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遊地理蒙古12月12日訊(通訊員 沈海濱)最近一段時間,從新聞上得知,我國的緊鄰蒙古國友好地贈送了三萬隻羊給我們國家,並陸續已經到達境內,這舉動引起我對媒體平時極少提及的蒙古國產生了極大興趣。筆者今天就帶您走進一個真實的蒙古國看看吧!
美麗的「藍天之國」-蒙古
蒙古國位於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是被兩國包圍的一個內陸國家。主體民族為喀爾喀蒙古族。蒙古歷史上曾被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多個遊牧民族統治。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17世紀末時蒙古全境被納入清朝統治範圍。1911年清朝滅亡後,蒙古宣布獨立,但未得到國際承認,直到1921年在蘇俄的控制和操縱下才從中國分裂出去而獨立。
蒙古國可耕地較少,大部分國土被草原覆蓋。北部和西部多山脈,南部為戈壁沙漠。約30%的人口從事遊牧或半遊牧。不過,蒙古國當地的風景的確是很美的。蒙古國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還被世人稱為「藍天之國」。
隨著時代在不斷的變化,旅遊業在不斷的興盛,蒙古國在旅遊產業上,也漸漸的有了一定的發展以及成就。在結合了中國的民族政策給當地帶來的經濟以及設施等方面越來越好,促使當地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中國遊客前來遊玩。蒙古國擁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綠油油的一片,天空是那麼的清澈,這種種景色相互交替著,遊客說:這簡直是一個讓人來了還想再來的地方,令人十分陶醉。很多中國人對蒙古國更多的是好奇。如今,分裂出去已經達100年的蒙古國他們現狀生活是怎樣的呢?
當我走進真實的蒙古國才發現,這裡的草原資源相當豐富,並且這裡還被稱為「畜牧」王國,可想而知,這裡的畜牧業有多發達了。因為當地的畜牧業很發達,所以這裡的肉類是很便宜的,特別是我們國內價格很高的優質羊肉和牛肉,在這裡都是即便宜品質又好。除了肉類之外,當地的奶製品也是很便宜的,不過,蒙古國的蔬菜的價格卻是很貴的,這也是因為當地人很缺乏耕地的知識,當地蔬菜稀少,因此這裡的蔬菜價格要比肉類高出很多。
蒙古國除了畜牧業比較發達外,這裡的工業基礎是比較薄弱的,該國很多東西都是需要從我們中國進口來的,比如一些生活用品,或者是服飾等東西,由於我們中國跟蒙古國的距離是很近的,所以我們國家有很多商販也因此從中賺取了不少錢。如果你想要到蒙古國旅遊的話,你要切記一點就是這個國家是禁止任何人吸菸的,如果你在當地吸菸的話不僅會被當地人歧視,更嚴重的話可能還會被抓起來或者直接趕走的,所以菸民想要到這個國家旅遊的話得好好想清楚了。
蒙古國這裡的飲食大部分都是以西餐還有蒙餐為主的,並且這裡讓很多中國遊客感到意外的是,蒙古國的人民是不會使用筷子的,很多遊客原本以為它以前是屬於中國的,應該會使用筷子的,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當地的飲食方面就可以看到出來該國跟我們中國還是很不一樣的。
