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1分的爛劇到豆瓣9分的精品,「網劇」是如何逆襲的?

2020-12-10 鳳凰WEEKLY

文/馮禕

哪怕你沒看過《隱秘的角落》,也被「張東升」和「一起爬山吧」刷過屏吧。哪怕你沒追最近的《沉默的真相》,也聽到過「自來水」的安利和「出圈」的廣告操作吧。

到目前為止,這是2020年僅有的兩部豆瓣評分衝到9分以上的內地劇集。這兩部劇不僅同為懸疑劇,也同為網劇。

《沉默的真相》還在播出中,目前評分穩定在9.2。《隱秘的角落》雖然最終評分定格在8.9,但也不影響它成為2020年度的爆款,在「昨日即舊聞」的網際網路上也有人依然在玩著「爬山梗」,繼續著這部網劇的長尾效應。

《隱秘的角落》劇照

電視劇,曾是各大電視臺最大的「殺招」,近兩年卻頻頻被網劇搶了風頭,連主流獎項也相繼給了網播劇名分——網絡首發電視劇可以參與白玉蘭獎、飛天獎的評選。越來越多國產精品網劇的出現,用廣角審美實現了「小眾」到「大眾」的變化,以至於有網友感嘆:「決定我看什麼的,終於不再是電視臺的購片主任,而是我們自己了。」

從「先臺後網」到「先網後臺」

2020年,不止《隱秘的角落》一部網劇爆了,上半年有狂刷存在感的《錦衣之下》《鬢邊不是海棠紅》《龍嶺迷窟》《嘆息橋》《說的就是你3》,下半年開局的《怪你過分美麗》《少年遊之一寸相思》《重啟之極海聽雷》,豆瓣評分也都超過了8分,主攻粉絲市場的《慕白首》《錦繡南歌》評分不高,討論度卻不弱。而眼下正在熱播的《沉默的真相》,再一次衝上了9分。

《沉默的真相》劇照

反觀各大衛視,收視冠軍《安家》豆瓣評分6.3,話題劇《下一站是幸福》卡在6分,近期開播的《蝸牛與黃鸝鳥》(4.2)、《局中人》(5.3)、《愛我就別想太多》(3.3)連及格線都沒摸到,分別刷新了演技派張新成、潘粵明和陳建斌影視作品的下限。評分7.7的《三叉戟》為衛視保留了僅有的顏面。

如果只片面地以豆瓣評分為衡量劇集的標準,今年已播國產電視劇有11部評分在8分以上,除一部東方衛視的《三十而已》外,其餘全部為網絡首播劇!這是自被稱為「網劇元年」的2014年以來,網劇第一次大獲全勝。

把評價標準換作播放量,依然可以得出相同的答案。骨朵劇集排行榜顯示,2020年截至目前,播放量前二十的電視劇中,衛視劇佔到9部。雲合數據給出的有效播放霸屏榜上,除《三十而已》《小娘惹》和《局中人》,其餘包括《錦繡南歌》在內的7部電視劇全部為網劇,最新的全輿情熱度榜前十名中,《穿越火線2020》《二十不惑》《月上重火》等網劇佔到了7席。

其實就在幾年前,網劇在影視行業中還處於鄙視鏈底端,一部劇能被好幾家衛視哄搶、多臺同播,才是成為爆款的標配。哪怕要忍受衛視苛刻的剪輯要求、拖延的排片速度,以及各種潛規則。「先臺後網」是大多數片方的選擇,「網臺同步」則是衛視的底線。

可隨著視頻網站的錢袋鼓起來了,微妙的變化也發生了。優酷獨播的《軍師聯盟》本來要先於安徽衛視和江蘇衛視一周上線,因衛視幹預,最終只能提早一天上線。而到了周冬雨、張一山主演的《春風十裡不如你》,優酷希望「先網後臺」,但被電視臺拒絕,優酷索性只在網站上播出,不帶電視臺玩了。因為優酷不僅是出品公司,還拿出了兩倍於衛視的購買價格。

