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數娛夢工廠」(ID:D-entertainment),作者: 蟹老闆 李周憶,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當媒體們再一次撥打第一彈的聯繫電話時,手機那頭只剩下了「您撥打的電話已停機」的訊息。
距離 8 月 12 號爆出「第一彈創始人王整在內的 22 人因涉嫌侵犯著作權罪被批捕」的消息已經過去一周多時間了,然而外界對於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依然一頭霧水。
第一彈,這個曾經提出過「趕A(站)超B(站)」的ACG老牌社區,從 2014 年誕生至今先後獲得過 5 輪融資,在最高峰時第一彈的估值曾高達6. 3 億,並在 2017 下半年時險些被字節跳動全資收購。
但通過上海靜安區人民檢察院公布的信息,人們會發現,第一彈團隊批捕的原因卻是——盜版影視APP侵犯著作權案。其中, 16 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侵犯著作權罪批捕, 6 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侵犯著作權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雙罪名批捕。通過盜版影視收取會員費 992 萬餘元,收取廣告費 2426 萬餘元,合計非法獲利 3418 萬餘元。
令外界至今仍感到困惑的是:這個曾經主打ACG而頗有名望的二次元社區,到底是出於何種原因,一步步淪為了海外劇的盜播社區?在盜版的不歸之路上一路狂奔,越走越偏。
「曾經的第一彈是一個以番劇討論、cosplay 等二次元內容為主打的ACG社區。直到 2017 下半年,被B站驅趕的字幕組找到了王整,當時上傳了一部泰劇,後臺的數據變得非常好看,每次劇一更新就有新用戶來,而且新用戶的留存率還非常穩定。」第一彈的一位前高層C君(化名)向數娛夢工廠透露。
通過對第一彈多名離職的前管理層人士採訪,一個更加真實的第一彈終於浮出水面。這個曾經讓字節跳動都想收購的正經二次元生意,到頭來卻敗給了盜版海外劇的誘惑,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4 年 5 次融資,第一彈原本手握一副好牌
和任何人談起第一彈,總有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王整。
作為第一彈的創始人、董事長、法人和第一大股東,王整對於這家企業的影響不言而喻,而熟悉王整的人對他的評價卻極其分裂。
作為一個資深「次元宅」,王整在大學期間就與兩位同班同學創辦過一個二手二次元手辦交易網站,也因為這段經歷,他對於「宅物」所組成的二次元社區有了初步的理解。
2013 年畢業後,王整先後在IBM和惠鎖屏任職,但仍心心念念一件事——做一個ACG相關內容的社區。在隨後的一次媒體採訪中,王整曾表示,自己想要做一款 95 後、 00 後一代人使用的產品,這是他創立「第一彈」的初衷。
2014 年,他叫上大學時代的兩個夥伴,一起創立了二次元社區「第一彈」,一個圍繞ACG文化,以用戶UGC為核心,交流、分享、吐槽的二次元社區平臺。APP主要分為「社區」和「宅物」兩塊。「社區」提供了分類搜索,類型上包括番劇、趣圖、鬼畜、漫畫、cos、古風等類別;「宅物」裡主要是用戶對自己二次元物品的圖文分享,包括手辦、抱枕、玩具、滑鼠墊等。
在加入第一彈前,C君正是這家企業的早期投資人,他至今還記得初見王整時的模樣:「當時就是他和幾個同學湊一起,都挺樸素的,全是碼農,執行力也很強。王整天天打地鋪,在他們租的地方,工作睡覺都在一起。最早看上他們,主要是看重他們幹活能力不錯,在前期沒拿投資的情況下,就在出租屋裡,把第一彈的app做出來了,還有小几萬日活。」
當時的王整等人依靠貼大字報、發傳單、在QQ群宣傳等最原始的方法,讓第一彈在短時間內積累了可觀的用戶數量,也由此受到了資本的青睞。
第一彈很快迎來了第一筆投資款,種子輪的投資機構為天天投; 2015 年 9 月由聯創永宣領投,天天投跟投的 500 萬天使輪到帳; 2016 年 6 月北極光創投以 1500 萬入股了第一彈的A輪; 2017 年 4 月遊族網絡投資 3500 萬在B輪進入; 2017 年 12 月,第一彈的B+輪到帳,投資方為 襄禾資本、華創資本、光大控股、和光藝(北京)投資。
