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迷航:皮卡德》:船長,我的船長

2020-09-03 海雲軒主

2020年1月24日,除了中國人過年這件大事以外,還有一件讓全世界科幻迷有如過年的大喜事,那就是又一部新的《星際迷航》電視劇《星際迷航:皮卡德》(Star Trek: Picard)第一季開始播出。而且,CBS All Access目前已經續訂了《星際迷航:皮卡德》的第二季。想要了解《星際迷航》的文化影響力,只需看幾集《生活大爆炸》,看看那一群高智商的宅男們對它著迷到了何等地步,便可領略一二。而對於不太熟悉《星際迷航》的觀眾來說,這恐怕是一個不太容易進去的坑。畢竟,關於《星際迷航》這檔子事,至少得從1966年開始說起,涉及六部電視劇,十三部電影,和一部動畫片。這六部電視劇每部又包括若干季,每季又包括若干集,合在一起一共有七百多集,每天刷一集的話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刷完。下面咱們就說說偉大的《星際迷航》的來龍去脈,最後說到這個最新的《星際迷航:皮卡德》。

《星際迷航:皮卡德》海報


大家可能一眼看出來了,中間那個老頭兒不就是《X戰警》裡面的X教授嗎?沒錯,他就是老年X教授的飾演者著名演員派屈克·斯圖爾特(Patrick Stewart),而他同時也是《星際迷航》電視劇的第二部,1987年首播的《星際迷航:下一代》的男主角皮卡德船長的飾演者。而在最新播出的這部《星際迷航:皮卡德》裡面,派屈克·斯圖爾特飾演的仍是皮卡德船長這一劇中人物。前陣子,《星際迷航:皮卡德》在倫敦舉行首映禮,&34;飾演者伊恩·麥克萊恩(Ian McKellen)親自到現場給老友派屈克·斯圖爾特捧場,並獻上熱吻。

《星際迷航:皮卡德》首映禮上,&34;吻了&34;


下面這張表羅列的,是《星際迷航》目前所有的劇集。下面我們就著這張表來一一說起。



一、《星際迷航:原初系列》:故事從這裡說起

時光回到1966年,當美國人民正在為冷戰、越戰、核威脅、種族矛盾、性別歧視等現實問題憂心忡忡之時,一部叫做《星際迷航》的電視劇悄然開播。事實上,整部電視劇的誕生並不順利,電視臺也幾度想要砍掉該劇。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在今天看來製作簡陋的電視劇,成功吸引了最早的一批《星際迷航》迷。為了和日後的《星際迷航》劇集相區別,最早的三季《星際迷航》被稱作《星際迷航:原初系列》(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縮寫為ST: TOS或TOS)。儘管這個最早的《原初系列》在1969年播完第三季後停播,但在日後又多次重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劇迷。

《星際迷航:原初系列》最早的片頭字幕


為什麼會有人對這個劇這麼狂熱?其背後的觀影心理或可以用那句大白話來解釋,那就是,&34;。世界建構、理念呈現、觀念探討,是《星際迷航:原初系列》這個劇最超前、最迷人的地方。當現實世界千瘡百孔、人們焦灼不安的時候,編劇吉恩·羅登貝裡在劇中想像和創造了一個美好全新的未來世界:三百年後,23世紀的人類掌握了星際航行的能力,所有種族之間和諧相處,共同組建了星際聯邦。偉大的寇克船長和他的進取號致力於探索銀河系的未知地帶,以平等和尊重作為最高指導原則,尋找和接觸銀河系其他的未知文明。劇中的飛船進取號(曾一度被譯作&34;,英文名Enterprise,譯成&34;更接近劇中本意)本身就是一個各色人種平等相處,大大超前於彼時現實世界的烏託邦。而劇中的很多集又借科幻故事,諷刺了現實世界中的種族不平等、性別歧視以及各種形形色色的社會迂腐觀念。