2015年9月《蜀山戰紀》正式開啟了「先網後臺」模式,一大批網劇開始反哺電視觀眾:《琅琊榜》《遇見王瀝川》《蘭陵王妃》《青雲志》《雲巔之上》《鬼吹燈之精絕古城》《軍師聯盟》《延禧攻略》《慶餘年》……到現在,很多劇集甚至是只在網絡上播出。2019年,臺網同步劇有90多部,先網後臺的有8部,先臺後網的只有4部。

耀客傳媒創始人呂超曾在2017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說:「在剛剛過去的上海電視節,對所有電視臺的採購主任們衝擊最大的,是電視節第一天企鵝影業開的發布會,公布了56個大IP。電視臺的主任們出去後跟我講,為什麼這些內容我們都不知道?所有的製片公司首先都拿這些內容給了網際網路。」

《如懿傳》賣給視頻網站一集900萬,賣給電視臺600萬。該給誰,投資方精著呢。

最初,有咖位或流量的演員在籤約劇組前,也要計較「先臺」還是「先網」,「臺」和「網」有天然的鴻溝。業已成名的演員演網劇和電影演員演電視劇都被稱為「下凡」。《太子妃升職記》最初談的女主是趙麗穎,但趙麗穎因片酬太低拒演,最終成就了寂寂無名的張天愛。

隨著爆款網劇越來越多,秦昊、潘粵明、胡歌這樣的演技派憑網劇再次翻紅,不僅周迅、章子怡、湯唯、周冬雨等一線明星紛紛下場,流量如楊冪、楊洋、鹿晗、李易峰、易烊千璽也接下了網劇拋來的橄欖枝。演網劇爆紅的年輕演員更是能說出一長串:李現、朱一龍、黃景瑜、胡一天、王一博、肖戰、張若昀、韓東君、趙露思、吳謹言、張天愛……連因緋聞事業擱置的姚笛,也選擇演網劇復出。

2020年,愛奇藝和優酷都在向懸疑劇深耕,分別推出了「迷霧劇場」和「懸疑劇場」。這邊秦昊、朱亞文剛一下線,那邊廖凡、白宇、王千源、馮紹峰、鹿晗已經紛紛就位。

網播劇與上星劇的「階級壁壘」一再被打破,對衛視而言,喪失了獨播權,也就喪失了「寡頭壟斷」的可能;對視頻平臺而言,「先網後臺」則是反向篩選新受眾的過程,幫助完成用戶的原始積累。

從「草莽時代」到「爆款迭出」

中國最早的網劇可以追溯到2007年一部叫做《迷狂》的禁毒劇。如果說《迷狂》還屬於任務劇,那之後出現的網劇,身上的標籤大多是「成本低、無名演員、打擦邊球」。初代視頻網站的主要內容還需要電視臺「供血」。

2014年,憑大數據概念打造的美國網劇《紙牌屋》大火,讓投資方Netflix一躍成為美國主流視頻網站,騰訊、優酷、愛奇藝和當時還未退出市場的搜狐、樂視等多家視頻網站都表示要把資金更多投向自製劇,挖掘更多的商業潛能。

這一年也因此被稱為「網絡自製劇元年」,在百度百科上有專屬詞條。2014年至2016年,新成立的網劇製作公司就有43家,各路風投也緊隨其後。

2017年是國產網劇的重要轉折,兩部懸疑劇《河神》和《白夜追兇》成為了歷史的註腳。背景一古一今,劇情一玄幻一寫實,演員一名不見經傳一成名已久,在播出時都引發了空前討論,兩部劇互為補充也互為鏡像。同年,還有《無證之罪》《春風十裡不如你》《使徒行者2》《雙世寵妃》《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牢牢地套住了更多圈層的觀眾。

