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奶粉市場規模出現下滑 2020年將迎「寒冬」

2020-12-22 中投顧問

  國際金融報消息,對於奶粉企業來說,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刻骨銘心」的一年。

  從年初開始,新生人口數量下降的情況已經引發機構人士對未來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發展的擔憂。此後,這一話題持續升溫,甚至有不少企業人士直言,2019年,中國奶粉市場規模會出現下滑,2020年更將迎來行業「寒冬」。

  當前,行業全年的數據尚未出爐,不過有多名行業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人口紅利退去對行業的影響確實已在2019年顯現,隨之而來的是存量奶粉市場競爭的加劇。為了獲得業績增長新動力,不少企業開始加碼高端細分領域、擴張橫向整合。

  與此同時,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本土奶粉企業的國際關注度也在持續提升。就在2019年,飛鶴、澳優更是因為「靚麗」的經營表現被國際做空機構盯上。

  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告訴記者,2020年,奶粉企業仍會延續2019年的「艱難」境況,集中度提升是整個行業的一大趨勢,龍頭企業將越來越強,部分經營不善的中小企業則會陸續退出市場。但市場仍舊具備機會,以品牌、專業渠道和差異化產品構建的高端化仍會是2020年的發展主題。

  主戰場

  發力「高端化」

  2019年是奶粉新政實施的第二個年頭,在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高端奶粉領域儼然成為了企業拼實力的主戰場。這一年,無論是國產品牌,還是外資品牌,均在大力發展包括有機奶粉以及羊奶粉在內的高端業務。

  2019年6月,澳優旗下海普諾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海普諾凱1897旗下全新高端品牌萃護系列小紅罐全新上市。彼時,澳優董事長顏衛彬曾表示,海普生物是澳優乳業核心的牛奶粉事業單元,承載了集團打造荷蘭高端牛奶粉領軍企業的使命,也是集團進軍全球市場的利器。

  一個月後,伊利奶粉金領冠發布了一款益生菌有機奶粉新品——塞納牧,正式宣告切入有機奶粉市場。就在近日,伊利又再度展現出「攻佔」高端市場的決心,推出旗下第一款羊奶粉產品「金領冠悠滋小羊」。

  除伊利外,2019年11月,健合集團也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證實,其推出的首款嬰幼兒配方羊奶粉產品合生元可貝思羊奶粉上市,希望藉此加速在高端產品領域的布局。同月,惠氏大中華區總裁瞿峰也向媒體透露,公司即將在香港上市首款羊奶粉,並通過跨境電商的方式銷售至內地市場。

  2019年進博會期間,曾有乳製品企業高層告訴記者,由於出生率不斷下降,嬰幼兒配方奶粉在中國市場維持激烈競爭,年初以來,市場增長開始放緩。不過,包括羊奶粉在內的高端及超高端部分增長依然強勁。

  上述說法或有跡可循。根據多家上市公司發布的2019年三季報,包括有機奶粉及羊奶粉在內的高端奶粉對業績的推動作用正在持續顯現。澳優財報顯示,其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88億元,同比增長23.9%,實現淨利潤6.63億元,同比增長67.6%。其業績保持強勁增長勢頭的原因之一是盈利能力較高的自有品牌嬰幼兒配方牛奶粉和羊奶粉產品的銷售額持續上升。其中,高端品牌海普諾凱荷致、能立多,有機奶粉淳璀和悠藍以及羊奶粉品牌佳貝艾特功不可沒。

  乳業專家王丁棉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過去以中低端奶粉市場為主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變成以中高端為主、超高端增速明顯、低端市場不斷萎縮的局面。中低端產品佔奶粉市場的份額從55%下降到45%左右,而高端和超高端奶粉加起來的份額佔到了55%,超高端的增速更是達到了20%-30%。

