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搜索「成都說唱」,蹦出來的信息有一千多萬條。琳琅滿目的新聞資訊與網友討論仿佛一張賽博大網,交織成了成都獨有的說唱文化浮世繪。
·NOX的說唱現場。圖片來自NOX
但光看面兒上這些肯定不行,要想真正了解成都的說唱文化還得「深入基層」,走到rapper的身邊坐下來慢慢聊。
馬思唯,一名在全國甚至全球有著高人氣的說唱歌手,也是時下大火的說唱組合「Higher Brothers」的成員,早年憑藉《嶗山道士》在網絡上一炮而紅,從此人氣只增不減,逐漸穩固了他的「江湖地位」。
馬思唯:從CDC到LA,憑的是實力還是運氣?
「如果沒玩說唱,我現在可能在教畫畫」
在成都的說唱文化席捲全國的當下,我們找到了馬思唯,作為說唱圈Gen-Z Yellow的代表之一,希望從他身上發現成都說唱文化的特點與脈絡。
郫縣男孩的「逆襲」
成都的街頭文化氛圍不消過多介紹,在太古裡或是周邊逛上一圈感覺人人都是rapper,遍地都是cool guy(?)。在街上每走兩步就能看見幾個踩著滑板的板妞與板仔。
在這樣的氛圍下,我們不免好奇,馬思唯的成功與這座城市是否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 i-Flow滑板公園。攝影:ICYICYWORKS
馬思唯消息回得很快,邀約採訪的過程大概花了不到五分鐘。我們約在他的工作室見面,藏在成都一個再平常不過的老小區裡。
敲門前,我內心做了不少「預設」。畢竟MV中的rapper個個看起來都是不好惹的狠人,感覺稍有不慎就會被懟。
· 馬思唯。圖片由本人提供
試探性地敲了三下,很快馬思唯就前來應門,門一開,他便露出了標誌性的笑。工作室的客廳坐著幾位whostar的成員。
「平時大家都會聚在這裡一起玩,靈感來了就跑去裡面的錄音室錄歌。」馬思唯說,我順勢坐在了沙發上,身邊被幾位rapper包圍著,我從小到大沒經歷過這個場面,氣氛稍顯尷尬。
馬思唯似乎看出來了:「那我們直接開始哇?到錄音室擺嘛,要安靜些。」
·工作室牆上的AFGK裝飾掛畫。攝影:憂憂一築一事
往裡走,推開一扇不起眼的門,便是馬思唯的錄音室。令我吃驚的是,房間內除了一些基礎的錄音設備外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嘻哈」。就是一間「正經且實用」的錄音室。
·攝影:憂憂一築一事
錄音室內的確足夠安靜,馬思唯找了一把椅子坐下,雙腿岔開擺成最舒服的姿勢,我坐在對面的沙發上,開始和面前的郫縣男孩聊了起來。
·童年馬思唯,那會兒就已經開始戴鴨舌帽了。圖片來自網絡
馬思唯是郫縣人,在他12歲時,也像許多90後一樣愛聽潘瑋柏和周杰倫:「我第一次聽到潘瑋柏的《壁虎漫步》就被吸引住了,MV裡的他穿著一雙白色的AF1真的很帥,」馬思唯說。
「我逐漸發現,自己喜歡的並不是某個明星,而是嘻哈這種音樂風格。後來上了大學,我開始逐漸接觸到嘻哈音樂。2011年,在聽過一次音樂現場後,開始嘗試自己編曲」,他一邊說,一邊望著天花板開始回憶自己的大學時期。
·2011年,馬思唯在音樂節的臺下,如今的他已經成功地站在了舞臺上。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那會兒,馬思唯似乎有著釋放不完的創作熱情,至於大學的成績,自然好不到哪兒去。「我XX差點沒畢到業」,他笑著說。
·攝影:憂憂一築一事
「不學無術」成為了那個時候父母對他的印象,在老一輩人的心中,「嘻哈」這種搖頭晃腦的音樂風格實在不能被接受。
那時候他想到了以前看過的動畫《嶗山道士》,一個不學無術遊手好閒的年輕人,在山上遇到了一名法術高強的仙人,但由於悟性低加上好吃懶做,最終什麼也沒學會。
「《嶗山道士》這首歌的靈感就是源於此,我在編曲的時候加入了片中的一些原聲採樣,讓整首歌的風格各更加突出。」說起創作,馬思唯像是打開了話匣一般滔滔不絕。