《河神》劇照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網播劇數量首次超過了上星劇,無論2018年的286部,還是2019年的221部,都遠高於上星劇的131部和194部。

網劇開始從低端變成了「螢屏清新劑」。

歷史永遠在重複,就像當初電視的普及改變了人們的收看習慣、生活作息一樣,網絡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交流媒介,也改變了人們的觀影方式、消費習慣。強調觀看方式的「看電視」變成了媒介更模糊的「追劇」。「8點檔」概念被弱化,通過手機、電腦看劇,有了更強的自主性。截至2019年底,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超過8億,而且還在上升。

上星劇的「墮落」也加劇了觀眾的流失。1998年,國產劇數量首次突破了100部,現在每年新製作的電視劇在500部左右。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豆瓣評分——2000年播出的國產劇平均分為7.6,而2017年電視劇平均分僅為5.6。這些劇集常被詬病劇情拖沓、注水嚴重,動輒五六十集;探案劇推理反智,邏輯經不起推敲;家庭劇狂灑狗血、一地雞毛;仙俠劇、古裝劇、職業劇,不過是換個場景和人設談戀愛。

以前看電視,不喜歡會換臺,當好幾個臺都在放同一部劇時,你也只能「認命」,硬著頭皮看下去。而競品眾多的網劇更考驗作品的耐看性,一旦不吸引人,用戶會直接選擇倍速觀看,甚至關掉重新選擇一部。騰訊視頻的網劇幕後數據就顯示:約四成用戶會在前三集棄劇;看完開頭7分鐘後,用戶拖拽、倍速觀看的比率會激增20%。無怪乎業內人也說,製作網劇要更「尊重」觀眾。

上星劇要接受來自方方面面的審視,不止有限古令,還有限血腥暴力、篡改歷史、封建迷信、正邪模糊、劣跡演員等等條條框框。而網劇往往可以脫離常規設定,穿越、不死之身、男女性轉、身體互換通通不設限。而且選擇網絡首播,可以最大限度縮短發行周期,以最快時間收回成本,這也是投資商樂見的。

最先被網絡收編的是古裝武俠、仙俠劇,「限古令」要求衛視黃金時段每月及年度播出古裝劇總集數,不得超過當月和當年黃金時段播出總集數的15%,雖然後調至19%,但也意味著一家衛視一年最多播出兩部古裝劇,大家自然只會挑頭部作品,連「影帝」張震主演的《宸汐緣》都競爭不上上星劇。

情節好看過審難的「盜墓系列」也一直有固定的收視群體,僅《盜墓筆記》就衍生了5部網劇、4部網絡大電影,「鬼吹燈」的《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怒晴湘西》《龍嶺迷窟》收視口碑雙贏。

還有最先做出精品的懸疑探案劇,背景宏大的《長安十二時辰》、民國風情的《無心法師》《河神》、現代警匪片《暗黑者》《餘罪》《心理罪》、聚焦某一領域的《古董局中局》《法醫秦明》,豆瓣評分遠高於同類上星劇。

以及甜甜的言情劇,無論是校園類的《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人不彪悍枉少年》《一起同過窗》,耽改劇《鎮魂》《陳情令》,還有披著各種外衣的瑪麗蘇《哦!我的皇帝陛下》《奈何Boss要娶我》《一夜新娘》……一般多是由名氣不大的新演員參演,憑演員實力和劇情普適性根本無法擠進電視臺的黃金檔,但卻能在網絡上定向吸粉。

比起越演格局越窄的上星劇,2020年的網劇還在不停地拓寬自己的邊界:從經典玄幻劇《三生三世枕上書》到古代推理劇《俠探簡不知》《錦衣之下》,從職業劇《怪你過分美麗》到現代懸疑劇《唐人街探案》《重生》,從聚焦傳統藝術的《鬢邊不是海棠紅》到校園劇《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從盜墓IP《重啟之極海聽雷》到江湖恩仇《暮白首》《少年遊之一寸相思》,雖然仙俠、懸疑、青春題材仍是主流,但網劇也向其他領域伸出了更多觸角。