  宋亮告訴記者,一直以來,中國奶粉的高端化圍繞羊奶粉和有機奶粉展開。到2020年,全行業的奶粉市場規模大概有1000億元,其中,有機奶粉的總量應該能超過100億元,羊奶粉總量也能超過100億元。2020年到2025年,有機奶粉市場能增長到200億元,羊奶粉能增長到150億元。

  「2020年,奶粉行業的高端化趨勢或更加明顯。未來幾年,羊奶粉、有機奶粉仍會繼續受到市場熱捧。」一位長期調研奶粉行業的投資者向記者指出。

  大趨勢

  集中度提升

  2019年,在各大奶粉企業競相布局高端化的同時,「發力併購」繼續成為該行業重要的「註腳」。

  就在一周前,澳洲有機奶粉品牌貝拉米發布公告稱,蒙牛集團收購貝拉米股權完成交割,後者正式成為蒙牛的全資子公司。

  實際上,早在2019年9月,蒙牛就已宣布將以總對價不超過14.6億澳元(約合78.6億港元)的價格收購擁有15年品牌歷史,主要從事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嬰幼兒食品銷售業務的貝拉米。按照蒙牛的說法,貝拉米所在的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嬰兒食品市場會為其帶來業績增長和利潤率提升的良機,且這一收購也是公司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步。

  在蒙牛「官宣」收購貝拉米後不到一周,首家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市的中國奶粉企業聖元國際也對外表示,公司如期完成收購哈爾濱艾倍特乳業有限公司,後者旗下的啟質、啟程、啟越3個系列9個配方將歸屬聖元國際。自此,聖元國際旗下的嬰配粉註冊系列總數達到15個系列45個配方。

  在這一輪搶購風潮中,伊利集團的動作也不慢。2019年3月,伊利即宣布以股權總對價不超過2.46

  億紐西蘭元(約合人民幣11.34億元)的價格,收購紐西蘭第二大乳業合作社Westland Co-operative Dairy Company

  Limited

  100%股權。據悉,Westland的主營業務為多種乳製品,包括奶粉、黃油、蛋白粉、高溫滅菌產品和嬰幼兒配方基粉等的生產和銷售。

  宋亮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奶粉行業併購的主要邏輯在於,一方面大企業通過併購獲得更多配方品牌以消化自身產能;另一方面,國內奶粉企業通過併購布局海外市場,從而打造跨國供應鏈體系,在滿足產品需求的同時降低成本。

  此外,還有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從一定程度上而言,奶粉行業的密集併購,積極鼓勵企業間兼併重組的國家政策導向起到了推動作用。

  2019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實施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支持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併重組等。一個月後,七部委發布《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鼓勵各地通過企業併購、協議轉讓、聯合重組、控股參股等多種方式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併重組,淘汰落後產能。

  宋亮認為,隨著奶粉行業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大企業、高端品牌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提升,未來中國嬰幼兒奶粉格局將會逐步明朗。眾多中小型奶粉企業的生存空間會不斷減少,「諸如產品沒有核心競爭力,缺乏資金進行品牌和渠道拓展以及在區域市場中規模處在中等偏下的企業,它們的生存環境將進一步惡化」。

  多劫難

  被機構做空

  「言及2019年奶粉行業的關鍵詞,『做空』肯定算一個。」在乳製品行業深耕多年的張華鋒(化名)這樣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2019年本土奶粉圈確實格外熱鬧,知名奶粉企業頻遇做空機構「狙擊」。

  2019年8月15日,做空機構殺人鯨資本(Blue

  Orca)發布了一份針對澳優的做空報告,稱通過深入調查,其認為澳優存在誇大營業收入,誤導中國消費者,隱藏人工成本,並通過未披露關聯方交易讓高管們得以隱秘地謀取私利等行為。該機構認為,澳優的公司治理十分糟糕,財務數據完全不可信,且直言澳優完全不值得投資。

  該份報告刊出後,澳優股價隨即暴跌,不到兩小時市值蒸發近40億港元。但很顯然,殺人鯨資本是有備而來。在澳優對第一份做空報告從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回應後,這家機構又發布了第二份針對澳優的報告,結合澳優的澄清公告展示了其對澳優諸多指控的新證據。

