有距離感的震撼,但設計巧妙的小產品卻時時令我有所觸動。我常在思考產品背後的設計,出於對家具的熱愛,現在一直從事相關的設計和研究。導師常教導我們,做設計一定要包容,我的藏品裡大部分是北歐的設計、包浩斯的設計,也有明式家具、新中式家具。我希望儘可能把不同時期、有歷史進程意義的椅子都收進來,以後構建一個比較全面和系統的家具博物館。

《縮小de建築》個人收藏展現場

羊城晚報記者:原版經典設計的椅子市場價值幅度是多少?核心收藏價值在哪裡?收藏的初衷與目標是什麼?

王樹茂:原版的椅子便宜的從幾百元到幾千元,貴的從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並不是所有的原版經典椅子都價格不菲。

我是因喜歡而想去購買它、擁有它,收藏的初衷是因為學習,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去接觸和使用原版的東西,才能學到這些設計的精髓。

一些原版經典家具往往分成常規版本和限量版本,非常規版本通常是改變了顏色、布料或者帶有設計師的籤名,價格會貴上許多,因為我從沒想過以後把這些藏品賣掉,在有限的資金裡我也更希望入藏更多的椅子,所以不會去購買限量版的產品。我想收藏的是這個款型,而不是這個椅子本身代表的價值。在接觸原版設計的時候,你要想清楚自己是為什麼而購買,這一點很重要。

椅子故事

記載歷史 濃縮文化

羊城晚報記者:在眾多家具中,椅子有什麼獨特性?你如何理解「從經典椅子的設計可以折射世界家具發展歷史」?

王樹茂:說起椅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生活中也經常使用,但不同的椅子卻能帶來不同的生活品質。椅子的舒適度、構造、材質、設計等,每一處的細節都是對生活哲學及美學最微妙的詮釋。對於設計師而言,一把好的椅子更是一件能夠繼承和流傳的藝術品。在一把椅子上,不僅可以看出不同國家和地域的風土人情和審美喜好,還能感受到不同材質、工藝、細節與環境之間背後的文化氣息。

椅子在家具史上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存在,它的款式和材質千變萬化,幾乎所有的設計師都想擁有一件屬於自己的椅子設計。歷史上,一線的大牌家具,大部分都是建築師做的。當他們設計完了一個教堂、學校或其它建築,常常會為這個建築重新設計一批椅子。

在歐洲,很多建築師都非常痴迷於椅子設計,甚至他們設計的椅子,比他們設計的建築還要出名,很多傳世椅子的設計也是出自這些建築師之手。對於建築師來說,設計一把座椅的難度不亞於設計一座大型建築,從概念草圖的推敲到各種材料的製造工藝、結構的連接方式、人體工程學等都要一一考量,力求令椅子集功能、技術、美感於一身,最後變成一個能夠在生活中使用的實體,更濃縮了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思想。因此,椅子也常常被認為是最小的建築。

椅子和人們的生活以及社會文化息息相關,椅子的設計風格演變與技術發展是不可分割的,椅子的誕生通常伴隨著材料和結構的進步,材料演變在整個家具史上意義重大。比如第一件金屬彎管的椅子、第一件實木彎曲的椅子、第一件膠合板的椅子等都濃縮了家具演變的歷史。不管這些椅子的造型如何,它們在材料上的進步都很值得我們學習。比如Chair 14就是實木彎曲技術的代表作,而CESCA懸臂椅則是把金屬管的材料特點發揮到了極致,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

產品名稱:Chair 14

計 師 :Michael Thonet

設計年份:1859年

設計品牌:Ton

價位:3000元左右

設計說明:14號椅被認為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成功的量產產品之一,它開創了現代家具的歷史。其基礎是Michael Thonet在1850年代開發並完善的一項新技術——實木彎曲技術,這是首次使用這項技術進行家具的批量生產。14號椅還有一個巧妙的分配模型:可以將36個可拆卸的部件拆分包裝到一個1立方米的盒子中,運往世界各地,然後在現場組裝。以上元素決定了其在家具設計史中的重要地位。

讀懂設計

提升審美 尊重原創

羊城晚報記者:作為設計師,你認為支持與收藏原創家具設計,意義何在?