中國網劇實現了從「侃段子」到「講故事」再到「拼精品」的階層跨越,幾乎可以說:中國網劇的「草莽時代」正在過去。

從「愛優騰」到「中國網飛」

內容建設起來了,下一步便是培養觀眾為內容付費的習慣。這個過程並不容易,早期的網際網路為吸引流量,提供的是「內容免費」服務,從免費到收費,觀眾的錢袋子可不是那麼好打開的。

2011年5月,愛奇藝在一眾視頻網站中首先推出20元包月的會員制,但應者寥寥。直到2015年《盜墓筆記》上線,才打破了僵局。依靠當時的兩大流量李易峰和楊洋,愛奇藝的VIP會員突破2000萬,比2011年至2015年的總和還多一倍。2018年年底,國內視頻網站付費用戶數已超過2億。

流量可以打破僵局,但有質感的作品才是源源不斷提供高黏性客戶的終極保證。2017年底,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再次制定新玩法——從VIP上升至VVIP的超前點播,3元/集解鎖大咖雲集的《慶餘年》。雖然因盜版大肆傳播,這種新玩法名存實亡,但沒有打消視頻網站「套娃式收費」的念頭。去年火爆暑期檔的《陳情令》,大結局的點播收入超過1.5億元,這還不算演員演唱會直播門票、貼片廣告的收益。

雖然這種收費方式仍存爭議,但這也驗證了,好作品是有源源不斷的供給能力的。根據中投顧問2018年公開發表的報告顯示,國產網劇從版權、廣告、大電影、遊戲和周邊等方面變現的市場空間可達650億元!

越來越多的人默認了應為網生內容付費,從前期的投資、拍攝,後期的播出、宣傳,再到基於劇情的貼片廣告,形成了國產網劇從生產到銷售的閉環。

錢就在那裡,好作品才是抵達彼岸的那座橋。就像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戴瑩說的那樣:網劇環境比傳統劇更殘酷,我們面對的是更年輕的受眾,半年就是一個「時代的更迭」,唯一的生存法則就是精品化。

三年前的《白夜追兇》夠看了,但三年後的《隱秘的角落》必須再向前走一步:在懸疑劇的外殼下,對原生家庭、教育等現實問題進行觀照。

好的網劇,不僅要情節高能、演技在線、細節到位,布景運鏡剪輯統一審美,更是對時代的記錄。

首播於2010年的《毛騙》系列算是第一部高質量的網劇,講述的是混跡在城市邊緣有組織有紀律的小騙子。三季豆瓣評分分別是8.5、9.4和9.7,第三季評分與《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並列國產劇第一。

它真的比《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更「偉大」嗎?從格局看前者和後兩者是沒有可比性的,但它們都在各自聚焦的維度完成了邏輯宇宙的閉環,能把某個領域的故事演繹到極致,無論是選擇宏大敘事,還是更微觀的切入點,本身沒有高下之分。

網劇誕生之初,就是給經過大數據篩選的特定人群提供服務的。網劇制勝的法寶從來都不是普適性,而是廣角審美——一個「去邊緣化」的過程。在網絡世界裡,任何邊緣人都能找到高適配度的產品。比起傳統的被動消費,如今更年輕的觀眾更具生產力和創造力,幫助劇集實現從小眾到大眾的破圈。

平臺也比以往更積極地介入影視劇產業鏈,包括但不限於購買版權、拉投資、找團隊、選演員、搞宣發,「愛優騰」甚至為杜絕天價片酬振臂高呼,通過各種渠道培養「自己的演員」,以控制成本。畢竟對於大製作的劇集,單集版權投入平均已達781萬元,這還只是2017年的數字,《長安十二時辰》(1220萬元)、《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1100萬元)、《孤芳不自賞》(1000萬元)是目前已知賣得最貴的網播劇。而十幾年前的《武林外傳》當時只賣到了單集1250元。

