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聽起來感覺怪彆扭的,就好比看到和尚吃肉一樣有違常規,但這個世界奇葩事情天天有,植物界也不一樣,我們借著多肉植物的圖片來看看此類植物品種是怎麼回事。
一、什麼是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在園藝上,又稱多漿植物。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營養器官的高等植物,通常具根、莖、葉三種營養器官和花、果實、種子三種繁殖器官。在園藝上有時稱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這個名稱為常用。 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萬餘種,它們都屬於高等植物(絕大多數是被子植物)。在植物分類上隸屬幾十個科,個別專家認為有67個科中含有多肉植物,但大多數專家認為只有50餘科。
二、多肉植物形態特徵
1、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營養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莖或葉或根(少數種類兼有兩部分)具有發達的薄壁組織用以貯藏水分,在外形上顯得肥厚多汁的一類植物。它們大部分生長在乾旱或一年中有一段時間乾旱的地區,每年有很長的時間根部吸收不到水分,僅靠體內貯藏的水分維持生命。有時候人們喜歡把這類植物稱為沙漠植物或沙生植物,這是不太確切的。多肉植物確實有許多生長在沙漠地區,但卻不是都生長在沙漠,沙漠裡也還生長著許多不是多肉植物的植物,但是也有不生長在沙漠的。
2、多肉植物特點:①有葉的種類佔相當大的比例;②刺的特色沒有仙人掌類那樣鮮明,很多種類雖有強刺但被葉掩多肉植物蓋,只是落葉期時刺才顯得突出;③花單生的也有,但有很大一部分是集成各種花序。花的觀賞性總的來說遜於仙人掌類。
三、多肉植物品種
常見栽培的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科、番杏科、大戟科、景天科、百合科、蘿藦科、龍舌蘭科和菊科。而鳳梨科、鴨蹠草科、夾竹桃科、馬齒莧科、葡萄科也有一些種類常見栽培。福桂花科、龍樹科、葫蘆科、桑科、辣木科和薯蕷科的多肉植物也有引進,還很稀有。也有的多肉植物的葉片有的地方是透明的。
四、多肉植物生理特點
1、植物粘液
很多種類體內有白色乳汁或無色的粘液,這是一種多糖物質。有的專家指出,它們的細胞內特別含有大量的五碳糖,提高了細胞液濃度,增強了抗旱抗逆性。同時這種粘液和乳汁在植物受傷時可使傷口迅速結膜,既防止了體內水分散失又避免了病菌感染。栽培中利用這一特點,可以將一些截面積很大的球形、柱形種切頂扦插。
2、植物蒸騰
它們的形態和表皮的一些結構使它們的蒸騰量大大減少。它們的表皮有很厚的角質層,很多種類表皮被蠟被毛。氣孔數遠較其他植物少而且深埋在表皮凹陷的坑內。角質層擴散阻力很大,因此,這類植物失水明顯地比其他植物少。資料表明,一株玉米一天失水3—4升,而一株樹木狀的大仙人掌一天只失水25毫升。
3、代謝方式
仙人掌類和多肉植物在代謝方式上和一般植物有所不同。其特點是氣孔白天關閉減少蒸騰,夜間開放吸收CO2,而且在一定範圍內,氣溫越低,CO2吸收越多。吸收的CO2通過羧化形成蘋果酸存於大液泡內,白天蘋果酸脫羧放出CO2進行光合作用,在一定的範圍內,溫度越高,脫羧越快。栽培上利用這個特點,即在一定範圍內儘可能加大溫室的晝夜溫差,在晚上提高室內CO2濃度等,可使這類植物加快生長。所以說多肉植物是可以放置在臥房的植物。
看完文章有木有一種被忽悠的感覺,原來植物界上說的多肉只是指營養器官的某一部分,但從文中我們知道多肉植物還是比較好養而且可以放置在臥房的,朋友們要不要考慮養上一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