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與日落前後半小時的光照,冷色調被偏轉到難以讓人察覺,日光的暖色調變得更加突出,溫暖柔和且具有方向性的特點,成為了攝影師們垂涎的光線,因此也被譽為了「黃金時間」。
那麼,在這樣的光線下您想拍點什麼?風光、人像還是建築?是不是滿腦子都是曾拍過的場景與效果,感覺缺乏創新打開相機也是平淡無奇。在《攝影進階100節「必修課」》系列課程的第十一章節中,我們將嘗試使用逆光剪影效果,讓您在夕陽下脫穎而出。
什麼是剪影?為什麼「輪廓」如此迷人?
剪影與其他拍攝手法略有不同。在以往的拍攝中,我們總是會強調圖像的「立體感」和「真實感」。但是剪影反其道而行,通常選擇形狀牢固且易於識別的元素,通過逆光造成的強烈對比形成輪廓,以二維形式引起人們的興趣。
剪影無法利用主體的顏色或色調以及紋理來吸引人,也無法傳達清晰的故事或詳細的畫面,但是會給觀看者留下線索,讓圖像的一部分給予觀看者更多想像力的發散空間。我之所以喜歡剪影,是它在不整合觀眾思維的情況下,形成獨有的戲劇性和神秘感與情緒,也因此而變得與眾不同。
如何實現剪影效果?
在常規的拍攝中,我們通常需要平衡圖像中的曝光,希望在背景和主體中保留更多的細節。但是剪影則需要主體和背景之間產生強烈的明度對比,使背景正確曝光,而主體丟失大量的細節只保留形式上的輪廓。在日常的拍攝中,剪影是利用了原本具有挑戰性的逆光照明條件,而形成的獨特視覺效果。
剪影是一種拍攝手法,而並非是某一主題,我們可以將該技術運用在幾乎所有的拍攝題材中。儘管我們通常所見到的都是夕陽下的剪影,但仍然可以採取很多不同的光源,例如路燈或室內的窗戶甚至任何人造光源,只要是逆光場景皆可實現該效果。
技術核心#1:剪影拍攝的曝光方式
大多數現代數位相機的自動或半自動模式都足夠地「聰明」,可以很好地感知場景,通過測光系統獲得一個平衡的曝光,而不足以形成剪影。因此我們需要通過一些手段「欺騙」相機,獲得所需的測光結果。主流相機都具備曝光補償控制項,將參數設置為-2EV至-3EV,讓最終的測光結果相比於正常測光降低2到3檔,以實現剪影效果(具體參數可根據實時取景進行調整)。
如果以上方式無法實現所需效果,我們也可以使用曝光鎖定,通過先曝光再構圖的方式進行剪影的拍攝。我們需要在不考慮構圖的情況下,半按快門對場景中的背景部分優先進行測光,隨後按住相機背部的曝光鎖定按鈕(通常用「*」標識)鎖定當前曝光,將相機移回想要拍攝的主體進行構圖,並完成拍攝。這是在自動或半自動模式下不改變任何設置,最簡單的剪影拍攝方式。
到目前為止,以手動模式拍攝是獲得剪影的最佳方法。調整曝光設置時,僅需根據實時取景,正確曝光背景並壓暗主體即可。儘量使用小光圈所產生的大景深,使被攝主體擁有一個清晰的輪廓,讓背景擁有更多的細節。
不僅僅是相機,我們的手機也可以實現剪影的拍攝效果,但也需要一些拍攝上的小技巧。在默認情況下,手機的焦點和測光設置在同一點,對主體進行對焦和測光時,特別是在主體較大的情況下,往往會正確曝光主體而背景過曝。為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在對主體完成測光和對焦後,長按對焦框以啟用自動曝光/自動對焦鎖定,滑動旁邊的曝光滑塊,向下壓暗當前的曝光,以實現剪影效果。
技術核心#2:剪影的構圖
拍攝剪影的關鍵是選擇一個輪廓清晰且易於識別的主體,其本身的細節並不那麼重要。但需要注意畫面的整體構圖,在高對比度的拍攝中,更加強調畫面的視覺結構和視覺引導。在不同題材的拍攝中,其構圖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注意輪廓清晰:
剪影在婚紗攝影中尤為常見,也經常與多重曝光結合使用。在該類型的拍攝中(人像),我們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輪廓的清晰。與以往的婚紗攝影不同,剪影的拍攝需儘量避免互相擁抱,讓肢體與身體區分,否則會輪廓疊加難以辨別。可以讓新人牽著手或者採取相近的姿勢,讓觀眾清楚地知道他們在互動即可。
不僅僅是人物之間的輪廓重疊,人與場景元素之間的重疊也需要注意,如果場景中包含多個元素,則需要將其區分。例如,被攝者正倚坐在一棵樹下,剪影會使其合併成一個輪廓,觀眾將難以辨別,如果人物轉換為在一旁站立或輕微倚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