《白夜追兇》劇照

因此誕生了更優質的網劇製作公司。《白夜追兇》《無證之罪》出自萬年影業,2020年的《重生》和《隱秘的角落》也是「萬年系」作品。萬年影業因此被稱為網劇界的「正午陽光」。

還有越來越多的「正規軍」入場:著名導演管虎和騰訊視頻籤了6部「鬼吹燈」系列,至少還要在《南海歸墟》《雲南蟲谷》《崑崙神宮》三部戲裡看到潘老師的「胡八一」;秦昊的首次「觸網」,緣於著名製片人韓三平給他遞了多次的《無證之罪》劇本;《河神》的劇本改編、拍攝方案、素材剪輯是臺灣導演陳國富親自監督的;《長安十二時辰》請來了曹盾執導;《瘋人院》的監製是陳嘉上;馮小剛為《劍王朝》背書;周星馳要開發《美人魚》和《西遊降魔篇》的網劇版。

除了版權分攤和分銷的方式節省成本,視頻網站間也開始了良性合作。騰訊視頻將《不完美的她》置換給愛奇藝,填補了後者在女性題材上的空白。優酷和愛奇藝置換給騰訊的《獵狐》《我是餘歡水》,也彌補了騰訊現代題材的不足。優酷和芒果TV聯播的《三千鴉殺》《琉璃美人煞》,取得了雙贏。

