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你知道這是在描寫哪個城市嗎?
著名地質學家徐霞客先生曾誇它: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它也一直有「甲天下」的名號在身。
青峰環繞,碧水漣漪,這裡,是桂林。
夏天,是草長鶯飛的季節。灼陽高照,更離不開煙雨的甘霖與清涼,放眼雨林的色彩,生出幾分淡然的飄渺,悠悠纏繞山巒。
聆聽著雨滴與大地親吻時所激蕩的音符,與江水一色,讓生機盎然的季節,與山水赴一場生命之約!與桂林共赴一場時光之約!
這首詩出自韓愈的《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原詩如下:
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
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
遠勝登仙去,飛鸞不假驂。
詩一起便緊扣桂林之得名,以其地多桂樹而設想:「蒼蒼森八桂。」八桂而成林,真是既貼切又新穎。詩句把那個具有異國情調的南方勝地的魅力點染出來。
「茲地在湘南」,表面上只是客觀敘述地理方位,說桂林在湘水之南。言外之意卻是:那個偏遠的地方,卻多麼令人神往,啟人遐思!
而桂林,要說神奇在哪兒,我可以告訴你,奇在地貌。
由於石灰巖層受到水的溶蝕切割,造成無數的石峰,千姿百態,奇特壯觀。灕江之水,則清澈澄明,蜿蜒曲折。「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極為概括地寫出了桂林山水的特點。是千古膾炙人口之佳句。
除了這句以外,還有郭沫若的《遊陽朔舟中偶成》:「羅帶玉簪笑退之,青山綠水復何奇?何如子厚訾州記,拔地峰林立四垂。」也表現出了桂林山水的這種特徵,那就是:女性化。
「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實只是秀麗甲於天下,其雄深則不如川陝之華山、峨嵋。桂林山水是比較女性化的。韓愈用「青羅帶」、「碧玉簪」這些女性的服飾或首飾作比喻,可以說是妙極!
「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柑」二句則寫的是桂林特殊的物產。
唐代以來,翠鳥羽毛是極珍貴的飾品。則其產地也就更有吸引力了。加之能日啖「黃柑」,更叫宦遊者「不辭長作嶺南人」了,這二句分別以「戶」、「家」起,是同義複詞拆用,意即戶戶家家。
對於當地人來說是極普通的物產,對於來自京華的人卻是感到新異的呢。
以上兩聯著意寫出桂林主要的秀美奇異之處,醞釀夠了神往之情。尾聯歸結到送行之意,嚴大夫此去桂林雖不乘飛鸞,亦「遠勝登仙」。這是題中應有之義,可貴的是寫出了逸致,令人神遠。
要說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巖溶山水遊覽區在什麼地方?那一定是桂林灕江風景區。
而這些主要景點也可概括為一江、兩洞、三山。其中,一江指的是:灕江;兩洞指的是:蘆笛巖、七星巖;三山指的是:象鼻山、疊彩山、獨秀峰,這些景點都是桂林山水的點睛之筆,來桂林旅遊的你不可錯過。
同時,灕江號稱桂林的百裡畫卷。青峰夾岸,綠水縈洄,峽谷峭壁,懸泉飛瀑,綠洲險灘,奇洞美石,景致萬千。畫卷隨著江水順流而下逐漸展開,一切都是那麼地詩情畫意。
灕江上的象鼻山,也是著名景點之一。
據說,象鼻山是由3.6億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巖組成,酷似一頭巨象伸長鼻子吸飲江水。
再有就是鼻腿之間造就一輪臨水皓月,構成「象山水月」奇景。
「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與南望的穿山月巖相對,一懸於天,一浮於水,形成「灕江雙月」的奇特景觀。
實在是美極了!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可以說是最好的拿來形容桂林山水的詩句了!
#桂林#
完。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