王樹茂:當今世界,設計的話語權還在歐洲,而在未來,原創和融合才是中國設計通往世界的鑰匙。中國設計在世界上崛起,這是所有中國設計師不變的使命和追求的目標。

我認為未來家具設計首先要更重視原創,而不是一味的抄襲和仿冒。在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去尋求現代的、具有國際普適性的風格與元素來進行原創設計。同時在美學與製作工藝上,尋求材質與作品之間的內在平衡,讓集美學和功能為一體的家具能夠提升生活的品質。二是融合中西方家具文化的特徵差異,吸收中西文化精華,為設計注入新的血液、新的文化。讓家具設計超越時空界限,集大成而博採眾長,綻放多姿的融合之美。

羊城晚報記者:你認為目前國內喜愛或收藏原創經典家具的群體是否比過去有所擴大?大眾對此接受程度如何?

王樹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家裡使用原版的家具,他們大部分都是從事與設計相關的行業,更懂得設計的附加值,並非簡單地看材料是不是紫檀或黃花梨。隨著國內消費水平和大眾審美的提升,人們對家的美好期待,對家居空間舒適度和設計感的需求也全面升級。80後、90後,甚至00後開始成為消費主流,他們的眼界和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較高,不再只是關注實用和高性價比, 一些高顏值、個性化的家居產品更能贏得新生代消費者青睞。要實現這一目標,設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今年8月,我在廣東東莞策劃了《縮小de建築》收藏展,展出了個人收藏的120件原版的坐具。展品中,有一些款式是網上常見的椅子款式,也是我們常說的「爆品」,很多人都會因為原版的價格望而卻步,寧願去買仿製品。由於展覽地處家具製造業重鎮東莞,除了普通觀眾,來看展的多是從事家具製造的老闆和從事軟裝設計的設計師。而我們策劃這個收藏展,也是希望讓國內更多的家居產品設計師和家具廠商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國外優秀的家居原件, 感受它們的設計細節,激發設計靈感,讓未來國內出現更多原創家具設計,推動家具工廠的轉型升級。

通過對這些原版坐具背後的精神及故事的深度解讀,充分表達產品對於設計及產業的諸多貢獻及其所引發的延伸性思考,並更加尊重原創設計——這也是我舉辦個人收藏展的目的。

藏品精選

產品名稱:Little Petra

計 師 :Viggo Boesen

設計年份:1938年

設計品牌:&Tradition(丹麥)

價位:4萬元左右

設計說明:Little Petra 最初於1938年被推出,在哥本哈根內閣工業協會展覽會上一亮相便獲得了讚譽,隨後也在紐約和柏林的展覽會上獲獎。設計師Viggo Boesen與1930年代丹麥的標誌性設計美學 Funkis風格相互關聯,Little Petra 是其少數幾個設計之一。Little Petra外形嬌小,能夠適應各種空間,坐面低矮,開放又有環抱感,體現了休閒椅的精髓。

產品名稱:The Spanish Chair

計 師 :Brge Mogensen

設計年份:1958年

設計品牌:Fredericia(丹麥)

價位:5萬元左右

設計說明:Spanish Chair 是 Brge Mogensen 於1958年為 Fredericia 所設計的。當時正在西班牙旅遊的他,從受到傳統伊斯蘭文化影響的休閒椅得到靈感,去除繁複的雕刻與曲線裝飾,取而代之的是利落簡約的線條,同時將顯著的特色原封不動保留——比平常多出一倍寬的扶手,不僅讓手臂能完全放置於上,更能將下午茶的餐點與茶杯放在如茶几一般的扶手上。椅面與靠背外形剛正簡潔且舒適,為 Brge Mogensen 不朽之作。

產品名稱:融

計 師 :肖天宇

設計年份:2010年

設計品牌:融合系列

價位:10萬元左右

設計說明:通過將中西方的兩種常見座椅結合,研究它們之間工藝形態和使用方式上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在實際製作作品中體現出兩種風格的「融合」。

產品名稱:Lou Read Chair

計 師 :Philippe Starck

設計年份:2011年

設計品牌:Driade(義大利)

價位:八萬元左右

設計說明:Lou Read Chair 的皮革表面被直接安裝在玻璃纖維框架上,其高聳的椅背和短小的扶手,賦予座椅一種王座的氣質。整個椅子形成了一個有機的輪廓,造型獨特,全手工縫製,弧度符合人體工程學,與後背完美貼合,舒適耐用。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受訪者提供