  此後,澳優再度全盤否認,還宣布已經成立獨立評閱委員會,由全體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以評閱沽空機構報告所指稱的事項。

  目前來看,澳優的股價已經有所恢復。記者注意到,2020年1月2日,澳優股價報收11.26港元,在遭遇做空前的2019年8月14日,其股票收盤價為12.18港元,對比來看,差距已經不大。

  澳優之後,中國飛鶴也遭遇做空。2019年11月21日,獨立研究機構GMT Research發出了一份針對中國飛鶴的研究報告,從業績、現金情況、研發投入以及上市籌資的用途等方面拋出了質疑。該機構還直言,建議投資者規避這隻股票,除非企業能證實自己的市場地位。

  GMT表示,相較於同業而言,2018財年,飛鶴的運營利潤率為26%、生產資產回報率為165%,位列市場前5%,極為反常。其認為,飛鶴在過去5年內沒有支付任何股息,這不得不讓人懷疑飛鶴的現金存在偽造的可能。

  當天晚上,飛鶴迅速發布澄清公告,並針對公司財務信息和現金情況、股息分派以及募資用途等一一進行了說明,藉此反擊做空機構。

  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後,本土乳製品行業一度進入「冰點」,奶粉企業也步入發展寒冬,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來,幾乎鮮有國際資本關注。在去年短短百日內,行業內企業兩度遭遇做空後,有投資者曾指出,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內奶粉企業已經重回國際資本視野。

  對於奶粉企業多次遭遇做空劫難背後的邏輯,有關注乳製品行業的專家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首先,從大的發展邏輯來看,人口出生率下降,企業所宣傳的這種高增長,未來或難以持續;第二,這些企業在近兩年高速發展和行業的整體情況相比有些另類,因此,招致機構懷疑這些企業是否存在財務問題;第三,企業的高增長、高利潤本身就是一塊『肥肉』,做空機構一旦咬上一口,獲利也會頗豐。」

  在宋亮看來,前述做空事件已然給到奶粉企業一些警示:企業在高速發展後應該反思三個問題,包括如何保持發展的持續性、如何保持持續發展的動力以及如何規避資本市場的做空乃至惡意收購行為。

  新挑戰

  進入「強強整合」

  回頭來看,本土奶粉企業的2019年過得著實不容易。「不管是企業增加高端產品的布局還是橫向整合,以及做空機構屢次盯上奶粉企業,背後都有一個影響因素:人口出生率下降帶來了行業發展瓶頸。」張華鋒表示。

  2019年1月,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達1523萬,比上年減少200萬人,是近40年來中國出生人口環比下降最多的一年。同期,中國人口出生率從上年的1.24%降至不到1.1%,為近年來新低。

  同月,中國社科院人口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9》,指出長期的低生育率會導致高度的老齡化和人口衰退,中國人口負增長時代即將到來。

  高華證券此前發布的研究報告也指出,考慮到出生人口的下降,其預計2019年嬰幼兒配方奶粉銷量基本持平、2020年銷量下降2%。由於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消費主體是1-3歲嬰幼兒,出生人口對於此類產品銷量增長的影響存在滯後,預計2020年銷量將低於2019年。由於目前單位消費量已處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因此預計未來三年滲透率升幅將放緩。

  張華鋒向記者進一步指出,事實上,中小企業的「生死之年」從2019年就已開始。「有很多企業已經不再生產嬰幼兒奶粉,有的已經賣身,有的退出市場,有的則是轉而生產成人奶粉,2020年會延續這樣一個趨勢」。

  不過,亦有多名業內人士指出,對於奶粉行業後續的發展也不必太悲觀。

  「雖然整個奶粉行業可能觸碰到了天花板,但整個母嬰食品還有新的發展空間。」宋亮表示,在大行業背景下,2020年,那些性價比更高,且貼合消費需求的母嬰食品會有較好的發展。

