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陳情令》才發現,藏起魏嬰十六年的人並不是聶懷桑,而是他

2020-12-03 目嵐觀影

凡是看過《陳情令》的人想必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魏嬰那十六年到底去了哪裡?為什麼江澄和藍湛找了十六年都沒有找到?

#陳情令忘羨#

01魏嬰消失的十六年到底在哪裡?

不夜天一戰的時候,魏嬰失去了他最愛的師姐,見到了世上最醜陋最惡毒的人性,讓他覺得這個世上再也沒有任何可以讓他留下的人了,面對江澄的放棄和藍湛的不信任,魏嬰心如死灰再無任何生存下去的信心,所以,在他毀掉了陰虎符之後就生無可戀地跳下了不夜天的懸崖。

十六年後魏嬰從雲深不知處醒來的時候,藍湛對他說,當年江澄堅持到懸崖下尋找,可是除了森森白骨,什麼也沒有找到,藍湛自然是不會說謊話的,那麼就很奇怪了,江澄怎麼會什麼也找不到呢?就算是跌落懸崖失去性命,那也至少會有屍體,為什麼江澄連屍體也沒有找到呢?

我們都知道,在不夜天一戰之後,江澄和藍湛傾盡兩派之力,各自找了十六年,可是依舊是連一絲的線索都沒有,就連魏嬰自己都說不知道自己這十六年死到哪裡去了。那問題就來了,一個普普通通的莫玄羽怎麼會那麼容易就找到魏嬰,還用捨身咒把他救了回來?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巧合,反過來說就是,這世界上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消失,而魏嬰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在莫家莊醒來,那麼到底是誰把魏嬰的屍體藏了起來呢?魏嬰這十六年又是在哪裡呢?仔細算下來,其實在所有出現的人物之中,有動機的人並不多,江澄藍湛是為情,無論是什麼情,他們都有藏人的動機,再就是聶懷桑,為報兄長的仇,他也是最多人懷疑的那一個,還有就是金光瑤和薛洋,為了陰虎符。

其實首先排除的就是藍湛和江澄兩人,如果是他們兩人的任何一個人把魏嬰藏了起來,那麼就不會有對修詭道術法者深惡痛絕的三毒聖手,也不會有縫亂必出問靈十三年的含光君。而第二個要排除的就是聶懷桑聶導,雖然聶導一手策劃揭露了金光瑤秘密,但是他絕不會是藏了魏嬰屍體的人。

所有的人都知道,聶懷桑真正開始尋找仇人並開始策劃一切的開始應該是聶銘決被金光瑤設計殺死的時候,而這個時間是魏嬰跳下懸崖的三年之後,而聶懷桑絕不會有提前的預知能力,所以他肯定就不是藏起魏嬰屍體的那個人,那麼就只剩下金光瑤了。

在金陵臺的時候,金光瑤曾當著所有人的面揭穿了魏嬰的身份,他說,莫玄羽曾經在他的密室裡看到過一本關於捨身咒的秘術,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假設一下,莫玄羽不只是單單地看到了一本秘術,他還看到了魏嬰的屍體。

金光瑤絕對是有這個動機和機會的,無論是在原著中還是在劇中,十六年前金氏都只是挫骨揚灰了溫情,而把溫寧藏了起來,而且這一藏就是十六年,既然十六年前他們能考慮到藏起這個夷陵老祖用的最趁手的刀,難道就想不到藏起這個人人聞風喪膽的夷陵老祖,要知道那個可是憑一己之力就扭轉射日之徵戰局的人,控制他難道不會比控制溫寧更有利?

所以,我完全有理由相信,當年魏嬰跳下不夜天懸崖之後,第一個下去尋找的並不是江澄,而是金光瑤,而在魏嬰消失的十六年裡,一直都是金光瑤藏起來的,只是他想盡各種辦法也無法控制,直到被莫玄羽看到,直到魏嬰被莫玄羽從莫家莊被獻舍回來。

而金光瑤的這一切,薛洋一定是知道的,否則在義城的時候,薛洋怎會就只憑著一聲笛音就確定那個人就是魏嬰,他又不是藍湛,有著有且僅有他們知道的忘羨曲,就連魏嬰從小一起長大的江澄都無法肯定,可薛洋就那樣輕而易舉的確定了,難道不是因為他本就知道藏在密室裡的魏嬰屍體消失了?

02金光瑤為何留下莫玄羽?