而提到蒙古這個國家,在國際上蒙古的存在感很低,人口三分之一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蒙古和我國的內蒙古是一脈相承,但是現在經濟發展差距越來越大。外蒙早就被我國的內蒙古自治區遠遠的甩在了後面。蒙古在蘇聯時期基本上都能從蘇聯獲得大量的援助,所以即使日子過得比較艱難,但是還有自己的農牧業也過得去。但是隨著蘇聯解體和經濟援助的缺失,蒙古的經濟瀕臨崩潰。隨著經濟私有化的進行,蒙古經濟不但增長緩慢而且隨著貧富差距的增大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蒙古的再次迎來好日子還多虧了我國的強烈需求和進口。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需要大量的礦產資源。而蒙古作為礦產資源儲量豐富的地區也著急自己的礦產出口,所以兩方面各取所需。21世紀初期蒙古由於礦產資源的迅猛出口,經濟增速還是位居世界前茅。採礦業取代了原有的畜牧業,成為蒙古國的支柱產業。蒙古低迷的經濟迎來了黃金歲月。大宗商品的期貨、現貨的高價格讓蒙古國賺得盆滿缽滿。隨著經濟的發展,大量的人口聚集到首都烏蘭巴託。據悉到目前,首都的人口數量已經佔了全國人口的比例達到了一半以上。
昔日的蒙古帝國、今日牛羊的樂園
來到了蒙古國,才感覺到它的遼闊。接觸到蒙古人才感覺到他們的淳樸。成群的牛羊休閒自在的享受著遼闊無際的大草原。在這裡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的原始,那麼的淳樸。在山腳下我看到有一列火車剛好通過。這是蒙古國唯一的一條鐵路線路。往南是去中國,往北是去俄羅斯。
來到肯特山脈的特日勒吉國家公園。一路山巒起伏,無邊草原,如人間仙境。因為她美麗的自然風光,又在烏蘭巴託附近,從而成為了蒙古國最受歡迎的國家公園之一。途中路過三友洞。傳說當年牧民和喇嘛為了正義,反抗政府壓迫,民族起義失敗,三名喇叭在此山洞裡躲過一劫而得名。烏龜石位於自然國家公園中,是蒙古國一個標誌性景點,來蒙古的人都會被指點到此一遊,就象初逛北京總要去趟長城一樣。導遊講:摸摸烏龜石的頭,可以長命百歲。
乘車到中央省額日德尼特蘇木,參觀成吉思汗雕像博物館。當走進雕像博物館入口的大門。只見成吉思汗騎馬雕像,手持金鞭,戰馬容光煥發,展示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東徵西討、威震歐亞的英姿。成吉思汗雕像博物館的頂部是成吉思汗雕像,高40米,是世界最高的成吉思汗雕像。雕像的下面就是成吉思汗博物館,裡面陳列著成吉思汗時期的各種文物。圓柱形建築共36個柱子,代表成吉思汗家族的36位部落汗王。成吉思汗雕像博物館佔地212公頃,下面有一組威武雄壯的蒙古軍群雕。成吉思汗雕像博物館內乘電梯到觀景臺,近距離同成吉思汗像合影。在博物館內,我看到一個高達9米、用225張牛皮製成的成吉思汗穿的皮靴,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皮靴。鷹擊長空,「良馬與獵鷹是哈薩克人的雙翼。」可見獵鷹在哈薩克人心中具有極其崇高而神聖的地位。
成吉思汗的雕塑站在高高的山坡上。當我真正來到他的雕塑身旁,眺望蒼茫大地,當時我的感覺:我就是這蒼茫大地的王。正所謂讀萬卷書可以遐想;行萬裡路可以感受。成吉思汗從小失去了父親,是由聰明智慧的媽媽撫養他們長大。成吉思汗的媽媽在教導她的孩子們時說:「一枝箭很容易被撅斷,但是把幾隻箭綁在一起就不容易斷了,團結就是力量」。