《星際迷航:原初系列》中的進取號成員


儘管《原初系列》只有三季,到1969年便已全部播完,但受追捧的程度卻因數次重播而日益高漲。其後,派拉蒙電影公司在《原初系列》的基礎上,召集《星際迷航:原初系列》的原班人馬,開發了《星際迷航》電影版的第一部至第六部,分別是《星際迷航:無限太空》(Star Trek: The Motion Picture,1979)、《星際迷航2:可汗之怒》(Star Trek II: The Wrath of Khan,1982)、《星際迷航3:石破天驚》(Star Trek III: The Search for Spock,1984)、《星際迷航4:搶救未來》(Star Trek IV: The Voyage Home,1986)、《星際迷航5:終極先鋒》(Star Trek V: The Final Frontier,1989)、《星際迷航6:未來之城》(Star Trek VI: The Undiscovered Country,1991)。這六部電影製作水準不一,大部分的影迷傾向於認為偶數集普遍比奇數集的質量要好,所以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按照2/4/6的順序看起。

二、《星際迷航:動畫系列》:中國觀眾的童年記憶

從1973年到1974年,《星際迷航》的動畫片問世,共播出兩季22集。這個系列日後被稱為《星際旅行:動畫系列》(Star Trek: The Animated Series,縮寫為ST: TAS或TAS)。這兩季的動畫片延續了《星際迷航:原初系列》的世界設定和人物設定,不足之處在於製作上簡陋單薄。不過其中有幾集請到了知名科幻作家參與編劇,所以在科幻理念方面依舊可圈可點。

《星際迷航:動畫系列》海報


對於中國的電影電視觀眾來說,最早的《星際迷航:原初系列》沒有可能同時看到(再強調一下是1966-1969年),即便是後來開發的電影系列的前六部,看過的人也不會太多。但是,對於年齡在四十歲以上的我國中老年電視觀眾(比如筆者)來說,極有可能會對這部《星際迷航》的動畫片保有觀看記憶。在筆者成長的童年、少年時代,每晚六點半電視上會有二十分鐘一集的動畫片可以看,這是當時能看到動畫片這種珍貴事物的唯一機會。許多年以後,我才知道當年(大約是1992年)看過的那個叫做《星際旅行》的動畫片,竟然就是這個《星際迷航:動畫系列》的中文配音版。動畫片中每一集的片頭都會出現寇克船長的聲音,&34;緊接著,船長的聲音說到,&34;那大概是筆者生命當中最早感受到的科幻的魅力。

三、《星際迷航:下一代》:成功續寫新篇章

1987年,第二部《星際迷航》的劇集《星際迷航:下一代》(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縮寫為ST: TNG或TNG)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按照劇中的時間設定,故事發生在《星際迷航:原初系列》結束約一個世紀以後,第四代進取號在皮卡德船長的帶領下,繼續致力於對銀河系未知領域的探索。

《星際迷航:下一代》片頭字幕


《星際迷航:下一代》是所有《星際迷航》電視劇裡篇幅最長的一部,從1987年到1994年,一共播出七季178集。不僅如此,它還是《星際迷航》所有劇集裡面評價最高的一部。《星際迷航:原初系列》塑造了23世紀星際聯邦的光明世界,奠定了《星際迷航》劇集積極樂觀、理性探索、平等尊重的價值取向。《星際迷航:下一代》進一步豐富了這一世界架構,並把《原初系列》中昂揚向上、勇於進取的崇高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由派屈克·斯圖爾特塑造的皮卡德船長果敢堅毅、正直無畏的形象深入人心,成為繼寇克之後又一位性格豐滿的進取號船長。

《星際迷航:下一代》中的進取號船員


基於《星際迷航:下一代》開發的幾部《星際迷航》電影(第七部至第十部)也同樣可圈可點。在《星際迷航7:星空奇兵》(Star Trek:Generations 1994)中,《原初系列》裡的寇克船長和《下一代》中的皮卡德船長,兩位相隔百年的船長竟然在同一時空相遇——至於怎麼做到的就不劇透了。

《星際迷航7:星空奇兵》中,皮卡德船長(右)邂逅寇克船長(左)


其後的《星際迷航8:第一次接觸》(Star Trek: First Contact,1996)、《星際迷航9:星際叛變》(Star Trek: Insurrection,1998)、《星際迷航10:復仇女神》(Star Trek: Nemesis,2002)評分依次下降,主要原因在於這三部電影在風格上開始走向不可救藥的暗黑風,而這恰恰是老一代的《星際迷航》粉絲們最不願看到的。皮卡德船長的故事,到2002年的這部《星際迷航10:復仇女神》這裡算是暫告一段落,直到2020年的《星際迷航:皮卡德》故事重啟,這是後話。