在金光善死前的那幾年,為了鞏固在金氏的地位,更為了得到仙都的位置,金光瑤一直在四處清理金光善的私生子,金光瑤一向心狠手辣,可是為何獨獨留下了同是金光瑤私生子的莫玄羽,最後間接的死在了這個莫玄羽的手裡。

金光瑤對外的說法是,莫玄羽性格懦弱,對他沒有任何的威脅,所以才留了他一條生路,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以金光瑤的人品,難道不會想到「只有死人是最可靠的」嗎?他連自己的兒子都可以殺了只為了不讓人懷疑自己的身份,難道就會一時心慈手軟的留下莫玄羽,這怎麼想都不太可能。

所以,唯一有可能的就是,莫玄羽對他還有利用價值,而這個價值就是用捨身術救活魏嬰,當然救活魏嬰並不是金光瑤的最終目的,他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陰虎符,而魏嬰是唯一可以控制陰虎符的人,所以我想在金光瑤的最初計劃裡,控制魏嬰就等於控制了陰虎符,也就能控制住溫寧這把絕世好刀。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線索可以佐證莫玄羽是金光瑤故意留下的。金光瑤說莫玄羽是偶爾從自己的密室中看到捨身咒術的,可是金光瑤是誰?一個八面玲玲,聰明到極致的人,怎麼會那麼容易就讓莫玄羽進到自己的密室,就連魏嬰都是化成紙人才偷偷進去的,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金光瑤故意放莫玄羽去到密室,並同時看到捨身咒術好魏嬰的屍體。

只是金光瑤可以算得準一切的事情發展,他唯獨算不準的就是人心,他沒有想到,莫玄羽並沒有在密室就獻舍魏嬰,而是把魏嬰帶回了莫家莊,還給魏嬰留下來四條傷痕來報仇,他更想不到,莫玄羽雖然懦弱,可是他並不傻,他一定是想到了金光瑤的手段,所以最後解魏嬰捨身咒的最後一條傷痕是金光瑤。

03最後的最後

關於魏嬰這十六年在哪裡,莫玄羽為什麼就那麼容易找到魏嬰分析了這麼多,那麼我就不得不繼續多想一點,莫玄羽的獻舍是是否跟聶懷桑有關係呢?如果沒有關係,聶懷桑是怎麼找聶銘決的屍體?又為什麼那麼巧合的在魏嬰醒來的時候把赤峰尊的劍靈投放到莫家莊的呢?

還是那句話,所有的巧合都不是平白無故的,而當所有的巧合夾雜在一起的時候,就都不知巧合了,所以關於聶懷桑的事情,歡迎大家和我一起討論。

END

圖片來自視頻截圖及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重溫《陳情令》才懂,蓮花塢從來都不是魏嬰的家,只是長大的地方

