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照片:1924年的天壇和頤和園

2020-12-12 風吹草語

1924年,天壇大理石欞星門。天壇圜丘壇內外壝牆的四正位各有三座石門,共有24座,稱「欞星門」。內外壝牆南面的兩道欞星門的大小是不一樣的,中間的最大,是皇天上帝所用之門;東面次之,是皇帝所走之門;西面的最小,是陪祀人員走的

天壇圜丘。圜丘是皇帝舉行祭天大禮的地方,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壇平面呈圓形,共分三層,皆設漢白玉欄板。壇面原來使用藍琉璃磚,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後,改用堅硬耐久的艾葉青石鋪設

從圜丘壇看皇穹宇

皇穹宇院落位於圜丘壇外壝北側,坐北朝南,圓形圍牆,南面設三座琉璃門。主要建築有皇穹宇和東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壇祭祀神位的場所

皇穹宇石階上的大理石龍雕

從側樓看祈年殿

祈年殿在天壇的北部,也稱為祈谷壇,原名大祈殿、大享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繕後,改名為祈年殿

佛香閣是頤和園的主體建築,建築在萬壽山前山高20米的方形臺基上,南對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為中心的各建築群嚴整而對稱地向兩翼展開,形成眾星捧月之勢,氣勢恢宏

頤和園門廊前的香爐

頤和園有兩對銅龍,分別位於仁壽殿和排雲殿前。銅龍長1.53米,高1.32米,作奔走狀,置於水波紋銅座上,銅座左右飾人物圖案,前後為蕉葉、方勝、萬字、雙錢紋飾。銅座下承石束腰座,飾吉祥卷草紋。 銅龍鑄於清光緒年間,上各有款「光緒年制」和「天地一家春」

荇橋始建於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建,是一座長方形重簷橋亭的三孔石橋,東、西兩端各豎一座四柱三樓沖天牌樓,石額鐫刻有乾隆皇帝御筆,東側牌樓額題「蔚翠」和「霏香」,西側牌樓額題「煙嶼」和「雲巖」 ,描述的是荇橋四周風光的意境

昆明湖水面積約為頤和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其前身叫甕山泊,因萬壽山前身有甕山之名而得名。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皇帝決定在甕山一帶興建清漪園,將湖開拓,成為現在的規模,並取漢武帝在長安開鑿昆明池操演水戰的故事,命名昆明湖