烏布蘇湖是蒙古國最大的湖泊。這個湖泊的淡水擁有量佔世界總淡水量的1%。藍天、白雲影射到清澈的湖面上,仿佛天掉到了湖水中。如若不是湖中有漣漪,我會誤以為自己是在騰雲駕霧。在蒙古騎馬的感覺與任何地方都不一樣。先是騎著馬兒沿著清澈的湖邊漫遊,欣賞著成群的犛牛,然後來到鬱鬱蔥蔥的森林和山花爛漫的草原。正是酒不醉人景醉人。
當我漫步在烏蘭巴託市中心的蘇和巴託廣場。高高的紀念碑燃著長明火。據悉,這裡每逢重大節日和慶典時,蒙官方都在此舉行儀式,向紀念碑獻花圈,也是為來訪的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舉行歡迎儀式的地方。廣場中央矗立著蒙古革命英雄蘇和巴託紀念碑,碑上用舊蒙文刻著蘇和巴託關於團結的名言,頂部雕像是蘇和巴託騎馬的英姿。廣場中間是成吉思汗座像,左、右邊分別是成古思汗兒子和孫子的塑像。蒙古一直是蘇聯的鐵桿。儘管現在已清除了許多列寧、史達林塑像和畫像,我們仍然偶爾可見。
遊覽蒙古最大的寺廟一甘丹寺
甘丹寺由第四世哲布丹尊巴(蒙古最高轉世活佛)所建,為專修高等佛教經典之處,大小廟宇相連,建築極具美感。黃教領袖甘寶喇嘛就曾住此。甘丹寺建於1838年,由五座僧院組成,鼎盛時期有千名喇嘛,定期舉行各種祈禱儀式,是蒙古國香火最旺的寺廟。瞻仰寺內最引人矚目的章冉澤大佛,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銅佛,高28米、重20噸,全身鍍金,鑲嵌2286顆寶石,氣勢雄偉,富麗堂皇,是蒙古國國寶甘丹寺建築宏偉、富麗,獨特的建造風格和殿堂、佛塔充滿了濃鬱的藏風,是蒙古國唯一的一座藏傳佛教寺廟。
甘丹寺既是寺廟又是佛學院。旅遊觀光和前來朝聖的信徒們絡繹不絕,一群群鴿子在廣場上飛舞,或曬太陽,一派眾生和諧的景象。寺廟殿堂外的鍍金佛像,栩栩如生。
緊接著,我們又參觀蒙古末代宗教領袖吉布尊丹巴活佛的豪華住宅一一博格達汗冬宮。冬宮照壁石刻十分精緻,巧奪天工。冬宮是博格達汗第八世的行宮和寺廟為一體的建築,他是蒙古國政教合一的領袖, 蒙古國的最高統治者。1893年經過清政府批准,第八世修建了這座漢藏式的宮殿,整個冬宮呈漢藏式殿宇建築,建於1903年,裡面陳列著蒙古王公貴族華麗的服飾及生活用品,還有鄰國各國國王貴族送給的珍貴禮品等。最耀眼的是各國首腦贈送的禮品,如這座150張美洲豹皮製成的 世界唯一的豹皮蒙古包。冬宮門樓、牌樓的格式講究。正門建築用了108個楔口,沒用釘子,是傳統的中國建築風格。
冬宮是蒙古末代皇帝宮殿。說是宮殿,其實是廟宇。說是廟宇,又有兩棟小洋樓。他還是一位活佛,信奉藏傳佛教,廟宇是他宗教活動的場所。冬宮裡有漢、藏兩種式樣的殿宇建築群,漢族式樣的宮殿全部是木質廟宇結構,包括照壁、牌樓、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三重院落。最後面的中間三層殿宇,是皇宮建築群中最高的建築,古樸端莊,獨特漂亮。
草原人家蒙古包
成吉思汗騎馬塑像博物館
帶有中國元素的寺廟建築-甘丹寺
冬日蒙古女人們
高達9米用225張牛皮製成的皮靴
鏡頭下的蒙古國漂亮女孩
藍天白雲蒙古包
馬背上的孩子們
蒙古國大草原上的牛羊馬
蒙古國佛教高僧和喇嘛們
蒙古國會議會堂
蒙古國那達慕開幕
蒙古國女人的服飾
蒙古國最後一位皇帝的皇宮——博格達汗冬宮
蒙古漢子
蒙古特日勒吉國家公園內的烏龜石
首都烏蘭巴託
烏布蘇湖畔走馬觀花的遊人
烏蘭巴託凱旋門
烏蘭巴託之冬-蒙古革命英雄蘇和巴託紀念碑
喜慶氛圍的烏蘭巴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