《星際迷航10:復仇女神》海報


四、從《深空九號》到《發現號》:老故事新拓展

到1990年代,《星際迷航》的影響力可以說是全面開掛,兩部新的《星際迷航》劇集陸續被開發,甚至一度同時播出。

《星際迷航:深空九號》(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縮寫為ST: DS9)從1993年到1999年共播出七季176集,數量上最接近《星際迷航:下一代》。按照設定,《星際迷航:深空九號》講述的是&34;這個太空站周遭所發生的故事,劇情模式跟前兩部《星際迷航》相差較大,主題深刻但風格陰暗,而且並沒有前兩部《星際迷航》的元老吉恩·羅登貝瑞參與編劇,所以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星際迷航》家族的一個番外故事。

《星際迷航:深空九號》海報


《星際迷航:航海家號》(Star Trek: Voyager,縮寫為ST: VOY、ST: VGR或VOY)的播出時間是1995至2001年,一樣也是播出了七季,共172集。劇中的星際聯邦艦船被換成航海家號,由凱薩琳·珍妮薇艦長率領,故事主線也不再是探索銀河系未知地帶,而是換成了&34;。《航海家號》的收視率在當年可以說是高開低走,劇迷們越到後來越找不到《星際迷航:原初系列》和《星際迷航:下一代》中那種積極進取的感覺。到2001年《航海家號》劇終。

《星際迷航:航海家號》海報


經過《星際迷航:深空九號》和《星際迷航:航海家號》在故事上向外拓展的差強人意,《星際迷航:進取號》(Star Trek: Enterprise,縮寫為ST: ENT或ENT)決定重回經典,打造一部《星際迷航》系列的前傳故事,講述星際聯邦的前身,地球歷史上第一代進取號離開地球首次展開太空探險的故事。創意雖好,但《進取號》這個劇慢條斯理的長線故事模式,對於不熟悉前幾部《星際迷航》世界設定的觀眾來說,恐怕吸引力並沒有那麼強。2001年,《星際迷航:進取號》第一季播出之後不溫不火,全靠《星際迷航》的粉絲們苦撐,才有電視臺續訂這個劇的第二季和第三季,到2005年,《星際迷航:進取號》播完第四季之後劇終。當年曾有粉絲髮起《星際迷航:進取號》第五季的募捐,但終究還是未果。

《星際迷航:進取號》劇照


2017年,又一部新的《星際迷航》劇集《星際迷航:發現號》(Star Trek: Discovery)開播,目前已播完兩季。在《發現號》的前兩集中,最大的亮點是由楊紫瓊飾演的女艦長這一角色,其身上既洋溢著一艦之長的從容穩練,又充滿東方女性的獨特魅力。令人遺憾的是,楊紫瓊在劇中基本屬於客串性質,這一角色在第二集的結尾便殞命,從第三集開始,故事轉入到發現號這一新的空間。

《星際迷航:發現號》劇照


《發現號》同樣走的是慢條斯理的長線故事模式,論有趣程度,實際上遠不如同期播出的另一部《星際迷航》劇集的高仿品——《奧維爾號》(The Orville)。該劇一定程度上參照了《星際迷航》的世界設定,重回系列劇的故事模式,基本上一集一個故事短平快,同時在風格上幽默、輕鬆、詼諧,價值取向上理性、樂觀、進取,同時又具有高度的社會反思和觀念批判意識,雖不屬於《星際迷航》家族,但整體氣質上反倒是最接近《星際迷航:原初系列》的一個電視劇集。(關於《奧維爾號》的詳細介紹,可參筆者站內拙作《美劇<奧維爾號>:來自25世紀的寓言故事》)