重溫《陳情令》才發現,以前一直都錯了,忘羨比起他們弱爆了

重溫《陳情令》才發現,藍湛帶魏嬰回家,竟是因為魏嬰說了這句話

相關焦點

  • 重溫《陳情令》才懂,藍湛後悔了十六年並不是因為魏嬰,而是它
    於是魏嬰便為藍啟仁罰去了藏書閣,還讓自己最得意的門生藍湛去監督魏嬰,不過這一次藍先生的算盤打錯了,藍湛非但沒有影響魏嬰,反而讓魏嬰影響了自己。在兩人相處的這段時間裡,藍湛慢慢發現魏嬰並不是完全的不學無術,同時也發現自己對魏嬰的態度發生了一些很奇怪的變化,具體什麼變化就不可細說了,移步原著番外就可自行體會。
  • 重溫《陳情令》才發現,十六年前藍湛從未信過魏嬰,忘羨只是同行
    看《陳情令》的次數越多,看的重點就越會不同,從最開始的一遍一遍地找糖點,再到現在一遍一遍地找細節,就像今天,突然就發現一個以前一直忽略到的細節,那就是:十六年前,其實藍湛並不相信魏嬰。藍湛說他有悔,悔自己沒有和魏嬰站在一起,可是當年在不夜天的時候,我們明明看到的是,藍湛雖然明面上一直在阻止魏嬰的發狂,可是他卻並未真正地站在魏嬰的對面,而是一直在幫魏嬰,甚至為了幫魏嬰,出手傷了仙門百家的很多人。
  • 《陳情令之忘羨》104:魏嬰藍湛再遇聶懷桑,背後的人居然是他
    「魏嬰,你感覺怎麼樣?」藍湛連忙詢問,看著藍湛如此著急,魏嬰又想逗逗他,模仿著莫玄羽的聲音,說了一句:「魏無羨。」果然,藍湛愣住了。魏嬰以為藍湛被自己騙到了,懷裡抱著的人變成了莫玄羽。然而藍湛卻用手指輕輕敲了敲魏嬰的額頭,根本沒上當。他的魏嬰,才不會認錯。
  • 重溫《陳情令》才真正明白,藍湛為什麼沒有和魏嬰一起跳下不夜天
    而亂葬崗被圍剿,魏嬰身死也都是在藍湛傷重不能行的時候,所以在原著中,魏嬰並不是在藍湛的眼前消失的,藍湛也並不知道魏嬰是如何死的,等他得到消息強撐著受傷的身體去到亂葬崗的時候,除了躲在樹洞裡發燒的小阿苑,他什麼也沒有找到,沒有屍骨,沒有殘骸,甚至連一絲的靈識都沒有。所以藍湛傷好之後才一直問靈尋找,可是他沒有想到,他這一找就是十六年。
  • 重溫《陳情令》才懂:最心疼金光瑤之人,不是藍曦臣,而是聶懷桑
    陳情令》這部劇可謂是從主角人物到配角,每一個人物性格鮮明。這也就造就小說人物的成功,難怪深受大眾喜愛。再次重溫《陳情令》,不難發現一些容易令人忽視的點。那就是關於不容小覷的反派人物,金光瑤和聶懷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他倆的故事為什麼最心疼金光瑤之人,不是藍曦臣,而是聶懷桑!
  • 陳情令:策劃了一場大戲,算計了眾人的聶懷桑,為什麼沒人討厭
    《陳情令》這部劇看的小編心情複雜,尤其是十六年後的劇情,整個就是一張大大的網,指引著眾人去探索尋找真相,而最後整個局的策劃者竟然是毫不起眼,一問三不知的聶懷桑。聶懷桑天資平平,沒有什麼出眾的點,即使是十六年後魏嬰歸來,聶懷桑當上了家主,依然是當初那副單純的樣子,手裡拿著扇子,最長說的臺詞成了「我不知道,我什麼都不知道,我真的什麼都不知道」,沒想到當一切真相大白的時候發現,就這樣一個毫不起眼,毫無作為的人,竟然背地裡做了這麼多事,策劃了這麼一出把所有人都牽扯進去的大戲。可是即便是這樣,聶懷桑這個角色卻沒有人能討厭的起來。
  • 重溫《陳情令》才發現,藍湛問靈十三載,竟是因為打碎一壇酒
    那一刻,魏嬰才看透了一切,所以他才會笑中帶淚,又淚中帶笑,這不是他想守護的天下,更不是他所要堅持的正義,而且這個世界上也再沒有可以讓自己有任何留戀的人和事了,於是魏嬰就這樣生無可戀的縱身一躍跌落了萬丈懸崖。
  • 陳情令:魏嬰十六年後才愛上藍湛?十六年前的一個瞬間就開始了
    《陳情令》雖然高度官宣《魔道祖師》,但是在人物情感這方面,要比原著細膩很多。所以原著黨雖然很清楚人物關係,也明白人物之間的感情,但是感情轉變的點拿捏得並不是很準確。一直都有這樣一個觀念,那就是:魏嬰是從十六年後才開始深愛藍湛的,而藍湛對魏嬰的感情是與日俱增的,從十六年前就開始了。
  • 重溫《陳情令》才發現,對於藍湛來說,魏嬰是他所有的第一次
    對於藍湛來說,魏嬰的出現本就是特殊的,他也從未想過自己會與這樣完全和自己不一樣的人有什麼交集,所以他對魏嬰拋出來的所有耍寶從來都是視若無睹的,可是他卻從未想過,自己為什麼會小心翼翼放下魏嬰給自己的畫的畫,更破天荒的對著魏嬰畫的兔子笑得那麼的甜。
  • 陳情令:最大疑點,聶懷桑十六年後才讓魏無羨歸來,目的何在?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陳情令》中最有心的人就是聶懷桑。十六年前先於藍湛、江澄找到魏無羨把他藏起來。聶懷桑總是有先見之明,也可以說他對魏無羨真得很上心。陳情令開篇就是夷陵老祖魏無羨跳崖,說書人講述他的英雄事跡。主要突出就是他很有可能沒死歸來,目的就是為把藍湛、江澄引來該地。
  • 重溫《陳情令》才懂,魏嬰並不是不懂愛,而是已經愛到極致