電視早已被論證為不是媒介傳播的終點,網絡亦不是。網劇的繁盛最讓人開心的一點,就是觀眾們終於可以自己決定看什麼了。

相關焦點

  • 十年,豆瓣評分9分以上的國產劇,只有這九部!
    今年可謂好劇不斷,從開年到現在已經播出多部口碑好劇了,比如《安家》、《清平樂》、《三叉戟》、《隱秘的角落》等劇都非常不錯。但是豆瓣評分9分以上的劇還沒有,本來《隱秘的角落》剛播出的時候評分9.2,但現在評分只剩8.9,不過它依然是今年到現在為此評分最高的劇。
  • 毛騙這部零宣傳、低投資的網劇,豆瓣評分卻拿下來9.7分的恐怖分數
    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網劇也隨之崛起了,網劇有許多的爛片,但也有很多的精品,而《毛騙》這部網劇可以說是網劇中精品中的精品。《毛騙》的終結篇,在豆瓣可是拿下了9.7分的恐怖分數。這部劇是一些剛出社會的年輕團隊拍攝的,沒什麼資金宣傳,他們本身也沒有什麼人氣,但就是這樣一部沒資金、沒人氣的一部網劇,讓我們見識到了即便什麼都沒有照樣出精品。
  • 2019年最佳網劇排行:《我在未來等你》只能第二,榜首豆瓣超9分
    2019年最佳網劇排行:《我在未來等你》只能第二,榜首豆瓣超9分這些年網劇已經成為了人們最喜歡的電視劇種類,在過去的2019年可是上映了很多精彩的好劇,今天就給你們講講2019年最佳網劇排行:《我在未來等你》只能第二,榜首豆瓣超9分!
  • 這些高質量的網劇,你看過幾部?最後一部豆瓣評分高達9.5分
    3、《鎮魂》豆瓣評分6.4分《鎮魂》改編自作家Priest同名小說,由周遠舟執導,白宇、朱一龍領銜主演,辛鵬、高雨兒、李硯、江明洋、李思琪、劉泯廷、王超偉等聯合主演的都市奇幻劇,於2018年6月13日在優酷視頻獨播。
  • 開播被噴出翔的國產翻拍網劇,終於逆襲了!《棋魂》豆瓣8.4分!
    #對於《棋魂》這部電視劇,很多人最近都在看,一開始大家並不看好,而且剛播出,大家覺得改編得不喜歡,所以豆瓣的評分非常低,剛播出也沒有熱度,關注的都是喜歡這個漫畫的人,因此豆瓣打出來的分只有7.2分。最開始我看到這部劇的時候,看到是胡先煦和張超主演的,雖然知道兩個主演,但是看到評分以後,並沒有特別的欲望要去追這部劇。而且棋魂有很多的粉絲,一開始播出很多人也說並不好看,所以就更沒有欲望去看了。
  • 這部豆瓣9分的網劇火了 三大視頻平臺圍繞懸疑劇的較量才剛開始……
    最近這句話已經成為社交聊天中的一句暗號,來源於今年夏天的黑馬網劇《隱秘的角落》。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同時,《隱秘的角落》憑藉優越的口碑成為今年夏天第一部「全民安利」的網劇。截至目前,《隱秘的角落》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分,超過21萬的觀眾進行了打分,超過1萬的觀眾點讚了「你知道我有多久沒看到這樣的國產劇了嗎」這條評論。
  • 熱門新番在豆瓣上評分如何?約會6.1分,輝夜8.9,它9.7分!
    今天來和大家說下「一月新番」裡那些熱門新番在豆瓣的評分情況如何,目前一月新番都更新到第10集甚至第11集了,再過一兩集將會迎來完結,那麼目前它們的評分情況如何呢?這次咱們來看看豆瓣對這些新番的評分吧,看下符不符合你心目中的分值呢?以下數據僅供參考。
  • 《毛騙終結篇》豆瓣評分9.7分的國產網劇
    與此同時,一部名為《毛騙》的網劇也突然火了起來,刷爆網絡。其中《毛騙終結篇》在豆瓣的評分更是達到9.7分的高分。《毛騙》與其他網劇不同,它可以說是史上最窮劇組,劇中的演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就是這部用DV拍出來的網劇,卻是吊打了多部衛視劇。《毛騙終結篇》目前不知何種原因被禁播。但是看過的觀眾,無不大呼過癮。這部劇最大的特點就是無處不在的反轉。
  • 當「爛」成為一種習慣,2020年最火的10部網劇,6部評分低於7.0分
    當「爛」成為一種習慣,2020年最火的10部網劇,6部評分低於7.0分 中國觀眾真的太「仁慈」、太「寬容」了,也只有我們,即便是一些評分在及格線上下,甚至是評分不及格的爛劇,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 《我是餘歡水》大結局,豆瓣最高8.5分!12集也能講出一個好故事
    自4月6日一開播,《我是餘歡水》收視、口碑一路走高,當時就有3.1萬人在豆瓣打出8.5的高分。而在百度電視劇排行榜上,截至19日晚,《我是餘歡水》的熱度已經飆升到第二名,領先同為正午出品的70集古裝大IP劇《清平樂》。