《奧維爾號》劇照


雖然這部《星際迷航:發現號》影響力平平,但依舊被預定了第三季,在今年即將播出。另一個消息據說,由楊紫瓊擔當主演的《星際迷航:發現號》衍生劇也在開發中。

五、新版《星際迷航》三部曲:新手入坑首選

對於國內新一代的電影觀眾來說,除非是《星際迷航》的鐵粉兒,否則最熟悉的《星際迷航》恐怕就是新版的《星際迷航》三部曲這三部電影了。

2009年,新版的《星際迷航》電影上映。有些地方按照《星際迷航》的電影序列,把這一部稱作《星際迷航11》,但它講述的實際上是《星際迷航:原初系列》裡面的寇克船長、史帕克、烏乎拉等人年輕時候的故事,算是前傳。2013年,這個系列的第二部《星際迷航:暗黑無界》(Star Trek: Into Darkness)上映。2016年,第三部《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Star Trek:Beyond)上映。這個前傳故事越編越跟時間線後面的《星際迷航:原初系列》裡的故事接不上,所以後來官方設定乾脆把它說成是另外一條時間線上的故事,至於是不是要扯上平行宇宙,目前還暫無定論。

對於不熟悉《星際迷航》文化,沒有情懷包袱的觀眾來說,從這個新版的《星際迷航》三部曲開始了解《星際迷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這個系列的視聽效果是目前所有《星際迷航》電影和電視劇裡面最棒的。至於《星際迷航》的鐵粉兒們對於這個新的三部曲都有哪些強烈不滿,對於看熱鬧或者新入坑的觀眾來說,可以暫且當成是這三部電影以外的事情。

新版《星際迷航》三部曲電影海報


另外還有一部製作精良的科幻喜劇《驚爆銀河系》(Galaxy Quest,1999),可以看成是一部專門向《星際迷航》致敬的電影。劇中虛構了一個類似於《星際迷航》的科幻劇,陰差陽錯的發展出一大票的外星粉絲。這些外星粉絲不光是把片中設定的那個類《星際迷航》劇統統信以為真,而且還實打實的造出了真的飛船,邀請這群地球上的演員來當指揮官……

致敬《星際迷航》的科幻喜劇《驚爆銀河系》


六、《星際迷航》的科幻之美

《星際迷航》在西方的影響力遠遠超出我們所熟知的《星球大戰》、《X-戰警》等。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經主動參與該劇創作,甚至天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也客串過該電視劇。在《星際迷航:下一代》第六季第26集的開場片頭,機器人Data找來霍金、牛頓、愛因斯坦,四個人一起玩賭牌遊戲。

有霍金客串的《星際迷航:下一代》第六季第26集拍攝現場


由《星際迷航》創造的世界之豐富多彩,遠非這篇小文所能夠涵蓋。比如在《星際迷航:原初系列》裡面便已經出現的克林貢人的外星語言,起初幾集裡面只是胡亂咿咿呀呀幾聲配上字幕,到後來,編劇請了專門的語言學家創造出了完整的克林貢語,甚至還專門出版了克林貢語的字典。可以說,克林貢人已經成了我們人類目前創造出來的,其歷史、文化、語言、文字等各方面最為詳盡的一個外星文明。

電影《星際迷航6:未來之城》中,星際聯邦和克林貢人從衝突到和解


而《星際迷航》中涉及到的科技方面的討論更是可以汗牛充棟。有很多人是因為看《星際迷航》而在日後成為一名科學家。關於劇中科技的討論,最初只是在《星際迷航》的粉絲群裡面小眾進行,後來很多大名鼎鼎的科學家也加入進來,認真探討各種看似荒誕的問題。比如有哪些在《星際迷航》中想像過的科技如今已經實現了,哪些還沒有實現;沒有實現的科技問題到底是出在技術瓶頸還是理論基礎……現如今已經淘汰了的翻蓋手機,已經實現了的平板電腦和藍牙耳機,正在如火如荼發展的VR技術等等,這些東西我們居然都能夠在幾十年前的《星際迷航》裡面看到。還沒有實現的,比如《星際迷航》裡面能瞬間把人汽化的雷射槍,這在劇集裡是一個相對簡單的特效,但至今仍難以實現。其技術瓶頸並不在於能否製造出那樣巨大的能量出來,而在於怎樣才能把那麼大的能量壓縮裝進一把手槍。

再比如《星際迷航》裡面經常用到的把一個人從一個地方瞬間轉移到另一個地方的即時傳送技術,從創作環節來說只需非常簡單的特效技法,但這一技術在實現層面卻還相當遙遠,甚至可能永遠也實現不了。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在傳送前究竟需要把這個人從細胞層次分解,還是從分子、原子或者更微觀的粒子層次進行分解?微觀世界裡的量子不確定性如何應對?在當時,這是一個用簡單特效創作出來的技術想像,目的只是為了方便故事的進行,然而卻曾引來很多專業科學家的認真討論,爭論的焦點從技術上的可行性一直拓展到倫理層面——所謂的即時傳送,到底是把寇克船長從一個地方傳送到了另一個地方,還是把原來的寇克船長殺死再重新複製一個新的寇克船長?