責編|陳玉霞

審籤|梁澤銘

實習生|童倩

相關焦點

  • 動畫「亂步奇譚」PV公開!第一話「人間椅子 前篇」簡介
    動畫「亂步奇譚」PV公開!第一話「人間椅子 前篇」簡介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5-06-26 11:45:54
  • 東京一日遊:用五感體驗建築大師「隈研吾」的城市美學
    而這次的聚焦主角,是以「禪意、溫暖」風格聞名的建築大師「隈研吾」,在本次東京一日旅行中,我們將在食、住、樂各個方面發現隈研吾的作品。隈研吾小檔案:隈研吾,1954年生於神奈川縣。1990年成立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曾獲多項國內外建築獎肯定。作品風格饒富東方禪意之美,且善於調和人為建築與自然景觀,營造和諧、靜謐、質樸的美感。
  • BIG的「扭曲」世界,讓建築扭起來!
    本文轉自:建築師瘋人院微信公眾號ID:Archifun「我們想給世界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設計,它不適合任何規則。」—— 比亞克·英格爾斯 Bjarke Ingels丹麥BIG建築事務所創始人丹麥BIG建築事務所的創始人Bjarke他提出「實用烏託邦」的建築理論並出版了名為《Yes Is More》的建築漫畫書從BIG的作品中無論是從紐約扭曲的雙塔地標還是到讓人驚奇的漂浮城市
  • 【設計靈感啟發系列】思考「設計史上著名的椅子」
    這次辯論過後,PP503 因為被甘迺迪坐過,就升級為「 The chair 」了,也有人叫「 甘迺迪椅 」、「 總統椅」。設計特徵:甘迺迪椅是他創造的一系列中國椅中最具特色的椅子,擁有流暢優美的線條,呈半圓的扶手和扁平寬厚的椅身加上精緻的細部處理,躺著讓人舒適安逸,坐著卻有著唯我獨尊的氣魄。 設計師馬塞爾·布魯爾,他是第一個採用電鍍鎳來裝飾金屬的設計家。。
  • 大師為印度設計的椅子,60年後成了最火的家具收藏
    1951年至1966年,讓納雷將柯布西耶的建築要素付諸實踐,建造了百餘座建築,為了讓市民更好地融入現代化、功能性的住宅空間,又配套開發了超過50款不同用途的家具。比如,印度人向來有席地而坐的習慣,為了讓市民有椅子可坐,便批量生產了昌迪加爾椅,最早被大量用於國會大廈的行政辦公室。
  • 「老破小」又怎樣?有趣的人相遇,哪兒都是最酷的婚房
    「拱門」太火?我老媽早就玩過了!—約翰強尼家是典型的90年代「老破小」。一梯N戶,除了最靠邊的兩戶,每家朝北的窗戶都挨著過道,隱私性不好,採光也差。△夫妻倆領養的小橘貓皮皮,眼神生來憂鬱面對玩具多到放不下的家,我們乾脆玩起「最愛玩具排行榜」遊戲,由夫妻倆各自介紹自己最愛的玩具。下圖左邊的八抓魚小女孩,是飛行員M心中當之無愧的 Top 1 。
  • 感受日本老街巷弄之美:「穿越」到「川越」散步去
    那你一定要到在日本有「小江戶」之稱的川越去走走!沿著商店街一直走,會感覺到一股傳統的「大正浪漫」風情,就像是老電影的場景一樣迷人。雖然川越有「小江戶」之稱,但是於大正浪漫夢通商店街內,還是能看見不少近現代的洋風建築哦! 川越和服租借:柚屋來川越進行時空「穿越」之旅,何不同時體驗和服,穿上一身浪漫氣息呢?
  • 知名建築事務所Snøhetta:不止於建築設計
    核心提示 提到當下最火的建築事務所,Snøhetta毫無爭議的位列其中。他們的設計作品不僅是挪威的明信片,項目更是遍及全球。2019年更是因Under水下餐廳和上海大劇院兩個項目備受業界矚目。
  • 與多摩美環境設計學科畢業設計師聊聊「空間」與「家具」
    「空間」與「家具」的關係在近一百年以來一直發生著變化,「家具」最初是僅是作為「空間」的附屬品,然而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化,「家具」逐漸的成為建立「空間系統」的必要元素。家具設計作為對空間的再設計來說,「家具」與「空間」成為一個整體,兩者相互制約、不可分割卻又互相獨立,換言之,通過家具之間的組合,可以使得空間呈現出新的機能和面貌。
  • 知名建築事務所Sn hetta:不止於建築設計
    核心提示 提到當下最火的建築事務所,Sn hetta毫無爭議的位列其中。他們的設計作品不僅是挪威的明信片,項目更是遍及全球。2019年更是因Under水下餐廳和上海大劇院兩個項目備受業界矚目。
  • 名人戴表 「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的珠寶盒