·《嶗山道士》封面。圖片來源於網絡
要知道,在2014年,這種曲風的說唱在國內並不常見,於是《嶗山道士》的大火也似乎更在情理之中。從那以後,馬思唯在說唱圈開始有了名氣,聽眾越來越多,微博粉絲也肉眼可見地不斷上漲。
他逐漸走進了「說唱會館」這個圈子,開始頻繁與Ty等其他說唱會館的rapper們一起登臺演出,錢不錢的倒不要緊,馬思唯心裡足夠清楚,重要的是迅速讓更多觀眾知道自己,拓寬知名度。
·攝影:憂憂一築一事
這個郫縣男孩,開始在成都紮根,與身邊的兄弟夥一起開始了自己的說唱之路。
「更高兄弟」
大部分人知道馬思唯還是通過Higher Brothers(更高兄弟)這個成都說唱團體。
「其實當初組建團體並沒有什麼目的性,更沒有像三國演義裡面那種儀式,我們四個人平時就經常在一起做音樂,久而久之,團隊自然就形成了」,馬思唯換了一個姿勢,摸了摸脖子上的紋身,「組合名字也沒啥深層次含義,就是字面意思。」
·攝影:憂憂一築一事
成立初期,馬思唯以及團隊的其他三名成員:DZKnow、PSY.P、Melo經常聚在一起玩音樂,沒有目的性,興致來了就寫上幾段詞,腦海裡稍微有點旋律就記下來。
「那會我們比較懶散,創作積極性並不像現在這麼高,很多時候挺被動的」,馬思唯說。
·Higher Brothers,從左到右依次為:PSY.P、Melo、馬思唯、DZKnow。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即便如此,他們從成立到發布第一張專輯,人氣就從來沒減弱過。演出的票價也從一開始的幾十塊上升到如今的幾百甚至上千。
·舞臺上的馬思唯。圖片來源於nme.com
2016年他們發布了第一張同名專輯《HIGHER BROTHERS》,一經發布便廣受好評,不論業內業外,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作為Higher Brothers的靈魂人物,馬思唯的名號也越來越響。
·《HIGHER BROTHERS》專輯封面。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年後,88rising找到了Higher Brothers,在這之前88rising已經籤下了當紅的說唱歌手Rich Chigga以及Keith Ape,作為一個專注於亞洲潮流文化的新銳平臺,與之合作對於Higher Brothers來說簡直是一樁穩賺不賠的「生意」。
·攝影:憂憂一築一事
2017年6月,有了專業團隊操持的錄音室專輯《Black Cab》正式發布。隨後,他們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成名,這一切的一切都歸功於一首《Made in China》。截至目前,這首trap在YouTube上收穫了二十六萬個贊一千九百多萬的播放量。
·這在油管上已經算是非常高的播放量了。
這讓他們成功「出國」,讓全世界的人聽到了來自成都的方言說唱,粉絲數毫無疑問更是指數級地增長。
· YouTube上的網友評論:「這些中國鐵子也太吊了。」類似的評論不勝枚舉
「我的歌裡都是真實的馬思唯」
一個多月前,馬思唯發布了首張正式solo專輯《黑馬王子》。相比之前的作品,整張專輯更加走心,仿佛是他對這幾年的經歷打了個總結。
·《黑馬王子》專輯封面。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中有首名叫《GO》的歌曲讓我挺驚訝,歌詞裡談到了他的家人以及自己曾經的過往與當年看起來不切實際的夢想。
「更高兄弟的大哥大曾經也是個小弟
我驕傲地說起等到那一天我老去
媽媽再也不哭了
爸爸開心地笑了
我坐在後院看著天使城的黃昏燃燒著
從郫縣東大街開始我可以爬得更高的。」
在結尾,有一段人聲採樣,那是馬思唯的父親在微信上發給他的語音「你還是真正地長大了,你的思想還是很成熟了,我再也不焦心了。」