  • 豆瓣9.1分!《白夜追兇》後又一懸疑推理神劇來襲,秦昊為戲禿頂
    近年來,大陸國產劇少有佳作了,就以國內最有權威性的豆瓣來說吧,豆瓣評分超過9或者將將好9的劇,不是來自於臺灣就是來自於香港,雖說都是中國的劇,可大陸的影視業明顯更發達。資源也更好,為什麼卻拍不出好劇呢?
  • 熱播的五部劇,從上星電視劇到網劇,豆瓣評分最高的竟然是黃子韜
    豆瓣評分7.8的上星播出的電視劇《都挺好》收官了,評分7.4的網劇《東宮》也收官了,於是開始追起五部正在熱播的劇,從上星電視劇到網劇,發現豆瓣評分最高的竟然是黃子韜本色出演的網劇。《倚天屠龍記》5.7分翻拍經典想要超越確實難度很大,這部新倚天剛開播時因為慢鏡頭太多,最開始豆瓣評分只有4.9,隨著劇情的推進和慢鏡頭的減少,評分慢慢爬升,已經達到了5.7分,雖然口碑不高,但這部劇目前播放到42集,總播放量達到了44億。
  • 秦昊主演的這部家庭懸疑網劇,口碑炸裂,豆瓣評分高達9.0分
    秦昊主演的《隱秘的角落》家庭懸疑網劇,口碑炸裂高達9.0分,這部劇有「三好」值得稱讚《隱秘的角落》是由「乘風姐夫」秦昊飾演男主角,他在劇中飾演張東升是一位數學代課老師,這個角色表面斯文,實際上卻是一宗殺人案的主謀。
  • 2020年上半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劇,2部評分超9分
    2020年的上半年雖然難了一點,但是時間還是在我們從臥室旅遊到客廳再到浴室的時候悄然而逝,相信2020年的下半年美好正在向我們緩緩靠近。那2020年又出現了哪些精品國產電視劇呢?這裡為大家盤點2020年上半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劇,入選的標準是單集時長超過25分鐘,評分人數1萬+,豆瓣評分截取於發稿時,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劇荒了。
  • 豆瓣7.7分,《半是蜜糖半是傷》真的是部爛劇麼?
    自9月27日在視頻平臺開播的《半是蜜糖半是傷》,在豆瓣上的評分是7.7分,難道,這真的是一部爛劇麼?宣傳照編者認為:《半是蜜糖半是傷》並非爛劇!01劇作本身談是不是部爛劇,首先我們要面對的是劇作本身。編者認為,《半是蜜糖半是傷》依託良好的劇本、緊湊的情節、新穎的設計、歡樂的臺詞、優秀的演技等、恰如其分的BGM等多方面的結合,呈現給觀眾的是一部還不錯的愛情劇,並非一部爛劇。
  • 金鷹獎入圍名單公布:9部8分以上的好劇,你看過幾部?
    不過其實本屆金鷹獎不只是有些爛劇入圍了,其中還有很多的年度好劇也都入選了,楚sir看了一下,僅僅8分以上的好劇就有9部了,每一部都堪稱炸裂。第一部《白鹿原》改編自陳忠實先生同名小說的《白鹿原》,是去年熱播的口碑最佳的劇集之一。
  • 豆瓣9.7分,並列國產劇評分第一的《毛騙》有水分麼?
    第一季中,以這夥騙子團隊中的老大找到了自己的殺父仇人為結局,只能算是稍好一點的網劇水準,亮點分散在每一集的行騙技術中,而不是結尾烘託高潮,豆瓣8.5分也很不錯了。第二季誕生於2011年,共有14集,每集72分鐘左右。本季更注重的是兩個團夥間的生意爭搶。
  • 2020評分超8分的4部網劇,第二正熱播,第一還是「甜寵劇」!
    2020評分超8分的4部網劇,第二正熱播,第一還是「甜寵劇」!眾所周知,這些年出現了很多種電視劇,當中有好有壞,就拿去年的《陳情令》來說,這部劇剛開播的時候網上的吐槽聲一片,不過隨著劇情的展開,直接變成了一部黑馬劇,成功火到了現在。
  • 《假偶天成》拿下豆瓣9.3分,泰國「腐劇」為何頻出爆款?
    作為「腐文化」領域的後起之秀,近年來泰劇可謂是在這條道路上一路馳騁,僅以在中國走紅的腐劇來看,除了早期帶有沙雕氣質的腐劇外,近兩年的《一年生》《逐月之月》《不期而愛》等作品,以青春校園向的內容、主角的高顏值和高「嗑度」深得中國觀眾的喜愛,豆瓣評分普遍在8分及以上。
  • 《功夫》原班人馬新片,豆瓣2.8分,855人評價,爛到登峰造極
    2004年,周星馳導演作品《功夫》橫空出世,本片在豆瓣有8.5分評分,且有58萬人對這部電影進行了評分,這樣傲人的成績,讓《功夫》一躍成為豆瓣電影TPO250的第165名,如今16年過去,可見《功夫》是接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它是真的好,而不僅僅是頂了周星馳的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