    看《陳情令》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句話:魏嬰是撩而不自知。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能自稱「遠道」的人,會是一個不懂這些事情的人?那答案一定就是師姐無疑了,當魏嬰問師姐「一個人為什麼會喜歡上另外一個人?我說的是那種喜歡」,師姐的第一反應就是「你有喜歡的人了?」師姐顯然是感受到了魏嬰不一樣的情緒,感受到了他很明顯的情緒波動,所以才會不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他,而且,師姐的這個問題看似是個反問,事實上應該算是陳述吧,師姐怎麼會看不出魏嬰到底在想什麼呢?
  • 陳情令:觀音廟裡,想讓金光瑤死的人不是只有聶懷桑,還有魏嬰
    只是還沒有等我完全放鬆,就聽到了聶懷桑慘叫的聲音,霸下是赤峰尊的武器,對與赤峰尊有關的人都很敏感,更何況聶懷桑還被刺傷了大腿,所以剛剛才被我引到棺材處還未封印的霸下就被引了過去。這個蘇涉還真的壞我的事啊,這可是我剛剛才安撫好的霸下啊,你說你對付聶懷桑,用得著動刀動劍嗎?
  • 陳情令:魏嬰對聶懷桑說不可結交奸邪,只想確定一件事情
    如今真相已全部瞭然,蘇涉兩次用亂魄抄改變了陳情的指令,又給金子勳下了千瘡百孔咒術,導致魏嬰身死不夜天。魏嬰重活一世才有機會得到這些真相,給上一世臭名昭著的夷陵老祖平了反,也算是幸運的,畢竟十六年後他還能與兄弟、舊友、外甥相聚重活一世。那麼就剩下最後一個問題,他之所以能重活這一世,為自己平反,與藍湛一起為赤鋒尊找回被殺的真相還保留了他最後的尊嚴,這一切幕後操縱者的真實意圖?
  • 陳情令:十六年了藍湛不結婚能理解,為何江澄和聶懷桑也不結婚呢
    藍忘機對魏嬰的深情幾乎可以說是人神可鑑,魏嬰身隕不夜天之後,藍忘機慢慢活成了魏嬰的樣子,喝他喝過的酒,受他受過的傷,甚至走他走過的路,詭道術法能在藍氏小輩中得到廣泛應用,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十六年何其漫長,藍忘機就靠著思念魏嬰,尋找魏嬰,守護他們共同的諾言逢亂必出,實際踐行「鋤奸扶弱,無愧於心」。
  • 重溫《陳情令》才發現,以前一直都錯了,忘羨比起他們弱爆了
    這之後其實還有一個細節,我也是看過很多遍才發現的,給江澄喝的雞湯其實是魏嬰自己煮的,那明晃晃的辣油漂了一層,這樣的湯估計也就只有魏嬰能做的出來吧。一次是江澄決定引開盯上魏嬰的溫氏人的時候在魏嬰背後悄悄對魏嬰說的,那個時候的江澄把自己唯一在世的親人託付給了魏嬰,然後獨自去引開追兵,但是他沒有想到自己並沒有失去性命,而是丟了金丹。
  • 陳情令:藏在嚴厲背後的慈愛,才是聶明玦對聶懷桑的愛護!
    十六年後,當年名噪一時的夷陵老祖魏無羨復活重新回歸,這一切都要感謝莫玄羽的捨身咒,若不是莫玄羽以全部靈識為代價修復重傷的魏無羨,我們就不可能看到時隔十六年之後那個鮮衣怒馬的翩翩少年再次歸來!而藍忘機那刻已經沒有半絲熱氣的心也不可能重新活躍了起來,所以作為令粉的小編,在此再一次感謝莫玄羽的捨身之恩。
  • 陳情令中,聶懷桑能復活魏無羨,為什麼卻不復活大哥聶明玦?
    第一次看到最後,開著彈幕一直有人叫囂聶導,一直沒明白是什麼意思,直到看到最後才知道聶導是啥意思,原來魏嬰十六年後能夠重回人世,又循著劍靈的蹤跡,鬥垮了金光瑤這個大壞蛋,這一切都是聶導在背後操縱的,小編十分費解?聶導不就是聶懷桑嗎?當年在雲深不知處連上學都留級好幾年的那個聶懷桑,見到大哥聶明玦就好像老鼠見到貓,就連修士結金丹這種事情,他都難以做到,怎麼能下這麼大一盤棋把百家仙門眾人玩弄於股掌之上呢?
  • 《陳情令》等了十六年的藍湛,一句「魏嬰」承載了太多的感情
    對於《陳情令》的評價就是百看不厭,在這部電視劇中似乎看透了人世間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不過在大結局,雖然沒有直接說藍湛和魏嬰在一起,但是能看到兩人能夠再次並肩出現,就已經足夠了,也是這部電視劇迷們最大的安慰。
  • 重溫《陳情令》1:莫玄羽獻舍,魏嬰回歸
    後來,被聶懷桑設計慫恿,憑藉著夷陵老祖的獻舍禁術,耗儘自己的全部靈識,修復了魏無羨重傷的身體。所以說,莫玄羽才是魏無羨的救命恩人。魏無羨被強行召回,還是很不情願的,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抱怨莫玄羽強行把他召回來,想睡個安穩覺都不行,難道說,魏無羨在跳崖的那一刻,早已經把自己的後事給安排好了?封鎖了自己的靈識,任誰也不會來打擾。
  • 《陳情令》真正操縱一切的幕後大佬不是聶懷桑
    看完《陳情令》,我們習慣地稱聶懷桑為聶導,因為沒有他,就沒有十六年後回歸的魏嬰,就沒了十六年後好看的故事,其實,真正操縱這一切的幕後BOSS並不是聶懷桑,而是薜洋。