C君告訴數娛夢工廠,外界盛傳的遊族以 5000 萬元投資第一彈並不準確,實際金額在 3500 萬。而最後一輪的到帳時間是在 2017 年的聖誕節,那輪投資人打給第一彈1. 3 億。
而第一彈每一輪的估值分別為:種子輪 800 萬、天使輪 2000 萬、A輪 6000 萬、B輪1. 5 億
B+輪6. 3 億。
有了資本的加持,第一彈早早開啟了加速跑。成立僅一年時間後, 2015 年的第一彈就擁有了 230 萬的用戶,當時的日活數可以達到 40 萬上下。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維度,獵豹在美國成功上市,陳睿功成身退加入了B站。彼時的「小破站」還沒有遠赴大洋彼岸IPO,B站也遠不是現今二次元平臺霸主的地位。ACG江湖秩序未定,這也給了王整有過趕A超B的念頭。
王整曾自信地表示:第一彈的優勢在於包括視頻但不僅限於視頻,B站以視頻為主,受環境流量限制不能隨時使用。而第一彈兼具了內容及渠道雙重屬性,在未來會發展成一個二次元的生態鏈。通過打造源源不斷的內容IP,衍生出商業價值,再將IP內容直接孵化成遊戲,而宅物板塊可以集交易、分享於一身。
與B站在二次元遊戲的發跡如出一轍,「第一彈一開始的模式也是想做ACG社區,然後基於社區做ACG遊戲的發行。所以在A輪之後就開始著手引進遊戲方面的高管,當時明日方舟的小夥伴還為此做了人才方面的推薦。」 C君表示。
然而第一彈的遊戲變現之路卻走的便不順暢。想要引入的第一款遊戲名為《零界點》,結果還沒等上線,作為CP方的研發公司先出現了內訌,導致遊戲胎死腹中,項目不了了之。
根據第一彈多位前高層的描述,在 2017 年遊戲業務正式上線前,早年的第一彈收入模式十分單一,主要依靠廣告和電商兩個板塊。
其中廣告業務主要是收集一些QQ空間為主的渠道資源,並整合二次利用後對外出售廣告投放,每個月的廣告收入約為10~ 30 萬元不等。而電商業務則更小,當時在第一彈的App內有設置了一個電商板塊,和幾家動漫淘寶店進行合作,第一彈只管渠道,不管發貨,每月電商收入差不多在 10 萬元左右。
2017 年,第一彈的全年營收大約在400~ 500 萬之間。但即便是這般的商業化能力卻依然吸引了包括遊族、光大、愛奇藝、華創等大量資本的青睞。C君告訴數娛夢工廠:「當時投資人給的估值主要依據第一彈的日活數,簡單講就是以 100 美金乘以日活來計算。」
在 2017 年的最後一輪融資時,第一彈的用戶日活數恰好近 100 萬大關,最終拿到了6. 3 億的估值。而誰也沒有料想到,這竟成為了第一彈最後的一餐盛宴。
雙面第一彈,王整的紅與黑
「羨慕啊,我們也想賣身。」
2018 年初,一條重磅消息在二次元圈迅速蔓延,字節跳動完成對二次元垂直社區「半次元」全資收購,引起了大量同行的關注與羨慕。但其實,字節跳動挑選收購目標時,當初的第一順位並不是「半次元」而是第一彈。
「當時我陪著王整一起去的北京,到了字節跳動總部但是沒有見到張一鳴。對方一位負責人提出要收購,但王整不同意,他只想被入股。」在接受數娛夢工廠採訪時,前第一彈運營負責人J君(化名)依然對這段談判經歷記憶猶新。
王整拒絕字節跳動收購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1、 2017 年底的B+輪時,第一彈的估值已經被抬到了6. 3 億,而字節跳動開出的收購價為 5 億,有一定縮水。2、交易方式上字節跳動提出以置換自身股權+部分現金的方式,也並不合王整的口味,後者更希望以全現金的方式完成套現。
「當時王整貪心,不肯要。」一位第一彈的前高層評價此事時充滿了遺憾。如果當時賣給了字節跳動,王整和第一彈團隊其他人的命運軌跡此時將截然不同,有時財富自由和鋃鐺入獄,僅僅一念之差。
談崩之後的字節跳動轉手找到了半次元,後者作價僅為 2 億。自此第一彈和字節跳動的交易徹底宣告流產,也有ACG業內人士對數娛夢工廠表示,儘管第一彈當時體量相對半次元更大,但是前者的UGC內容並不突出,平臺已經進入了瓶頸期。
在當時第一彈官網上,出現了不少用戶上傳盜版動畫的情況,其中不乏一些已經被國內其他視頻網站購買過版權的新番。但由於是用戶自行上傳的UGC行為,平臺方往往可以將自身撇得一乾二淨。而王整也對這種打擦邊球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由此獲得了大量用戶和流量,這也為後來第一彈徹底轉向盜版海外劇網站,埋下了伏筆。