《星際迷航》中經常出現的傳送技術


至於《星際迷航》&34;中出現過的每一代的進取號,從外型設計到內部構造以及每一項的具體參數,無不吸引著粉絲們各種細緻入微的研究考證。可以說,真正的《星際迷航》不只是七百多集的電視劇和十三部電影,而是由影視創作者和觀眾粉絲們一起構建的一個科幻史上最豐滿、最詳盡、最美好的一個想像世界。

每一代的進取號都各不相同


七、《星際迷航》的人文精神

真正好的科幻不只是對未來世界的幻想,更多的是思考,對科技的思考,對人類的思考,對未來的思考。《星際迷航》之所以成功,就在於它注重對人文精神的關懷。它誘發的不是人們對超能力、對高科技的痴迷幻想,而是思考,思考未來的人類應該追求什麼樣的自己,什麼樣的文化,什麼樣的宇宙社會。《星際迷航》這部系列劇集本身就貫穿著對&34;的困惑,到底追求什麼才是人類進化的方向。瓦肯人拋棄了情感,完全以邏輯處事;智慧機器人卻羨慕人性,不斷地模仿人性行為掩蓋機械本能。博格人把自己機械化,融入集體意識,泯滅了個人意識,靠同化其他種族來獲得進化和發展,毫不顧忌這是對其他種族的毀滅;人類卻追求個性解放,尊重個人意識,當俘獲的博格個體衍生出人性時,最終將他釋放。克林貢人認為榮譽至高無上,戰死光榮戰俘可恥;佛瑞吉人卻認為利益至上,什麼都可以交易,處事當求利益最大化……值得慶幸的是人類始終堅持個性的發展,對自由的追求,既不向其他文明灌輸或強迫自己的價值觀,也從不向外來的壓迫屈服。正是這每個人心中的自由、平等和尊重構成了《星際迷航》的文化。

《星際迷航》中的博格人


當我們打開60年代的《星際迷航·原初》系列,以現在的眼光看,無論特效還是故事節奏都是十分的糟糕,但其中蘊含的許多超前的意識是今人也無法企及的。在種族歧視和冷戰的60年代,《星際迷航》教父吉恩·羅登貝裡在進取號的高管中加入了一個黑人女子和一個俄羅斯人還有亞裔的日本人,而正是這位黑人女通訊官,她在螢屏上的形象激勵了一代黑人——&34;。這是一種博愛平等的文化,吉恩·羅登伯裡是作為政治平等主義的擁護者,向人們潛移默化地輸送積極的價值取向。而這一文化也被之後的續集所繼承,《星際迷航:下一代》中出現了盲人工程師,《星際迷航:深空九號》的男主角是一位黑人,《星際迷航:航海家號》的主角是一位女艦長。也正是這種平等博愛的文化,奠定了《星際迷航》中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宇宙社會。

四百年前的地理大發現,白人以高人一等的&34;姿態屠殺了美洲&34;土著,而人類進入太空文明何嘗不是一種新的地理大發現,而這一刻我們是文明人還是土著人?吉恩·羅登伯裡跨時代的提出了他心目中的道德準則——星際聯邦最高指導原則:凡星際艦隊成員不得以任何理由幹涉一有知覺並居住於有正常文化發展且擁有自我慎思能力的環境下之外星種族生活與文化發展,前述之幹涉行為包括將高等知識、力量、科技引進至向無能力和先進智慧掌控其發展之世界。正是這種精神原則,地球融入了銀河系小家庭,並嘗試以尊重的態度融合更多的物種文明,最終成立了星際聯邦這一大家庭。