  多名乳企分析師也向記者表示,目前,奶粉行業正處於調整期。2020年,該行業的併購熱潮不僅不會冷卻,還會更為激蕩,未來將會有更多小型奶粉企業被淘汰出局,奶粉行業將從「大吃小」的階段過渡到「強強整合」的格局。

  不過,市場集中度提升並不意味著中小企業沒有生存機會。「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能不能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第二產品有沒有差異化,第三企業的團隊管理是否具備凝聚力。凝聚力很強的企業不會輕易被大企業蠶食掉。」宋亮表示。

相關焦點

  • 2020年AR/VR市場規模增長迅猛
    打開APP 2020年AR/VR市場規模增長迅猛 智能製造網 發表於 2020-12-10 14:05:39 2020年的AR/VR市場可謂是低開高走。
  • 2020年中國運動鞋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5年市場規模或...
    原標題:2020年中國運動鞋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5年市場規模或將突破4000億元   1、運動鞋行業
  • 去年我國圖書零售市場規模自2001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基於全國1萬餘家實體書店和網上書店提供的採樣數據,今天(7日)發布《2020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為970.8億元,同比下降5.08%,這是自2001年以來我國圖書零售市場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
  • 2020年中國搜尋引擎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5年市場規模或...
    原標題:2020年中國搜尋引擎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5年市場規模或將近1700億元   移動搜索將成為搜索
  • 市場規模將超4萬億元 超高清視頻市場迎重磅利好
    超高清視頻市場或迎風口  繼去年《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後,12月7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實施方案(2020-2022年)》,指出利用3年左右時間,通過實施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加快重塑廣電媒體新生態,加速重構現代傳播新格局。
  • 2020年中國遊戲市場收入達2787億元 用戶規模突破6.65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20年中國遊戲市場收入達2787億元,用戶規模突破6.65億12月17日,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主辦的2020年遊戲產業年會在廣州舉行。當天上午,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遊戲工作委員會發布了《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2786.87億元,比2019年增加了478.1億元,同比增長20.71%。其中,中國自主研發遊戲國內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2401.92億元,同比增長26.74%,佔國內市場銷售總額八成以上。
  • 上周集合信託成立規模有所下滑卻仍處高位 金融類產品發行規模佔比...
    財聯社(上海,記者 林漢垚)訊,據用益信託網數據統計,上周共有207款集合信託產品成立,環比減少3.27%;募集資金222.14億元,環比減少10.04%,雖然出現下滑,但仍維持在在200億元線以上。雖然上周信託產品的成立規模有所下滑,但用益信託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喻智表示,年末信託公司的衝量或在持續,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從募集資金的投資領域來看,投向工商企業領域的集合信託產品募集規模出現較大幅度增長,而投向金融和基礎產業領域的產品募集則出現較為顯著的下滑。
  • 2020年中國印表機市場分析:印表機市場規模將超700億
    數據來源:ID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出口量小幅度下降據數據顯示,2017-2019年中國印表機出口量呈小幅度下降趨勢,2019年我國印表機出口量為3813萬臺,同比下降13.4%。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降幅度加大,2020年1-5月中國印表機出口量為1443萬臺,同比下降26.7%。
  • 全球美妝市場銷售額或將下滑30%,疫情後迎三大變化
    01 全球美妝市場銷售額或將下滑20-30% 《報告》預測,新冠疫情會導致今年全球美妝市場的銷售額下降20-30%,線下銷售預計將急劇下降,而這一比例在美國,如果新冠於今年晚些時候再次出現,則下降幅度可能高達35%。
  • 人工晶狀體市場廣闊,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26.16億元
    2018年中國人工晶狀體銷量為370萬片,2019年中國人工晶狀體銷量約為394萬片,較2018年增加了24萬片。資料來源:智研諮詢整理隨著未來中國白內障患病人數的增加和白內障手術率的提升,作為白內障手術的核心耗材,中國人工晶狀體市場成長空間廣闊。