相關焦點

  • 遊記:天壇公園之行
    D4小結:1、今天走下來手環已經連續3天顯示超過20000步了,頤和園圓明園線依然還是需要充足的體力。2、無論是頤和園還是圓明園真的是非常美,值得一遊!不愧是皇家園林的!整個行程都感覺很美好,因此也對頤和園圓明園更有好感了。5、今天真心的體驗到了計劃趕不上變化,原計劃出了頤和園吃什麼,晚上吃什麼什麼的計劃都被打亂。但是重新規劃的路線也未嘗找不到旅行的意義。
  • 美國人鏡頭下的晚清老照片:慈禧打扮奇怪,天壇看上去是這樣
    美國人鏡頭下的晚晴老照片:圖為美國《雜誌》記者拍攝的一組晚晴老照片,記錄著慈禧統治下的晚晴生活場景,看看真正的晚晴和你想像中的有什麼不一樣。 美國人鏡頭下的晚晴老照片:圖為一家人在老北京的北海公園裡面乞討,衣不蔽體的小乞丐看起來很讓人心酸。
  • 北京天壇公園門票多少錢 北京天壇公園門票價格
    天壇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禱豐年的專用祭壇,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遊玩天壇,除了觀賞各殿堂的精巧建築,回音壁、三音石等奇巧的設計也一樣令人慨嘆,算是北京比較值得一去的古建築之一,那北京天壇公園門票多少錢?跟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 專訪北京市天壇公園園長李高:到2030年,完整的天壇將會呈現在世人...
    ,5A級景區,天壇的祈年殿形象在國內代表北京,在世界代表中國,但是,現在的天壇公園只是完整天壇的四分之三,到2030年,完整的天壇將會呈現在世人面前 。天壇公園李高園長:2018年是天壇作為公園開放100周年,2020年則是天壇建壇600周年,天壇與故宮一樣均建於1420年,即永樂十八年,這一年朱棣遷都北京,建皇城和天壇。說起祈年殿在天壇的地位,要從1998年申遺成功說起,天壇發展歷程中經歷過幾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第一個時間節點是建壇之時,即永樂十八年。
  • 《我愛拼模型》中國北京天壇怎麼搭建 中國北京天壇搭建攻略
    導 讀 我愛拼模型中國北京天壇搭建攻略,我愛拼模型中國北京天壇怎麼搭建,我愛拼模型是一款簡單有趣的益智組合模型解謎遊戲
  • 香山公園杯具、天壇公園公仔……市屬公園文創產品明起亮相服貿會
    從明天開始到9月9日,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家會議中心室內展館及周邊室外展館將面向社會公眾開放。11家市屬公園和中國園林博物館亮相服貿會,用209件套文創產品、12項主題日活動、18場直播互動等特色活動,帶市民來一次「園林文化之旅」。
  • 肖復興:書寫天壇裡的芸芸眾生
    燕舞:非專業讀者可能不太容易注意到民國留法翻譯家盛成歸國後1936年寫的那篇中外文化和文明比較視角的《北平的天壇》,《天壇六十記》首先容易讓我們聯想起史鐵生先生當年那篇充滿獨語和思辨意味的名文及其同名單行本《我與地壇》(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1月)。2020年故宮和天壇都喜逢建立600周年紀念,您另闢蹊徑寫天壇的深意有哪些?
  • 北京天壇公園旅遊攻略:近距離接觸「小平樹」
    #為什麼是北京天壇公園呢?北京天壇天壇公園概況天壇的遺產名稱叫北京皇家祭壇,是明清時期的帝王祭天、祈求五穀豐登的場所。天壇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景區,始建於1420年(明朝永樂十八年),經過光緒年間和2018年兩次重修改建後,景區最大承載量5萬人次。
  • 老照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首都北京,看看當年的人是如何生活的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首都北京老照片,作為我國的首都,北京一直都是非常嚮往的一座城市,如今的北京迎來越來越多的人在這裡工作居住生活,但是對於過去的北京,您,還有印象嗎?希望這一組老照片不僅能讓你重新認識一下北京,更你讓你從照片中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
  • 規模擴大 北京市屬公園年內開放10處文化空間
    經過近一年的升級改造,12月1日,頤和園織圖景區重新開放,展覽面積增加了20%,達到584平方米。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包括頤和園織圖景區在內,市屬公園10處新增或改造文化空間將於年底前全部開放,涵蓋展覽展陳、文化展示和商業服務三種類型。
  • 北京:五一長假,天壇公園祈年殿院落有序開放了!
    2020年5月1日,北京,五一小長假,遊客前往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院落、皇穹宇院落、圜丘3處景點有序參觀。從4月29日起,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院落、皇穹宇院落、圜丘3處景點恢復開放,院內大殿、配殿等室內空間繼續保持關閉狀態。
  • 2020年北京天壇醫院就診須知(附掛號預約入口)
    2020年北京天壇醫院就診須知(附掛號預約入口)  尊敬的患者及家屬:  為了持續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的日常醫療服務,保障您和家人的健康安全,根據北京市現行疫情防控要求,結合北京天壇醫院實際情況,及時調整門診就診流程,合理設置號源、釋放服務潛力,滿足您的就醫需求。
  • 北京最「委屈」的景點,和天壇公園齊名,門票僅要2元卻無人問津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626字,閱讀約2分鐘北京最「委屈」的景區,與天壇公園齊名。門票只要2元卻無人問津。每次提到北京的景點,很多人都會想到著名的故宮,長城等等。其實,在北京這個地方,大大小小的景點有100多個,只是有些名氣不大。相信大家都知道北京有天壇,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北京還有地壇公園。地壇公園是與北京天壇同等規格的公園,位於從城區,而門票僅需2元,可以說是非常難得。
  • 1984年北京,那年您多大?熟悉不?
    1984年北京,那年您多大?熟悉不? 2020-08-26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談起北京
  • 北京天壇醫院:十二勇士馳援武漢
    1月27日下午,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12名醫護人員,作為首都醫療隊成員,馳援武漢。這些醫護人員分別來自急診、重症醫學、呼吸、感染、院感等專業。26日上午醫院接到緊急通知,當天下午組隊完成。按照部署,27日下午14時醫療隊在醫院集結出發。
  • 2020北京市屬公園核心景區五一前恢復開放
    ,有序恢復公園休閒遊憩和文化傳播功能,做好市民遊客「五一」假日遊園接待服務,自4月29日起,北京市屬公園將陸續開放天壇祈年殿、頤和園排雲殿佛香閣、北海永安寺等園林景區、重點文物古建院落20處(室內展室展廳暫不開放)。
  • 北京公園的文創產品越來越吸引人,逛公園又多一個理由
    頤和園、天壇等公園結合自身底蘊,線上線下合力經營,自主開發與授權運營相結合,各具特色的產品滿足了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在「公園+文創」中,人們看到了其蘊含的巨大想像空間和發展潛力。正值寒冬,許多人習慣捧個暖手寶在懷中。
  • 2021北京天壇醫院招聘公告(93人)
    2020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告信息匯總(6-11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是一所以神經外科為先導,神經科學為特色,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為了更好的完成醫院各科室的相關工作,根據北京市和我院招聘相關規定,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所需工作人員。
  • 中國首都北京的5個景點,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不然會很遺憾
    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是我們這一生必須要去看看的地方,不然這一生會有些遺憾吧。今天就講講去北京必去的5個景點,看了這些,你才能說你在北京遊玩過。1、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是明清皇帝居住的宮殿,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保存至今,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共有9999間房,建築均以木質材料為主,故宮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木質結構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作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深受國民、外國友人的喜愛,原名「紫禁城」,當時住過24位皇帝。
  • 頤和園耕織圖景區升級亮相
    記者 吳鏑攝  經過近一年升級改造,頤和園耕織圖景區昨天開放  耕織圖景區位於公園西北部,始建於清朝乾隆十五年。「去年開始我們對耕織圖院落進行優化配置,將兩處職工用房騰出,改造後展廳從五處增設至七處。」頤和園文物管理科主任隗麗佳介紹,重新布置的耕織圖景觀歷史文化展在水操學堂內對遊客重新開放。經過升級改造,展覽面積增加到了58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