正是這一信念使得《星際迷航》這套作品具有了哲學上的意義,也佔據了人文主義精神的制高點。正是這一信念讓我們看到了總是不顧危險把相位槍設為擊昏檔的外遣小隊,讓我們看到了失事飛船上的倖存船員寧可絕望的互相角鬥至死也不洩露任何信息給初始文明,讓我們看到了皮卡德船長冒著生命危險讓箭矢穿過胸膛也不願讓原始人拋棄無神論信他為神。正是這一信念,也許你我還做不到,還不理解,但不阻礙我們心中的敬佩。因為每一個文明,每一個種族,甚至每一個物種都是值得尊重的存在,我們不應該汙染他們。這就是《星際迷航》蘊含的人文精神。

史帕克的經典手勢和經典臺詞,在《生活大爆炸》裡被Sheldon多次模仿


《星際迷航》的社會被稱為一個未來烏託邦社會,連故事裡的造船廠也自嘲的命名為烏託邦造船廠,但這個烏託邦社會中的人文哲理確是人類永恆的追求。即便我們誰也不知道人類文明的未來是什麼樣,但是,至少我們希望我們未來的文明理念,能夠像《星際迷航》裡描繪的那樣。

七、《星際迷航:皮卡德》:船長,我的船長!

2020年1月24日,《星際迷航:皮卡德》正式開播。算起來,這應該算是繼《星際迷航:原初系列》、《星際迷航:下一代》、《星際迷航:深空九號》、《星際迷航:航海家號》、《星際迷航:進取號》、《星際迷航:發現號》之後的第七部《星際迷航》劇集。而從1987年開播的《星際迷航:下一代》算起的話,由同一位演員(派屈克·斯圖爾特)相隔三十多年飾演同一名角色(皮卡德船長),在世界電影電視的歷史上也算是難以出其右了。

從目前已經播出的第一集來看,這又是一個走長線故事的《星際迷航》劇。不過,這個最新的《星際迷航:皮卡德》在製作精度、視聽效果方面已經遠非當年的《星際迷航:下一代》可以相比,絕對是電影級的水準。第一集無論是影像風格、故事環境還是人物設定,很多地方都有點像是玩賽博朋克的《銀翼殺手》,不過到結尾處又重新回到了《星際迷航》獨有的恢弘浩瀚、大氣磅礴的太空歌劇風。不管怎樣,我們的船長回來了!當年勇敢無畏的皮卡德船長,如今成了迷人的皮卡德老爺爺,正義凜然中又多了幾分慈愛。2020年,追劇,走起!