在洛杉磯錄這首歌的前一天,馬思唯與父親在微信上聊起了家事,後來談到自己,他的父親便發了這段語音,馬思唯於是將其放在了歌的末尾,「用我老漢兒的語音來給這首歌打個總結挺合適的」。
·攝影:憂憂一築一事
「這首歌裡描寫的是真實的馬思唯嗎?」我問。
「我的每首歌描寫的都是真實的馬思唯」,他臉上露出了自信的表情。
·工作時的馬思唯。圖片由本人提供
前段時間,馬思唯迎來了他的電視綜藝首秀,在《歌手》上成為了袁婭維的幫唱嘉賓,回憶起那次的登臺經歷,他說:「其實很不自在,說實話也挺緊張,那麼多鏡頭燈光面對著你,臺下沒有觀眾,這和我平時的演出氛圍完全不一樣,而且我擔心自己的發揮影響到Tia。」
他對自己的電視首秀並不太滿意,對於他來說,正經的說唱舞臺才是他的歸宿。他更享受那種面對觀眾,與觀眾零距離互動所帶來的衝擊感。
「所以你到底用的哪個牌子的遮瑕膏來擋紋身?」我半開玩笑地問道。
「我也不曉得嘛,化妝師弄的,妝都卸了半個小時」,他說。
·攝影:憂憂一築一事
聊著聊著,我發現坐在我面前的馬思唯完全不像MV中所展現的那般「兇狠」,相反是一個很謙遜的年輕人,除了身上的紋身有點多以外,你找不出任何「破綻」。
·攝影:憂憂一築一事
他也同許多90後一樣喜歡看日本動漫,最喜歡《七龍珠》,「你看孫悟空那麼多次被擊敗,但都還是不停地在挑戰極限。我覺得很酷。」
他坦言《七龍珠》一定程度上甚至影響了他的價值觀,讓他在面對逆境時有著一股向上的衝勁兒。
·攝影:憂憂一築一事
除此之外,他曾經還嘗試過繪畫,上過繪畫補習班,有一定的美術基礎。
·馬思唯早期的繪畫作品。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沒搞說唱,我現在可能會在一個畫室當個美術老師」,他笑著說。這也難怪為啥當年父母會反對他玩說唱了。
因為陰差陽錯亦或是聽從了自己的內心,馬思唯才得以走上說唱這條路。
·馬思唯與說唱組合whostar成員TSP。圖片由本人提供
去年,他創立了自己的潮流品牌「AFGK」,是英文「A Few Good Kids」的縮寫,我們在他錄音室的牆上也見到了這句話。
·攝影:憂憂一築一事
他輕描淡寫地說道:「本來只是想做一些自己的周邊,但沒想到挺受歡迎,於是乾脆就投入精力好好做。」
如今,馬思唯的「嘻哈生意」越做越大。在他身上有太多標籤,一層層撕開,我發現了一個熱愛音樂的大男孩。不論是在郫縣、成都還是洛杉磯,馬思唯變了很多,馬思唯也從未改變。
採訪末尾,我問道:「對了,經常在你mv裡出現的那輛寶馬i8真的是你的車嗎?」
「對啊,現在就停在樓下。」他說。
·圖片由本人提供
後記
從「Listen Family」到「說唱會館」,從2002年到2020,成都的說唱文化經歷了無數次「版本更新」。這期間誕生了眾多說唱歌手,有的已經轉行,有的依舊在堅持做音樂。
在嘻哈還未被放在檯面上的那個時代,每一位熱衷於說唱的人都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搞創作。沒人知道未來的路究竟如何,沒人知道說唱這個「生意」究竟能不能賺錢。
馬思唯當初也不知道,他只是熱愛,他只是付諸了行動。
「在郫縣,街上的人都把我當『街娃兒』兩個樣。而成都足夠包容,我這種穿著放在太古裡一抓一大把。」對於成都,馬思唯的確熱愛,並不是因為能夠隨心所欲的打扮,而是在這片土壤上有著相對開放的創作氛圍和自在的生活氛圍,如同他歌詞裡說的那樣,能讓他爬得更高。
後來我心血來潮在網上搜索「為什麼成都說唱這麼厲害?」
我又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
主編 | 牧之、鶴鶴
編輯 | 十一
撰稿 | 十一
校對 | 希希
攝影 | 憂憂一築一事或由受訪者提供或來源於網絡
設計 | 三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