王整拒絕字節跳動的底氣或許也有遊戲業務的原因, 2017 年下半年,第一彈獨家代理發行的第二款遊戲《牧羊人之心》正式宣告上線,這是一款由YAMAYURI GAMES研發的魔物娘養成遊戲。
《牧羊人之心》為第一彈掙到了不少錢,據內部人士透露,這款遊戲的版權金不超過 300 萬,但首月的流水就貢獻了 2500 萬左右。自此,遊戲業務迅速佔據了第一彈的主要收入來源。遊戲、廣告、電商的營收佔比變成了7:2: 1 的結構。
但第一彈的內部分歧也變得越來越大,一位第一彈的前遊戲負責人S君(化名)告訴數娛夢工廠:「老王(王整)其實對遊戲不太懂,他以為《牧羊人之心》的用戶貢獻主要來自第一彈,但實際上大部分都是我們從站外引來的。」
因為內部分歧和其他一些人際矛盾,分管遊戲業務的高層被王整趕走。此後雖然第一彈又代理了第三款名為《寶石研物語》的二次元手遊,卻以虧損告終。
而第一彈的更多問題也開始逐漸暴露出來。此前為了新增用戶和流量,第一彈甚至通過陰陽渠道搞起了色情內容。
據S君介紹,所謂陰陽渠道,就是在應用寶、蘋果商店這些「陽渠道」下載的是第一彈的正規APP,看到的是正常社區內容。而第一彈同時又在盜版小說網站、色情網站布設了「陰渠道」,那些渠道下載後的第一彈能看色情內容、小黃片、小黃漫,甚至還存在聊騷、招嫖等內容。
「王整提出超A趕B的口號,曾經一度在日活數上和A站旗鼓相當。但第一彈的數據中有不小的水分。它的許多流量是虛構的,是來自陰陽渠道,靠色情內容引進來的新增用戶,其實這些用戶並不能算是第一彈的真正用戶。相當於遊戲行業裡流行的馬甲包,但第一彈的馬甲包就是各種各樣的黃色小軟體,通過這些把流量和用戶導入到後臺數據,看似獲得了很多用戶,數據特別好看,但其實很多是假的,也騙了很多投資人。」一位已離職的第一彈前高層坦言表示。
致命的轉型
第一彈的變味是從 2017 年B站嚴打字幕組開始的。
由於B站沒有海外劇版權,各家字幕組上傳的影視資源不得不面臨下架整改,而其中大部分字幕組就選擇了第一彈作為自己的「第二戰場」。
而當時的王整則選擇了來者不拒的姿態,第一彈強勢補位,吸引大批海外字幕組入駐,成為日劇迷、泰劇迷、韓劇迷等海外劇迷聚集地。
C君回憶說:「B站嚴打字幕組以後,就有字幕組來第一彈放視頻了。最開始是泰劇,然後數據就非常好看,用戶留存非常穩定。當時一些老員工並不認同王整的做法,也對字幕組進行了牴觸,當時的第一彈沒有給字幕組的作品以官方首頁的推薦,也沒有做追番表,不做任何推送。」
雖然當時的第一彈已經踩上了「紅線」,但每次一有版權方投訴過來時,還能第一時間將盜版視頻下架。而且當時還沒有設立看盜版劇的付費會員和廣告位,相當於尚未觸及到非法獲利的核心區域。
2018 年初,隨著最後一批反對王整的老臣從第一彈離開,這家ACG社區再也找不回當年的「初心」,在盜版的路上一路狂飆,越走越遠。
一名第一彈的前員工在與數娛夢工廠聊起:為什麼第一彈會放著好好的二次元不做,而幹起了通過盜版來賣會員、賣廣告的行為時?有很大原因來自於一些人對王整的誤導。「老王后來招一些在我們之前同事看來很不正經的人。在他們的慫恿下,第一彈開始做陰陽渠道、涉黃以此來獲得更好看的用戶數據,和字幕組合作做盜版劇社區來牟利。」
但這些第一彈的老員工們已沒有了「清君側」的機會。在增長數據的誘惑下,王整選擇了與魔鬼做場交易。
字幕組提供的盜版海外劇是一種相當低成本的引流模式,在不費任何版權金的情況下,積累起了上百萬的日活,就連第一彈的公眾號(彈彈妹)都因此獲得了 252 萬的粉絲,頭條報價達每次 8 萬。而這只是第一彈因盜版盈利中的冰山一角。
據啟信寶顯示,自 2018 年 12 月以來,第一彈APP的實際運營方——上海斯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面臨 21 起因影視版權問題引發的訴訟。
但令外界感到費解的是,既然已經有如此大量的投訴和訴訟發生,為什麼作為董事長的王整依然沒有踩下剎車鍵?作為一家已經經歷了 5 輪融資,估值高達6. 3 億的企業而言,不應該也不可能如此沒有風控意識和法律常識。
「曾有人向王整推薦過一位有上層資源的人物,可能王整覺得靠此人能擺平外部的投訴和監管,這也是後來第一彈敢肆無忌憚做盜版的原因。」一位已離職的第一彈高層透露。
明天和制裁哪個先到?對於王整而言,已經有了答案。人生沒有如果,失去了初心的第一彈還沒來得及閃耀就已化作了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