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說誰是《周易》的作者,根據漢代司馬遷《史記》中的說法,伏羲「始作八卦」,文王「演《周易》」,孔子作《彖》、《象》、《繫辭》、《文言》之屬十三篇。三位都是聖人,經歷了三古時代,即「伏羲為上古,文王為中古,孔子為下古」。這就是漢代學者所說的《周易》「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
研習《周易》一般分為兩派,即義理派和象數派。義理派,就是學習六十四卦的哲學思想,根據每個卦所反應的思想含義,用來指導自己的人生。象數派,則是把六十四卦安上對應的五行,用五行生剋制化來趨吉避兇,卜筮所用,通常說法就是:六爻。
二者區別很大,所以要看你的出發點是什麼,比如你想學習佔卜,那麼的學習六爻相關類的書籍。何為六爻,六爻是兩個「八卦「組合而成,比如說乾為天卦,就是兩個乾卦組合而成,而乾為天卦就有六個陽爻,這就是所說的六爻,六爻也是現在通過搖六次錢幣而形成的。六爻安裝上對應的五行六親,通過五行之間的生克,才能去佔卜而用。
如果你的出發點是學習哲學思想,那麼就需要看《周易》類的書籍,從六十四卦中找尋哲學思想,比如被人們熟知的兩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就是出自《周易》中的乾卦和坤卦,意思是說工作中要自己不斷的奮鬥爭取,生活中也要有好的德行。六十四卦中只有《謙卦》是六爻都吉利的,所以生活建議人們處事要以謙虛為主,這樣就能避免很多災禍。
總而言之,《周易》中有很多智慧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不是一句話一篇文章就能概括的,最好是義理與象術都學,既能為生活趨吉避兇又能用哲學思想指人生,它不愧是我們的歷史瑰寶啊。
本文作者:辰西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