    《GQ》拍攝的採訪影片中,小羅伯特·唐尼除了秀出自己的勞力士、歐米茄和百達翡麗等名表收藏,還有一隻相當特殊的BREITLING百年靈「Pathfinder」表款、祖父傳下來的BAUME & MERCIER古董名士表,以及班史提勒(Ben Stiller)贈送的BELL & ROSS柏萊士腕錶,讓人大開眼界。
  • 日本自由行攻略:「盧葡兒仙臺」循環巴士「伊達政宗」主題半日遊
    值得留意的是,「盧葡兒仙臺」循環巴士有6款不同車廂設計,車子內部採用木頭質感,乘坐時別具復古悠閒的氛圍;而其一日券設計更是精美,上頭的圖案彩繪充滿仙颱風物詩美感,當作紀念品或書籤帶回國十分具有收藏價值喔。
  • 東京有一個建築倉庫,把最棒的建築模型都放在一起
    如果可以一次看完全日本最棒的建築設計,這會是個不錯的想法嗎?在東京天王洲,由日本建築文化保護協會發起開設了日本唯一一個建築模型博物館,它收藏了眾多優秀的日本建築模型,其中不乏坂茂、隈研吾、山本理顯等知名建築師的作品。它滿足了建築愛好者一次觀賞到諸多優秀設計的心願。
  • 建築結構丨全球最難蓋的房子:臺中歌劇院
    該建築定位為國際級的各類表演藝術場所,設有2014席座位的大劇場、800席中劇場與200席小劇場,以及藝文工作坊、藝術商場等。該項目由2013年獲得普立茲克獎的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Toyo Ito)設計,以世界首創「美聲涵洞」(Sound Cave)概念被國際媒體路透社譽「世界第九大新地標」。
  • 經典純愛動畫「is」,一代青春少男偷偷收藏的小漫畫改編
    小初原先推薦過「桂正和」的三部動畫,《電影少女》、《DNA2》和《超魔人》,這三個雖然都是「桂正和」舉足輕重的作品,但是今天的主角《is》才是他的巔峰之作。漫畫版於1997年開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在這部作品中,「桂正和」摒棄了以往作品的科幻元素,重心全部放到青春戀愛上,憑藉他對少男少女心理細膩準確的描述,使《is》好評不斷。
  • 多變的椅子產品設計
    所以今天 小編小整理了 部分仿生設計產品 希望大家能夠從中尋找到新的設計靈感~ 1952年為諾沃公司食堂設計的蟻椅,是雅各布森極具代表性的家具作品之一。
  • 「Kartell 路易斯幽靈椅」滿滿的浪漫主義,連英國女王都鍾愛
    # Jazza國際軟裝設計 #「 以藝術美學為驅動力的設計公司 」作為「塑」造時尚的品牌「Kartell」,不但是燈具與眾不同,更為耀眼的家具板塊也深受歡迎幽靈椅的靈感其實就源於路易十六的宮廷椅,當年,年輕的君主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對古希臘和羅馬設計極有興趣,因此在統治期間極力推廣各種時下最時髦的建築和室內設計元素,其中就包含了一把特別的椅子——Louis XVI Chair。時至今日,這把椅子依舊是椅子設計的一代經典。
  • 密斯·凡德羅|永遠的先鋒,永恆的「less is more」
    密斯在家具設計中同樣貫穿建築理念,講求比例精美,精心推敲的細部工藝,材料的純淨與完整以及設計觀念的直白。著名的「巴塞隆納椅」就是巴塞隆納國際博覽會德國館捧紅的一件「展品」。▲ 巴塞隆納椅這把椅子以城市為名,落下了建築師的理想,被紐約現代藝術館收藏,至今仍是經典的時尚家具。
  • 轟動美國的「殺妻案」,可不止那麼簡單
    一舉摘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殊榮。它就是ESPN製作的470分鐘紀錄片——《辛普森:美國製造》O.J.: Made in America看著海報和辛普森的大名是否有點熟悉?它和《美國犯罪故事》都有相同的故事內核。美國史上最為轟動的「世界審判」——辛普森殺妻案。
  • 網際網路最鮮活的「人」都在豆瓣小組
    但這個腳本只運行了兩天就停用了,腳本沒有出錯,「出錯」的是這個小組——它太火了,以至於第二天有不少人來申請成為這個小組的管理員。 圖片來自:紙袋收藏博物館 在豆瓣,「沒想到還有這愛好」的類似小組很多。除了紙袋收藏博物館,迷戀植物的人、BDO(巨大沉默舞臺)迷戀患者症候群、我們就是好喜歡散步啊、抬頭,看樹、村莊愛好者、你也在用 iPad 畫畫鴨、全國地鐵愛好者交流聯盟、水果標籤收集者、畫雲小分隊等小組也在吸引著眾多「小眾」的愛好者。 在這個「角落」裡,小眾的愛好是最大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