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擾亂了商業模式和民眾的消費行為,也讓不少地區的農產品面臨銷售困難。幸運的是,網絡直播為農產品尋得了新銷路。
一場網絡直播的預熱,興仁的農特產品薏仁米成交單量能達到7500多單,市場成交額是25萬餘元。近年來,新零售和新業態快速發展,利用網絡直播、短視頻等形式促進農產品銷售已經成為了新潮流新力量。農產品營銷的創新模式,補上了傳統農產品營銷的「短板」,對於緩解農產品銷售難、助力產業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過去,興仁薏仁米大多作為大宗原料銷售出去,現在通過網絡直播推廣活動,讓更多人了解、知曉興仁薏仁米,提高興仁薏仁米農特產品的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打開興仁薏仁米的銷售市場,真正讓「黔貨出山」。
「薏仁米作為貴州省12大特色農業產業之一,也是我們家現在做的主要產業之一,我們家的產品今年一月才開始接觸直播,八月份我們參加了兩次。8月6日,參加央視推薦活動,成交金額7萬元;8月7日參加『探尋貴州好物、吃出健康好味道』直播活動,我們的成交單量達7500單,市場成交額25萬元。」貴州泛亞實業集團副總經理萬春連說,下一步集團將會把薏仁米以直播的形式帶入消費者的生活當中。
和貴州泛亞實業集團一樣,貴州仁信開發有限公司也在網絡直播中找到了農特產品的新銷路。
貴州仁信開發有限公司現擁有「食客小鋪」「黔御薏」「黔興薏苡」「妃琳薏珠」等7家線上淘寶店鋪,在去年「雙十一」當天,店鋪採用網絡直播帶貨渠道、買一送一等方式,通過直播間與顧客互動送出免單產品、抽送現金紅包等活動,線上實現成交量4萬多單,網絡直播帶貨薏仁米的銷售量在全網排名前三。
據貴州仁信開發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毛光忠介紹,公司的銷售情況主要是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上主要是和京東、順豐、網易各平臺進行合作。不定期開直播帶貨,目前做過六場,每一場都會收到幾千單,最多的時候能做到1萬單,每場成交量都在10—50萬元之間。毛光忠說:「現在是一個很好的趨勢,通過直播帶貨把我們興仁薏仁米更好地推出去。」
據悉,興仁市近年來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把薏仁米作為「一縣一業」主導產業發展,今年薏仁米種植面積達35萬畝,從薏仁米標準建設、質量認證、品牌創建等方面強化優勢。同時,在銷售方面利用電商平臺及網絡直播帶貨等渠道,形成線上線下銷售「雙通道」,不斷拓寬銷售渠道,把興仁薏仁米產業做成脫貧致富的大產業,帶動20萬人脫貧增收。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全國各地都在想法子讓扶貧戰略精準、高效,而面對農產品滯銷問題,網絡直播已經成為解決問題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