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樂樂茶與江小白宣布跨界聯名,推出了酒味奶茶與酒味歐包。作為繼奈雪的茶、喜茶之後,又一進入重慶市場的頭部新式茶飲品牌,該系列產品一經推出,就在重慶引發了排隊熱潮。
儘管這一開門紅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樂樂茶卻面臨著不小的競爭壓力。隨著新式茶飲行業迎來下半場競爭,奈雪的茶、喜茶、鹿角巷、一點點等品牌已經先後在重慶市場布局,相關跨界聯名產品也屢見不鮮。樂樂茶的這波跨界舉措,消費者反響如何?新式茶飲品牌又應該如何為自己「保鮮」呢?
茶+酒
跨界產品吸引關注
元旦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下午,在樂樂茶重慶首店門口,依然聚集著不少前來打卡的人。店內座無虛席,排隊隊伍一直有人源源不斷加入,儼然成為其所在購物中心的一道風景。
據了解,樂樂茶起源於上海,專注於「茶+軟歐包」的模式。每到一座城市都會與當地老字號聯名打造新產品,例如在杭州與知味觀攜手推出過「杭州龍井蝦仁軟包」。而此次來到重慶,樂樂茶就與江小白推出了兩款聯名款「江小白奶茶與樂小黑奶茶」,與珮姐老火鍋聯名推出了「珮姐火鍋辣辣包」。
「『茶+酒』的組合,打破了茶飲和白酒的次元壁,希望用口味上的驚喜感和爆發感,吸引更多人嘗試。」江小白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次跨界聯名既是雙方品牌的賦能,也是一次針對年輕消費者需求的探索。
而這一創意奶茶自推出以來,就頗受消費者喜愛,到下午3點左右已經銷售一空,僅餘少量酒味歐包。「沒有買到酒味奶茶有點遺憾。」劉小姐告訴記者,自己聽說樂樂茶和江小白聯名後,就一直想來打卡,這次排隊排了20多分鐘。「奶茶的口感和其他一線品牌一差不多,但歐包品種更豐富一些,有機會還會來嘗試。」
同質化明顯
熱度是否可持續?
從茶粉、奶精衝兌到茶葉和鮮奶衝泡,新式茶飲行業實現了迭代升級,同時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據《2019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 顯示,中國茶飲市場的總規模在2019年將突破4000億元,2019年底,中國茶飲的市場規模將是咖啡市場規模的2倍以上。
在這一千億級市場中,喜茶、奈雪的茶一直位居前列,而樂樂茶緊隨其後,也是一枚妥妥的「網紅」。值得一提的是,產品更新快是用戶對樂樂茶的普遍印象,並且在各地嘗試了諸多跨界聯名舉措。
在創意上,樂樂茶此次與江小白、珮姐等品牌聯名,推出了酒味產品與火鍋味歐包,給消費者帶來了耳目一新的體驗。實際上,奈雪的茶曾於今年8月與滷校長推出過「火鍋底料包」,而喜茶進入重慶時也推出過茶極客特飲,已經進行過了茶+酒的品類融合。而在奶蓋茶、芋泥茶、歐包等方面,各個品牌之間也湧現了不少同類型產品,口感也較為接近。
對於樂樂茶而言,挑戰不止是產品的同質化。在其進入重慶之前,奈雪的茶、喜茶、鹿角巷、一點點等品牌已經陸續在此布局,並且在開業前期都引發了打卡熱潮。截至目前,奈雪的茶已經開設了9家門店,喜茶開設了11家門店,已經形成了口碑和各自的粉絲群體。而樂樂茶在2019年12月27日,才在重慶開設首店,並未搶佔到先發優勢。
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在大部分品類差距不大,同時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已經先行布局的情況下,樂樂茶很難在短時間內超越。「中國新式茶飲的市場空間足夠大,儘管樂樂茶在下沉市場時錯失了一些先機,但並不代表其沒有機會。」他表示,樂樂茶應該繼續發揮其創新優勢,突出差異化,連結更多新生代粉絲,才能將熱度延續下去。
聲音
跨界並非「萬金油」,應嘗試多維度創新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記者:「隨著新式茶飲品牌不斷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下沉,未來市場競爭還會愈加激烈。目前跨界營銷已經成為了企業的新常態,進入了紅海期,效果正在逐步遞減,並且越來越考驗執行過程中的細節。」他表示,西南地區的茶飲門店數量目前仍然不算多,對於樂樂茶而言有一定機會,但空間正在被壓縮。「在跨界之外,還應該回到產品本身,更多維度的連結新生代,不斷升級他們的消費體驗。」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唐小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