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說過:「熟讀歷史,是一個人的教育力最重要的因素,是他終生終世的眼睛。」學歷史對於孩子來說,是越早越好。不僅中國的燦爛文明需要了解,世界其他地域的文化也得有所涉獵才算完整。
提起四大文明古國,不少人往往都能張口就來: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倫,但是你知道什麼是文明麼?這些文明的起源又在哪裡呢?生活中當我們需要跟孩子解釋這些抽象概念的時候,相信不少家長都會犯難,抓耳撓腮。
不用愁,今天我淘到的這本《古文明地圖》繪本,就可以很好地回答這些問題。這是浪花朵朵童書從英國引進的一本歷史書,作者是尼爾·莫裡斯和丹妮拉·德·盧卡。書中從文明的誕生講起,給孩子們生動地還原了十三個古代文明的全貌,帶領他們結識蘇美爾人、古埃及人、古羅馬人等等,一路順著地圖遊歷歐洲、亞洲和美洲,讓孩子們通過一幅幅生動的插畫,身臨其境地了解當時人們的衣食住行和文化風俗,繪本讀完世界風貌心中盡有輪廓。
十三個燦爛的古代文明
人類的祖先從茹毛飲血發展到會使用工具、修建房屋,種植養殖及至形成聚居的城鎮,文明就在這一過程中慢慢成形。
世界最早的文明誕生在美索不達米亞,大約5000年前這裡出現了一些以城市為中心的國家。美索不達米亞早期出現的兩個王國分別是蘇美爾和阿卡德。後來,它們成為古巴比倫的一部分。
古巴比倫人不僅制定了偉大的《漢謨拉比法典》,還修建了聞名於世的空中花園,巍峨的塔廟、高大的圍牆讓當時的巴比倫城無比強大,人們在這裡祭祀、播種、牧羊,創造「楔形文字」記錄和書寫。
除了美索不達米亞這段歷史,書中還分別詳細介紹了古代埃及、希伯來、古代希臘、古羅馬、凱爾特、維京、古代中國、古代日本、古代印度和瑪雅印加的每一段文明中結出的碩果。
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有著自己的宗教信仰、文字、風俗以及發明和創造。比如古埃及人會摘下葡萄來釀酒,人死亡後製作木乃伊,用「象形文字」來書寫;而古希臘人則非常喜歡戲劇,他們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批劇院,而且很會製作麵包、橄欖油以及精美的陶罐等等。
十三個文明相互映襯,各有各的華彩,孩子們看完這本書後,眼光就不會只局限在中國,世界很大,中華文明也只是其中的一顆明珠而已。大格局、大心胸的前提是要有大視野。說實話,之前我也是個歷史渣,頂多對中國的有所了解,國外的文明真是知之甚少。現在跟孩子一起看完這本書後,算是掃盲了。
有趣的大鼻子插畫和地圖
既然這本《古文明地圖》是繪本,文字之外,插畫就是重頭戲,畢竟是寫給孩子們來看的書。有3點我覺得還不錯,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整本書看起來比較清爽,每一頁都按照不同的主題來搭配色彩,很協調也很養眼。
其次人物都很卡通,他們都有一個一模一樣的圓圓的大鼻頭,無論男女,看上去很滑稽,孩子第一眼就被這些有趣的人物吸引了。
再次,書中每一頁都有一幅蜿蜒曲折的地圖,地圖上依次標註了文字和圖畫,順著這幅圖,孩子們可以一路追溯這段文明的輝煌過去。
比如中國的這幅地圖,就按照國內各個地區的大致方位畫上重要的標誌性建築,有北京的天壇、萬裡長城、佛塔和莫高窟,還有長江、黃河、喜馬拉雅山脈等地理名稱,不僅如此對各地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有介紹,農民開墾稻田、種植水稻、耕田、收割以及工人養蠶織布等等。一張圖基本上囊括了中國五千文明史中的精華。
就算是不看文字,孩子看完這些插畫和地圖,也會對這些文明的脈絡有個比較清晰的認識,順便也學習一點地理知識。
特色花邊裡的細節小彩蛋
這本書的花邊做得很有意思,每一頁都是用不同的紋飾做成的,四個角上還有特色動物和飛鳥。
美索不達米亞這一章,採用的是古巴比倫城漂亮的藍色城門的圖案製作的,這座城門上裝飾著藍色的石磚,磚上繪有公牛和龍的形象,它們是巴比倫人崇拜的神的護身,所以花邊的四個角落上就鑲了一個雙角朝天的牛頭,看上去特別素雅。
古代埃及的花邊使用的是羽毛扇一樣的圖案,米黃色為主,搭配寶藍點綴,四角是古埃及的神鷹。
中國的就比較好理解,花邊採用的是梅花形的珠鏈圖案,角落點綴的是一條龍,不過這條龍是藍色的,跟國內還是有點不同。
古印度則是採用孔雀眼圖案,一隻拖著長長翡翠綠尾巴的藍孔雀蹲在角落裡。
發現沒有,這些美麗的花邊裡都藏著每一段文明中最有代表性的信仰呢!
這本《古文明地圖》裡還有不少有趣的小細節,家長不妨跟孩子一起來找找看,比較適合小學生自主閱讀,低齡的小朋友也可以親子共讀。有遠見的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從小補上歷史這一課,了解中國放眼世界,以後孩子才能做一個更有格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