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長生廣義上指具有某種技能或特長的學生和學生群體。特長生可以憑藉自己的特長進入某些僅僅靠文化課考試不能進取的學校或專業,並享受高考分數上的政策傾斜。
前些日子,一名初三女生跑出了國家一級運動員水平後,被清華大學附中以特長生錄取,並已前往北京正式開始訓練和學習。關注這則消息的網友在祝賀這名初三女生的同時,也讓特長生群體成為了人們的熱議對象。
特長生類型
特長生一般被分為體育特長生和藝術特長生。其中藝術類特長生包括美術、音樂、書法、舞蹈等四種。而體育特長生根據自身所從事體育項目的不同,能夠報考的專業和專業對於特長生的具體要求也不同。
在這兩種類型的特長生中,體育特長生的一般需要具備國家二級或以及運動員的要求才能享受到體育特長生的優惠政策。而藝術特長生則需要到清華大學參藝術考核,最終被評定為一級時就能夠報考其他任何學校的藝術特長生了。
特長生的優勢
升學優勢
高校在招生過程中,會降低對於特長生的招生標準,總體分數要求按照特長生的自身能力,下降20到50分不等,這一政策極大的緩解了特長生們的學習壓力。
要知道一名普通學生如果在自身成績較差的情況下,提升20到50分並非是一件難事,但對於一名學習成績優異,平時成績能夠穩定在600分的學生而言,提升20到50分,即便是高考後選擇復讀一年都不一定做到。因此特長生在升學方面相較於普通學生就具有明顯優勢。
就業優勢
由於高校對於特長生在選擇專業上沒有硬性的限制,特長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自己的專業門類,當特長生畢業後在自己專業的基礎上無法找到理想和合適的工作時,由於自身屬於特長生,在體育或音樂的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完全可以選擇從事自己擅長領域的工作,在大學生就業形勢越發嚴峻的大環境下,不需要從新考取其他學歷,就佔據了擇業上的優勢。
特長生在升學方面和就業方面具有如此大的優勢,那麼是否每一個孩子都適合成為一名特長生?
哪些學生適合做特長生
天賦足夠優秀
特長生對於孩子的天賦是具有一定要求的,並不是每一名孩子都可以成為特長生。天生對於藝術不感冒或者是音感很差的孩子,即便是家長花費再多的心血對孩子進行培養,孩子也很難在某些特長方面有所起色。而體育特長生對於孩子的天賦要求程度更高,身體素質較差的孩子不僅無法在特長上學有所稱,可能還會對自身的身體造成傷害。
學習成績較為穩定
特長生並非是藝術生或者是體育生,高考的模式和其他考生一樣,只不過是在報考學校的分數要求上進行一部分縮減,考試的重心還是在文化課上。因此想要練習某一項特長的孩子首先要做得是穩定自己的學習成績,不能因為練習某項特長,造成學習成績迅速下降或上下波動的情況,那樣做得最終後果不僅無法幫助自己考入理想的大學,反而產生了文化和特長兩者的本末倒置,影響未來的成長和發展。
家庭條件較好
目前社會上培訓機構的收費標準都比較高,一節鋼琴課的價格即便是二三線城市都已經達到了200塊錢左右,這樣的收費標準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夠承受的起的。因此當家長想要子女成為特長生並開始練習某一項特長時,一定要從自己的家庭條件出發,了解當下培育機構的市場行情,和子女今後學習過程的花費情況。如若不然,對於孩子不僅無法起到好的學習效果,還平白無故的給家庭造成了負擔。
結語
不管是盲目的給孩子報班,還是硬性的要求孩子學習某一特長,對於孩子是否能夠達到特長生的標準,享受到特長生的福利政策的作用都不大,與其將金錢和精力白白的浪費掉,還不如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能在健康向上的學習環境下成長。
您會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特長生嗎?不妨在評論區裡留言,和大家共同討論吧~
分享最新教育資訊,解析當下教育想像,您每一秒的停留都是對我莫大的鼓勵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