《星際迷航:皮卡德》劇照

相關焦點

  • 《星際迷航:皮卡德》:X教授又回去開飛船啦!
    《星際迷航》系列自打1965年上線播出至今,以其6部電視劇、1部動畫片、13部電影的龐大組成。成為歐美科幻題材裡面不可或缺的存在!《星際迷航》到底有多少個親兒子?《星際迷航》能夠支撐這麼些年,是因為它廣撒網多開花的結果。
  • 《星際迷航:皮卡德》:皮卡德艦長回歸,這一刻,我們等了18年
    在老對手「星球大戰」於2019年推出了「星戰」系列有史以來的第一部電視劇集《曼達洛人》,並且成功贏得了媒體和觀眾的廣泛好評之後,歷久彌新的《星際迷航》也不甘示弱,推出了繼《星際迷航:發現號》之後,以皮卡德船長為核心主人公的嶄新劇集《星際迷航:皮卡德》。
  • 《星際迷航:皮卡德》:X教授又回去開飛船啦!《上篇》
    《星際迷航》系列自1965年開播,由6部電視劇、1部動畫片和13部電影組成。成為歐美科幻題材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星際迷航》到底有幾個兒子?2011年播出的"原版"電影三部曲是該系列的前傳,而2017年的《星際迷航:發現號》系列則是原版三部曲的重啟之作,作為企業號的姐妹船"發現號"(其中,"發現號"的主角是企業號聯合船長斯波克名義上的妹妹),同時也為庫克船長和斯波克的相遇鋪平了道路。NO2.
  • 《星際迷航:皮卡德》:X教授又回去開飛船啦!《下篇》
    最初的三部曲,以及後來的《星際迷航:發現者》等電影或系列,都以戰爭與維和的概念吸引觀眾,以精細特效加持的大規模戰爭場面取代以往的和平探險,以宇宙奇觀的初衷吸引觀眾。這一次,開局有些不那麼平靜。。《星際迷航:皮卡德》由喬納森·弗雷克斯執導,派屈克·斯圖爾特、聖地牙哥·卡布雷拉、艾莉森·皮爾和米歇爾·赫德主演,是年《星際迷航》的續集。
  • 星際迷航再下一城!《星際迷航:奇異新世界》被預訂成劇!
    CBS All Access宣布將一部新的星際迷航劇集《星際迷航:奇異新世界》預訂成劇,這部劇集將講述「在柯克艦長接手企業號之前的十年中,派克船長、斯波克以及大副三人在銀河系中探索新世界的歷程」。安松·蒙特三人飾演的角色在《星球迷航:發現號》的第二季中首次登場,此後星際迷航粉絲們就一直呼籲推出一部關於這三個角色的劇集。《星際迷航:發現號》第二季結束時,這三個角色的劇情走向讓人覺得關於他們的衍生劇似乎是不太可能發生,然而直到今天 CBS All Access才宣布了這個好消息。
  • 這才是星際迷航宇宙正確的打開方式,《星際迷航:皮卡德》第一季
    1月23日,星際迷航也帶來了一部新劇集《星際迷航:皮卡德》,同樣是部口碑力作,共計10集,目前已經更新到第七集。在播出了前兩集之後, 好評如潮, 評分方面在美國已經評為十佳劇集了。 目前豆瓣評分也有8.5分, 屬於優秀之列。導演: 喬納森·弗雷克斯 / Hanelle M.
  • 《星際迷航:皮卡德》這部劇到底燃在哪?
    謝謝你長這麼好看還關注著我。《曼達洛人》第二季完美上線,各位小夥伴去看了嗎?今天再給大家推薦一部星際電視劇——《星際迷航:皮卡德》。豆瓣8.2分。皮卡德是誰?如果今天向任何一位「星際迷航」粉絲們詢問,「在星際迷航眾多劇集中,究竟哪一部劇集能夠代表星際迷航的巔峰?」那麼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答案會說《星際迷航:下一代》。
  • 《星際迷航》50年 柯克船長要玩兒哪些新招數?
    2009年由著名導演J·J·艾布拉姆斯重啟的星際迷航電影版開始,這個系列煥發新生,重新引爆「星際迷航」風潮。重啟系列的第三部《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9月2日將在內地上映,由J·J·艾布拉姆斯擔任監製,導演換成了他力薦的林詣彬,這也是「星際迷航」的第13部改編電影。這一次,柯克船長和史波克大副將有哪些新招數吸引中國觀眾?這一部又有哪些新看點、又有哪些致敬經典原作的部分?
  • 寇克船長復仇開始《星際迷航:暗黑無界》
    寇克船長復仇開始《星際迷航:暗黑無界》《星際迷航:暗黑無界》,寇克船長因執行任務時暴露「企業號」行蹤。一名神秘人製造了一起恐怖爆炸,並襲擊了星際聯邦總部。讓我們一起去尋找其中的真相,開啟星際探索之旅吧!克裡斯·派恩人類,USS Enterprise艦長。
  • X教授回歸《星際迷航》,再次飾演企業號艦長皮卡德
    他的代表作除了《X戰警》之外,還有《星際迷航》。派屈克·斯圖爾特在2002年電影《星際旅行10:復仇女神》和1987年首映的劇集《星際旅行:下一代》(共七季)中飾演了艦企業號-E的艦長讓-盧克·皮卡德,前後跨度共15年。在電影《星際旅行10:復仇女神》中,我個人認為這是一部在整個系列電影裡質量最低的一部電影了。