  • 市場跨越式增長 2020年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市場規模將達2400億美元
    近年來,全球網際網路廣告市場規模高速增長。2018年,全球網際網路廣告市場規模2263億美元,2014至2018年年均複合增長率15.70%;預計至2020年,全球網際網路廣告市場規模將達到2946億美元,持續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
  • 頭部網絡互助平臺用戶規模現下滑跡象 是「正常波動」還是「拐點已...
    連續兩期負增長後,時隔一月,相互寶用戶規模首次環比下滑超2%!2019年末,自相互寶用戶規模超過1億人後,增長速度開始顯著放緩,2020年連續八個月保持在1.05億人左右,不過,該平臺最新幾期披露的分攤用戶數量增長曲線掉頭向下,吸引了市場人士的極大關注。這一最大網絡互助平臺怎麼了?
  • 我國咖啡市場規模不斷攀升,預計2020年將達3000億元!
    隨著公眾飲食觀念的轉變,中國咖啡市場正在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中國咖啡市場規模不斷攀升,預計2020年將達3000億元;其中現磨咖啡市場份額佔比為18.0%,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87.0%,現磨咖啡市場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 智能倉儲市場規模增長快速,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517億元
    智能倉儲市場規模增長快速,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517億元 佚名 發表於 2020-12-24 16:34:15 1、智能倉儲行業產業圖譜分析 智能倉儲產業鏈主要分為上、中、下遊三個部分,其中上遊為設備和軟體提供商
  • 2020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明年市場規模將突破...
    1938年,雀巢推出速溶咖啡,使咖啡從農產品轉變為標準化商品。這一階段的咖啡要求是含有咖啡因的速飲,對口味要求不高。雀巢成為速溶咖啡市場的絕對領導者,也充斥著各類品牌,市場競爭相對完全。第二次浪潮出現在1971-2000年,以星巴克為代表的品牌連鎖咖啡廳擴張。這一階段喝咖啡成為享受咖啡和進行社交的綜合體驗,消費者對咖啡的訴求不僅是單一的提神功效,更是注重其社交屬性。
  • 資本市場2020幾大預測:「慢牛」依舊可期 PE、VC迎光輝歲月
    新變化仍將不斷發生回顧2019年,「改革」成為關鍵詞,註冊制落地、再融資與併購重組鬆綁、加大對外開放、狠抓基礎制度建設……一系列改革舉措在有條不紊地推進,由此,2019年被稱為資本市場巨變之年。步入2020年,在政策定位不變、改革力度不減的背景下,資本市場還將迎來更多的新變化。
  • 全球手機市場洗牌,三星穩坐第一,華為大幅下滑,小米逆勢增長
    受2020年上半年的「黑天鵝」事件影響,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在Q1季度陷入寒冬,經濟的不確定性也讓消費者對手機的需求量降低,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迎來洗牌。據IT之家6月2日消息,分析公司Gartner發布了最新的研究報告。
  • 2020年中國眼鏡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利潤高市場規模大資本爭相入局
    根據國家衛健委5日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數據,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0%,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0%。近視被列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據人民日報,截至2019年中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而我國亦是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全球第一的國家。
  • 2020年中國摩託車頭盔市場規模將超過30億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調研不完全統計,國內的高端摩託車頭盔市場中,SHOEI、ARAI、AGV、SNELL、HJC等國外摩託車頭盔品牌,已佔據了90%以上的高端市場。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市場較早,以獨資或合資方式進入我國市場,建立生產基地,佔據中高端市場較高份額,國內企業市場份額較小。
  • 2020年中國移動閱讀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2020年市場規模有...
    2006年4月,國家首次提出倡導全民閱讀。在2013-2016年,國家連續四年將「倡導全民閱讀活動」寫入工作報告中,並於2017年首次提出「大力推動全民閱讀」。2017年6月,國家立法推動全民閱讀。在《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中指出要加強對數位化閱讀的規範和引導,推動傳統閱讀和數字閱讀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