  • 《星際迷航:皮卡德》劇集主創談本劇特色:節奏稍慢,但是情感厚重
    《星際迷航:皮卡德》將於美東時間1月23日首播,已經79歲高齡的派屈克·斯圖爾特(Patrick Stewart)將繼續出演他在電影中的經典角色皮卡德艦長。據《星際迷航:皮卡德》的劇集主管艾裡克斯·庫茲曼(Alex Kurtzman)向TVline透露稱,「我認為人們不是把皮卡德艦長這部劇集當作一部純動作劇集來看的。我知道他們都希望能夠看到對皮卡德艦長這個角色進行更加深入的挖掘。
  • CBS All Access即將上線《星際迷航:奇異新世界》新劇集
    外媒報導稱,CBS All Access 即將推出又一部《星際迷航》系列劇集,講述了深受觀眾喜愛的派克船長、Number One、以及科學官斯波克三人之間的故事。官方公告稱:《星際迷航:奇異新世界》的背景設定在原初系列的十年之前(那時柯克船長還沒登上企業號),主要演繹了他們是如何在銀河系周邊展開探索的。
  • X教授的退休生活 來自宇宙的召喚《星際迷航:皮卡德》即將到來
    作為耳熟能知的星際IP《星際迷航》在沉寂了很久後,在2017帶來了最新的《星際迷航:發現號》聚集,匯聚了知名影星楊紫瓊,詹森·艾薩克,索尼誇·馬丁-格林等人,在口碑和收視率上都有十分精彩的表現。而以X教授:派屈克·斯圖爾特主演的《星際迷航:皮卡德》也即將登陸電視,此部劇集主要講述了發生在羅慕倫母星被毀滅之後的主宇宙,一位神秘的女子闖入皮卡德的退休生活,尋求他的幫助。他在星聯求助無門後,只能自行組織一個團隊完成這個危險的任務。這下好了,退休的X教授的目光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地球上了,他現在的任務將是踏上無盡的星空,去拯救宇宙。
  • 《星際迷航》企業號船長稱宇宙中存在外星人
    [導讀]《星際迷航》演員威廉&#8226;夏特納在接受《每日郵報》採訪時稱,外星人是存在的,只是我們不知道它們的長相。企業號是星際迷航是一艘新型戰艦,配備了曲速引擎,可進行超光速運行騰訊科學訊(羅輯/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宇宙中只有人類存在嗎?
  • 星際迷航:奇異新世界美劇!
    三位主演都會回歸出演他們在《發現號》第二季中各自的角色,在《奇異新世界》中,他們幾乎會一直演到柯克船長接管企業號時。伊森、安松與麗貝卡通過視頻向粉絲們發來了問候,「你們問了,我們聽了,本劇就來了。」
  • 星際迷航新作發布日期公布 寇克船長由你操控
    ,南夢宮萬代今天宣布星際迷航將會在2013年4月23日與玩家見面,登陸PC、PS3和Xbox 360。 遊戲畫面截圖   星際迷航新作是由黑暗2的開發商Digital Extremes來製作。在本款遊戲中,在遊戲中,玩家會感受到原著的故事與合作模式的驚奇的完美結合,此外,寇克船長和斯波克將第一次以玩家可操控的角色出現在遊戲之中。
  • 最具收藏價值的《星際迷航》系列解析
    星際旅行:下一代《下一代》的時間設定在《初代》約一個世紀後,講述的是新一代進取號的船長皮卡德及其船員的冒險故事。這部劇基調光明,內容積極,標誌著《星際迷航》系列開始進入全盛時期。飾演皮卡德的便是後來我們所尊敬的X教授派屈克.斯圖爾特。
  • CBS再拍《星際迷航》新劇,三主角回歸
    《星際迷航》又要出新劇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旗下流媒體CBS All Access宣布,即將拍攝《星際迷航》第三部真人劇《星際迷航奇異新世界》,伊森·派克、安松·蒙特和麗貝卡·羅梅恩悉數回歸,分別飾演史波克、派克船長和大副(老版魔形女),幾位主創還通過視頻傳達了:「你們問了
  • 生生不息,繁榮昌盛 星際迷航全系列電影你看過嗎?
    科幻影迷心目中的白月光有很多,星際迷航則是其一。20世紀60年代,《星際迷航》由美國派拉蒙影視製作推出,經過不斷地發展和完善,成為世界最著名的科幻影視系列之一。對中國來說,《星際迷航》如同《星球大戰》一樣,沒有深厚的觀眾基礎,在20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星際迷航》系列離開了國人的視野,人們對它的記憶逐漸塵封。
  • 《星際迷航:皮卡德》本月23日開播在即 官宣開啟第二季訂閱
    CBS All Access旗下的電視劇《星際迷航:皮卡德(Star Trek: Picard)》將於本月23日正式開播,而據IGN報導,官方宣布了開啟第二季續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